全媒体专访 |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靳葛: 2020年本科招生计划6674,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全媒体视角
作为一年一度的教育民生热点,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备受关注,为方便考生及家长了解苏州大学招生情况,近日,中教全媒体采访了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靳葛,就学校的相关招生政策、专业优势、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靳葛
采访报道 / 中教全媒体 曹艳
中教全媒体:从东吴大学到苏南师范学院,再到江苏师范学院,再到如今的苏州大学。学校已走过一个多世纪发展历程,请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靳葛:苏州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底蕴深厚的苏州大学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今年是她的双甲子生日,由于疫情影响,原定于5月18日的校庆,也推迟到10月18日,意味着2020年即将考入苏州大学的同学们,入学后不久将可以参加到学校12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
具体来说,在苏大120年的办学史上,主要分为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就是1900年至1952年创校立校期的东吴大学发展阶段,为社会培育了一批精英栋梁;第二就是1952年至1982年调整转型期的江苏师范学院发展阶段,三十年专业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师范专业人才,相信很多考生所在的高中,都会有我们苏州大学的教师校友;第三就是从1982至今转型改革期的苏州大学发展阶段,伴随多所院校相继并入和学科调整,苏州大学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中教全媒体:今年学校的招生计划是多少?
靳葛:苏州大学2020年共有107个专业(类)面向全国范围的30个省(区、市)招生,预计招生计划6674个,众多的专业数、计划数给了考生很大的专业选择空间,也给了考生更大的机会进入苏州大学。
学校将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并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身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各省生源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具体由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社会公布。另外,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期间,还可以通过苏大本科招生网、“苏大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查询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和历年分数,获取报考指南等相关资料。
中教全媒体:学校招生专业设置有哪些新变化?有新增专业吗?
靳葛:学校现有十二大学科门类,设有30个学院(部)。2020年,学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初定安排总的招生计划80个。该专业正是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面向国际学科前沿与社会发展需求,采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机构和龙头企业,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基地。
中教全媒体:假如在进入学校之后,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学生提出转专业,条件上需要满足哪些?
靳葛: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志愿,全面开放转专业,且学生在校期间申请转专业次数不限于一次。转专业工作具体按照《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苏大教〔2016〕85)号文件执行。转专业需满足的条件:申请转专业时,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应修课程成绩绩点达1.0及以上、记录等级的课程达D及以上且课程无“弃考、缺考”标注。
有几种情形需注意:
1.招生时国家已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学生,含国防生、定向生、艺术类、体育类、中外合作办学类等专业的学生。其他招生时有特殊要求的提前批次录取学生。
2.学分已修满(含已选课学分)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三分之二及以上的。
中教全媒体:学校哪些专业有特别的要求?
靳葛: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先向大家介绍下考生进入苏州大学的路径,除了统一高考录取之外,我们学校还有保送生、高校专项计划、艺术类、高水运动队、体育单招多种招生类型,可谓是道路千万条。
对于专业报考的一些特殊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在执行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基础上,增加报考材料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求考生无色盲、色弱。此外,针对报考医学影像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建议身高男生不低于1.65米、女生不低于1.55米;报考法医学专业,建议身高男生不低于1.70米、女生不低于1.60米。
第二,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要求考生英语基础扎实、英语成绩优秀,以适应英文教学环境。音乐表演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部分课程以英文授课,要求考生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第三,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进校后以英语安排外语教学,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慎重报考。
具体需求以我校招生章程为准。
中教全媒体:对于考生志愿填报有什么建议?
靳葛:现行的平行志愿报考和录取模式,已充分照顾到考生的利益,选择学校时候可以发挥高考总分数的最大化作用。平行志愿最大的风险就是退档的风险,所以在选择高校填报专业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往年录取分数,选择有把握的学校与专业,有梯度地报考。为了降低被退档的风险,建议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中教全媒体: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有哪些亮点与特色?
靳葛:苏州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为基本思路,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国际性的卓越型人才。
在培养路径方面,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采用多元的培养路径,利用完全学分制、大类招生、辅修专业、转专业等政策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成才提供道路选择。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有四类。
第一,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全面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推进不同专业交叉融合,使传统专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第二,新工科试点,主要包括相继新增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开展交叉学科学习,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人才。
第三,书院制人才培养。敬文书院,主要在第二课堂进行教学改革,每年从天赐庄校区本部、东区的本科新生中选拔100名优秀新生,强化通识教育,打通专业壁垒,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具有多方面服务学生的导师群体,温馨的社区管理模式,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敬文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年来升学深造率高达75%。唐文治书院,每年在中文、历史、思政、哲学四个专业的新生中选拔30名学生,小班化教学,打通文史哲,致力于培养卓越人文学者,致力推进第一课堂教学改革。紫卿书院,2019年成立,书院通过探索“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新工科为核心的三进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广阔的人生视野,宽厚的知识储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想进入紫卿书院的同学,高考填报志愿只需要填报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专业即可。
第四,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主要是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文科基础学科、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保研率50%左右。还有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是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实施本科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的“三早制”,探索学术型、应用型、联合培养型的分类培养机制。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升学率在50%左右。
此外,近期我们还成立了东吴学院。在高校中,公共基础课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石。学校整合校内六家学院(部)公共基础课师资、平台等资源成立东吴学院,是我校深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
中教全媒体:学校有哪些奖、助、贷、减、免助学政策?
靳葛:针对录取的家庭困难学生,学校在入学初就设立“绿色通道”,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能够顺利入学。进校后,学校为贫困新生建立奖、助、贷、勤、减、补等一系列完善的资助措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各类助学金、减免学费,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等。此外,学校还建立了评奖评优体系,每年获奖学金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最高单项奖额每人每年逾万元。在毕业年度,针对家庭困难学生还会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助推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中教全媒体: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对此,学校有哪些举措?
靳葛:学校提出“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以国际标准引领改革发展”,设立了专项海外交流奖学金,鼓励学生出国出境进行学习。我们拥有一年以上国(境)外经历的教师有1464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45.17%。外籍及港澳台教师136人,兼职教师185人。
学校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搭建金字塔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从学校、学院、师生三个层面全面开展国际交流。首先鼓励广大师生参与日常互访与交流;以学院为主体强化品牌项目合作机制,结合一流、特色学科广泛开展项目合作;在学校层面,依托战略联盟,开展全面合作交流。学校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2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国际伙伴关系,进入苏州大学,丰富的出国境交流项目供你选择。
同时苏州大学也积极走出国门办学,在国外创办孔子学院,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苏州大学也是中国第一家在境外办大学的高校,早在2011年在老挝建立了老挝苏州大学,目前该校已经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重要的驿站和文化名片。
苏州大学还积极共建具有国际特色的学院,2019年8月份由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苏州大学联合创办的红十字国际学院在苏州大学成立。据了解,国际上至今还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红十字大学(学院),红十字国际学院的成立填补了这一空白。红十字国际学院将建立包括应急管理、灾难医学、急救医学、社区发展等在内的综合性人道学科体系,构建红十字人才培养和人道文化传播的基地。
此外,为共同探索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科教合作、协同育人、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模式,苏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共建苏州大学巴斯德学院,致力于在生命科学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立“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探索教科融合、校所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今年,将在录取的部分新生中进行选拔进入巴斯德英才班。
您想了解更多的苏州大学,请点击“阅读原文”。
全媒体校长/院长专访
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方建强:扎根大地,服务社会发展,发挥继续教育作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肖嵩:对接国家战略,服务陕西科创,贡献“西电智慧”
山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江世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世泽:整合优势资源 创新继续教育 服务健康中国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院长廉福生:多措并举 打通毕业生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世云:继续教育创新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
成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魏青:打造不断创新的培训品牌 做专业的继续教育
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标准宣贯组组长战德臣教授:慕课推动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廖华英:主动求变 做好精品在线课程建设 践行课程思政
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健青:规范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促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继续、网络)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拜晓旭: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 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邬智:在疫情防控中强化继续教育创新思维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记黄丽华: 停课不停学和助力企业复工,哪个都不能掉以轻心
天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办好新时代继续教育,助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线上培训教育助企业复工复产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疫情应对中的行动和思考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邓毅:创新驱动发展 网络教育模式不应该千篇一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继续教育:多箭齐发 在疫情“大考”中锤炼提升创新能力
广东开放大学校长刘文清:大学+体系+平台—信息化背景下的开放大学特色发展之路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疫情“大考”中转型升级,四轮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企合作共战“疫”,在线平台促培训
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抗击疫情,责任担“教育育人”,使命承“法治建设”
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严格疫情防控,紧抓实效教学,创新教育发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疫情战场中的“白衣英雄”,精心培育中国新时代医学人才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钱乃余:坚持产学研结合 创建创业型大学
全媒体总裁专访
五舟教育事业部总经理胥泽富:为学校赋能 把专业办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
普开数据总经理叶刚:赋能教师 做专业教育科技公司
浙江精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蒋定福:从大学教授变身精创总裁,运用高新技术助力高校教学改革
陆陈汉语董事长陆陈:儿童中文国际教育培育体系+互联网—建构中文国际教育永续发展新常态
“云”上阅读书香浓 中文在线厚植在线教育数字资源—专访中文在线教育公司总经理杜嘉
浙江名淘控股集团总裁江战:着眼新青年,提升新技能,助力培养新经济人才
培升教育总经理王瑜:做好专业服务 打造高考报考升学通道规划生态闭环
易偲环球(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建伟:虚拟技术在直播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北京爱迪科森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楠:实时创新是发展非学历培训的硬道理
文才学堂总经理雷虹:用专业产品+“保姆式”服务 成为高校在线教育有力支撑者
上海天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谢朝辉:如何在热火朝天的“在线教育”市场比赛中,做到“稳、准、赢”?
慧科集团首席战略官、慧科研究院院长陈滢:布局“慧科”方案 实现“停课不停练”
文华在线教育董事长金善国:时刻响应用户需求 全力助力院校“停课不停学”
北京天演融智软件有限公司CEO、常务董事赵德河:专注高等教育20年 服务是天演融智发展的根本
近期活动链接
疫情之下,在线教育大爆发!2020(第六届)中国在线教育百强评选正式启动
重磅 | 关于开展2020(第七届)中国E-Learning行业年度评选的通知
2020年度中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评选活动通知
2020(第五届)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征集活动通知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