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雾霾,压倒能逃就逃的中国人最后的一棵稻草!

2016-12-19 十一侠 米宅海外



1


在今天这一刻,我写下这篇稿子,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此刻,我非常担心家里才一岁四个月的孩子,叮嘱带孩子的母亲千万不要出门,一定要把家里的窗户关严。一面内心充满焦灼,早上的时候,朋友圈里一篇关于儿童医院孩子们看病如同春运的文章,深深地击中了我,让我内心充满恐惧。


这个时候,真的是一种无力感压在我的心头。我心中有着冲天大火一般的悲愤,又有着如深海一般的哀痛。


下面这张图,在2016年12月19日的这一天,从北京到郑州一路深陷雾霾重灾区,感觉要被灼烧一般,让多少人感到恐惧。


2016年12月19日的全国pm2.5燃烧图↓↓


放大这片重灾区,很多城市已经爆表超过500↓↓


排名前10的重灾爆表城市监测点↓↓


依次是(以监测点记录,城市会出现重复):

邯郸

邯郸

安阳

石家庄

安阳

石家庄

邯郸

郑州

新乡

郑州


这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最真实的写照。你爱,或者不爱这里,雾霾就这样紧紧相依,不离不弃。


2


有关部门说,在今天,2016年入冬以来中国最大的一场重度雾霾来临了。


就在一瞬间,整个社会如同是进入到了大战来临前的紧张,众人严以待阵,从电视、到汽车电台,再到微信朋友圈,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着灾情。没错,就是灾情,在2014年,中国就已经将雾霾列为了“自然灾害”。



有对比才会有伤害。就在这一刻,在米宅海外的主编微信群里,我们讨论着中国的雾霾。而正好在温哥华考察当地市场的米公子,则一句话都不说,只是默默地给我们发来了十几张照片。顿时微信群里一片寂静,众人感觉承受了如大石一般的伤害。


先不说了,来看图吧!


温哥华空气很好可以看见近百公里之外的雪山,图片是在美国边界拍的北温方向↓


温哥华住宅,雪山,森林,海湾↓



去北温看房子是,熊走过的雪印非常明显,人、动物、自然浑然一体。↓



还是来看一些十多天前米公子在澳洲拍的实景图吧。


墨尔本↓




悉尼↓




“生活在别处”。这曾是法国天才诗人兰波一生动荡不定的生命寻觅,也曾是捷克著名作家昆德拉笔下饱含哲理的激情人生。如今,它已成为中产人士毅然决然的共同选择:逃离、移民。


但大多数时候,很多人并不是所谓的崇洋媚外,他们也并不是非得移民,相反,他们是如此的依恋祖国,如此恋这里的一草一木。


但是,他们更爱自己的孩子,也更爱自己的家人。他们可以努力工作,拼命挣钱,但是他们却无法改变食品安全、无法改变越来越形式化的教育、更无法改变越来越浓郁的雾霾天气。


而如果我们翻开历史,会发觉中国的移民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的灾难史。


3


中国的移民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的灾难史。要么是在历史动荡之时,要么是在集体性的天灾人祸之时,生存艰难,被逼无奈,然后背井离乡。而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现象发生了改变,最直观的就是,精英人群的主动外流。


中国的海外移民史,大概会有三个阶段:鸦片战争以前,鸦片战争以后,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至今。


鸦片战争以前的海外移民  

宋元以后,随着陆路对外贸易的萎缩和海洋贸易的兴起,占尽地利的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的居民,纷纷进入东南亚地区,从事贸易经济活动,形成了悠久的海外贸易传统。


海外贸易的兴盛造就了大量的海外移民。在19世纪中期以前,定居东南亚地区的中国移民绝大多数来自闽、粤两省。由于出洋者多为单身前往,与国内的联系并未中断,他们凭借自己的艰苦劳动,在海外发家致富的故事在当地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


当国内人口压力增大或天灾人祸不断发生时,这些地区的人们往往成群结队投奔海外的亲友。这种惯性力量曾在清代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外移民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地缘、血缘关系相互牵引造成的人口迁移在近代中国的海外移民高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鸦片战争后的海外移民潮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中国人口的海外迁移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以英、法为首的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目的,不仅要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也把目光瞄准了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突飞猛进的近代航海技术最终将中国人带到了陌生而遥远的异国他乡。


道光时期中国人口达到了4.3亿的历史最高记录。在当时国内农业地区已基本人满为患、民族工商业萧条、城市无法吸收大量无地农民,移民海外成为缓解日甚一日的人口危机的唯一出路。


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人口迁移的推动力量。特别是在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最直接、最早的广东、福建两省,这种人口迁移的推力来得更加巨大。


以广东为例。鸦片战争给广东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950万两白银,相当于广东全省18年地方财政中地了银收入的总和。更为严重的是,凭借着《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西方资本主义在广东大肆倾销洋纱、洋布、洋铁、洋油等洋货,使广东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农民、手工业者只有远走他乡。民国二十三年《开平县志》卷五称“国内实业未兴,贫民生计日蹇,以致远涉重洋者日众”,明确将人口外迁归结于国内经济的凋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经历了三次移民高潮  

第一次移民潮是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很多人有海外关系的人纷纷出国或移民,包括很多去了港澳台和东南亚及欧美等国,以及大量的留学生。


第二次移民潮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到上个世纪末,许多发达国家在这个时期开始开放向中国吸收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特别是大量吸收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


第三次移民潮就是本世纪以来到目前正在发生的第三次移民浪潮,其特点正是精英移民,大量的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大量的留学生出国学成后被发达国家人才吸引,从而转化为移民。


30年前,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大约三分之二是亲属移民,目前三分之二移民是通过申请留学签证和工作签证、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技术人才、专业人士、投资者和企业家。


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再也不是生了活下来,为了生存,所不得不进行的被动移民。众多的精英阶层纷纷逃离背后,是中国本土越来越严重的生存之艰。


4


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对于精英阶层来说,他们真的都是非常愿意移民的吗?


论赚钱,在国外肯定没有在国内有机会,并且精英阶层的收入来源,也肯定是在国内。


论地位,不管在中国之外的任何国家,华人永远最多只能是做一个二等公民(新加坡华人除外)。


论教育,我真的不认为国外教育就比国内强,而国内的教育一定也有很多优势。


论医疗,也许国外是要先进一些,但一个朋友给我讨论时说,国外的医生一年才看几个病人?我们的医生一天要看多少个病人?单说错治的教训也比他们看过的病人多,你能肯定就说国外的医生一定比我们的强?我无语回答和反驳。这让我想到了两个月前李冰冰事件,以下内容来自李冰冰的微博。


11月29号我到达澳洲准备开始新电影的拍摄,30号工作开始,而我的发烧也悄悄开始了,十几天断断续续就没停过,体温一直处于37.5~41度低烧到高烧的持续波动状态,几乎没有下降到正常体温。


那是12月14号中午12点,我再次到达澳洲医院的急诊,高烧38.9,当时没有医生,等待2个半小时后医生来了,跟医生沟通病况后,在我的极力要求下他同意验血,等待验血结果的三个半小时里,体温两度飙升至39度以上。面对血检结果,医生不能确诊到底是什么病因诱发持续高烧,只是觉得烧了两周了这很不正常,怀疑我得非典型性肺炎了,于是又去拍片子,结果也是NO。我思考了一下,在这里确实拖了半个月了也没搞清楚到底是什么病,大概不到十分钟我自己内心做好了决定:连夜赶回国!


请注意李冰冰手臂扎针处的血迹,这可是医生手艺不熟,扎针扎的,在国内,这病人肯定不能愿意吧↓



抛开这一切,谁愿意远离家乡?谁愿意远离故土?谁愿意抛下妻儿而两地分居?谁愿意让老去的父母一年只能见孙子一面?谁愿意去国外做二等公民?谁愿意去真真切切的感觉孤独寂寞?如果真的有选择,谁真的就愿意出国?


也许医疗、教育都可以克服,可以说服自己,食品不安全,我大不了自己种、大不了买进口、大不了高价买有机,但空气污染怎么办?纵使你有千百亿,雾霾怎么办?也许,雾霾是压倒这些人下决心离开的最后一根稻草。


教育、医疗、网络屏蔽、不透明不平等、辛苦、压力大等这些,都成为不了逼迫一个人离开祖国的理由,中国人是非常隐忍、非常坚强的,但当他抱着咳嗽发烧的孩子半夜两点跑到医院急救中心时,当他看到医院人山人海的家长和孩子们时,当他看到前面还有几十个排号的时候,他一切的坚强,在此刻土崩瓦解!


而这些人,通常都是这样的心情写照:先走了,等国内环境好了,再回来,又不是移民了就必须要呆在国外,我们大人是不会要国外国籍的,毕竟我们的根在这里。


米宅海外历史文章推荐:

全球资产:英美加澳税收政解读AIRBNB公寓 |墨尔本公寓的投资价值|华人海外置业国家(一)| 华人海外置业国家(二)东南亚投资置业政策、税费东南亚十国未来的机会与风险马来西亚置业投资

移民海外:移居墨尔本一年总费用 |墨尔本宜居 |海外投资移民 |不建议移民欧洲

留学教育 :英美加澳留学成本新加坡留学| 澳洲中学教育 |华侨生联考政策|在美留学感悟瑞典vs法国|考雅思秘籍

异国风情:迪拜荷兰 |西方"双十一"赴美产子墨尔本菲利普岛(phillip island)澳洲装宽带美国枪支世界上最大的岛UCLA校园

政经时评 :特朗普上台意大利修宪公投|特朗普移民政策


END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回复“转载”获取须知。欢迎有海外投资、留学移民、工作生活经验的人士来访交流!

长按二维码加主编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