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告诉山东,赢得抢人大战根本在这里!

一碟老抽 ET财经观察 2022-04-28

在曾经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这一轮抢人大战的本质:

城市让渡自身的核心资源,以换取人才的青睐。

所以,这是一场秀下限的战争。

当一直没有出手的天津直接打出“王炸”梭哈时,

其他的二线城市恐怕只能泪眼相对了。


天津赢在哪里?


5月16日,号称零门槛的“海河英才”招揽计划公布,本科以上40岁以下即可落户天津。

5月17日中午,天津官方媒体宣布,从16日12:30到17日8:30之间,有30万人登陆并下载了“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其在苹果商店App Store一度飙升至免费应用排行榜前十,超过京东、快手和百度。

再后来,据说如同春运12306抢票一样,天津公安的APP挂掉了……

30万是什么概念?去年,山东作为全中国人口流出最多的省份,流失人口40万,也就仅仅够天津两天的抢人流量。

此前抢人最凶猛的西安,达到这一高度,用了四个半月。

这个数字在第三天已经升到100万,远超过最能吸人的深圳去年全年的成绩,的确是个前无古人的奇迹。

天津与山东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失调、区位优势减弱等问题。

可为何此前山东、济南、青岛连发抢人政策,市场上连个回响都没有。天津却能引发全国人民的疯狂?

看看去天津落户的人们怎么说。

有媒体采访了在天津申请落户的排队人群,其中70%来自北京,剩下的30%绝大部分来自山东和河北,除了部分炒房者,大部分人的理由都是:

高考红利!

根据教育部数据,2017年,天津只有6.2万高考生,每五个人就有一个能考上一本,211大学录取率全国第三,985录取率全国第一,高考难度仅次于落户难于上青天的北京。

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北京工作十年并在朝阳区拥有房子的张天(化名),在北京仍处于有房没户口的尴尬境地。按照他的设想,在天津落户,孩子可到天津进行高考,享受天津“高考红利”。

“在这落户,讲真,一切为了孩子。”

这种制度性的红利是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是天津独有的竞争优势。

从天津政府后来连续为政策打补丁来看,政府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吸引力在哪里。人民日报甚至发文直呼“天津:杜绝户口空挂 为炒房、高考而挂靠户籍不行”。

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猜测,天津这次抢人大战的逻辑是这样的:

先把门槛撤掉,让全国人民都认为自己可以零成本进入一个“高考天堂”的直辖市,让孩子能够轻松考上“双一流”,并形成“抢购”态势,然后逐步收紧渔网,让那些真正想来的人留下,也让还在左顾右盼的人群认真的思考天津的优势,而不是现在的经济劣势。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的残酷性,也都想让自己的下一代能够更加轻松的完成高考之路。

天津的政策紧紧抓住了这个群体的心,而这个群体的主力正是30-40岁的高端劳动力。

这群人来了,生产、购房、消费、纳税、生育都是水到渠成了。

天津的抢人政策真是666!



高考难度地狱级,山东心里有多苦?


网上曾经有一个段子:

“建筑工地上,工程师和民工同龄,闲聊得知,两人同年参加高考,在同一张试卷上,工程师是北京考生,考480分上了一本,民工是河南考生,考了530分却落榜,只能外出务工。


这个段子如果把河南改成山东,同样不夸张。

就连驰名全国的河北衡水一中,在很多山东家长看来,也都是正常的高中模式,并没有特别出众之处。

记得二十年前的时候,山东与河北交界之地的高中,每年一到河北高考报名的日子就严阵以待,任何人不得请假,必须待在学校全天不得外出,以防止学生去河北参加高考。要知道,那时候,省内考上山大、海大的分数,在河北足以考上复旦、南大这样的名校。

一河之隔,人们的命运就这样被改变。

外省的人也有被吓到的。前段时间在《抢人大战,比的是城市的胸怀!》一文的评论中,有老家内蒙的读者这样说:

“目前在济南工作,本来想把一家人的户口都迁过来,可是想想山东的高考,还是算了吧!”

这个表格统计了去年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录取情况,你从数字中就能感受出,山东、江苏的高考竞争有多激烈!

山东近60万考生,一本录取率最低,只有北京的三分之一,天津的一半,简直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更遑论北大、清华的录取率了。

这种严峻的高考形势造成了很多学习中等的山东学生为考上大学选择了特长的道路,特长生比例偏高,在某些地方甚至超过了一半,这种现象导致山东高中教育水平越发堪忧。

讽刺的是,很多山东籍特长生本身就是因为成绩不好才选择的特长,没想到去了大学往往会发现自己竟然是“学霸”。

一句话,山东考生苦啊!

所以,当天津祭出户籍的杀手锏时,山东应该担心的已经不是抢人抢不过的问题,而是自己的人口会被大量抢走的问题。


振兴教育才能振兴山东


当山东同样打出落户牌时,为什么人才们没有反应?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人才的痛点,我们的户籍并不能带来高考红利,反而会让人望而止步。

比经济、比收入,比不过粤苏浙;比区位、交通,比不过西安、武汉、郑州;比高考红利,又比不过天津这类的直辖市。

既然做一个山东人这么难,我们靠什么吸引更多的人成为山东人呢?

前段时间有一篇很火的文章提到山东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留住优秀的高考生,解决人口流失问题,很有道理。

先把自己的人培养好了,才能吸引外面的人。

硅谷脱胎于斯坦福大学,长三角、珠三角也是名校林立,这些都是教育培养人才、推动产业发展的经典案例。山东本身就有教育资源的基础,更应该走这样一条发展道路。

既然无法像深圳那样收割全国的韭菜,那我们就得自己为自己培养韭菜。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纷纷组建,给了我们一个积极的信号。山东的确非常需要这些专业类的大学为新动能产业培养人才,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山东学生接受到优质的大学教育,而不是为了一纸毕业证不得不去上一些“野鸡大学”。

振兴山东大学更是当务之急。山大目前已经滑落到全国近三十名,距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渐行渐远,特别是在去年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中,虽然挤进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但在更被业内人士看重的“一流学科建设”竞争中败得很难看,只有数学和化学两个学科入选,位列985末流。

所以,举全省之力发展山大已经迫在眉睫。就像合肥发展中科大,广州发展中山大学一样,山东要振兴,必须把教育、把山大作为核心要素,靠山大的牌子吸引、培养、留住全国的人才。

山东大学兴,则山东教育兴;山东教育兴,则山东人才兴;山东人才兴,山东经济自然能兴。

写到这里,忽然发现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了。作为经历过山东高考的过来人,对这次天津抢人带来的震动感受很深,更希望山东能够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

愿一流的山东学子都有一流的大学上。

有想法?去评论!

小编给你置顶!


(图片源自网络)

深度好文,强烈推荐!!!

我们的楼市正经历着十五年前的香港

我们心里为什么放不过联想和中兴?

山东省会的"特大城市"梦

除了国内炒房,你还有财富增涨的出路吗?

你是如何掉进伪中产阶级陷阱的

谁是激活山东的那条鲶鱼?

别盯着芯片了,中美金融战已经开打!

没有“独角兽”的山东,未来将会怎样?

激辩的中美贸易战,未来二十年你将看到什么?

山东,请仰望浙江!

新山东的第一刀砍向哪儿?

山东省委书记的刺骨告白!

何必唱衰山东!

转型中的山东,如何与广东军团在新兴产业拼杀?




转载需知:请备注“公众号名称、ID及作者名”,并带上下面的二维码!感谢大家的支持,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ET财经观察,最懂你的科技财经自媒体



欢迎点赞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您交流

加入ET观察读者群,请添加ET君为好友

微信号:ETECXB



↓↓↓点赞评论,都是您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