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阳能制氢—梦想离现实还有多远?

Zero_Wang 科学温故社 2021-12-24
近期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方式,导致读者无法及时收到“科学温故社”推送。因此,建议各位将“科学温故社”设为星标(具体操作见文末动图),欣赏完文章给个“赞”,点个“在看”,“分享”下,保持互动,就能及时收到每期推送啦!
编者按
利用太阳光驱动全分解水实现水中取氢是解决环境污染、化石能源的衰竭等问题的理想方案:太阳能清洁丰富,氢能高效可再生。因此太阳能制氢研究成为各能源消耗大国的战略计划之一,而且每一次的能源危机都让人们更加热切的期望实现从太阳能中廉价高效的制氢。

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研究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而1972年, Akira Fujishima教授利用TiO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被认为是该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然而当时的研究是以强的紫外光驱动的,这在现实中是无法满足的。此后,该领域的研究虽多有起伏,然而人们的理想总是不变:实现可见光下的水分解制氢。东京大学的Kazunari Domen教授在该领域做了许多标志性的突破,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浅见做一些讨论:



可见光水分解


多相光催化剂在紫外光下全分解水研究很多,其中很多的氧化物材料量子效率很高。该类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往往有是由电子构型为 d0e.g., Ti4+ 和 Ta5+)或者d10(e.g., In3+ 和 Sn4+)的金属中心构成导态的的底部化物的O2p轨道构成了价带的顶部,这些氧化物的半导体带隙(band gap)在~3eV左右,半导体只能吸收紫外光,相应地在可见光下光催化全分解水研究报道比较少。2006年,Domen研究组开发出了全新的可见光催化完全分解水材料GaN:ZnO[1]。通过高温固相反应,Ga2O3与ZnO在NH3氛围下实现氮化并溶解,制备出了固溶体光催化剂GaN:ZnO。其对可见光的吸收相对于单独的氧化物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主要是由于N元素的引入后,得益于Zn3d 和 N2p轨道之间的P-d排斥作用,使得价带顶端的N2p升高,相应地带隙(band gap)变窄。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调节初始氧化物的投料比以及氮化时间,可以进一步调控该固溶体带隙,增加了可见光吸收。
Figure 1. (A) EM of GaN:ZnO;(B) Band gap of GaN:ZnO as a function of structural composition.
该材料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该领域的强烈关注,因为它在以下几方面带来了巨大突破:1)首次报道了可见光单步激发下的完全分解水;2)首次报道了稳定的固溶体光催化剂;3)首次揭示了Rh/Cr2O3助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中抑制逆反应的作用。

Figure 2. (a) Quantum efficiency of GaN:ZnO photocatalyst as a function of wavelength of incident light; (b) Catalytic test of visible light- driven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reaction of GaN:ZnO(Rh/Cr2O3 as Co-catalyst, red- H2;  blue-O2).

近期该研究组更在KaTaO3/Ta3N5这种具有可见光吸收范围的材料上实现了光催化完全分解水[2] 。在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中,Domen教授将水完全分解的光吸收范围从480 nm以下一步步拓宽到600 nm以下:这为将来实现更高的太阳能-到-氢能转化效率(Solar-to-hydrogen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STH奠定了基础。


最高的太阳能转化效率


然而就效率而言, GaN:ZnO的太阳能-到-氢能转化效率仍然较低,其光吸收范围成为一个关键的限制因素。在2016年,该研究组基于BiVO4Rh掺杂SrTiO3构建的两步激发的光催化体系中,其STH效率达到了1.1 % [3] 。而且该研究中使用的丝网印刷固载式光催化剂板photo catalyst sheet)也为探索光催化实际应用带来新的方向
Figure 3. (a)The illustration of preparation of SrTiO3:La,Rh/Au/BiVO4:Mo sheet by particle transfer method and (b) SEM image; (c) Photograph of a 10x10 cm SrTiO3:La, Rh/Au nanoparticle/BiVO4:Mo printed sheet.

Figure 4. (Upper)The illustration of a two-step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based on BiVO4 and SrTiO3 photocatalyst. (Bottom) The H2 and O2 production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最高的光量子转化效率


近期Nature上再次刊发了该研究组的研究成果,即在Al掺杂SrTiO3Al:STO上获得了接近 100 %的光催化全分解水量子效率  [4, 5] 。单就材料而言,Al:STO本身已经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但它的吸收带边只能在紫外光;然而从没有人报道过如此极致的量子效率。这再次坚定了人们的信心:优良的材料设计是可以实现“完美的”光催化剂。并且基于该光催化剂进行的实地测试表现十分良好。以前报道的各种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真空反应,充分搅拌)可以表现出较好光催化分解水的能力,而实况下(常压, 流动体系)效率则大大下降。但是在材料Al:STO上,其实况与实验室条件下的效率接近

Figure 5. (a) TEM of Al:SrTiO3photocatalyst loaded with Rh /Cr2O3 /CoOOH ; (b) Particle morphology andcrystal orientation; (c)The apparent quantum yield of Al:SrTiO3  photocatalyst.     
 


迈向实用化的第一步


在笔者与Domen教授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已经完成了平方米规格Al:STO光催化剂板的放大实验 (Fig.6)在自然光照下,Al:STO光催化剂板仍可以实现常压下每分钟数升H2产量(Movie 1)。以上是该研究第一个真正意义的从实验室走出去的光催化剂。虽然效率仍然有待提高,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该领域的研究也是在螺旋上升的,如同Domen教授现在虽然又做回到了紫外响应的催化剂,但是其性能和早期的研究比有了本质的提升。

Figure 6. 1m×1m Water-splitting panels containing SrTiO3:Al sheets.

Movie 1.  A Field Test of  Photocatalyst Water-Splitting Panel

个人感悟

所谓积土成山,Domen教授在该领域的高山仰止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早在1980年代,Domen教授已经在从事光催化分解水的研究。积四十载如一日的追逐光催化完全水分解。观其文,数据朴实而坚实,踏踏实实的追求更高效率,而极少炒作新概念(实则新瓶装旧酒)。光驱动水完全分解制氢,其难度之高不言而喻,而国内能实现该研究目标的课题组也屈指可数。然而其效率,其技术就绪指数(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相比于Domen教授的研究仍然有显著的差距。Domen教授的研究成果如同隧道口射入的光,让人看到希望;然而要想抵达这理想之地,我辈仍需要努力和务实的奋斗

关键词:光催化;完全水分解;STH;量子转化效率


 引文:
1. Maeda, K., et al. (2006). "Photocatalyst releasing hydrogen from water." Nature 440(295): 295-295.
2. Wang Z., et al. (2018).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by Ta3N5 nanorod single crystals grown on the edge of KTaO3 particles”, Nature Catalysis, 1, 756-763.
3. Wang, Q., et al. (2016). "Salable water splitting on particulate photocatalyst sheet with solar-to-hydrogen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exceeding 1 %." Nature Materials 15, 611-615.
4. Goto, Y.., et al. (2018). "A particulate photocatalyst water-splitting panel for large scale solar hydrogen generation" Joule 2, 509-520.
5. Takata T., et al. (2020).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with a quantum efficiency of almost unity”, Nature 581, 411-414.

封面图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738-343715.html
http://www.imr.cas.cn/gjjl/jldt/201905/t20190524_5301910.html
文本编辑:hwang503


其他用户平台可直接微信搜索关注“科学温故社”

欢迎分享转载,共同进步!热忱欢迎志同道合之士提供稿件,分享见解 !

有意愿投稿的小伙伴请后台输入“投稿”/“交稿”获取相关流程!谢谢支持!

往期推文
1 甲烷活化制甲醇:致敬大佬之神仙打架
2 单原子催化之前世今生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动态催化过程
催化大牛Krijn P. de Jong 工作知多少
生物质能源转化奠基之作—James A. Dumesic组正刊三连
6 破千引用的电催化计算开山之作

封面美图

ETH Javier Pérez-Ramírez 课题组精选封面一网打尽
Angew封面:CeO2的晶面效应在氧化/加氢反应中的影响 
【封面】一坛老酒:王野课题组纤维素变乙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