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了解失智症这16个常见问题与解答,养老照护工作更容易

图源:摄图网

照顾失智者,是整体社会的责任,对于失智症,应该是一个全民都需要了解理解的疾病。以下是关于失智症的十六个常见问题与答复。


1社会大众该对失智症有什么样的认知?


失智症的临床表现是渐进式的,所以在真正的进入失能的阶段之前,会有好一段时间是处于「有自由活动能力可是心智如同孩子般」的时期。通常这个阶段的病患会让照顾者相当吃力。我就曾经遇过无计可施的家属推着病患来到我的诊间求助,但是因为并不符合急性住院的条件,所以无法安排住院。


因此照顾失智者,是整体社会的责任,对于失智症,应该是一个全民都需要了解理解的疾病。


失智症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能力、空间时间感、计算力、判断力、抽象思考能力等认知功能受损,同时可能会个性变得易怒、妄想。当发现家中长辈出现了上述症状时,建议应立即寻求专业的神经科医师进行完整的检查和诊断。



2预防失智:采用系统方法、全社会合力


失智症的成因相当复杂,高龄衰弱造成的整体退化与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中风后的续发性失智症……等。因此如果要说一个整体性的预防失智法则,需要从“全人”的观点来。

 

现在医学着重的照护是全人照护,也就是身、心、灵的整体照顾。除了身体方面的活动来保持体力以外,像是会刺激脑部活动的交际、各种思考,也都对失智症预防有效果。

 

另外我们人类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如果丧失与人交际的刺激,没有心灵上的抒发,也会造成整体的衰弱。总结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上要保持身心灵的活跃以及生活独立性。

 

高龄的整体衰退除了失智症之外,老年忧郁常常也会伴随而来。随着自主性与社交活动低下,自尊的丧失、情感需求的匮乏和身体活动的受限,想要心情愉悦也很难。忧郁的情绪又反过来会更加限制患者去进行预防失智的生活型态,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预防失智的生活秘诀:

 

1.均衡饮食,避免三高

 

2.充实的生活活动安排和运动

 

3.活跃的思考

 

4.维持自我照顾能力

 

5.良好的社交生活

 

高龄衰弱的临床表现(要警觉!):


1.体重减轻

 

2.肌力衰退(可能会是肌少症的表现)

 

3.常常感到倦怠感、缺乏做事的动力

 

4.身体活动量明显下降

 

5.不与外界接触、缺乏人际社交关系

 

6.需依赖他人照顾起居



如同前面所述,失智症重要的共同表现是记忆力衰退和认知障碍,病情严重时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例如迷路、重复吃药或进食等。但是如果因为这样而限制他们外出,会退化得更快。

 

但是这也必须要整体社会大众对失智症患者的理解以及友善态度,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黄手环】行动与二维码黄手环就是社会善意的表现,对于佩戴黄手环的目标人群,路人应该予以关照,并且主动帮忙。


图源:摄图网



失智症的定义第一是健忘,第二是功能的丧失,因此生活、工作、和家人互动能力的丧失才叫做失智症。一般人以为失智症的症状通常只是健忘和情绪改变,但其实真正失智症初期症状都是一些「功能」的改变。例如患者原本是个厨师,后来突然变得不会煮饭,盐巴不知道加多少才够,菜煮出来的味道也和以前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执行功能」退化。

 

另外,患者执行功能退化可能会变得无法自己穿衣服、自己上洗手间,或是不知道怎么刷牙。所以当家中有失智症患者,最重要的是生活上一定要有人帮忙,因为有些他原来会的事情可能开始需要他人帮忙执行。

 

失智症初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味觉或嗅觉的改变,比方说吃东西没有感觉到味道。通常遇到这种情形,一般人可能会到耳鼻喉科检查,却检查不出问题。帕金森氏症初期最常见的就是味觉或嗅觉的症状,有些人也会失眠、健忘、情绪改变。阿兹海默症初期最容易被发现的症状是记忆力衰退,大部份是以短期记忆为主,例如患者可能会忘了刚刚才吃过药、忘了已经买过早餐等。额颞叶型失智症则较容易有情绪易怒和口语表达困难的症状,主要是因为额叶主掌情绪控制、人格、决策等功能,额叶与颞叶同时包含有语言相关脑区,当受损后便容易出现前述症状;另外患者对人事时地物的定向感也会比较差,因此容易迷路,不记得自己所在的位置,会重复地问今天是礼拜几或几月几号,有些患者也会出现妄想的症状,怀疑儿女偷自己的钱,怀疑别人要陷害自己等。


病征:记忆力衰退、情绪较为波动、易怒、固执难变通、口语表达困难、人事时地物的定向感变差


5什么是早发型失智症?是什么原因会有早发型失智症呢?



早发型失智症通常和基因有关,举凡基因的突变、遗传,都是造成早发型失智症的原因。早发型失智症中部份具有家族遗传性,如果家族里曾有罹患失智症的长辈,甚至是两代以上都曾发生过,那么子女罹患失智症的机率相对较高。而65 岁以上晚发型失智症发病的原因则包括阿兹海默症、脑中风的血管型失智症、帕金森氏症有关的路易体失智症等。

 

基因突变的失智症目前虽然可以检测,但医师一般常规没有做基因筛检,除非家族的人都有早发型失智症,就可能需要做基因筛检。如果家族里的人都是七、八十岁才发现罹患阿兹海默这种退化型失智症,就不会特别建议做基因筛检。


6要怎么分辨一般健忘或是得到失智症呢?



一般健忘是指东西现在忘记放在哪里,但是事后努力回想还是想得起来,他就算常常忘东忘西,但不用旁人提醒,自己努力还是能回想起来,这就不算是失智。

 

失智症患者通常是整段记忆都空白,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还需要旁人提醒。特别是短期记忆很容易忘记;但长期记忆多半保存完整,例如小时候的事情都能记得很清楚。因此如果忘掉长期记忆,但是短期记忆都记得,那就不是失智症,很可能是脑外伤造成记忆区块受损,导致忘记过去的记忆。




目前失智症还是可以预防的,比方说多运动可以刺激脑部,特别是有氧运动,有研究指出有氧运动可以让脑中风型的失智症功能提升。此外,多动脑、多参加社交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之前有研究指出吃椰子油可以改善失智,但临床上医生还是不会建议食用椰子油,因为这项说法只是有零星的研究支持,且椰子油对失智治疗的证据不足,吃多了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所以并不建议过度食用椰子油。



阿兹海默症是最常见的失智症类型,它伴随的症状是健忘、生活功能丧失,还有情绪变化,它的退化是比较渐进型的,不是突然变差的,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健忘和功能丧失;脑中风则是阶梯型的退化,每病发一次就会导致功能下降,但它不会持续,如果再发生下一次脑中风,他又会再一次退化,慢慢愈来愈多次血管阻塞脑中风,就会演变成比较严重的失智症。脑中风通常手脚会不平衡,走路时容易跌倒。

 

脑中风和阿兹海默症在近期记忆方面有程度上的差异,脑中风的人相较阿兹海默症,他的近期记忆可能会好一点,但还是会比正常人差。阿兹海默症影响的是大脑记忆,脑中风影响活动能力,走路容易小碎步,比较容易跌倒,手脚容易僵硬,程度比较明显一点,阿兹海默症就比较没有影响手脚这方面的问题。而有些前额叶的失智症,情绪会容易改变起伏,也可能会有失语症。帕金森氏症则会伴随手抖、动作缓慢的症状,这和脑中风有点类似,只是它是逐渐变差的。

 

引发「失智症」的原因很多,除了上述我们常听到的几种常见失智症,还有其他可藉由治疗恢复的失智症,分别是:缺乏B 群和叶酸的失智症、脑部感染例如HIV 引起的失智症、甲状腺低下引起的失智症,常压性水脑症,硬脑膜下出血,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等等。

 

B群和叶酸的缺乏,会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及中枢神经病变,也会造成智力的退化。甲状腺低下的人,因甲状腺无法制造足量的甲状腺激素,会造成身体代谢速度变慢,常见症状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体重增加、反应变慢、怕冷、便秘等。另外HIV(艾滋病)是由于艾滋病毒直接侵犯脑部所引起的病变,也会引发失智症。失智症是可以治疗的疾病,甚至某些治疗后可以痊愈,如果有怀疑失智症的家人或朋友,还是要请专业的医师详细地检查出原因,来治愈失智症。

 

老人罹患失智症对其家庭影响甚巨,职能治疗师的主要角色在于协助患者重建日常生活功能,藉由依患者原本职能角色设计的活动,提升整体认知与社会能力,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可以经过训练和重建,以推迟失能。语言治疗师主要工作则是改善失智症患者沟通的方式,解决命名障碍、重复语词、胡言乱语、东拼西凑的说话内容,藉由肢体动作、脸部表情、文字书写、口语表达等方式进行引导;首先必须建立良好关系,依附长辈喜好来提升沟通意愿,以认知记忆活动、发声训练、口腔动作训练等,增加口语使用的频率,维持既有的沟通能力,达到与人沟通的效度。

 

失智症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退化性,一类是血管性。退化性失智症主要是大脑某个区域的神经细胞受到破坏,一般我们最常听到的是阿兹海默症,初期是以海马回的受损为主,另外还有额颞叶型失智症以及路易氏体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通常是因为中风或其他脑血管疾病,导致大脑的记忆或认知相关区域受损,产生后续失智的临床症状。

 

有研究指出失智症患者发病初期,可能会有步态改变的情形。一般人走路的步距是平均的,但失智症患者的步距会愈走愈小,甚至可能会跌倒。体力上也会有改变,如果患者还有维持以往的活动量,尚能维持一定的体力,但若是活动量减少或是逐渐失去生活能力,体力下降的状况会非常的迅速。失智症患者的症状不一定都相同,要依大脑退化的区域而定。值得注意的是,现今早发性失智症约占一般失智症人数的5%,上述症状已不一定只发生在老人身上了,你我都必须保持警觉。


图源:摄图网


9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减缓失智症的恶化?



有统计显示,高教育成就与职业成就的族群,失智症发生率会较低,并非指说学历比较高就不会有失智症,只是可能高教育程度或是从事高认知活动的族群,较能代偿因神经细胞损伤所造成的认知功能障碍。所以建议大家在年轻时,就要储存足够的「脑本」,多从事与认知相关的活动。不论有没有罹患失智症,我们也都建议长辈要多从事一些动脑的活动,例如打麻将、数独、益智类桌游,甚至可以鼓励长辈去多学一种语言,每天养成看报章杂志的习惯,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多动脑」。当长辈持续进行前述的动脑活动,在记忆、逻辑或语言相关的神经链接才会被强化,当有一天这些脑区被破坏的时候,相较没有从事这方面训练的长辈来说,认知与生活功能上的退化会比较没有那么严重。

 

也有研究指出,如果在年轻时社交圈是比较薄弱的族群,罹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也较高,所以我们鼓励长辈多参加一些社交性的社团,或是参加大学同学会、以前同事聚餐等,这些对他们的症状推迟也比较有帮助。此外,会建议维持比较规律的运动习惯,不论是老人或是一般成年人。因为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许多神经传导物质的分泌,像是肾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等,肾上腺素和我们的注意力有关,血清素和记忆与情绪管理相关,多巴胺则是与正向快乐的情绪有关,因此建议长辈要有规律的运动习惯,不一定要是很激烈的运动,一般健走或太极拳都可以对症状的推迟会有帮助。


10有没有什么饮食方式可以阻止失智症的恶化或是发生?



目前并没有什么饮食有明确的研究支持能完全的推迟失智症的病情,但可以建议患者要多吃蔬果多喝水,这不论对任何年龄层或疾病患者来说,都是最基本的原则。血管性失智症主要是脑血管病变造成的,如果要预防这类型的失智症,当然就必须选择适油适盐的饮食。

 

网上建议,饮食特别强调坚果、深绿蔬菜和鱼类,因为坚果的油脂相较于动物性油脂来说,对心血管的健康是比较好的。其实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均衡的摄取各类食物,对于身体健康或疾病进程都不会有太大的危害。


11失智症患者外出常发生状况,像是走失或是忘记做过的事,有什么方法能够预防?



失智症患者在发病初期,或许还能自己走出家门一段路程没有问题,但可能会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因为患者已无法辨识自己所在的位置。在我们接触的案例中,有一类患者比较危险,就是已经无法辨识仍一直走,离自己生活的区域愈来愈远,而有些病识感较好的患者就会停下来等或是想一想。患者初期可能也会有一时无法辨认,过一下又可以认出来的情形,或是今天想得起来,明天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但愈来愈晚期可能就会完全认不出来。

 

针对有走失危险的患者,现在有设计出一些失智症适用的辅具,例如防走失手炼,上面会有患者专属的编号和服务电话,当民众发现走失的患者,便可以透过服务人员联络到家属;目前市面上也有防走失的定位追踪产品。若患者不愿意戴防走失手炼,或是出门前常常忘记戴,家属也可以在衣领和袖口绣上名字和电话,方便走失后民众可依衣服上的讯息联系家属,不过建议每一件衣服都要绣。

 

若家中患者有走失的纪录,经常不记得东西放在哪里,但仍保存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这类型的患者通常还不需要机构的照护,我们会鼓励家属要和住家附近的店家维持良好关系。因为有一些患者可能还记得路怎么走,但是容易发生买东西忘记给钱,或是明明已经买过早餐,却一直以为还没有买早餐的情形,之前曾遇过家属说患者一天之内去同一家早餐店买了十次早餐,早餐店就打电话给家属说:「你爸爸今天已经来买很多次早餐了」。也曾听过有便利商店店员发现住附近的长辈在平时不会出门的时间点出现,机警地通知家属,才没有发生后续的危险。这些都有赖于小区邻里的警觉和连结,也是失智症发病初期,为了预防走失,家属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


12家里长辈得了失智症,为了安全起见,我都不敢让他出门,这样对病情会有影响吗?



对于失智症患者来说,尽量能够维持他们的生活作息是较好的,例如患者原本早上都会去买菜,或是固定时间接家里的孙子下课,那么在发病初期还能执行这些活动的时候,就要鼓励患者尽量维持,若是活动量突然减少,体力和其它生活能力就会退化得很快。

 

从事什么运动或活动主要是取决于患者发病前的生活作息和兴趣,并尽量维持它。如果患者执行上有困难,我们可以藉由一些辅具或生活工具来辅助患者,例如防走失项链、提醒闹钟、记事本等。

 

当患者走失情形已变得较严重,我们就不建议再让患者独自出门。家属可以找合适的活动地点,固定时间接送长辈去参加活动,像是政府目前努力推动的长照小区服务据点,不定期会有老人或家属团体可以参加。


13对于失智症的长辈,在居家环境及生活上可以做哪些调整?




(左:正常人所见到的,右:在痴呆患者的眼里)



(良好的对比颜色搭配,帮助患者掌握空间,更安全!)


通常我们会先了解个案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才能提出比较适合的解决方法。若是长辈有走失的疑虑不适合出门,可以加装室内使用的安全锁,有些长辈碰到不熟的锁就不知道怎么开,或是把锁加在门的上方,让长辈比较没有办法直接看到或碰触到。


作息方面,有些患者会日夜颠倒,白天一直睡觉,晚上会变得比较躁动睡不着,所以治疗师会教家属怎么去调整长辈的作息,尽量让他们白天多从事活动,或是带出门散步晒太阳,不要让长辈白天都一直躺着;若是在机构卧床的患者,则建议让他们白天听收音机,一方面藉由声音刺激减少嗜睡,二方面可以多少增加患者的现实感。


生活方面,建议把患者平时常用的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并减少周遭的干扰物,例如原本家人的牙刷会一起摆放在浴室的某个地方,对于失智症患者来说,他可能会搞不清楚哪一支牙刷是自己的,此时可以把其它家人的牙刷另外摆放,原本的位置就只放患者的牙刷,患者会比较好辨识。当然,若患者的能力还没有下降到选择困难的程度,是不需要这么做的。


此外,可以在家中显眼处增加视觉提示,例如利用白板或便利贴提醒患者今天要做的事情;时钟和月历也要摆在比较显眼的地方,来提醒患者的定向感;利用一格一格的药盒取代药包,来提醒是否吃过药了,教导患者「药盒空了就代表已经吃过」,也可以在药盒上直接写明日期和服用时间,提供患者更明显的提示。但若是患者退化到一定程度,可能会连药盒放在哪里都忘了,甚至无法透过时钟或月历来区辨时间,那么可以试着设定闹钟,把闹钟和药盒放在一起,当患者听到闹钟响,循着声音找到闹钟的同时也看到了药盒,便能想起该吃药了。

 

上述的方法不一定所有患者都适用,治疗师通常会跟家属讨论生活上碰到的困扰,结合患者过往的生活习惯、目前症状、家里环境等一并考虑后,再提供家属建议的解决办法。


图源:摄图网


14失智症到底可不可以治疗?透过吃药与复健就会恢复吗?



失智症其实是退化性的疾病,目标应该要放在推迟,而不是治愈。很多患者和家属较难以理解的就是,为什么生病了不会好,还会愈来愈差。我们常遇到家属因为心急,四处询问偏方,期待患者能「恢复」,但做了一段时间的复健,或是吃了一段时间的药,却没有变的比较「进步」。其实对于这种退化性的疾病来说,所谓的「进步」就是「不会很快退步」,吃药、复健都只能推迟退化的速度,但并不会康复。

 

曾经有些患者和家属在发病初期很努力配合复健,整体生活功能不至于退化得太快,过了几年仍能维持基本生活自理,也还能出门在家附近散步;但若患者和家属不积极配合复健,患者本身作息不规律,生活失去重心,可能短短一到两年就会退化至卧床的情形。

 

不过每位患者的病程不同,即使接受相同频率和内容的复健治疗,病情发展的状况仍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失智症病程的发展很难预测,如果能维持运动习惯、摄取适量均衡的饮食、配合服药和复健治疗,就有机会推迟失智症退化的速度。


15当家中有失智症的患者,家属应该抱持什么心态?



失智症家属常疑问为什么患者不会好,例如以前计算能力很好,为什么现在连100 减7都算不出来,有些家属认为只要多练习就会恢复,便一直让患者练习算数,造成患者有严重的挫折感,家属的压力也很大。而有些患者会出现情绪易怒和多疑的症状,这个部分也很容易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


通常我们会告诉家属,失智症是一种大脑的疾病,易怒和多疑都是症状之一,患者并非故意要找麻烦,我们会引导家属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行为,不要把自己的情绪搅在里面,因为当失智症进展到后期,家属照护的负担会愈来愈沉重,如果可以跳脱到较客观的角度来看,把失智症的的症状看成像是感冒的咳嗽流鼻水一样,或许较能用平静的心态来面对患者,也才比较容易坚持下去。

 

另外,有些家属虽然接受了这个疾病,但却把失智症患者当作孩子在教,若是患者尚有一些病识感,无疑对他们的自尊会是一种伤害。失智症患者本质上都还是个成年人,虽然行为反应和记忆不如从前,但仍保有自我意识和自尊感,如果用孩子一般的方式与患者互动,反而会让他们更没有动机想要互动。或是有些家属会用像命令孩子的方式,以过度高压的语气和态度要求患者配合治疗或训练,造成患者的情绪反弹更加严重。我们建议大家还是要把失智症患者当做一个成年人来看待,尊重患者的意愿,以支持代替责骂,以沟通取代高压式的要求。


图源:摄图网



家属有时候无法判断该将失智症长辈留在家,还是应该送到机构,因为有些长辈除了失智症,可能还合并许多生理上的疾病。假设家人白天都在上班,没有人可照顾的时候,选择一间日间照护的机构,晚上再接回家,或是直接申请居家看护,何者较合适?这其实都需要家属间共同讨论,找出比较适合的方式。


当然,患者的心情也必须要顾及,治疗师的立场很难直接告诉家属「应该」要怎么做,因为每个决定牵连的环节太多,包含患者之前的生活经验、习惯,家人的支持程度和经济能力等。我们只能协助家属分析不同安置方式的优缺点,可能会发生的状况,例如:将患者安置在日间照护中心,希望能有生理上的照护和比较多的互动经验,但患者可能会因为环境改变而造成情绪不稳;以及因应这些状况家属可以采取的策略,例如让患者带着他最熟悉或喜欢的物品一起去。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安置方式是绝对正确或绝对合适患者的,对患者来说,最重要的都还是家属的支持与陪伴。长期照护必须动员整个家庭协力合作,共同分担照护工作,因此家庭成员间需要讨论可行的照顾方式、推算支出费用,尽可能达成共识。


以上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黄手环行动,题图:摄图网。


欢迎关注视频号:养老解忧杂货铺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1.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对应资料

2.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对应资料

3.  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对应资料全套文件

4、街道级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与运营-对应资料

5. 《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应资料

6. 2023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对应培训资料

7. 【国家级全国证书】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招生报考

8. 【国家级全国证书】职业化养老院院长 招生报考


养老院星级评定对应资料

养老标准化体系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质量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安全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护理视频、课件、系统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养老运营消消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