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经百年沧桑的正义路4号院——民生银行崛起之地的故事(下)

2017-11-03 民银旅行 民银旅行

本文接上一篇:历经百年沧桑的正义路4号院——民生银行崛起之地的故事(上)


二战结束后,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的交接是整体交接,其中又分成处理同盟国、中立国、战败国的不同政策,所以横滨正金银行的这座建筑的权属出现真空,成为无主房产。当时位于重庆大后方的《新民报》董事会决定在北京设立分社,1946年4月4日,北京《新民报》在正义路4号正式创刊,由张恨水任经理,方奈何任总编辑。


张恨水纪念馆(位于他的老家安徽安庆)前的塑像


张恨水虽然是安徽人,但他在上饶长大,与朱熹、辛弃疾的足迹重叠很多,尤其是不为人知的是,张恨水还是武林世家,自幼习武,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张恨水这个鸳鸯蝴蝶派作家,简直是当代影视编导的最爱之一,他的《啼笑因缘》、《京华春梦》、《金粉世家》、《春明外史》等作品都曾被搬上荧幕。其实在当时,他的作品就已经是极为轰动。张恨水是中国两千年来第一个把自己的名字变成市场品牌的文人。从《春明外史》开始,经《金粉世家》,再到《啼笑因缘》,“张恨水”三个字成为金字招牌,只要署上这个名字,没有不好卖,不畅销的。


顺便提一下,张恨水第三任妻子周南毕业于北京春明女中,这所学校的校友还有林海音(《城南旧事》作者)、卓琳即蒲琼英(邓小平夫人)、作家石评梅、京剧名角言慧珠,传奇作家石评梅与翻译界泰斗林纾曾先后在这所学校执教,该学校与其它学校分分合合,名称也几经辗转,前几年最终并入北京十五中成为初中部。在盆儿胡同西侧也是十五中初中部,其前身是李大钊筹建五四时期最大的进步社团,少年中国学会原址。


用今天的话说,张恨水就是当时的“超级IP”,网文界排名第一的大神。不过他的小说不像今天的流行网文那样 “玛丽苏”、“霸道总裁”、“傻白甜”满天飞,而是在主人公悲欢离合之间,深刻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作品。


胡兵袁立版《啼笑因缘》


以他的代表作《啼笑因缘》为例,张恨水最初成名是在北平,1929年前后,张恨水在北方已经很叫座了,但沪上知之者却不多。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主编严独鹤来北平,听说张恨水名头,就唤人介绍,约他写一个长篇以便连载。起初不甚重视,没想到登出后报纸销量猛增,“上海市民见面,常把《啼笑因缘》中的故事作为谈话题材,预测他的结果;许多平日不看报的人,对此有兴趣,也订起报来”。张恨水自己也说:“上至党国名流,下至风尘少女,一见着面,便问《啼笑因缘》,这不能不使我受宠若惊了。”广告来源随之大增,而且众客户纷纷要求把广告的位置安排得尽量靠近小说,因为那便意味着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


由于目睹《啼笑因缘》不可思议的市场魔力,严独鹤与《新闻报》另两位编辑,以其近水楼台之便,不顾职业操守,转为《啼笑因缘》而紧急组建一家出版社“三友书社”,优先取得出版权。


正如今天的资本市场争抢“超级IP”一样,《啼笑因缘》的改编电影的版权,也引起激烈争夺。上海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明星公司购得摄制权,确定胡蝶、郑小秋为主演。然而大华电影社突然插足,也要开拍《啼笑因缘》。明星公司与之对簿公堂,除两位常年法律顾问,不惜血本再聘当时最有身份的大律师章士钊等7人,总共9名律师组成的豪华律师团轰轰烈烈打这场官司。大华电影社本无道理,社会背景却复杂。最后,还是出动上海滩两位黑帮大佬黄金荣、杜月笙出面调停,由明星公司给付10万元,大华才最终退出争夺。


胡蝶版《啼笑因缘》


至于《啼笑因缘》的出版史,简直可以做一个专门研究。它总共印行了多少,到现在无人知道,因为没法加以完全的统计。历来国内以及南洋各处,都频有盗版翻印。而单是正版这部分,到1949年便“超过二十版”,“第一版是一万部,第二版是一万五千部,以后各版有四五千部的,也有两三千部的。”


不但如此,除盗版外,也有蹭吃蹭喝、揩油捞利者。《啼笑因缘》蹿红后,一班潦倒文人勾结书商,擅为之续或借壳孵雏。一时间,《续啼笑因缘》、《反啼笑因缘》、《关秀姑宝卷》之类同人作品纷纷出笼。更有甚者,拿“啼笑因缘”四个字,另起炉灶,挂羊头卖狗肉,令欲读《啼笑因缘》的读者大上其当。张恨水原无续写计划,可这种种介乎违法与不违法之间的擦边球行径,逼得他唯有亲撰续篇,以为了断。


等到日寇侵华后,张恨水去往陪都重庆,沦陷区与大后方分割成两个空间。在沦陷区文学市场,“张恨水作品”就是一个巨大空白,以致东北、华北及上海,盗用“张恨水”名义的伪作蜂起。1943年,老舍夫人胡絜青由北平脱身到重庆,见着张恨水便告诉他,“张恨水小说”在华北、伪满洲国出版得太多——当然全是假的。胜利后,回到北平,北平有朋友曾统计过,单是公然做了广告的伪作,即“约有四十几部之多”。


张恨水读者最多,多到什么程度?上至老者,下至少年,都以读他小说为乐事;甚至是家庭妇女,甚至是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其中便有“新文学运动第一人”鲁迅先生的老娘。鲁迅母亲一生有没有读过儿子的文章我们无从知晓,但她确实是个张恨水迷,以致鲁迅自己身为大文豪,要从外面买了张恨水小说来孝敬老娘。


鲁迅内心独白:抽支烟,让我静静。

抽完这支,还得出门给老娘买张恨水的最新小说


《新民报》能请到张恨水这样的“超级IP”站台,足见其影响力有多深厚。《新民报》于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创刊,是一家爱国进步的左翼报纸。创办人陈铭德、吴竹似、刘正华,陈铭德任社长。“九一八”事变后,《新民报》积极宣传抗日,主张抗敌御侮的言论和宣传报道,大得人心。由此报纸影响扩大,一个月内,发行数由二三千份上升到一万多份。


“一二·九”运动中,《新民报》声援北平学生这一爱国壮举,发表社论《平市学生万岁!》。1935年12月17、18日,因刊登首都妇女救国会和南京学术团体救国联合会筹备处“寻找华北来京学生代表启事” ,揭露国民党当局暗害要求抗日学生代表罪行,受到停刊三日的处分。1936年,9月18日,因纪念“九·一八”社论及其他文章被扣,《新民报》首次“开天窗”,于空白处刊载“请看新民报 言论正确 消息灵通”字样。由于当时国民党当局的新闻检查日益苛刻,仅以1941年重庆《新民报》晚刊11月、12月两个月的统计,共开大大小小“开窗”65个,而在1938年11月5日到22日的18天中,消息和文章被删削、扣压者,竟有30起之多。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第二天,《新民报》发表社论等大量文稿,积极宣传抗日。1937年8月1日,刊登刚刚由日本归来的郭沫若的专访和郭表达抗日决心的诗篇。11月,战火逼近南京。《新民报》决定迁重庆出版。1937年11月27日出版最后一张报,2916号,距南京大屠杀只有16天。


1938年7月7日,周恩来同志为重庆《新民报》抗战周年纪念特刊题词:“全民团结,持久斗争。抗战必胜,建国必成”。战时《新民报》的文化人群落十分可观,除了“三张一赵”外,重庆时期先后在《新民报》担任过主笔或副刊主编的名家大腕有:夏衍、凤子、沈起予、李兰、吴光祖等。担任主要新闻编辑和记者的有赵纯继、程大千、浦熙修等。


1948年6月30日,由蒋介石亲自主持的官邸会报,做出了南京《新民报》永久停刊的决定。



蒋介石对《新民报》并不陌生。在他的眼里,这是一张经常捣乱的报纸,时常和“党国”的重大决策唱反调。由于国民党新闻审查越来越严苛,《新民报》变得不直接谈时事,却又让人联想到是在对当前时局进行反讽,让国民党当局气得跳脚又无可奈何。


就说抗战胜利后复刊的《新民报》南京版吧,当局在1947年5月提出“军事第一”的戡乱政策,《新民报》的社论却劈头喊出《生存第一!和平第一!》。蒋介石过六十大寿,《新民报》刊登的是《慈禧太后做寿》,将蒋中正和挥霍军费造颐和园做寿的西太后隐隐相连。蒋介石好不容易登上总统宝座,它那里又刊出了《袁世凯当皇帝》的小品,那就是将他直接比做短命的洪宪皇帝了。进入1948年,《新民报》不断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军在战争中惨败的事实。这一笔帐,在陈布雷那里记载得清清楚楚。


深谙报纸文字编排之道的陈布雷,早就发现《新民报》上凡发表对国民党不利的消息时(天可怜见,对国民党有利的消息在哪里呢?),总是加上黑框粗线,以使其突出显眼。


《新民报》对于解放军的信息又是如此灵通,更让陈布雷坐如针毡,欲除之而后快。如1948年1月3日刊载的《从东北之战看华北之战》,透露了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失利将使华北战场难以固守。1月10日的《大别山的锯屑》,透露了刘伯承、邓小平部队在大别山区的战争中,已经由原来的六万多人,壮大成一支二十多万人的队伍。4月15日的《看西北战局》,揭露国民党军队彼此勾心斗角,互不支援的内幕。5月1日的《透视大巴山防务》,介绍了解放军在四川的军事潜力。5月20日、23日的本报专电,报道了平郊、临汾、承德、古北口、老河口等地的解放军战绩。5月27日的《从春到夏的东北》,告诉读者,东北一万三千多公里的铁路,百分之九十已为解放军控制,全线畅通无阻。


《新民报》不仅连连戳穿国民党当局散布的内战战场国民党军队节节胜利的谎言,还企图遏制国民党军队手中的空中优势,真是要使蒋介石起杀心了!


新中国成立后,这家报社被《北京晚报》所取代,成为主要报道北京日常新闻的报纸,深受北京市民的喜爱。



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成立后,总部很快就确定在了正义路这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区域,与目前的总部所在的西单区域可谓天然呼应。民生银行是新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间资本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孙中山《民生主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所谓民生,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 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前者强调的是生存条件,后者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即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从责任角度看,就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


首任董事长经叔平先生创建民生银行之初,就有这样的愿景:“打造百年老店”。这是何等的魄力和胆识。这个目标就似乎大海里面的灯塔,指引着民生银行驶向准确的目标。


远景固然宏大,可民生银行在创立之初经历了太多的艰巨困苦。


一开始是受到资金的困扰,经叔平先生坚定要让民生银行姓“民”,因而最初投资主要来源于民营企业,当时想参与的人特别多,结果报了100多亿,经老很高兴,大家都支持,钱越多越好,没有什么上限,但是动真格要缴款的时候,要开证明的时候,绝大多数拿不出钱来,最后只收到了13.8亿,民生银行就是靠这可怜的13.8亿注册资金开始干起来的。


接着是受到人才的困扰,因为刚开端大家都不认可民生银行,感到哪有民营企业搞银行的,这个银行撑不了多久就会垮的,所以很多高端人才不乐意来民生银行工作,加上初期民生银行的工资待遇和办公环境都很一般,在正义路时候,几个部门老总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工作,所以更是在招贤纳士方面碰到良多难题。然而工夫不负有心人,有着独特眼光和愿景的一批强人志士仍是来到了民生银行。


尽管创业初期十分艰苦,但民生人却异常有干劲,有着一种不服输的信心,立志用汗水把民生银行做大做强。


例如创建初期的一位民生员工为了拉存款,全家人都是随着在忙。那个时候他的孩子还小,刚上小学。他简直是天天都见不到本人的孩子,凌晨他出门的时候,孩子还没有醒;晚上他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着了。有一天晚上,他筋疲力尽地赶回家,刚取出钥匙开门,小家伙就一下把门翻开了。


小家伙还不睡觉,在等着他。小家伙认真地对他说:“爸爸,我要告知你一件事。今天建设银行到我们学校搞‘红领巾储蓄’去了,请求咱们在建行每人开一个存折,我把我那些小哥们招集起来跟他们说:谁也不能把钱存到别处,就存到我爸的民生银行吧。同窗们很够哥们,看我的面子,都许可了。”当时他就抱住了儿子,眼泪禁不住流下来。


又如广州分行营业部的一位民生员工,她的女儿诞生没满一个月就让保姆带,她就快马加鞭的去跑客户。在自己的女儿两三岁之前,女儿只认保姆当妈妈,见了她反而叫阿姨,由于对女儿来说她很生疏,每礼拜见不到几回。


就是民生人这种不怕累,不怕辛劳,全身心的投入的干劲(详见《民生十五章》),才使得民生银行发展得欣欣向荣,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不点,发展到如今拥有六万员工,在全国各地拥有经营网点,并在香港、伦敦开设海外分支机构。


2004年民生银行总部搬到西单教育街之后,正义路3号院成为民生银行正义路支行所在。如今,正义路4号院成为中国法院博物馆,成为普法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



中国法院博物馆免费开放,展品丰富,从“法祖”皋陶、载有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成文判决的西周后期青铜器、“江南第一衙”浮梁县衙,到中国革命第一法庭、临时最高法庭和最高法院,再到最高人民法院,历史脉络清晰,基本涵盖了中国五千年司法文明,再现了审判机构的历史沿革和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


除了展出大量珍贵图片外,中国法院博物馆还展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珍贵文物,如建国初最高人民法院使用的第一枚国徽,最高人民法院分院院印,特赦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的通知书,江华、伍修权、曾汉周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时使用的名章,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第一审判庭的牌匾等。


展品一瞥


站在正义路的街角,看着这座历尽沧桑的老建筑,回顾中国百年历程,不禁感慨万千。


这里经历过清朝王爷的朱门酒肉臭,也有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更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进行金融掠夺的累累罪行;同时也亲历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新中国建设过程的奋发激昂与艰辛,见证了中国自己的金融机构的崛起和壮大,如今更成为中国法律教育的基地。


还是当年的街道,还是当年的建筑,但是社会已经天翻地覆,中国人的生活与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回首往昔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从正义路4号院的过往就可以看出,同样的资源掌握在不同的群体手中,对于人民的作用和整个社会的意义,完全是天差地别。


通过对历史的回眸,更加激发起了我们通过场景创新,进军新金融的昂扬斗志,为打造一个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金融闭环生态体系,来保障我们的金融安全,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而继续奋斗。这样我们曾经历过的屈辱历史,就不会再重演。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原创连载】惊心动魄的情报战:

【原创连载】惊心动魄的中共情报战(一)

【原创连载】上海滩风云(二)

【原创连载】中共史上最危险的叛徒(三)

【原创连载】一个情报让中共死里逃生(四)

【原创连载】长征中的神机妙算从何而来?(五)

【原创连载】红军的最后一个生死大劫!(六)

【原创连载】西安事变背后的重重谍影(七)

【原创连载】危机四伏,延安不安(八)

【原创连载】恩来遇袭(九)

【原创连载】从情报战线走出的兵工泰斗(十)

【原创连载】蒋介石身边的中共谍报大师(十一)

【原创连载】党史上最著名的分手杀人事件(十二)

【原创连载】延安保卫战幕后的“潜伏者”(十三)




了解更多:

中华文明的源头和红色中国的摇篮,为什么都是延安?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

马云和刘强东不约而同开始谈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厚积薄发在今朝,吴京与战狼为何火Ⅱ

一带一路与《战狼》:中华觉醒的两个符号

天使与魔鬼本是孪生兄弟——改变历史的超级发明!

建军大业的缘起与蒋介石亡命台岛之根源

从2017回望1927:中共军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星之火可燎原:很燃!很热血!

沙场秋点兵!建军阅兵请看朱日和!

重温这一刻,心潮仍然澎湃: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场景金融革命,来了!

清朝的1929年,落幕前的金融课

股灾、铁路、银行与革命,第二堂金融课

铁路、轮船,第三堂金融课

最终改变了世界的,是边缘人。而不是,精英。


与文化大家

走一段文旅之路

与民银旅行

开启一段心灵旅程


 民银旅行 携手同行

长按解锁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添加

客服悟空1860066951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