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金融海啸,如何摧毁中国并成为扣响世界大战的扳机?
美国总统特朗普昨天突然宣布,支持以色列将耶路撒冷作为首都,这一声明引起国际舆论的一片哗然。
包括联合国、欧盟、英国、巴勒斯坦、伊朗、土耳其以及黎巴嫩在内的多方纷纷指责美国破坏巴以和平前景,危害地区稳定。以色列方面则公开赞扬特朗普,称其为“实现和平的重要一步”。
特朗普的表态,会严重影响美国与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导致美国主导的美国—阿拉伯—伊斯兰联盟(围堵伊朗派系)的解体,导致美国主导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参与的反恐联盟名存实亡。并会进一步刺激的反以、反犹、反美激进宗教和民族主义思潮。
对全球安全来说,会进一步加重全球文明冲突的紧张,特朗普的做法已经得到国内基督教团体的支持,也将进一步推动犹太人和伊斯兰,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的冲突与矛盾升级。
这是要把中东乃至欧洲架在火上烤的节奏啊!
看来,美国的金融资本在面对中国崛起的挑战无计可施之后,终于又一次赤裸裸地祭起曾经屡试不爽的法宝——制造战争!
这仍然是已经重复无数次的关于“战争与金融”的故事,也是盎格鲁—犹太联盟最新一轮的表演。
美国如今是拼命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一百一十年前,美国则是处心积虑地谋取世界霸主的地位。对百年前的历史进行回顾,也许会对如何认识当今世界有所启迪。
当时,美国已经成为头号工业国,然而世界霸权仍然掌握在大英帝国的手中。英国人占据着最好的殖民地——印度,在最大的公共殖民地中国纵横捭阖,无往不利。美国的金融资本希望伸手分一杯羹。英法大口吃肉的同时,对美国处处作梗,令后者喝口汤都费劲。
于是,美国的金融家开始暗中煽风点火,希望挑起欧洲的战争。
这些战争的设计师们并不是要毁灭世界,而是要欧洲大陆的“对垒”双方认为“当和平的成本超过战争代价的时刻”发动战争,而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候停下来——战后恢复急需的“美元援助”,就会如潮水一样涌进欧洲,各国会高兴地签下一笔巨额的账单。
美国成为欧洲的债主之后,“黄世仁”再发话,“杨白劳们”就得乖乖听着了吧?
将欧洲拖入战争并不难,但一个恼人的两难问题摆在美国金融家的面前:
欧洲必须在战争中受创很深,以便向美国大笔借款;
但是又不能彻底打成废墟,否则哪有偿还能力啊?
战争打得太轻太重都不合适,如何“精确”控制战争进度?
欧洲列强对清政府的战争是单边进行的,进度灵活可控,战争只是手段,让清政府背上债务才是目的;欧洲的战争是双边的,万一打成了同归于尽,欠款就都成了白条,那不就成了白忙一场?
要大打,还要打得规模可控,这事连上帝都做不到吧?
错了!上帝做不做得到不知道,但是金融家们是肯定做得到的,关键是如何巧妙地设置一个“战争开关”。
金融家们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并进行了长远的布局,这个战争开关就是当时的一种高科技产品——橡胶。
直到今天,橡胶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今天的橡胶大部分是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主要做乳胶床垫之类的高档货,在一百年前,石油化工才刚刚起步,当时的橡胶全部都是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产自橡胶树的汁液,橡胶树原产南美,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C.Goodyear)发现了橡胶硫化反应,使得橡胶保持良好的弹性,从而使其重要性大增。1876年,英国人威克姆(H.Wickham)从巴西马逊河口采集橡胶种子,运回英国皇家植物园播种,并在锡兰(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试种,均取得成功,东南亚成为重要的橡胶产地。1888年英国人邓录普(J.B.Dunlop)发明了充气轮胎,促使汽车轮胎工业飞跃地发展,因而导致耗胶量急剧上升。
除了轮胎之外,橡胶制品还广泛应用于各种密封连接件中,特别是用于船舶潜艇上。“甲午海战”中,中国舰队和日本舰队都受到了对方炮火的打击,但中国北洋舰队沉没的军舰多得多,究其原因,在于海军军费匮乏,所有舰船密封舱的橡胶圈都无钱更换,导致老化而无法密封。平时还可以“凑合”,可海战导致船体损害后,会有大量的高压海水从裂口迅猛冲入。此刻,舰船无法有效封闭受损区域,只要有一点裂口,整艘军舰就会慢慢浸水沉没。
一个小小的橡胶密封圈问题,就能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近现代战争虽然比拼的是钢铁洪流,但是小小的橡胶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物资。
由于橡胶极端重要,却又无法长期储存,只能通过控制橡胶原产地来保证橡胶供给,欧洲不产橡胶,橡胶原料主要来自非洲、拉美和东南亚的橡胶园。当时工艺还比较落后,橡胶制品最多也就储存个两三年就会渐渐老化,成为废品。
战争爆发的时候,购买己方控制范围外的战略物资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橡胶供应一中断,时间长了车都开不走,船用橡胶老化就更要命了。二战中,美国一对日本进行物资封锁,日本很快就铤而走险发动太平洋战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抢夺东南亚的橡胶(及石油等其他原料),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橡胶作为“战争开关”的重要价值。
从日本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金融家的阴谋也不是那么天衣无缝,算无遗策,养鹰总有被鹰啄了眼的时候,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案例也不少。
犹太人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机关算尽反被搞的历史。
1903年,即清宣统元年,一个拿着英国护照的人来到上海,他自称麦边利,他开办了一家“兰格志公司”,专营橡胶、钢铁、棉花等战争物资,棉花用来作炸药。实际上他手里连一颗橡胶苗都没有,完全是一个皮包公司。
但是,历史悠久的罗斯柴尔德银行立刻给这个“不知底细”的麦边利先生最高级别的金融担保——“兰格志公司发行的橡胶股票,有按照票面额在上海外国银行押借现款的权力”,其他几家信誉卓著的大银行也纷纷跟进,对兰格志公司的信用给予背书。
这样,持有兰格志公司的橡胶股票和持有钞票的唯一区别就是:它等于票面价格时,可以等于钞票;但股价如果高涨,持有者还能赚钱。这岂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这一年,橡胶市场还是不温不火,1883年那场股灾对于大清子民还记忆犹新,因此虽然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兰格志公司的股票仍然是鲜有问津。但是,棋子已经布下,可见金融家们的布局之深远。
麦边利的公司成立的同一年,福特公司在底特律成立,并在1908年生产出第一辆T型车,售价仅有850美元,而同期与之相竞争的车型售价通常为2000至3000美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后来售价更是进一步降到了300美元。
低廉的售价以及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概念,激发了人们对于未来汽车市场的无限想象,对橡胶的需求出现了井喷,橡胶价格打着滚往上翻。1908年为2先令每磅,1909年猛涨到10先令每磅,1910年4月,达到了每磅12先令5便士的高价。伦敦橡胶股票随之水涨船高。国际市场橡胶热潮异常高涨,橡胶公司相继成立。国际金融资本纷纷在适合橡胶生长的南洋地区设立橡胶公司,由于上海是远东的金融中心,于是这些橡胶公司纷纷将总部设在上海。
于是,上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火爆的橡胶股票交易市场。
那家几年前创立的兰格志公司,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家皮包公司,但是由于创立得早,又有大银行背书,成为橡胶公司中的领头羊。
华尔街其他金融资本也纷纷跟进抬轿造势,雷曼家族与约翰·雅各布·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P.魏德那(P· Widener)一起开办了“电力交通公司”、“橡胶轮胎公司(Rubber Tire Wheel Company)”、“联合橡胶轮胎公司(Consolidated Rubber Tire Company)”都是橡胶股票市场被热烈追捧的对象。
T型车的出现,虽然给予了橡胶股票的无限想象,但是,美国汽车工业大发展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福特公司在08-10年的每天只能生产几辆汽车,完全不具备真正需求主导的工业买盘。
突然拉高橡胶价格的推手是“国际热钱”,金融资本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制造了橡胶股票的火热行情。
请注意,这些橡胶公司中的大部分都是皮包公司。就算其中有真心投资橡胶园的公司,树苗栽种下去到能收获橡胶,也要好几年的时间,这些公司的股价完全没有业绩支撑,完全依靠炒作。一张东南亚的地图,一个随手画的圈,就能讲一段动听的橡胶财富故事,引发股民的热烈跟进。
这就是一场人为编织的金融骗局!庄家们布好局之后,就等着各种韭菜自投罗网了。
长袖善舞的麦边利先生,就是金融资本的“白手套”。麦边利十分精通概念炒作,大概跟假药停和蚂死磕一个量级。
“为梦想窒息”的意思,
大概就是我让你们做上美梦,然后让你们在梦中都窒息……
麦边利协同外资银行联手制造了一个惊天骗局,先是从银行悄悄地贷款出来,为股东们每3个月发一次红利,每股派红高达12.5两,这相当于票面价值的12.5%。随后,这几家银行又宣布,可以接受兰格志公司股票进行抵押贷款,营造出兰格志股票“抗风险能力强”的表象,共同炒作。
这种资本运作如今看起来颇为拙劣,但糊弄一百年的清朝股民,足够用了。
巨大的利润诱惑下,各种经纪和推广机构,不惜进行大规模的误导式宣传,至少有3家公司在证交所追查后,承认自己有欺骗和误导投资人的行为,其中一家公司承认将树桩描绘成了橡胶,另一家公司经查实,其仅有一半的土地上种植了橡胶树。
但是,本为投机而来的大清国股民,已经完全陷入了疯狂的“羊群效应”。上海富有的华人和外国人,唯恐失去大好的发财机会,他们根本不在乎橡胶是什么,只知道抢购橡胶股票就是赚钱的大好机会。上海有钱人竞相购买,一些公馆太太小姐换首饰,卖钻戒,转买股票,如痴如狂。有了钱,还要四面八方托人,才能买到股票。
抢购狂潮让很多人一夜暴富,更加激起了人们的投机欲望,以至于股票的实际价格超过票面价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兰格志公司的股票一路水涨船高,从每盘一百两(10股)一路涨到1910年4月9日时的1475两,成为当时上海股市的第一牛股!
钱庄、票号等内资金融机构积极推波助澜,纷纷降低贷款门槛,不仅给投机者提供信用贷款,还接受股票质押贷款,间接地参与炒股。钱庄自己也赤膊上阵,利用自己的信贷优势,大发庄票(等于自己印钞),直接参与股票炒作。
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钱庄、票号卷入,并且通过他们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吸纳着中国各个角落里的资金,形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全民炒股运动。
据上海商务总会估计,在橡胶股灾爆发之前,华人大约买了80%,在上海的外国人抢购了20%。很多华人不满足于在上海抢购,还调集资金到伦敦。华商在上海投入的资金约2600万至3000万两,在伦敦投入的资金约1400万两。结果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已经无资可融,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尤其是钱庄的流动资金,都被橡胶股票吸纳殆尽。
1910年4月,麦边利在价位高点卖出了所有股票,然后回国“办点私事”,从此消失。在英国伦敦股市和交易市场上,也只有“消息最不灵通的中国投资者”还在继续高价吃进每一张“橡胶概念股票”和“橡胶交易单据”,成了市场“唯一的动力”。
“国际炒家”高点抛出之后,英美先后宣布限制橡胶消费法案,国际橡胶期货、现货和橡胶股票全线崩盘。当时,上海外资银行的营业大厅里挤满了蜂拥而来的手里握满了“兰格志”股票投资者,他们声嘶力竭地要求按照承诺兑换成等价的现金。然而,这些外资银行齐刷刷地微笑着撕毁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承诺。
在此种情况下,正元、兆康、谦余、森源等9家“往来钱庄”应声破产。当时上海总共91家中国私人“银行”(钱庄和票号),一下子就垮了10%。这就是1910年橡胶泡沫中的“七月风波”。
清朝买办搞金融私有化,国库和金融运作都交由钱庄和私人控制的央行管理,钱庄老板拿着人民血汗和外国金融情报人员共同炒作股票,一下子亏进去几千万银元,发生了著名连锁倒闭,史称“清末橡胶金融危机”。倒闭后,他们把库存的国有金融资产和老百姓的毕生血汗拿走了。
这期间,度支部明知清朝钱庄腐败透顶,无钱可提,却故意大量提款,支付华尔街的庚子赔款。外有强敌,内有买办,里勾外联,挤兑风潮蔓延所有内资银行,清朝所有的大中型商业运作因无银可用,全部终止,整个清朝陷入彻底的金融崩溃。
如果按照美国金融家们的作战计划,他们已经大获成功,实现了三个战略意图:
①大约赚了四千五百万两白银(可以买下当时美国的全部土地);
②一举摧毁了中国民族资本;
③清朝政府已经破产(实际已经无银可调了),一定会找“他们”借钱,他们会借,但会慢慢用债务绑定清政府,从而代替英法等老牌列强,成为清政府的最大债权人。
美国人的布局,要比搞急功近利的殖民压榨的英法深远得多。1906年初,也就是清政府成立清学部,正式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后的第二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这所留美预备学校,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为什么美国人主张用退赔的庚款办学呢?这份备忘录中,其实已经透露了其中奥秘:“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美国计划通过金融和教育,不费一枪一炮,永远地控制中国。但他们错了,他们高估了清朝政府的能力和智慧,高估了清朝统治阶层的胆识,高估了清朝政府的“营运能力”,一句话:天才也有失算的时候。
清政府的腐朽以及胡乱应对,再加上清政府被长期压榨盘剥已经是千疮百孔,虚弱不堪,迅速把自己作死了。不过也可以反过理解,正是清政府的“自爆身亡”,使得美国控制中国的美梦泡汤,反而给中华民族的绝处逢生,留下了一线生机。
美国金融家门一手导演了橡胶骗局,却发现他们最得力、最听话、最容易主导的清朝政府,眼看就要毁于他们一手制造出来的这场金融海啸中。为了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蔓延导致清政府垮台,以免最后从“根本上”威胁到他们对清朝政府的债务绑定,他们立即给清朝政府贷款350万两白银,以解清政府的燃眉之急。
由此可以看出,清朝政府的愚昧之极,已经到了令“国际炒家”的天才头脑都无法理解的地步,不灭亡又待如何?
金融海啸之下,四川铁路公司半数资本金350万两几乎损失殆尽。而这家铁路公司最大的特点是,资金几乎都是取自强行摊派到农民头上的“租股”,都是百姓“一点一滴之膏血,类由倾家破产,敲骨吸髓而来”。
7000万四川人被震惊了、被激怒了,多方上访,要求中央彻查。一场“惊天”的腐败大案掀开帷幕的同时,一颗足以“动地”的定时炸弹也埋了下去:如何处理这笔巨额亏损,成为悬在中央面前的巨大难题,并且将成为摧毁大清国的导火线。
1910年的橡胶危机,经由保路运动,终于演化成辛亥革命。完全失血的清王朝已经是一个活死人,一踹就倒。日本财团却给革命党大量钱财物资资助,准备推翻清政府,以谋取东北。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之后,革命风暴迅速蔓延全国,无钱又无枪的清政府被推翻。1913年,北洋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将大量主权抵押给外资银行。本来美国是积极筹划者之一,但是这次借款很快就被英国汇丰银行所主导,因此美国代表愤而退出。中国人的金融噩梦到此还没有醒来,后面还有大大小小的金融盘剥,著名的就有“西原借款”、盯住英镑的法币改革、二战爆发后更有金融战、恶性通胀、断绝民族企业生机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金圆券改革等等。
橡胶价格在1910年7月彻底崩盘后,橡胶变得分文不值,大量橡胶园倒闭,接手者不敢继续种植橡胶而砍掉橡胶树,种植其他更有价值的热带植物。除了少数“精心保留”的热带橡胶园之外,整个国际天然橡胶产业遭受到了致命打击。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正好是橡胶产量骤减、存储的橡胶开始过期、物理特性开始出现老化问题的时候。此时,美国金融家们手中橡胶园出产的橡胶现货,不仅仅是奇货可居(更关键的是,不是出钱就买得到的),而是成为一种可以主导战争进程的战略砝码了。
一战前,美国负债累累,综合实力在列强中不算突出。战争爆发带来了巨大的物资需求,身处中立地位让美国和交战的双方都能大做生意,这极大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大宗货物航运出口和资本借贷输出等诸多行业欣欣向荣。一战后美国的GDP翻了一番,成为无可争议的头号强国。
1915年2月4日,德国宣布在英国和爱尔兰周围水域执行无限制潜艇战政策,就是将这些区域划为战争地带,任何进入该区域船只都将被击毁,不予警告。
1915年5月1日,挂着英国国旗客轮卢西塔尼亚号离开纽约开往利物浦港六天后,在西南爱尔兰外的海域,该船被德国U20潜艇发射的一枚鱼雷击沉。包括124名美国人在内的1198人丧身大海。美国没有因此对德国宣战,因为“经过查实,卢西塔尼亚号上的确携带有弹药等违禁货物”。
1915年8月,德国潜艇再次击沉了美国“阿拉伯”号商船。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严正抗议德国人的行为,声称如果德国不停止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将断绝与德的外交关系。因为担心美国参战,德国不得不在大西洋和北海停止了无限制潜艇战,转向了美国船只较少光顾的地中海地区。德国第一次无限制潜艇战告一段落。
随着战争的进行,同盟国和协约国逐渐油尽灯枯,美国参战获取更大利益的时机,到了!
1917年,闹出所谓的“齐默尔曼电报”事件。这封电报也被公认为改变历史进程最深、对时代影响最大的单一电报文。
英国为了国家安全,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周围国家的动向,即使是所谓友好国家。欧洲跨大西洋海底电缆从英国最西南端兰兹角(Land’s End)过境,英国电报局借助地理之便,趁机偷偷监听所有的跨洋电报通讯。虽然此举违背国际法和英国自己签署的协议,但能获知更多重要信息的诱惑让英国人难以抵御。
德美之间也确有猫腻。按照协议约定,德国外交部必须先发送电报明文给美国驻德国大使馆,美国审查电文内容确定不会损害美国利益后,由美国用自己的密码系统加密后传送到美国国务院(相当于外交部),再由美国国务院解密后把电文内容转给德国驻美使馆。然而实际上,德国一直在使用自己的密码系统给电文加密,然后借道美国的海底电缆传送。
后来美国给出的理由是:威尔逊总统出身学者,一直希望能终止战争恢复和平,试图通过和德国高层建立热线方式,更好的扮演战争调停者的角色。所以背着英国允许德国使用自己的海底电缆。
好吧,这个解释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才怪
在监听美国电缆的过程中,英国情报人员获得了一份由德意志帝国外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于1917年1月16号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发出的加密电报。电报内容建议与墨西哥结成对抗美国的军事联盟,但被英国40号办公室情报机关截获。
英国被迫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企图掩盖其窃听美国的事实,并将该电报交给了美国大使馆。据说,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
英国刚刚在一次“无意识”的间谍偷窃行动中,“幸运”获得了德国驻美国大使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电报,因为英国“恰好”还拥有这个电报所用的13040密本,得以了解电文的全部内容。出于对美国的“关切”和“友好”,觉得有必要将电文内容立即告知美国。
电文如下:
“我们计划于2月1日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与此同时,我们将竭力使美国保持中立。
如计划失败,我们建议在下列基础上同墨西哥结盟:协同作战;共同缔结和平。我们将会向墨西哥提供大量资金援助:墨西哥也会重新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失去的国土。建议书的细节将由你们草拟。
请务必于得知将会与美国开战时(把此计划)以最高机密告知墨国总统,并鼓励他邀请日本立刻参与此计划;同时为我们与日本的谈判进行斡旋。
请转告墨总统,我们无敌的潜艇部队的参与将可逼使英国在几个月内求和。”
美国大使秘书贝尔被其内容深深震慑,他根本无法相信其真实性,因为任何国家想要谋取美国一片领土的想法实在太过荒谬。他的第一反应是:英国为了拖我们美国下水,编瞎话的时候能不能稍微敬业一点?
不论这个电报内容如何荒谬,让美国找到了宣战的道义制高点:德国提议和墨西哥(甚至还有日本)结盟对美国开战,妄图让美国损失一大片领土;德国背信弃义,利用美国出于友好目的提供的海底电缆,却发送针对美国的阴谋电文。
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整个齐默尔曼电报事件。没过两天,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几乎占据了全球主要报纸的头版。
美国人民的愤怒被引燃了,原来认为远在欧洲的战火差点就要在后院点着,对德开战的声音高涨。但反战者或德国同情者指责齐默尔曼电报实在太过荒诞,是妄图拉美国下水的好战分子捏造的。
如何才能证明这份电报并非伪造?这个问题成为美国对德宣战的最大障碍。
明明是趁火打劫,还要费尽心机立牌坊,这就是灯塔国的行事风格。
但这并没有让美国人费太多功夫。在记者们的追问下,德国外交秘书齐默尔曼略显委屈的说:“和墨西哥联盟对付美国的情形,只有当美国参战时候才会发生”。这个表态间接承认了齐默尔曼电报确实存在。
到此,这个精巧的连环局终于扣上了最后一环,美国在合适的机会宣战了,并成为一战中的最大赢家。
实际上,由于长期的物资封锁,德国储备的橡胶早已清零,潜艇的密封橡胶由于浸泡在海水中,老化得更快,到了1917年的时候,德国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潜艇作战……事实也正是如此,美国参战之后,受到的潜艇打击微乎其微。
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也隐约显露出金融大鳄的隐秘身影。
美联储的“总设计师”名叫保罗·沃伯格,他的哥哥马克斯·沃伯格,则是德皇威廉二世的经济与情报部门的高级幕僚。沃伯格家族借助普法战争后向法国进行贷款而迅速崛起,在十九世纪末期成为德国金融市场最显赫的财团之一,是欧洲的债权之王,还是航运业大王。沃伯格家族还跟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希夫家族渊源深厚或者有姻亲关系。
德皇威廉二世对海洋有着强烈的兴趣,致力于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这些都需要金融财政方面的支持,而马克斯对海洋与贸易也有着浓厚意图。正是马克斯等人的鼓吹,使得威廉二世将俾斯麦的忠告抛在脑后,义无反顾地走向海洋,大力发展海军军备,这客观上促使英国与德国之间在欧洲大陆及海上进行残酷竞争。
一战之中,沃伯格家族跨越大西洋的呼应,使得该家族赚得是盆满钵满。1920年,沃伯格家族在德国80至90家大型公司中拥有董事席位,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仅在德国一地,沃伯格家族在各大董事会中总计拥有108个席位,家族实力在当时的欧洲,足以与罗氏家族媲美。沃伯格家族在二战前还想估计重施,结果被背信弃义的纳粹反手一刀,元气大伤。沃伯格家族在德国的金融业务陷入了历史低谷,伴随这一切的是犹太人在德国的整体命运陷入绝境。
有钱的捧个钱场!
本文属于知春路风云系列,前文见:
一群愤怒的失业快递小哥,是如何改变世界局势的?——知春路风云录之六
“内鬼”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居然会导致亡国?——知春路风云录之七
[原创连载] 金融看世界
罗马权力中枢被军工复合体和金融贵族控制,祸起货币制度的重大缺陷?
未完待续……
了解更多:
在西单上班的鲁迅,是如何以饭局建构朋友圈的?——民银总部驻地文化底蕴之三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
与文化大家
走一段文旅之路
与民银旅行
开启一段心灵旅程
民银旅行 携手同行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客服悟空1860066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