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深厚的人,处处为善、为善最乐(宣化上人)
同参道友互勉励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大家向同一目标精进,就是──发大菩提心,修无上觉道,证得菩萨圣果。
根基深厚的人,
处处为善。所谓“为善最乐”,时时念兹在兹,不会忘记。
业障深重的人,
专听不良善的话,和不合理的话,把它当作金科玉律奉行。
纵使善知识教他做合理的事情,他不会听的。恶知识教他做不合理的事情,他就去做。为什么?因为合理的事,违背他的思想:不合理的事,却合乎他的要求。这是一般人所犯的毛病。
无论什么人,看他欢喜什么,就知道他的根性怎么样。
懒惰的人,欢喜听人说懒惰的方法。
精进的人,欢喜听人说修行要怎样的精进
有时候,这个人不精进修行,躲懒偷安,可是因为同参道友的精进,影响他也精进了。有时候,这个人很用功修行,可是受人影响反而不精进,懈怠了。
所以同参道友在一起修行,要互相勉励,互相规劝,大家向同一目标精进,就是──发大菩提心,修无上觉道,证得菩萨圣果。
古人说:“居邻必择,交友必慎。”
交朋友一定要选择良友,处处互助。不可狼狈为奸。若交无益之友,令你往下流走,甚至身败名裂,永不翻身,而到地狱去。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可不慎!
在道场中最丑陋的行为,就是不修行;令人最尊重的行为,就是认真修行。谁不修行,谁将来就会堕落;谁修行,谁将来就会上升。所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我们在道场里修行,要时时小心,刻刻谨慎。不可存一种邪知邪见的思想,总想投机取巧,这是投机份子的行为。修行是凭真功夫,才能得到真实的代价──开智慧。若没有真实的功夫,无论什么人,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就。
在道场中,哪个懈怠,哪个精进,明眼人一看便知。懒惰的人,是没有希望的,因为他根本就不想修行。这时假如再有同党来帮助他不修行,这就是害人。不要认为他在对你好,其实,这是害人的行为。
善知识不会尽讨人欢喜,你若有不守规矩之处,他会即时纠正。与朋友相处,也是这样的情形,见到朋友有不对的地方,要良言相劝,令其改过自新。所谓“忠言逆耳,苦口良药。”这才算尽朋友的责任。不要令朋友迷得糊涂,不认得真理。
我们大家在一起共同修行,应互相勉励。互相规劝,不可有嫉妒心和障碍心。注意!以后不要再犯这种毛病。如果再有这种行为,很可能导致大家一同堕地狱。
对朋友的责任,就是劝善规过。朋友有不对的地方,要劝谏他,令他改过。不可顺从他意去胡作非为,令他一天比一天堕落。你们大家在一起,都是师兄师弟,如同大家庭,互相照顾。谁有不合乎戒律,要诚恳的劝导,令他守规矩。如果不是这样,要同参道友做什么?朋友不是结成一党,互相欺瞒,这是大错特错的思想。
我们修道人,要互相坦白,互相劝善,教人往光明路上走,不可姑息养奸。或者恭维人。拍人马屁、托人的大脚。你这样做,真是害死人。否则,他没有这种胆量,不敢这样放肆、不守规矩。你和他结成一党,他就认为有了靠山,甚至横行霸道。拨无因果,实在令人痛心!
同参道友应互相帮助修行。互相勉励,向菩提道上走。不要你拉我。我拉你,把人拉下去,爬不上来,那是互相损害,而不是帮助。
同参道友怎样互相帮助呢?
就是时时讲经、刻刻研究经中的道理。你有不懂的地方,我来告诉你;我有不明白之处,你来指点我。大家互相研究,虔诚的学习。
切记!切记!
眼不看非礼之色,
耳不听非礼之音,
口不说非礼之言,
身不做非礼之事。
在六根门头上,不要乱打妄想,要时时刻刻收摄身心,消除杂念。如何消除?非常简单,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宣化上人:慈悲喜舍是修道的基础,忍是无价宝
慈悲喜舍是修道的基础
一九八四年四月廿六日
修道人,一定要培养四无量心。有了四无量心,才能教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修道人若无四无量心,就与道相违背,就是修了八万大劫,离佛道尚有十万八千里。
四无量心是修道人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何谓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无量就是没有限量。不半途而废,不中道自画,得少为足,认为够了。其实慈悲喜舍没有够的时候,越多越好。应把它推而广之,扩而充之,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1)慈能予乐。我们是否给了众生快乐?若是没有,那就是没有尽到慈心。应该朝向‘无缘大慈'的目标迈进,不但同情人类的遭遇,而且也要同情动物的遭遇。如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即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脱离苦海,这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事。不要存著隔岸观火的心理来观赏,那样就失去佛教的救世精神。佛教是慈悲为怀,方便为门的宗教。
(2)悲能拔苦。我们能不能拔出众生的痛苦?若是不能,那就是没有尽到悲心。应当有‘同体大悲'的思想。也就是人溺如己溺,人饥如己饥的精神,佛教以悲为宗旨,悲就是怜愍的心。与儒家所说的‘悲天悯人'不谋而合。由此可知天下圣人的思想,同出一辙,没有离开恻隐之心。佛教主张慈悲,儒家提倡忠恕。心心相同,这是宗教的骨髓,否则,乃是异说外道。
(3)喜是喜心。我们是不是欢喜学佛法?有没有发忧愁起烦恼?或者闹情绪?如果有的话,赶快纠正,不可任性发展,若有半点习气存在,在七情六欲上用功夫,那就是错误观念。要知道这种观念错不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4)舍是舍心。我们有没有舍心?如果有,是大还是小?是一时还是永远?舍甚么?就是发心给予众生快乐,拔众生的痛苦,扶人困危,会生起无限欢喜,但不可执著。做完之后,统统把它忘掉,不可留记心头。如果执著不忘,那不是菩萨的愿行。要有施恩不求报的胸襟,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忍是无价宝
一九八四年五月五日
身为佛教徒,一定要忍。忍什么?忍人所不能忍。有人说:‘我实在忍不了。'忍不了,那就不能‘了'。了什么?就是了业障,若是业没消,情未空,那就有生死。所谓‘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到了业尽情空的时候,便了生死,真正解脱。
修道人,就要修忍的功夫。忍饥忍渴,忍风忍雨,忍热忍寒,甚至还要忍骂忍打,这些境界都是考验。我常说:‘一切是考验,看尔怎么办?对境若不识,须再从头练。'无论怎样的逆境来临,都要用‘逆来顺受'的心理来接受,不要被境界所转,向他们竖白旗,低首称臣。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是无价宝。‘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天,经过河岸,见一只野干(狼一类),想吃乌龟,可是乌龟将头足缩回壳内,多时不动,没有忍耐心的野干,弃它而去,有忍耐心的乌龟,保存性命。佛对阿难尊者说:‘修行人亦应如是。'古德说:‘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如有人骂你,当作听流行曲来欣赏。如有人打你,当作走路不小心,撞到门柱上。如是观想,自然化干戈为玉帛。否则,无名火三丈高,大发雷霆,大战一场,结果两败俱伤,不但伤了感情,又失去人格,受人批评没有涵养的功夫。所谓‘受尽天下百般气,养就胸中一段春。'可以作为座右铭,这是金玉良言。
宣化上人:这八个字是做人的基础不要把它忘记
(一)孝:就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就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二)悌:就是悌敬,悌敬兄长。这是作弟弟的本份,悌敬是报兄长的恩。(三)忠:就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尽忠是报国家的恩。(四)信:就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行必笃敬,不可失信用。(五)礼:就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应该鞠躬,不行礼就是野蛮的行为。小朋友!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六)义:就是义气。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无条件援助,绝无企图之心。(七)廉:就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八)耻:就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这八个字是做人的基础,不要把它忘记。「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打妄语。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宣化上人:念动百事有,念止万事无‘
“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
我们为什么有魔障?就因为“性”没有定。如果性定,时时刻刻都是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到了这种程度,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这时身心皆空,远观其物,物也没有了,身心物这三种都没有了,这时只有空理,依空理而起中道。这个中道,没有喜,没有怒,没有哀,没有惧,没有爱,也没有恶,更没有欲,在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上,没有波浪。那么在内没有妄想,在外也没有贪求,内外身心都清净,这种境界就是性定,性定就是中道的本体。
性定,就不会被七情的境界所动摇,坚固如金刚山一样。若是见喜时,你知道喜;见怒时,你知道怒,这就证明你还没有性定。或者境界来了,你就生一种贪爱的执着,或生一种憎恶的执着,这就是没有性定。
七情好像海中的波浪,若是白浪滔天,可能将船打翻;若是风平浪静,船就能平安抵达彼岸。修道人首先要将七情认识清楚,但不是知道七情的道理,就没事了,还要控制七情的引诱,调伏七情的作怪,如果不被七情的境界所动摇,那就是性定。
性定了之后,魔就降伏了,他不能再兴风作浪,扰乱修道人的身心。降魔之后,顺 42 36496 42 15534 0 0 3592 0 0:00:10 0:00:04 0:00:06 3592来了也快乐,逆境来了也快乐,无论喜的境界,恶的境界,统统快乐。这种快乐乃是真快乐,不是被外物所诱的快乐,而是内心得到其乐无穷的滋味,时时在快乐,天天在快乐,忧愁、烦恼统统没有了。
性定魔伏就时时快乐,妄念不生就处处得到平安,所谓:
“念动百事有,念止万事无。”
若能不起心动念,身心自然清净平安。所以说:“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这是修道的圭皋。不要认贼作子,他会将你的财宝偷光;不要听魔鬼的话,他会欺骗你上当;你中他的诡计,便会吃大亏。不要和魔鬼的眷属做好朋友,他们只会陷害你,令你做些颠颠倒倒的糊涂事。
修道人要性定,才能反迷归觉,舍邪归正。时时刻刻正念现前,就没有任何的烦恼,事情来了,应付一下,不要存攀缘的心;事情去了,不留痕迹,心净如洗。要晓得“三心了不可得”的道理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性定之后,才能破无明,显法性。我们一定要把无明破除,一定要把法性显现,这才达到学佛的目标。
明白之后,依法实行,才算是真正懂佛法了。如果学而不行,无论学多少佛法,无明烦恼还是一大堆,那也是无有是处,这样就算学到尽未来际,也得不到相应处,你真正智慧也不会现前,就算有点智慧,也不过是在皮毛上打转转,不是真的。
凡是在万佛圣城修道的人,要爱惜光阴,不可以浪费宝贵的时间,所谓“一寸时光,一寸命光。”我们在道场所学的佛法,要真真实实地躬行实践,不要敷衍了事混光阴,那就和道相违背了。学佛法最忌讳的就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我们若是中道自划,停止前进,就会前功尽弃,始终到不了宝所。切记!切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不要被外境所动摇而退失自己的志愿。发愿立志要如同金石,不要被逆境和不如意所摇动,而忘失菩提心。如果失去菩提心,这才是最大的损失。真正明白佛法的人,无论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保持菩提心,不会退转菩提心。
如果不懂修行的方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开始时很勇猛,终了时却很懈怠,那一切就不会圆满,为什么呢?因为“如是因,如是果”,因果是丝毫不爽的。学佛法,就要相信因果,不可错因果,更不可拨无因果,当知因果是万世不变的定律。
【法师简介】宣化上人,黑龙江省双城县人,美国弘法第一人。1918年出生,19岁时母亲逝世,于母亲墓旁守孝三年,期间剃度出家。守孝期间,发“十八大愿”,礼忏坐禅、日中一食、夜不倒单,灵异之事多不胜数,被称为“奇僧”。1948年,抵广州曹溪南华寺,礼虚云老和尚,受命任南华寺戒律学院监学,后转任教务主任。虚云老和尚为上人传授禅宗法脉,赐法号宣化。后陆续至香港、美国等地弘法,在美建立“万佛城”等诸多佛教道场,毕生弘化,东西方弟子众多,于1995年圆寂,留存舍利子众。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问答录12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862rqad3&width=500&height=375&auto=0
往期精彩回顾--传播正能量 共沾法益
同样是军人,为什么关羽死后做了菩萨,而白起却做了猪牛?(宣化上人)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分享智慧,功德无量~
欢迎关注【妙音故事集锦】微信平台
微信号:mygsjj
微信名:妙音故事集锦
妙音故事集锦,是免费的公益佛学、修行、传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学平台。让您天天亲近佛菩萨,学习善知识,积累福报,让生命充满慈悲与智慧!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家人朋友,带去您的祝福!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皆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