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戒,一定要持,修道不持戒,那不会成就道业的(宣化上人)

2017-08-23 妙音故事集锦



能以“不思善,不思恶”,

到这个境界,这是真持戒!


宣公上人慈悲开示:

第二度就是持戒,“为什么要持戒?这才是胡闹!他们佛教里,又是五戒,又是八戒──猪八戒,又是十戒,又是十重四十八轻菩萨戒,又是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啊!太麻烦了,这才没有意思呢!”


那个不懂佛法的人就这么批评。其实这个戒,怎么叫戒?戒就是止恶防非。止恶,就是把你的一切恶停止了;防非,防备你的过错。


你要是恶不止,则善不生;善不生,就不会发菩提心;不会发菩提心,就不会结菩提果。就有这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止恶防非,也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诸恶不作就是众善奉行,众善奉行也就是诸恶不作了。所谓“烦恼即菩提”,烦恼,你翻过来就是菩提。你诸恶不作,也就是烦恼即菩提,你会用就是菩提,不会用就是烦恼。


你想找菩提心,不要在烦恼的外边另找菩提心,你把烦恼变过来就是菩提心。所以各位不要头上安头,说是:“把我这个烦恼断了。”不要断,烦恼不要断。这是我的说法,其他的法师不这样说。


不要断,要转!你若一断,烦恼即菩提,你把烦恼断了,那菩提也断了。断个什么?有什么可断的?根本不要向外驰求,回头是岸,你只要觉了,就是菩提;若迷了,就是烦恼。


烦恼的本身,菩提就在烦恼里边,烦恼也包括菩提;菩提你若不会用,也就是烦恼。不要在头上安头,离开烦恼另找菩提,这是错了!因为做恶也是你这个人,做善也是你这个人,发菩提心也是你这个人,生烦恼也是你这个人,成佛也是你这个人,做鬼也是你这个人;不是另外去找一个。所以说: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若人欲了知”,你要是想明了,“三世一切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应该观看观看法界的这种情形,“一切唯心造”,这一切一切都是由自心造出来的。


自心可以成佛,自心也可以做菩萨、声闻、缘觉,也可以升天、做修罗,又可以做人、做畜生、做鬼、堕地狱。


所以有人说他是信佛的,却还问我说:“法师!我对佛法很相信的,但是对于鬼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有鬼。”


我就问他:“你相不相信有佛呢?”“我相信有佛!”“那你相信有佛,佛就是鬼!佛是鬼修行成的,你怎么连这一点都不懂?”


所以说“做佛也由它”。人这个“心”字写得很好:


三点如星布 弯勾似月牙
披毛从此起 作佛也由它


“三点如星布”,三点好像星星在天空那儿排布着。


“弯勾似月牙”,心的弯弯勾,好像一个月牙在那儿。


“披毛从此起”,披毛戴角也是从这个心做的。


“作佛也由它”,作佛也是从这个心,所以头先说“一切唯心造”。


佛说一切法 应众生一切心
若无一切心 何用一切法


你谈到无心便是道,你若真能无心了,“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也没有一个形相了;“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远看这个物也没有了。


“三者俱无,唯见于空”,这三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俱无,唯见于空。


“观空亦空”,观这个空也没有了,“空无所空”,再那个空都没有了,所空也没有了。


这时候“湛然常寂”,入定了,湛然常寂就是入定了。“寂无所寂”,再这个静也没有了,“欲岂能生”,欲就是这种欲念,欲念就不生了。你能欲念不生,没有这个欲了,这就是个真净,真正的清净了。


你能这样子,这还是修行的一个小境界,不是全体大用的。但是也必须要经过这个小境界,然后才能得到耳根圆通,才能得到六根互用这种境界。


说起这个,你们都不相信的;六根互用,眼睛能吃饭,也能听声,也会说话。说:“这个我不相信。”


我早就知道你不相信,但是我一定要说。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种的神通,都有这六种的能力,这叫六根互用,六根互用得到圆通自在。这是不容易的,不是我这一说,你就会了,就得到六根互用。若这样,那我就永远不要讲经了,因为一讲,你就懂了,还讲它做什么?


持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种境界,要是你能真正去做,这时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那个境界:“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如何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你知道吗?”这一声,把那个惠明吓得开悟了。


我现在讲的声音也很大,可是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开悟?这种境界,是真持戒。戒,一定要持,修道不持戒,那不会成就道业的,所以持戒是很要紧很要紧的!


因为这个,出家的比丘一定要受戒,在家的居士也一定要受戒。你受了戒,然后才能得到这个证明书;若没有受戒呢,就得不到毕业证书。你看有很多人自己读书,读的书也很多,但是得不到博士的学位,就因为没到学校去;那么持戒也是这样。


戒,说起来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时间的关系,只说个大概。你们记得能以“不思善,不思恶”,到这个境界,这是真持戒!


持戒就度毁犯,你若尽犯过错,就要持戒。我们人很奇怪,你叫他守规矩,他一定就要犯一点规矩;你若不叫他守规矩时,他反而不犯规矩。你叫他受戒,“哦!我就要犯戒,试试看是个什么味道?”犯了戒,看看这个味道是什么样子?没有旁的样子,只是堕地狱。


恭录自《华严经》净行品 浅释


宣化上人:持戒修无漏

戒有多少种呢?戒有很多种,基本的有五戒,在家学佛的皈依三宝之后,若想往前进一步,就要受五戒,受了五戒之后再前进是受八戒、十戒;受十戒就是沙弥了,受了沙弥戒后要正式做出家人,就必须受二百五十条比丘戒,比丘尼则要受三百四十八条戒。菩萨也有戒,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重的犯了不能自行忏悔,轻的犯了还可以改过自新。

 

佛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向佛请示:‘佛在世的时候,佛是我们的师父;佛入涅槃之后,我们以谁为师呢?’佛陀便告诉他们说:‘我入涅槃之后,应以戒为师。’

 

所以,在家人要受戒,一定要向师长求,授戒也是一定从比丘受,在佛的戒律上比丘尼是不能授戒的。戒也有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很多的名称,任何人要想修道就一定要受戒,守护清净的戒体就好像守护摩尼宝珠一样,例如终南山道宣律师,因为持戒持得精严,便有天人来送供,可见持戒是最要紧的。学佛的人如果不守戒,就等于一个瓶子底下有了洞,水一装进去就漏掉了,要是能守戒,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无漏。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自满:以为自己已明白很多了,以为自己智慧大了,既然如此,请问你为什么又还没有成佛呢?就因为太自满了,以为已学得了许多的知识,其实学什么就被什么障碍,有了障碍,也就成不了道了。

 

现在,诸位把你我他的思想放下,把这个思想平静下来,把自己的心念空了,要做什么呢?装无上的妙法呀!如果每一个人能把自己心头的杂念渣滓清除了,然后听经,这样便会一闻千悟,容易明白了



 宣化上人开示《持戒是成道的根本〉持戒的人,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不持戒的人,诸恶都作,众善不行。善恶的关键在于此。违背戒律、拨无因果、不信三宝、破坏大乘--这是不持戒所造出的罪业。由此可知,持戒是如何的重要。修道人,无论如何修行,若不持戒,一切免谈,绝没有成道的希望。修道要学基本法

宣化上人开示


罗汉修四谛法。辟支佛观十二因缘法。菩萨修六度法。 


佛教有显密之分。显教是明显之教,人人生菩萨心,修无上道,皆可成佛。密教是秘密之教,为彼说而此不知,为此说而彼不知,彼此互不相知。显教主张明心见性,密教主张即身成佛。总而言之,在往昔时,种下大善根者,今生才有这种学佛的机会。今生精进修行,等来生定有希望达成此愿。 


显教有小乘和大乘之别。小乘又为二乘,就是声闻和缘觉,大乘就是菩萨。今将此三乘所修的法简略介绍如下,作为初学的参考。


罗汉所修的四谛法 


声闻是闻释迦牟尼佛演说四谛法的声音而悟道,谓之声闻。声闻又为阿罗汉,分为四个果位。初果罗汉,已断三界见惑,所谓「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尚有七番生死。二果罗汉,已断三界见惑,又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有二番生死,一生天上,一来人间受生。三果罗汉,已断欲界思惑后三品。犹有一番生死,但是不来欲界受生,而到色界或无色界受生。四果罗汉,已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不受生死;就是没有了分段生死,而还有变易生死。 


声闻虽然悟道,可是有悟的深,有悟的浅,有悟的究竟,有悟的不究竟。一样的悟,而悟的程度不同。他们修的法,就是苦、集、灭、道四种法。苦,观一切都是苦,有三苦和八苦。因为他们知道断集、慕灭、修道,有连带的关系。由苦而生烦恼,既然有烦恼,就要把它断了。怎么断呢?要断见惑、思惑所积集的烦恼。要羡慕涅盘法,就是常乐我净,所谓「涅盘四德」。如何从生死此岸,经过烦恼中流,达到彼岸呢?必须三十七道品才可以 35 43356 35 15533 0 0 1986 0 0:00:21 0:00:07 0:00:14 2882 35 43356 35 15533 0 0 1777 0 0:00:24 0:00:08 0:00:16 3198功。其中有八正道: ( 1)正见。 ( 2)正思惟。(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乃是大小乘必须修之法门。


辟支佛所观十二因缘法 


辟支佛有独觉和缘觉之别,无佛出世时,修觉的人,在深山穹谷中静坐,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而悟道者,为独觉。有佛出世,观十二因缘法而悟道者,为缘觉。他们一开始观无明。什么是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什么也不明了。无明究竟是什么?较文雅的说,就是愚痴;若往显明露骨来说,就是淫欲心。譬如,男孩子追求女孩子,女孩子追求男孩子。若问他(她)为什么要追求?或会回答:因为他(她)漂亮或英俊,所以我爱他(她)。再问:为什么要爱他(她),那个地方可爱?问来问去,他(她)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还要去追,这就是无明,也可以说莫名其妙。在莫名其妙之情形下,还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人是色欲而生,所以还要色欲而死。古人说:「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苏醒几个悟?夜来铁汉自思量,成佛做袓由人做。」无论成佛或做袓师,都是由人所修成的。所以人是怎样生来的,就怎样死去。所谓「如是而生,如是而死」,不愿断绝轮回。不愿截断生死流。反而愿顺流而生,不愿逆流了生死,所以有无明。 


有了无明之后,就有行为。什么行为?就是男女的性行为。因为不明,就要造业,就要颠倒。颠倒之后,就有这种问题发生。发生之后,就有了识。有识(父精母血成的胎儿)之后,便有名色(名是心理,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后,便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全,十月期满,出生于人间,便有触的感觉,能分别冷暖软硬。有了感触之后,便生领受作用,在顺境晓得快乐,在逆境晓得痛苦,随时随地生起爱憎的感情。有了领受之心,便生一种爱心。有了爱心,就生出自私心,要占为己有。人贪恋财货女色,而生出种种的欲望。有了爱心,乃想尽方法,把它取来,归为己有。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因此,尽造不清净的身口意三业。 


因为造了业,就有受生的果,继续而有来生。有了来生,又有老死。众生都是这样接接连连不能断,纠缠不清,无法离开生死轮回。欲想离开生死,首先要断无明。无明彻底解决,其它十一个因缘就不会相生,这才真正断了生死。 


修行人,要断欲去爱,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了生脱死。否则的话,修到尽未来劫,也不能了生脱死。把根本无明破了,就是断淫欲。这时没有欲念,没有烦恼,即得解脱。 


由独觉看来,修道人要孤独,不要有朋友,不要有伴侣,不要有党派。所谓「扫一切法,离一切相。」破一切执着,才能得到解脱。如果修行怕孤独,那就不能修行。修道就要孤独,要自己站起来,与众不同,这才是修道人的本色。 

  

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染污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修道人,一定要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不能依靠任何人。当然善知识还是需要来指导,指示正路。否则,盲修瞎炼,无有是处。 


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让人所不能让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饭,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总而言之,要受人所不能受的。一定要持戒。守规矩。如果不持戒。不守规矩,那就不是一

个修道人。

菩萨所修六度法 


菩萨是半梵语,具足应为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或为有情觉。觉是觉悟,有情是众生;觉悟一切有情的众生,也就是有情中一位觉悟者。有情众生得到觉悟,把所觉悟的智慧,愿意去觉悟一切众生,这又叫有情觉。


菩萨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自己明白了,也教他人明白。自己得到解脱,也愿意教他人得到解脱。这就是菩萨的精神。菩萨的心量是广大的,不像阿罗汉的思想:「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顾各。」菩萨的思想是慈悲的,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众生离苦得乐,终不厌倦。 


我们无论修那个法门,皆要真真实实去修行,不要想找妙门,求快捷方式,那是投机取巧的行为。要脚踏实地来修行,那才是正途。不能修行一天,休息十天,那不会有所成就。必须天天用功修行,时时努力精进,才会有所成就。就是天天修行,也不容易上去。所谓「修道如登百尺竿,下来容易上去难。」 


何谓六度?(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智慧。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这六种法门,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必修之法;功德圆满,便达彼岸。 


(1)布施:就是将财法布施于人。布施有三种:一为财施、二为法施、三为无畏施。财施,又分为内财和外财。内财是头目脑髓,外财是国城妻子。可以把自己的身体,任何一部分布施给需要的人。可以把自已的国家和自己的娇妻爱子,布施给其它人。内财也能舍,外财也能舍,这叫真布施。真布施要出力作善功德,所谓「随喜功德」,这是财施。 


法施,就是将佛法布施于人。譬如,讲经说法、印刷经典、流通经书、翻译经典,做这几种的工作。如果不躲懒偷安,便是真正以法施人。如果没有智慧力施于人,可以用自己劳动力布施于人,来帮助困难人做劳力的事,也算是法布施。总而言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为发展佛教而贡献一份力量。 


无畏施,就是人有恐怖心时,受到环境的威胁,终日不安。这时候,帮他拿个主意,指示他一条明路,令人不要恐惧。或者善言安慰,或者自告奋勇,替他解决恐怖的问题。 


能布施,就不悭贪。悭贪就是舍不得。所谓「要舍才能得,不舍就不得。」你们看看:世界上大富翁。大财阀们,为什么那么有钱?就因为他们在前生肯布施,帮助人解决困难,把功德积聚下来,所以今生才富有。 


大迦叶袓师,他乞食时,专到穷人家化缘。为什么?他的理由:「没有钱的人,应该教他布施。有机会种褔田,来生便得到富有的果报。」须菩提尊者,他乞食时,专到富人家化缘。为什么?他的理由:「富有的人,教他继续种善根。如果不种善根,他的褔报会减少,来生就贫穷。若能继续供养三宝,那么,他的褔报,则能永远不断。」这两位尊者,各有见解,皆是教化众生的一种方法。总之,没有企图的布施才是真布施。


(2)持戒:修行人一定要严守戒律。戒就是五戒: 


( A )不杀生。不杀生的人,必能得到长寿的果报,没有病痛的折磨。 


( B )不偷盗。你不偷人家的东西,人家也不会偷你的东西,这是因果的道理。有一次,文殊师利菩萨有一双新鞋,乃对人讲:「我在无量劫以来,未曾拿过人家一草一木、一针一线。所以我的东西,也没有人来拿。如果不信,我将这双新鞋,放在城门口,三天之内,如果被人拿去,就证明我打妄语。」三天之后,那双新鞋,果然仍在城门口。这证明他持不盗戒是那么清净! 


( C )不邪淫。修道人,要没有邪淫的念头,也就是没有淫欲。如有丝毫淫欲念头,就不会超出三界,而仍在轮回中受生死。这个淫欲念头,就是生死的根本。若能断了它,便出三界,才能证果成佛。凡是修道人,一定要把淫欲思想除掉。怎能除掉它?首先不要吃太有营养的食物。为什么?因为修道人本身的营养就够了,不需要再增加。所谓「少吃少欲,多吃多欲。」营养食物吃多了,便生淫欲的念头。若为不淫,就要节制食欲,不贪味道,不贪多食,要锻炼身体能维持生命,就可以了,这是修道的秘诀﹔否则,用山珍海味来修五脏大殿,那是破淫戒的祸根。 


( D )不妄语。除非不说话,若说话就说真实语,绝对不说骗人的话。无论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是老老实实的说真话,时时管着自己的口,不打妄语。 


( E) 不饮酒。修道人,不可以饮酒(包括吃一切毒药、麻醉品、抽烟在内)。因为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无法控制情感,乃做出颠倒的恶业。吃毒药令人迷糊,令你失去正知正见。这是烟酒的害处。 


万佛圣城是修道的处所,有很多方法助你修行。若能不贪,就没有苦。若能不争,不争名、不争利、不争财、不争色,什么也不争,这样便能无烦恼。若能不求,无有所求,便无妄想。人的欲望是无止境,越求越多。如果能到「无求便无忧」的境界,那是多么快乐!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若能不自私,则一举一动,都是为旁人。若能不自私,一切利益他人,而不利益自己,能用这五个条件来衡量修道,将来一定会证果成佛。 


各位要在这个法上用真功夫修行!不可舍本逐末,到处去找妙法和密法,越找离你越远,所谓「背道

而驰」。这个法,根本就在你的面前,何必舍近求远?你若会用,随时随地都是妙法,都是密法。若不肯修行,到处去找,找一辈子,也找不到真法,简直浪费光阴,无济于事。 


古德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们现在得到人身,若不借着人身来修行。还等着什么?等着把人身丢了,再想修行,那时来不及的。我们要认真修行。念兹在兹修行。战战兢兢修行。要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情来修行。生死还没有了,那有时间去偷懒去睡觉;在没有开悟之前,任何人不可以随便放逸不守规矩。不守戒律,就是违背佛制。佛在入涅盘之时,告诉弟子说:「我入涅盘之后,所有我的弟子,都要依波罗提木叉(戒)为师。若是不严守戒律,修行怎能会有成就!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定要时时刻刻守规矩,不可嘻嘻哈哈,不可马马虎虎,更不可随随便便,处处要以戒为师。」 


人在世间所造的恶业,皆因不持戒的缘故。如果不持戒律,什么都敢作敢为,不怕因果,不怕报应。反认为没有因果,没有报应。所以任意去胡为,任意造罪业。随便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一切皆随便,就频造罪业。有了罪业,便要受果报。 


人为什么要造恶业?因为受花花世界的引诱。见到人在富贵的时候,如何的享受,便生起贪心。却不知人的富贵是从修行得来的。但他不去修行,不种善根,只是异想天开要享受。为享受而不择手段去争取,乃造了罪业。造罪业之后,不但不能享受,反而要受果报。等到受果报时,还不知后悔。不但没有惭愧心,而且还怨天尤人,说天主不公道,说别人也不公道,把一切的过错推在天和人的身上。这种人,不肯反省,不愿检讨,真是可怜! 


持戒的人,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不持戒的人,诸恶都作,众善不行。善恶的关键在于此。违背戒律、拨无因果、不信三宝、破坏大乘--这是不持戒所造出的罪业。由此可知,持戒是如何的重要。修道人,无论如何修行,若不持戒,一切免谈,绝没有成道的希望。 


(3)忍辱:就是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要忍辱。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要忍耐。忍辱就是不发脾气、不生烦恼。无论遇到什么境界来了,不要执着,要顺其自然,甚至逆来顺受。

忍有三种: 


( A )生忍:不管是顺的境界或是逆的境界,都不动心。这证明有定力,经得起考验。如果到了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程度上,就证明忍辱的功夫,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 B )法忍:学佛法也要有忍耐心,不能说佛法那样多,就望洋兴叹,说:佛法如大海,我什么时候能学完?为这个问题而发愁,便生退转心,什么佛法也不能学。其实,无论有多少法门,也要忍可于心,一点一点去学,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不会因为三藏十二部那样多的经典,八万四千那样多的法门,便吓得一法也不学了,而放弃成佛的机会。这就是没有法忍的表现。应该有这样的精神:不管法门有多少,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能明白多少就明白多少,尽力而为之,不要勉强行事。又不是教你完全学习,也不是教你完全明白,为什么见了就怕呢?若不学习,自暴自弃,甘心堕落,实在可惜! 


( C )无生法忍:就是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忍可于心。对境无心,对法无心,证得无生法忍。法是不生不灭,佛也是不生不灭。我们修行到圆满,得到解脱,也是不生不灭,所以要修忍辱行。忍辱的法门,乃是考验你忍的功夫如何?修道人,不但能忍,而且在不能忍的事情更能忍,这才算是真忍耐。 


(4)精进:就是不懈怠不懒惰。修道人,必须时时精进,刻刻用功。不但昼精进,而且夜也精进,昼夜六时恒精进。身精进,心也精进,绝对不懈怠,就不会一暴十寒。 


世上的人,多半是混吃等死,浪费光阴。每个人,从早晨起床开始,一直忙忙碌碌到晚上上床为止,都是为三餐而奔波。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生一点价值也没有,一点意义也没有,活着和死没有什么分别。所谓「行尸走肉」。想想吧!我们活着为什么?为着要用我们的智慧,来帮助六根不全的人。我们不但要爱护同类的众生,也要爱护异类的众生。我们先明白了,然后教不明白的人,不要做胡涂事。我们为众生服务而活着,这种精神多么伟大! 


心精进,精进求佛道。身精进,精进度众生。修道人,一定要这样的精进;否则,自私的精进,自利的精进,不会成佛道。各位!切记切记!不要随随便便把光阴空过,不要承认自己是没有希望的人,要晓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出家人,不谈舒服、不讲享受、专心修道、勇猛精进,比任何人要积极,绝不消极。也不贪图享受,要任劳任怨,为佛教努力。所以金山禅寺为雪柜(冰箱),万佛圣城为冰库。雪柜是小型,冰库是大型。在冰库里修行,打起精神,走在人的前面,不要落在人的后面。如果在道场中懒惰,把所有功德都报销了。邪知邪见是一种罪过,明明自己不对,还替自己辩护,这种行为,实在不可宽恕。为什么有这种思想?因为不精进的缘故,所以把宝贵的时间用到打妄想上。 


精进,不是教你吃饭时精进。吃的比谁都多,做工时,做的比谁都少。也不是教你睡觉时精进,人家不睡你先睡,人家先醒你后醒。也不是教你精进

求名。精进求利而是教你精进发大菩提心,向无上菩提道精进。各位!不要认错题目,不要认为是便宜;其实,那是大错而特错的精进。这一点,要搞清楚,不然,将遗憾终身。 


(5)禅定:梵文为禅那,译为静虑。静是静止,虑是思虑。也就是把意识上的妄想静止下来,恢复本来清净的真心。又译为思惟修;思惟是思想,思想停止就是定。襌是梵文,定是中文,这是梵中合璧的名词。 


我们的妄想,念念迁流,念念不停。不是善念,就是恶念;不是正念,就是邪念,总是在战争。内有战争,进而影响人与人之间有战争,家与家之间有战争,国与国之间有战争。甚至此世界与他世界之间有战争,此星球与他星球之间有战争。往大来说,乃在此银河系与彼银河系之间有战争,互相有战争。仔细的分析,发生战争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人的妄想所造成的。我们的妄想是个念,所谓「念起百事有,念止万事无。」古德说:「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的的确确是这样,这是经验之谈。 


为什么会打妄想?因为有个「我」在作怪。有我就有自私。有了自私,就来个自利,成为难兄难弟,时刻不分离,狼狈为奸。因为有自私自利的心,便生出有所求的心。有所求,贪心跑出来,瞋心也跟着来,痴心紧跟着,一个跟着一个,争先恐后的出来。它们兴风作浪,搞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弄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我们修道的目的,就是把争心、贪心、求心、自私心、自利心、妄语心统统停止,禁止它们活动。这时,智慧现前,大放光明,照破无明黑暗,便可明心见性,达到所修的目的。 


静虑就是静止这些杂心,思惟修就是念兹在兹,不忘参究。譬如参一个话头,时时参,刻刻参,无时无刻不在参。这个话头,不是念而是参。比方「念佛是谁?」就是参这个「谁」字。究竟是谁呢?来找「谁」。什么时候找到「谁」,什么时候就开悟。若找不到,不要心灰意冷,要再接再厉去找。找到「谁」的时候,内不知有身心,外不知有世界,都空到极点。 


最后连空也不存在,那还有个什么执着?这时豁然贯通,大彻大悟,水落石出。见到本地风光。切记!不要走到半途,而停止不前进。要继续前进,用功用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自然有个转身处,回到本有的家乡。


参襌就是参生死之根。顿然断了,度过生死关头,任运自在。在参襌时,不管刮风下雨,仍然专一其心,集中精神,来参「谁」字。到了极点,便有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境界。这时,正知正见现出,邪知邪见隐没。这是修襌定的功能,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 


每个人有无量无边的妄想,所谓「妄想纷飞」。妄想好像虚空中的微尘一样之多。平常,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如果在阳光之处,便看得非常清楚。那些微尘,忽上忽下,起伏飘荡。我们的妄想,自己观察不到,但若用佛法光明一照,原形毕露,统统现出来。有了妄想,怎么办呢?就要打扫干净。用什么方法呢?就用襌定。襌定的功夫,能将妄想清理干净。修襌定时,要用精进、忍辱来帮助。然后再用布施、持戒来帮助,完成使命。大家来帮助襌定,成就收摄身心。不起妄想的功夫。虽是六度,可是有连带的关系,是彼此相助。 


修道人,要有择眼法,知道何为善法?何为恶法?这一点要弄清楚。善法就是众善奉行。恶法就是诸恶尽作。如果善恶不分,是非不明,那与道相违背。怎样能有择法的智慧眼呢?基本法,就是坐襌修定,用功到极点,自然现前。有了妙观察智,无论什么,一目了然。 


(6)智慧:首先持戒,然后修定。有了襌定,才有真正的智慧。凡是诚心参襌打坐的人,其智慧多数是正知正见。不用功参襌的人,敷衍了事来打坐,作为例行公事,其人的智慧,虽然有一点点,可是多为邪知邪见。为什么?因为没有基础的缘故。邪知邪见是世智辩聪,正知正见就是佛知佛见。 


邪知邪见的人,怎能辨别出来?有六种方法: 

( A )首先看此人有没有争名争利的心。在名利上用功夫,又贪财又贪色,贪而无厌。 


( B )是不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自己称赞自己?夸耀自己? 


( C )不是抑人扬己?把旁人压低,抬高自己的身分?有这种行为的人,不问可知,一定是邪知邪见的人。 


( D )再看此人有求或无求。以出家人来说,大家都是日中一食,可是有人不守佛制,私自到商店买东西吃。这个人有了食的欲念,其它的色欲,一定放不下。可想而知,所做的事情,是为着自己。总之,凡是为己,为有所求。 

( E )然后再看此人是不是有自私心和自利心? 


( F )看他是不是爱打妄语?如果有的话,就是邪知邪见的人,毫无问题。 


由这六个条件,来证明此人是正知正见?还是邪知邪见?一言以蔽之,一切专为自己作打算,就是邪知邪见的人。一切为大众谋幸褔,就是正知正见的人。 


这六个条件,要有智慧的择法眼,才能辨别清楚。由定发出智慧,有了智慧之后,便相信真理。合乎真理者就往前修;不合真理者,无论是谁说的,也不要相信。所谓「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要盲从,不要盲修瞎炼;否则不但得不到益处,反而受其害。



                     


往期精彩回顾--传播正能量  共沾法益


宣化上人: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

人能调身,就不犯杀盗淫(宣化上人)

学佛法要拿出真心(宣化上人)

因为有脾气,一切事情不顺利(宣化上人)

你一举心动念,诸佛菩萨护法都知道(宣化上人)

真正有了功德不必宣传,鬼神护法都会帮助你【宣化上人语录精选】

宣化上人:我永远是中国人,我不改国籍

不能“忍” 就是赖债不还(宣化上人)

揭秘“鬼的世界”| 宣化上人

杀生因果难逃丨世界上最厉害的果报(宣化上人)

最真实的修行法,有三秘诀【宣化上人开示录】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宣化上人)

对佛经不恭敬,永远都不会开悟(宣化上人)

头上三尺有神灵的惊人真相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表面上这是喜宴,可实际这真是太苦了(宣化上人)

不要在善中参杂恶业,将来受果报也是乐中有苦(宣化上人

学佛法不用学多,学得不生气、没脾气,那就是佛法(宣化上人)

多少人跟着“邪师”下地狱!(宣化上人)


放下小“我”得自在(宣化上人)

学佛,为什么学得堕地狱了?(宣化上人)

作家写书千万谨慎!错了因果流毒无穷!(宣化上人)

"癌症"罪魁祸首就是杀生吃肉(宣化上人)

车祸,横死的背后—"替死鬼"(宣化上人)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子孙三代皆哑巴的因果(宣化上人)

邪淫者因果最严重,惩罚尤为凌厉(宣化上人)

不要吃蜂蜜、蜂王浆!(宣化上人)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分享智慧,功德无量~

欢迎关注【妙音故事集锦】微信平台

微信号:mygsjj 

微信名:妙音故事集锦


妙音故事集锦,是免费的公益佛学、修行、传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学平台。让您天天亲近佛菩萨,学习善知识,积累福报,让生命充满慈悲与智慧!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家人朋友,带去您的祝福!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皆解脱

欢迎大家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网络电视—净宗学院首页(含影音资料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