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strong
药明生物港股IPO上市三年来,股价从20.5港元一路上涨超7倍,当前市值接近2000亿港元,远超国内所有其他创新生物制药企业(百济神州1200亿港元、信达生物800亿港元)。传统药企中也仅恒瑞医药(5270亿元人民币)、豪森药业(2150亿港元)等极少数几家的市值高于药明生物。
药明生物建立了杂交瘤人源化抗体、转基因大鼠全人源抗体、噬菌体展示库、ADC、WuXiBody双特异性抗体等技术平台。其中OMT转基因小鼠、大鼠技术平台从OMT引进。
凭借这些技术平台,药明生物开发了一系列抗体药物,一些靶点如LAG-3、PD-1、PD-L1等同时采用两种技术开发抗体药物。药明生物进来自主开发了多个双抗药物,除CD3/CD20授权给智康弘义外,其他双抗都基于PD-1抗体(与誉衡合作开发的赛帕利单抗,已申报上市),包括PD-1/CD47双抗、PD-1/EGFR双抗、PD-1/LAG-3双抗。
2017年8月,赛帕利单抗(GLS-010,Zimberelimab)的海外权益授权给Arcus,对价为1850万美元预付款+7.795亿美元里程碑金额,药明生物份额首付款的91.9%(1700万美元)。2020年5月,Arcus将赛帕利单抗转让给吉利德,对价为1.75亿美元预付款+2亿美元股权投资+16亿美元里程碑金额。
目前药明生物自主开发的几个双抗,多采用scFv融合(PD-1/CD47、PD-1/LAG-3)、纳米抗体融合(PD-1/EGFR)和KiH技术(CD3/CD20)等非专利技术。WuXiBody则是药明生物当下最着重推进的专利技术平台,其PD-1/CTLA-4双抗WBP324即采用WuXiBody技术平台。
WuXiBody已经签订了十多家合作企业,以技术授权方式开发合作伙伴选定靶点的双抗。国内天境生物、腾盛博药等均签订了WuXiBody技术的合作协议。
WuXiBody的核心设计是用TCR的恒定区取代一条Fab中的CH1和CL,避免轻链、重链间的错配。WuXiBody可以采用异源二聚体的形式,重链之间采用KiH技术避免错配。WuXiBody也可以采用同源二聚体的形式,即串联Fab的四价抗体形式,这种形式就不需要KiH技术的使用。下表给出了药明生物抗体药物研发代码,三位数字与靶点一一对应,因具体改造的序列差异,实际代码一般为4位,这里仅给出前三位代码。
药明生物的CDMO规划产能预计在2022年以后达成280000L以上,绝大部分以一次性工艺为主,药明生物已经在全世界首次实现4000L规模的一次性生产工艺。
在全球五大CDMO巨头中,药明生物是唯一以一次性工艺为主的,意味着药明生物具有更大灵活性,更适合小品种的商品化生产。
如果说国内CDMO产能有一石,那么药明生物则独占八斗。国内抗体药生产的另一个特点是,临床生产阶段为追求速度,与CDMO企业合作的意愿更强。商品化生产阶段,药企更倾向于自建产能。药明生物的产能布局,近年来在国外的建设也越来越快,立足全球市场消化CDMO产能。近年来国内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迅速,但Follow为主的模式也导致同质化严重和过度竞争的问题。正如加州淘金潮中,真正发财的是卖工具和牛仔裤的人。这一波生物制药发展热潮中,CRO、CDMO企业积累了经验、技术和资源,反而占据了竞争高点并深度参与新药研发乃至直接转型生物制药公司。Armstrong:技术全梳理系列文章会持续写下去,根据信息公开程度做不定期的更新。复宏汉霖、天境生物、君实生物、康宁杰瑞、齐鲁制药、科伦药业、石药集团、乐普生物、中山康方、再鼎医药、睿智系、天广实、荣昌生物、百奥赛图/祐和医药、金斯瑞等可能是后续文章中涉及到的生物制药企业。
另根据读者建议,我们建立读者实名讨论微信群,限药企/CDMO等从业人员,保持专业性。可以添加小编微信(wuwenjun7237)后进群,添加时请主动注明姓名、企业、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