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康震:兄弟共浮沉——苏辙的后半生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在政局飘摇的后半生中,苏辙用一以贯之的浩然之气支撑着他坚守着自己的方向。他与兄弟苏轼共同经历宦海沉浮,也一同显示出不屈不惧的高风亮节。
兄弟共浮沉:苏辙的后半生
    文/康震
苏辙像
失意幕僚
熙宁三年(1070)春,张方平知陈州,辟苏辙为州学教授。他来陈州任州学教授完全是不得已,因为在朝廷已无法容身。他本想辞官归田,但又生活无着。陈州教授当然要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务。但当时王安石“新学”时兴,他的“旧学”根本无用武之地。苏辙在陈州时,仍无法忘怀世事,在《陈州代张安道论时事书》中,他把神宗即位之初所行之政同后来的变法作对比,对新法继续进行激烈的抨击。陈州任期三年已满,苏辙又到齐州担任掌书记。三年任期满之后,也就是熙宁九年,苏辙正好罢齐州任,回京等候改官。神宗罢王安石之相而不废王安石之政,苏辙于是写了《自齐州回论时事书》与《画一状》,逐条反驳了坚持青苗、免役、保甲、市易等法的理由。苏辙反对新法的大量文章,以后者讲得最具体、最系统。  
这之后,苏辙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任签署判官。在南都签判任上,苏辙的心情依然很不痛快,这首先是由于政见不同,在仕途上一直失意,荆棘丛生。自从出仕以来,他所学的治国安民之术完全用不上。这也难怪,从他进士及第算起,二十年过去了,从第一次出任大名府推官算起,也整整十二年了,而他仍然一直担任繁琐而又枯燥的幕僚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轼已经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担任过地方行政首长,独当一面地做过不少实际的工作。由于位卑俸薄,子女又多(三子六女),他的生活一直很困难。而仕途愈来愈险恶,也是苏辙在南都心情特别不愉快的重要原因。
苏辙侧身像
结发学问
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写诗文抨击新法与朝廷,被捕入京,接受审理,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受苏轼的牵连,苏辙也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苏辙在筠州的诗文,大都牢骚满腹,感慨甚深。文如《东轩记》,诗如如《雨中宿酒务》。早年误以为读书如何如何,结果落得如此下场,整天累得筋疲力尽,倒头便睡,再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了。苏辙在筠州期间,结识了新喻县的吴厚,他家建有浩然堂,并向苏辙请教何谓浩然。苏辙回答他说:古之君子,平居以养其心,足乎内而无待乎外,其中潢漾与天地相终始。止则物莫之测,行则物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夷狄患难而不屈,临乎生死得失而不惧,盖亦未有不浩然者也(《吴氏浩然堂记》)。这才是苏辙对待祸患的真实态度,就是要“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了这种浩然正气,就能做到“不为易勇,不为险怯”,不为贫贱、患难、生死、得失所动。“不以物伤性”,“不以谪为患”,苏辙在筠州实际上同时存在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既有忧谗畏言的一面,又有“不屈”、“不惧”的一面,而后者才是他思想的本质。因此,即使在筠州,他也仍在讥刺变法。苏辙立功既无望,于是开始把自己的注意力转而放在立言上。苏轼在黄州开始写《易传》、《书传》和《论语说》,苏辙在筠州也开始了《诗传》、《春秋传》、《老子解》、《古史》的著述。
神宗元丰七年,苏轼从黄州量移到汝州。苏辙则被命为歙州绩溪(今属安徽)令。苏辙《初到绩溪》诗写道:
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无限青山不容隐,却看黄卷自怜贫。雨余岭上云披絮,石浅溪头水蹙鳞。指点县城如手大,门前五柳正摇春。
这又是一篇感慨很深的诗。苏辙当时四十七岁,从进士及第到现在,已二十八年;从制科入等到现在已二十四年;从第一次出任大名府推官到现在,已二十年。在同一时期,苏轼虽不得志,但已三典名郡(密州、徐州、湖州),是地方长官;而苏辙连一任地方长官都没有做过,现在才第一次担任县令,而且仅仅是一“县城如手大”的山区小邑的县令,比知州的地位低得多。所谓“结发学问,今始为邑”(《谒孔子庙文》),够不得志的了。
苏辙书法
参与元祐更化
神宗去世后,反对派执掌朝政,司马光做了宰相。苏氏兄弟开始同朝做官。苏轼任起居舍人,苏辙任右司谏。在元祐元年二月至十一月担任右司谏期间,苏辙共上奏章七十四篇(苏轼同期所上奏章为二十篇),这说明他是十分忠于职守的。这些奏章,几乎涉及当时所有重大的政治问题,多数均被采纳施行,对元祐之政起了重大作用。
苏辙主张严惩推行新法的朝廷大臣,而对执行新法的小臣则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他认为,新法造成“民力凋弊,海内愁怨”,“大臣蔽塞聪明,逢君之恶”;“小臣贪冒荣利,奔竞无耻”。但是“大臣以任重责重,小臣以任轻责轻”。在右司谏期间,苏辙曾八次上书,要求责降右仆射韩缜,三次乞诛窜吕惠卿,并一论章惇,二论安焘,五论蔡京。由于苏辙等人的反复弹劾,韩缜被罢相。吕惠卿见司马光等回朝,自知不容于时,就恳求散地。苏辙看出吕惠卿乃“奸人之雄,用意不浅,无病而去,有伺隙之心”(《再乞罪吕惠卿状》)。便穷追猛打,他在《乞诛窜吕惠卿状》中历数吕之过失,认为其所作所为“犬彘之所不为”,主张对这样的人应“略正典刑,纵未以污盺騶,犹当追削官职,投畀四裔”。结果吕惠卿被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今福建建瓯)安置。新党蔡京对待元祐更化的态度更滑头,他是通过雷厉风行地推行司马光之政来达到破坏其政的目的。司马光秉政,限期五天恢复差役法,同列都认为太紧迫;知开封府蔡京于五天之内督迫京畿各县全部恢复了差役法,并得到司马光的夸奖。司马光完全没有看出蔡京“挟邪坏法”的目的,难怪苏辙说他“忠信有余而才智不足”(《亡兄子瞻墓志铭》)。而苏辙一眼就看出了蔡京“故意扰民,以坏成法”的目的,他反复弹劾蔡京,于是蔡京请求外任,除知真定府(今河北正定),苏辙继续上章弹劾他。

不久,苏辙升任中书舍人,时苏轼已任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掌外制,负责撰拟中书、门下的诏敕;翰林学士掌内制,负责撰拟皇帝发出的文诰。元祐元年十一月,苏辙又自中书舍人升任户部侍郎。户部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全国人户、土地、钱谷、贡赋、征役等事,掌握国家财政大权。苏辙在户部侍郎任上所提出和采取的措施表明,他是“精练吏事,通知民情”的,堪称“强明练达之人”。首先,他主张要惩治那些“无故亏欠”国家收入的官吏。主张集中财权,把都水、军器、将作三监皆隶户部,由户部定其事之可否及费之多少,而工部只管工之好坏迟速。这样双方责任都很明确,朝廷采纳了他的主张。从这件事可看出,苏辙既坚决主张裁减冗吏,但又谨慎从事,很讲究策略和施行步骤。
当时除了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斗争外,反变法派内部也有很大的矛盾。苏氏兄弟在这样的夹缝中最终遭到排挤。元祐四年(1089),苏轼不得不离开朝廷,去知州杭州。苏辙则由户部侍郎改任吏部侍郎,三天后又改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元祐五年,又任御史中丞,掌纠察百官,肃正纪纲。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长官,为执法之臣。元祐六年,又升任尚书右丞。尚书右丞为六执政之一,掌参议大政,位在六部尚书之上。元丰年间改官制,废参知政事,而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代其任,因此尚书右丞相当于副相。苏辙兄弟应制科试时,仁宗曾说他为子孙得了两宰相。但苏轼一生并未取得宰执之位,只有苏辙应验了仁宗之言。元祐七年,他又升任门下侍郎,位在尚书右丞之上。苏辙在元祐年间的政绩表明,他当然不仅仅“技止文墨”;升任门下侍郎,当然也不只是高太后念其“嘉祐之直言”和“建元之司谏”,而是与其“吏事精详”(吕公著语)即元祐年间才得到比较充分发挥的政治才干有关。
 岁更三黜
然好日子没多久。反对变法派的后台高太后一死,哲宗亲政,启用变法派人物,形势对苏辙骤然不利。哲宗以李清臣为中书侍郎,全面指责元祐之政。苏辙起而反驳,于是上了《论御试策题札子二首》。在前一首札子中,他认为“元丰之事有可复行,而元祐之政有所未便”,希望能“公共商议,见其可而后行,审其失而后罢”。苏辙的态度应该说是十分诚恳的,但哲宗却很不高兴,李清臣等又从旁煽风点火,哲宗“益怒,遂责辙以汉武比先朝”。这是指苏辙札子中有如下一段话:“昔汉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宫室,财赋匮竭,于是修盐铁榷酤、平准均输之政,民不堪命,几至大乱。昭帝委任霍光,罢去烦苛,汉室乃定。”苏辙认为自己以武帝比先朝无罪,因为“汉武,明主也”。哲宗声色俱厉地怒斥道:“卿意但谓汉武穷兵赎武,末年下哀痛之诏,岂明主乎?”苏辙不敢再申说,只好下殿待罪。
苏辙上《待罪札子》,要求“少宽刑诛,特赐屏逐”。结果苏辙被命出知汝州(今属河南)。中书舍人吴安诗所撰的苏辙知汝州制词,有“文学风节,天下所闻”,“原诚终是爱君,薄责尚期改过”语。哲宗对这一制词很不满意,批道:“苏辙引用汉武故事,比拟先帝,事体失当。所进入词语,不著事实”,命“别撰词进入”。不久,吴安诗竟因此罢为起居郎。重撰的制词就大大加码了,指责苏辙“倡为奸言,怫于众闻”,“忘体国之义,循习非之私。始则密奏以指陈,终于宣言以眩听。至引汉武以方先朝,欲以穷奢赎武之资,加之明圣德哲之主。言而及此,其心谓何?宜解东台之官,出守列郡之寄”(孙汝听《颍滨年表》) 。
苏辙于绍圣元年四月二十一日到达汝州(河南临汝),绍圣元年六月再贬袁州(今江西宜春),还未到达袁州,苏辙又被命分司南京,筠州(今属江西)居住。这就是所谓的“岁更三黜”(《分司南京到筠州谢表》),一年中先后贬官汝州、袁州、筠州。
到绍圣四年的时候,朝廷又贬谪苏辙到化州(今属广东)别驾,雷州(今属广东)安置。同一时期,苏轼被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第二年,苏辙又被贬往循州(今属广东)。哲宗元符三年(1100),哲宗去世,苏辙先后被量移到永州、岳州。最后,苏辙举家归于颖昌(今属河南),并在此居住了十一年,直到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文章来源于:章黄国学(zhanghuangguoxue)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往期链接:

康震:重拾古典诗歌的精神内涵

康震:人见人爱苏东坡

康震:苏洵——逆袭的读书人和成功的父亲

康震:苏辙——冰山下的火焰

康震:家有天才初长成——苏轼的学习时代

康震:苏轼生命中的三位女性

康震:君子火并——苏轼与他的政敌们

康震:抗洪治湖——苏轼的实干与浪漫

康震:苏轼与杭州——九百年前的浪漫市长康震:苏轼文艺朋友圈—— 苏轼与六君子康震:海内存知己——苏轼和师长的缘分康震:苏轼的患难之友与莫逆之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