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最后一战:海南岛战役的收官之战

阎捷三 四野子弟 2020-09-13

编者:今年适逢海南岛解放70周年,“四野子弟”特推出系列文章,供回顾和纪念!

本文来源于子弟供稿(作者:阎捷三,编辑整理:闫辽源,原标题:戎马一生的最后一战——把红旗插到海南岛)。

军队,是成长的大熔炉;

军营,是青春的集散地。

历史不遗忘,青春不散场。

若有感触,欢迎留言分享;

若有故事,欢迎邮件投稿。

记录在,记忆就在;

记录在传播,记忆就在传承。

分享信息,分享观点,只为了一起缅怀先人,铭记历史,启发思维。

随着广西战役的胜利结束,中南大陆即将全部解放。此时尚有国民党残敌10万多人、50多艘军舰盘踞在海南岛,由薛岳统一指挥,其防御措施是:对外,以海空军封锁海面,破坏解放军的进攻海南岛的准备工作;对内,以陆军为主,清剿我琼崖纵队,隔绝琼崖纵队与大陆解放军的联系,同时不断从空中和海上向我大陆进行袭扰。

鉴于三野十兵团1949年10月下旬进攻金门岛失利,9000余名壮士血染金门岛,毛主席对海南岛战役作了明确的部署,他在电报中指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和风向,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的全部兵力与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立进攻,而不要依靠后援。”

筹措船只,海上练兵

根据这一指示,四野电令我们四十三军,除参加追击的一个师继续作战外,其余两个师迅速进至廉江、合浦休整,准备协同四十军攻占海南岛。

当时我任四十三军一二九师师长,我们一二九师奉命于1950年元月初回到湛江,在阳江、台山搜集船只,进行训练。当地的老百姓都弃船躲到山里,我们把他们找回来,耐心做工作,拜渔民为师,学习驾船技术。

国民党有飞机和机制大轮船,我们只能靠小木船攻打海南岛。

在热火朝天的海上大练兵中,战士们以船为课堂,以海为操场,早出晚归,先浅后深进行实战演习,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当时,部队不少是东北人,怕水,有不少人甚至是第一次见到大海。海练开始时,许多人晕船呕吐,有的人甚至吐胆汁、血水,出海归来,面色苍白,像得了一场大病似的。

但英勇的指战员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豪迈地说:“我们决不向大海低头!”“誓让‘旱虎’变‘蛟龙’!”我率领战士们天天在海上训练,后来绝大多数官兵都克服了晕船现象,掌握了驾船技术,海上作战能力显著提高。大家兴奋地说:“我们变成海军啦!”

1950年2月,时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叶剑英主持召开了广州军事会议,参会人员有渡海兵团、四十军、四十三军和琼崖纵队主要领导等。会议决定:四十三军以一个加强团先偷渡过去,其他部队再陆续分批寻机渡海。

为了谨慎行事,3月初,三八三团一个加强营约1000余人从雷州半岛东侧的硇州岛启渡,登陆成功。3月底,一二七师一个加强团又从博赊港起航,在海口附近登陆成功。4月中旬,一二八师两个团与四十军6个团,从三塘港和海珠港并肩起渡,强行登陆成功。

我所率一二九师三八五团、三八七团和一二七师三八O团,被列为第四批登陆部队。

4月23日,风轻云淡,晴空万里遥望蓝天碧海,我与战士们一样,心情特别激动。大家都估计,今天准能起航。

部队按统一部署,以营为单位列队,宣读了渡海誓词。指战员们的铿锵誓言,伴着滔滔的海浪传向远方。

下午4时,最后一次检查完战船和武器,部队在雷州半岛整装待发。我率师指挥所也上了船,并及时把这一情况向军长作了汇报。箭在弦上情犹迫,人在船上心更急。话筒握得满把都是汗水,可迟迟听不到上级的命令。

19时,东北风骤起,且逐渐增大。我高声地对周围的同志说:"天助我也!”就在这时,话筒里传来了军长李作鹏的命令:“立即起航!”我异常兴奋,赶忙拿起话筒向各团下令:“起渡!立即起渡!”

19时30分,我们从三塘、四塘和新地港同时向海南岛进发。在海上,全体指战员豪情满怀,大大小小的船只浩浩荡荡向预定登陆点一一天尾港以西和花场港以东地区疾驶。

四十三军军长李作鹏、政委张池明等军前指首长的指挥船就在我们船队的后面,我和军首长随时保持联系。

雾霭苍莽的夜色中,各船摆开战斗队形,用灯光和小喇叭互相联络,随时准备按预定方案投入战斗。我们师领导和部分炮兵乘坐的是机帆船,那是把汽车的发动机安装到船上改装的。为了防备敌人的军舰和飞机袭击,另外还组建了炮船队,就是把炮安装到木船上。此外,每人还领取了一个救生圈和一包防晕船的药。我军船队航行了一夜,没有遇到任何敌人的船只和飞机的骚扰和攻击。

次日凌晨,全体指战员踏上了海南的热土。

上岸后我们才明白,由于风向难以掌握,我们偏离了航向,漂流到了海口以西距花场港40里的荣山厂。

登陆后,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道:原来让我们在海上打大仗,现在登了陆,还不知道敌人在哪儿,没有仗打,真让人着急。

战士们着急,我心里更是火烧火燎,一下船我便抄起报话机向军部请求作战任务。耳机里传来了李作鹏军长的声音:“敌人的第三路军已在北黎和八所一线集结完毕。”我赶忙问:“军长,中路的追击任务还有吗?”“老闫,不要急嘛,敌人是集结了,但他们一时还搞不到那么多船,不可能迅速撤离。你们的任务是追歼这一路敌人。”我立即回答:“一切明白,请军长放心!”

当时,兵团首长决定:除127师两个团守备海口外,分东、中、西三路追歼敌军。40军主力及43军128师,经加积、乐会、万宁、陵水向榆林追击。西路的40军118师352团加强营沿环岛公路,向北黎、八所追击。中路军由我指挥,任务是沿和祥、那大、白沙一线,向八所、北黎方向追击。三路大军犹如三把尖刀,直贯全岛。

追歼逃敌,解放全岛

我率部急行军30多里抵达白莲、沙吉、黄竹一带,傍晚全部集结完毕。我同师里几位领导研究后,决定对敌施行长距离追歼,尽可能高速前进。

25日晨,我下达了追歼命今。部队从美亭出发,向那大前进。途中,因有些地段难以通过,我们改道后,加快行军速度。

按说,我们这支部队是很擅长追歼的,我们从白山黑水且战且行,一直打到雷州半岛,靠的就是这双铁脚板。但这次追歼所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没有车没有马,就是靠两条腿走路。

海边都是火烫的沙子,毒辣辣的太阳高悬头顶,日影垂于脚下,树叶子都打着卷,田里的禾苗也蔫了,感觉皮肤好像快要晒裂了。战士一看见大树就跑过去,以为有河沟,结果什么也没有。其实,只有村子里才有水。高速行军的战士们个个大汗淋漓,嗓子冒烟,极度干渴,沿途却严重缺水。有时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又非常肮脏,无法饮用。

沿途村庄稀少,粮食奇缺,战士们不得不常用炒西瓜和红薯充饥。每个战士负重20至30斤,每天强行军10个小时以上,没有车也没有马,连续行军6天,途中还要和小股敌军作战,战士们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毅力。

途中还见到一个黎族人,拄根棍子,一丝不挂。战士们忙给他裤子穿,然后叫他带我们去八所港,他不敢去,说是被国民党打怕了。

海南岛上有个琼崖纵队,人数不多,五指山是他们的根据地。琼崖纵队的干部都是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我们和他们合兵一处,由岛内向海边打。伤员在五指山上临时安置,当时在山坡上用芭蕉叶搭个棚子,算作临时医疗所。最困难的是找不到吃的东西,沿途的西瓜、红薯都吃光了,战士们最后只好用红薯叶充饥。

当时的行军记录是这样的:25日行程90里,进抵里万;26日行程90里,进抵和庆;27日行程90里,进抵和感;28日行程100里,进抵七方;29日子时(指23时-1时)起行军60里,稍事休息,16时又开始继续行军至30日8时,行程100里,进抵高石头;30日当天16时继续行军,至5月1日2时打响小岭战斗,行程100里。在我的军事生涯中,6天行程630里的记录是破天荒的。创造这个记录,靠的就是坚决完成任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奋斗精神。

4月30日上午,部队在高石头就地休息,我召集各团团长和政委开会。我把作战地图铺在桌子上,首先介绍了敌情:“根据上级的侦察报告,敌第三路军已集结在北黎、八所一线,准备乘船逃离,但因缺少船只,只逃走了一部分,多数敌人在港口滞留。”

我刚说到这里,三八O团团长李平湘就抢过话头:“师长,在广西战役中,我们团多在队尾跟进,这次我一定要担负主攻!”三八五团和三八七团也纷纷请战。

根据会前与其他师领导研究的作战方案,我下令:“三八五团先占领小岭,尔后协同三八O团攻占八所港,切断敌军海上逃跑的退路。三八七团迅速占领北黎东南的有利地形,阻击可能由北黎来犯的增援之敌。待攻取八所港后,三个团协力攻歼北黎、新街之敌。”师政委孙正又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发扬穷追猛打的优良作风,大胆分割包抄,顽强战斗,刺刀见红,不让敌人跑掉,打好海南这一仗!

5月1日凌晨,三八五团指战员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利用夜幕,最先打响了小岭战斗。枪声一响,战士完全忘记了长途追赶的饥渴和疲劳,以神勇的动作冲向八所北山的小岭要塞,敌人还没来得及穿衣服就当了俘虏。

在向纵深的穿插战斗中,八连坚守排打得最猛。战斗英雄谢纪忠率领一个班冲进敌群,攻下一个碉堡。战士刘治国捉住一位敌连长,逼其下令缴了一个连的枪。

在五连那边,敌人缩在石头砌成的工事里顽抗。进攻中,战斗英雄陈吉林英勇牺牲。三排的勇士们怒不可遏,冲上去一排子手榴弹歼灭了面前的敌人。接着,副排长李德林指挥七班石志明战斗小组,攻下几个大院子,打通了进攻的道路。在猛冲中,一排长李洪波在同敌人一个营长扭打时不幸牺牲。二排长刘金党端起冲锋枪猛扫,击毙了这个可恶的敌营长和8个士兵。当敌人再次反冲锋时,机枪射手唐吉贵用机枪猛扫,战士张庆福用手榴弹打,打死打伤了十几个敌人。敌人仍不甘心失败,又组织了6个拿冲锋枪的士兵进行集团冲锋。刘金党扣住冲锋枪的扳机一下子打倒了3个,同时战士张庆福、于金瑞用步枪也打倒了两个,剩下那个被活捉了。

战斗进行了约一个小时,全歼小岭敌一个团部和两个营,俘虏们惊呼:“想不到你们来得这样快,有如神兵天降啊!“ 

小岭战斗结束后,我们进一步查清了敌情,敌286师两个团驻守八所,其中皇宁驻守一个营。敌90师一个团驻守北黎,正待船逃跑。根据这一情况,我及时调整部署:三八O团和三八五团并肩向八所港突击,歼灭八所港敌人后,三八O团再歼灭十所港之敌;三八七团负责歼灭皇宁之敌,其余在小岭待命。

八所港在海南岛西部,是日本人修建的,专运铁砂的港口,那里的铁砂非常好。从侦察的情况分析,敌人已是强弩之末,工事构筑得也不很坚固,但我仍然提醒各团:困兽犹斗,要防备敌人的反扑,各指挥员临阵指挥作战时,既要动员战士们勇敢顽强,又要讲究战术,争取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战前,380团长挥舞着拳头,坚定地动员说:“同志们!攻占八所东北高地的大碉堡,是全歼守敌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打好!“

晨7时,三八O团、三八五团携手攻打八所的战斗打响了。

三八O团三营七连像一把尖刀直插八所东北高地。敌军为掩护主力登船外逃,凭借工事抵抗,大碉堡里的两挺重机枪和3挺轻机枪,刮风似地向七连扫来。

七连连长瞪着眼珠子,高声喊道:“机枪掩护!三排从左侧逼近,一、二排从右突击,坚决拿下大碉堡!”

顷刻,掩护突击的机枪响了,仇恨的子弹射向大碉堡的枪眼。八班跃起向敌人猛冲过去。副班长马达武和战士陈福林负了伤。两个人互相鼓励说:“轻伤不下火线!”“继续向前冲!”陈福林端起冲锋枪又向前冲去。不幸,一颗炮弹把他的双脚炸伤了。这时,他高喊着口号鼓励战友们前进。

在前进中,班长金殿贵和战士刘正文也负伤了。战士龙自学、刘恩波高喊着:“为受伤的战友报仇!”一边打一边前进。敌人的火力始终没能阻止住勇士们的脚步。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二排的战友从右侧冲上来了。只见二排副排长刘玉瑛越过铁丝网便同一个敌人扭打在一起。他手疾眼快,把敌人摔出去后,抡起枪托砸碎了敌人的脑壳。紧接看,他又击毙了两个敌人。

紧随其后的红旗手高宗祥,高举着红旗向前跃进。敌人击中了他的胸部,因伤势过重,倒在地上。他用微弱的声音对战友朱家珍说:"红旗交给你,把它插到碉堡上!”朱家珍接过红旗坚定地说:“你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高宗祥顽强地爬到敌人的铁丝网前,抛出了两颗手榴弹。在硝烟中,朱家珍像一只猛虎,冲上去把红旗插到了大碉堡的顶端。

红旗高高飘扬,锐气势不可挡,三八O团全线出击,像一把铁扫帚,从西扫向东,仅仅一个小时就俘虏了敌副师长以下一千余人。

与三八O团并肩作战的三八五团,战斗打响后遇到了敌人的顽抗,战斗相当激烈。在突破敌人外围防御时,一连七班和五连七班伤亡过半。后续部队迅速赶到,很快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三八五团三连一排,在副指导员王可德的指挥下,勇敢截击被三八七团打退的一个团的敌人。在以少打多的严峻形势下,一排的勇士们占据有利地形,充分发扬火力,连续打退了敌人的3次反扑。当敌人第4次反扑时,战士们打出了仅有的3颗枪榴弹,炮手郁杰准确地打出4发小炮弹,再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一班长刘景龙壮烈牺牲,战士们高呼着报仇的口号,上好了刺刀。副指导员王可德高喊:“同志们,冲啊!”跃出阵地,直捣敌团指挥所。

这时,兄弟连队也赶到了。敌副团长和4个营长一起当了俘虏。

至上午9时,八所之敌被悉数歼灭。

这时,我命令:3个团的主力向八所港码头和北黎港攻击前进,不给敌人以任何喘息的机会。

三八七团在攻占北黎外围的黄宁村时,二营一马当先。敌人一个营凭借工事和5尺多高的仙人掌丛向我还击。八连一班副班长周溢村和战士刘云山负伤,但他俩仍然冒着敌火前进。长满硬刺的仙人掌把战士们的身体挂得流血,痛得钻心,但他们全然不顾。冲过仙人掌丛,又被一道木障堵住了路,几个战士便一齐猛推,木栅栏倒下去一片。这时,遭到敌人的猛烈射击,班长宋文福右腕负伤。他简单包扎了一下,便带领全班冲过了突破口。一个挎着望远镜的敌指挥官,带着一个排反扑过来。战士赵家兰扫了一梭子冲锋枪,打死了这个指挥官,二十几个敌人也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三八七团七连二班长杜明带着机枪组追击北黎港。这时,二百多敌人在海边部署了掩护火力,企图从后街逃跑。二班副班长刘思华率领几名战士绕道街后追去,班长杜明孤身向街里冲去。杜明边冲边观察,见敌人守街的一挺机枪正要开火,他勾动冲锋枪扳机,打死了这个敌人。接着,杜明边扫射边前进。顿时,街内的敌人乱了套,其中多数敌人钻进房子躲了起来。杜明又连续击毙了敌人的两名机枪手,截断了敌人的退路。这个孤胆勇士杀敌的故事,一时在部队中传为佳话。

兄弟部队先后赶到了,北黎港码头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当我军三面紧紧围住敌人的时候,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两百多名敌人,鱼贯跳入汹涌的大海,渐渐被海水吞噬。北黎港迎来了光明。

在八所港这一边,码头的栈桥上挤满了敌人,乱哄哄地向兵舰上拥。三八五团一连四班的机枪手李树木赶紧架好机枪向军舰开火。码头顿时大乱,敌人被打得像下饺子一样往海里掉。栈桥上的敌人被机枪火力拦住了,战士王西萍、于占一冲上去抓了四百多个俘虏。

九连一班长董墨林冲到海边时,看到有二十多个敌人向远处的兵舰浮游。他扫了一梭子打死了几个敌人,其余的敌人被迫游回岸,举手投降。一个落汤鸡样的高个子俘虏,手拿一枚金戒指对董墨林央求说:“千万别杀我呀!”董墨林翻开这个俘虏的胸章一看,原来是一个营长,便郑重地说:“解放军不拿俘虏的一点东西,缴枪就不杀。”这个营长连忙点头称“是”。

一连八班长魏正文,率领全班冲过一个海汊子,追击敌人。趟水之后,他嫌湿裤子裹腿跑不了路,便索性脱掉了裤子。他端着冲锋枪横扫,抓了60多个俘虏。打到码头,他发现几个敌人窜出碉堡扛着机枪往海边跑。他马上打了一梭子,敌人放下武器,举手当了俘虏。

魏正文穿过桥洞,又看到一批敌人正从一个铁架子往兵舰上爬。他便瞄准这批敌人射击,打得敌人直往海里掉。这时,副班长杨海青冲上来了。魏正文提出:“咱俩冲上去,活捉兵舰!”于是两人边扫射边向铁架子靠近。突然,敌舰猛烈开炮阻止我军接近。此时,我岸上的火器向敌舰猛烈开火,敌舰怕被我炮火击沉,狼狈地向远海逃遁。

敌人的另一艘兵舰正欲开动,我部一个班的战士勇敢地冲上兵舰,与敌人展开了激战,敌舰俯首就擒,创造了我军班俘敌舰的突出战例。

勇士们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奋不顾身地顽强战斗,事迹可歌可泣,令人振奋。

此时,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北黎、八所的上空,北黎、八所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三八O团和三八五团仅用了一个小时,就俘敌师长以下一千余人。至上午9时,八所之敌全部被歼。

此战我军以3个团的兵力, 激战7小时,歼灭敌二八六师师部和所属4个团,俘敌3千多人,还俘获敌军舰一艘。薛岳吹嘘的“海南防卫固若金汤”的神话彻底破灭。

战士们齐集码头,手枪、步枪、机关枪对天鸣放,欢庆“最后一次战役”的胜利。当天上午,我东路大军已占领榆林港。

因此,当北黎、八所上空高高飘扬起五星红旗的时候,就宣告了海南岛全境的解放。

我带领部队连续作战十几天,胡子也顾不上刮。海南战役结束后,我找了个镜子,刮了刮胡子。这时,上级命令我迅速赶到海口,我就乘坐缴获敌人的船出发了。坐了一天,还没到达,我嫌坐船太慢,靠岸后我骑着马跑了一程,后又换乘汽车到达海口。

毛主席始终驾驭着解放海南的进程,并预示战斗的胜利。他在4月28日给胡乔木写信指示:“海南岛即将全部解放,请起草一个贺电,待榆林港解放时即发表。”胡乔木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起草了贺电,呈报毛主席批阅后通过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电称:

“我广东前线人民解放军克服敌人陆海空军的抵抗,在我琼崖纵队和海南人民协助之下,英勇登陆海南岛,并迅速扫荡残敌,完成全岛的解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特向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和支援这一战役的广东军区致以热烈的祝贺。中国人民解放军应当利用海南岛战役的经验,积极准备为解放台湾、西藏,彻底消灭全部残匪而奋斗!”

我自从1929年底参加中央红军,经历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广州,解放广西,可以说身经百战了。没想到这次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竟是我戎马生涯一生的最后一战。现在追忆这段历史,我依然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哪会有海南战役的胜利?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为拯救中国劳苦大众的初心,哪会有全国的解放?在今天强国富民、建设小康的道路上,我们还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

闫辽源整理

2020.04.24

声明:资料来源于子弟供稿,版权归作者所有。


至德功将,军旅漂泊,自强不息,惟朴惟慈。

时光匆匆,往事渐渐模糊……

大时代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小历史。

欢迎推荐资料,欢迎分享故事、感悟。

想看留言的,可以往下拉拉,如果看不到或者看不过瘾,欢迎留言。

投稿:siyezidi@126.com


【推荐文章】


历史,总应有不同的角度,有容乃大。毛主席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如果发现不同的观点,敬请理性分析论证,避免感性宣泄攻击。自己说话,也让别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这,才是自信该有的样子。

  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