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理作意 | 圣喜长老

圣喜长老 欢喜觉悟 2019-05-04

检查如理作意

  修如理作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止禅上修如理作意,譬如说安般念或身体的32身分,另一种如理作意就是观无常、苦、无我,这样可以更深入的去观什么是如理作意。


  在止禅和观无常、苦、无我这两种如理作意,要去看哪一种在我心里面是有工作的,是止禅比较有效应?还是观无常苦无我比较有效应?


  另外,当你去观到他的时候,不管是修止禅,还是修无常苦无我的时候,你的心要能整个去适应他,也就是说不只是观他、了解他,你的心也要去了解他、跟随他,不是只是表面上的了解,譬如我们在观禅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染污心有降低了,可是其实内在的心并不喜欢他,并不想放掉,虽然我们有观他,尤其是修观的人,但我们的心并没有去依附在上面,(也就是观的时候觉得有懂,但其实心没有真正跟他相应,)这样的话,两个并没有接连起来,所以,我们不只如理作意的时候了解,而且我们的心也要真的去接受他,不然的话,没有结果。

  所以,心去接受他、适应它是很重要的。


  虽然很苦,我还是要这么做,虽然做起来很苦,今天很苦、明天很苦,没关系,几个月的苦,未来就会有甜的果出来,能够这样去保持它的话,你的贪、嗔、痴就不会来,所以你必须要找对治的方法去保持他。


  我们要想一个礼拜,结果就来,是不可能的,要怎么做呢?佛陀也说过,要放松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很轻安、很平静。虽然这样去观他,不会有很大的结果来,不会突然证悟,可是至少我们的心会比较宁静轻安。



往期图文:


梵住禅院2018年禅修营报名通知

愤怒导致丑陋的容貌 | 业的运作

不妄语 | 教海觉舟

人为什么活着? | 善吉祥尊者

降低执取的价值 | 圣喜长老

*放鬆才能保持平衡

近行定與安止定

圣喜长老 | 禪那心的組成:尋、伺、喜、樂、一境性

保持内心觉知与专注

学习禅修的身心准备

     住于欢喜 走向觉悟      欢迎关注NandaBod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