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命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先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青年学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传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均有重要意义。
当下我们处于网络文化盛行的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带来了新契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挺进网络文化阵地,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倡导网络文明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网络文明关键依靠网络文化主体自觉维护,网络文化主体的道德责任和自律意识薄弱,就会导致网络上不文明行为的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一脉相承,对网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着规范与指导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加强互联网使用者的道德责任感,约束网络中的非道德行为。
意识决定行为,师生作为校园中的文化主体,其主动性、积极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文化主体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首先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重视经典。要把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中。现代的学生是在网络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生的日常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用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教育方式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师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步伐,将古代经典作品数字化、网络化,向广大师生开放。最后,利用墙报、标牌、雕塑等户外媒介传播传统文化,也可在校园中建设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的古圣先贤总结了历代的教育经验,形成了一套世界上最完善的教育体系,蕴涵着深遂的教育思想和永恒的教育智慧。几千年以来,通过师生间的传道授业,中国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止于至善的“师道”精神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当今的教育急切地需要“师道”精神的导引以达到育人、立人、成人之目的。师道存则教育成,师道兴则教育昌!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点击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号召全国人民要全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传统文化要渗透到各门学科、各个领域,要贯穿到国民教育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