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票房每况愈下,体育片还有救吗?

金牙 娱理 2022-03-18


很惨。


作为一部原计划进军春节档的影片,电影《我心飞扬》上映4天票房仅有500万元 ,最终预测票房不足700万元。


趁着北京冬奥的余温上映,影片讲述的又是今年大热的项目短道速滑,但影片在市场仍然遇冷。


纵观近十年体育片在内地市场的票房表现,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偶尔高光。这一类型片还有救吗?

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接连举办,电影界也在2021年出现了体育片的小高峰。




体育片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类型,国产体育片作品不算多,但历史悠久。1928年的《一脚踢出去》,1934年的《体育皇后》,1958年的《女篮五号》,1959年的《冰上姐妹》,1979年的《乳燕飞》,1987年的《京都球侠》……历代电影人都关注到了体育领域。


每当中国举办大型体育运动会时,也有体育片应运而生,比如1990年亚运会时期的《我的九月》,2008年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破冰》《筑梦2008》。



到了2016里约奥运周期,内地电影市场逐渐走向繁荣,港台电影人用更加商业片的手法呈现体育故事,让体育片在这一时期也焕发了生命力——


林超贤执导,张家辉、彭于晏主演的《激战》讲述一个过气拳王的故事,电影将两大男神秀肌肉作为卖点,在2013年就收获了1.17亿元的票房。2015年林超贤再度联手彭于晏,讲述自行车运动的《破风》拿下1.45亿元票房。


尽管不到2亿元的票房成绩与头部影片无法相提并论,但在体育片这一类型中已经属于佼佼者。有很多体育片选材很好,比如讲述中国首枚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故事的《许海峰的枪》;有的体育片演员阵容不弱,比如吴镇宇主演的龙舟题材《逆流大叔》、于荣光主演的《父子拳王》,但最终票房都没过100万元。




2021年,体育片迎来了数量上的小高峰。另一方面,相较于过往的体育片,越来越多大导演和知名演员开始参与这一类型。郑恺主演的《超越》,王砚辉主演的《了不起的老爸》,票房均过亿元大关。而陈可辛执导,巩俐和黄渤主演的女排故事《夺冠》更是以8.36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国产体育片的票房头把交椅。


目前,运动题材影片在内地市场表现最好的仍是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2017年上映拿下12.99亿元票房。


观察近十年体育电影的市场表现,似乎有一层很低的票房天花板把这一类型压得喘不过气,《夺冠》携大导演+大卡司+国民题材之势尚且遭遇票房滑铁卢,其余体育片更是上限不高,下限很低。唯一出圈引起广泛讨论的《摔跤吧!爸爸》其实在运动元素之外,更多是以亲情、励志、女性元素获得观众的爱。


发展多年,佳作仍然屈指可数,体育片要如何自救?或许我们可以看看那些卖得还算不错的体育电影都做对了什么。


01.要体育,但不能只有体育


事实上,《我心飞扬》并不是一部烂片。电影以中国冬奥会首金获得者杨扬为人物原型,拍出了一代短道速滑运动员为首金奋斗的故事。


但电影的一大问题在于,这是一部纯体育片,缺乏其他卖点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毕竟,如果只想看体育竞技的残酷与荣光,哪部电影能精彩过刚刚落幕的冬奥会呢?


体育片可以尝试用更商业化的方式和观众产生连接。2013年的《激战》除了有张家辉和彭于晏的肌肉,同时也是一个经典的双男主结构,两人都有各自的挫折与成长。再加上选取的是MMA格斗这种极具观赏性的项目,最大程度发挥了林超贤导演在动作戏上的长板,动作元素带来的场面和视觉刺激成为一大卖点。


在如今喜剧片当道的大环境下,2021年的《了不起的老爸》《超越》《五个扑水的少年》都加入了喜剧元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顺应时代脉搏,加入商业化元素,可以成为体育片的一种方向。正如剧集市场中的“甜宠+”概念,在大量同质化的题材中要靠那个“+”脱颖而出,体育片也应该思考“体育+”还有怎样的可能性。



02.纪实不一定比虚构强


那么,为什么有些电影无法加入爱情、喜剧等商业元素?


从《我心飞扬》的情况不难看出,很多国产体育片走的是拍重大历史事件的路子,这注定要获得人物原型和有关部门的授权,在创作中很难天马行空,而且一旦有原型故事,随意的编造也会引起观众的不适。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有其优势,比如可以借助人物原型的知名度进行营销,基本上值得影视化的运动员故事本身也很具传奇性,所以剧本有很好的故事基础。


但因为在二度创作中的种种限制,真人真事或许用纪录片的形式呈现更好。2019年的纪录片《徒手攀岩》引进国内市场,也获得了3600万元+的票房成绩。


如今的体育片,原创和改编基本五五开,原创故事整体的票房表现更优。未来的体育片可以多尝试原创故事,不再局限于真人真事,开拓出内容上的新可能。



03.群众基础很重要,但外来的和尚也好念经


拍什么人,拍什么项目,是体育片创作最初就要想清楚的问题。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体育集体回忆,对于如今这代年轻人,或许一部讲述王濛故事的体育片会比《我心飞扬》更有吸引力,杨扬获得首金虽然历史意义重大,但离如今的观影主力观众,稍稍有点远。



《光环之下》王濛


从目前在国内上映的体育片的选材来看,所选的项目集中在对抗性和速度类两种。这些项目在画面上有观赏性,但是否适合中国市场,还要考虑此项目是否在中国有关注度、有群众基础。


有些项目有先天优势,例如女排可谓国民题材,也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可以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有些项目是世界范围内的主流项目,《超越》和《了不起的老爸》都是选择了田径这个大项。《父子拳王》和《铁拳》票房遇冷,可能和拳击项目在国内缺乏拳击运动文化有关。


当然,一些小众项目甚至外国故事,只要拍得足够优秀,也可以有无限可能性。这些引进片让观众们了解了一个远方的世界、他者的世界,故事和人物是陌生的,但体育精神是无国界的,所以《摔跤吧!爸爸》《绝杀慕尼黑》等影片可以跨越项目和地域的鸿沟,触及观众的内心,成为市场上的黑马。


结语


体育片不好拍。演员必须花大量时间训练和准备,才能具备饰演职业运动员的体魄和能力;幕后主创也需要精巧构思故事,才可能在银幕上呈现一个在“燃”感上不输真实体育赛事的故事。


另一方面,国外的体育经纪市场化程度更高,这也使得国外的体育片和国产体育片的内核不同,国产体育片会有更多国家层面而非个人层面的叙事,在电影创作中无法随意“魔改”。


虽然很难,但体育片的发展正面临着新契机。如今从东京奥运到北京冬奥再到杭州亚运,几大综合性盛会接连举办,掀起全民体育热潮,相信体育片还有发展空间。


最近邓超主演的《中国乒乓》已经开机,国球题材+明星阵容值得关注,电影人们还在体育片的类型中继续探索。希望电影人们能总结之前的教训,打开体育片的票房天花板。



* 版权声明:本文归娱理工作室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搬运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冰墩墩大银幕首秀  长津湖之水门桥  奇迹·笨小孩  四海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狙击手  爱情神话  隐入尘烟  人世间  一闪一闪亮星星  盛装  开端  完美伴侣  雪中悍刀行  小敏家  王牌部队  斛珠夫人  输赢  大侦探7  令人心动的offer5   超有趣滑雪大会  缘来不晚  导演请指教   麻花特开心   百姓的味道  张艺谋  陈凯歌  许鞍华  华晨宇  高圆圆  白敬亭   周迅  张鲁一  蒋诗萌   王冰冰  贾静雯  陆柯燃  INTO1万里幕后  春节电影票观察  情人节档电影观察  易烊千玺百亿票房演员  车澈离职  网络电影观察  虚拟偶像 2022偶像市场观察  分账剧行业观察....未完待续


微信公众号最近更改了推送机制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也就是说,需要大家

将[娱理]设置星标

多点在看

这样算法就能

提升我们和你们之间的联系啦

亲爱的你

就能更及时地收到我们的信息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