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宪春,雷泽坤,窦园园,柳士昌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 2021年第2期,原标题为《中国南北平衡发展差距研究——基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
中国区域发展迎来转折时期,区域空间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南北差距成为值得关注的新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演进特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部三大空间发展格局。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趋于收敛。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相继实施,区域发展进入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随着2020年前三季度地区GDP的公布,天津名义GDP跌出全国城市GDP排名的前十位,北方地区仅剩北京位列其中,南北差距扩大问题再次引起高度关注。
许宪春、雷泽坤、窦园园和柳士昌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2期的论文《中国南北平衡发展差距研究——基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框架下,从经济、社会、生态、民生四个领域出发,对南北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进行全方位定量刻画。构建包括36个基础指标的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标准化法测算反映南北发展充分性的发展指数,通过基尼系数法测算揭示南北区域内部不平衡性的地区不平衡系数,进而确定衡量南北平衡发展状态的平衡发展指数,测算发展损失,并运用2011-2018年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计算。研究发现,2011年以来,南北总体平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南北平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南北平衡发展水平“南高北低”,平衡发展速度“南快北慢”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进一步分析表明:
(1)南北经济平衡发展差距逐渐扩大,较为显著。北方由于新旧动能转换乏力引起的抵御经济下行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人力资本下行压力大是导致南北经济平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因素。(2)南北社会平衡发展差距加速扩大。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是导致南北社会领域的不平衡主要原因。(3)南北生态领域差距有所缩小,但仍处于高位。南北方地区空气、水和土壤质量差距悬殊,北方偏“重”的产业结构是导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分化的关键因素。(4)民生领域平衡发展水平由北方地区占优,转向南方地区领先。南北方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北方住房支付能力过快下降均对南北民生发展失衡产生重要影响。
(1)大力培育北方新经济新动能。①加快北方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传统产业在新经济新动能中的引育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大力培育北方地区新产业新业态,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完善高校与企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为新经济企业培养急需人才。(2)强化北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充分发挥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利用西北和中部地区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为发展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加工等高技术产业创造条件。②优化北方地区科技创新环境。优化政府财政支持政策环境、科技型企业融资环境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成长环境。③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激发人力资本活力,将人力资本转化为促进创新产出和提升产业价值链位置的新动力。(3)加强北方地区人力资本建设力度。①合理地优化配置北方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对人才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加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基础教育专项基金投入,使教育资源配置向资源弱势地区倾斜。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均衡分布,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协同发力。②优化北方地区人才聚集环境。改革和创新北方地区人才制度环境,加大人才分配制度、激励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系列制度改革创新的力度。充分利用地区的资源禀赋,培育和宣传特色城市文化,通过地区人文建设等多种途径吸引人才。(4)大力推进北方地区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区域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一方面,发挥地区文化资源比较优势和文化特色,指引文化产业内容创作与生产,将区域文化外化于文化消费、文化传播等环节,提升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将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互联网+”深度融合,鼓励文化企业创新,为北方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助力北方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5)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推进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加大养老保险金结余富余省份对养老保险金负担较重地区的支持。目前,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还面临一定挑战,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以公平公正为建设使命。因此,要扫清面临的障碍,为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做准备。中国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还不完善,现阶段需要在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加强全国养老保险统筹的制度设计,增加制度统一的相关规定,整合各省份碎片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6)促进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问题,仅依靠单一政府、市场或社会治理模式难以达成有效治理。目前,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着环境保护内聚力不足、责任分担难以界定、合作共识难以达成等治理困境。因此,实现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必须在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政治博弈中寻求动态平衡,需要构建有效的承诺与合作机制、信誉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加强规范性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和保障各方主体合作的制度环境。(7)缩小区域收入差距。①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地缩小南北收入差距。大力培育北方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北方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可通过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不同区域人民的生活综合质量。③发挥国家的政策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城市群带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各地区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南北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8)加快城镇基本保障性住房建设。①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精准施策,完善住房供需的制度。构建区域差异化的住房保障体系,避免住房政策“一刀切”的模式。以人口流动为导向因地制宜建立保障住房供需调节机制。②完善房价调控机制,降低房价收入比,增强流动人口的居住意愿。建立针对不同地区的差别化房价调控目标,紧密结合城市住房支付能力,对不同收入层次的流动人口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