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上篇:无极斋分享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
佛教造像展上篇
无极斋分享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开设专栏《无极游》,陆续刊登各系列藏品,与各位同好分享。本篇是古欢斋主韩回之带大家欣赏“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
近年来,故宫以更为开放的展览与研究态度,更多地吸收社会上不同层面的各类研究人员,对于泛中国文化、泛佛教各类文化包括域外文化更加倾入了更多的关注点。
————作者题记
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从10月24日到12月23日在故宫斋宫开幕。
本次展览的展品共计112件,精选自故宫博物馆、止观美术馆以及一些私人收藏的藏品,以铜合金造像为主。这些藏品分别来自于古代西北印度、中印度、东北印度、尼泊尔、中国西藏地区,展品的时代跨度从6世纪到15世纪,展示了藏传佛教艺术的源与流及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
公元7世纪以来,印度佛教进入中国的青藏高原。在随后的一千多年中,佛教在这片雪域曲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佛教分支,被称之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及其艺术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分支,在以青藏高原为核心地区的广大区域内流传,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由于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两种佛教无论是在教义、图像和艺术风格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整个展览根据西藏艺术风格的两个主要区块,即藏西艺术与藏中艺术,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从西北印度到西藏西部。西北印度是古代南亚次大陆北部的丝路通衢,也是多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的大舞台,这一地区的佛教艺术融合了来自古希腊、西亚、中亚及印度的元素,影响直达中国西藏西部地区,形成了藏西的艺术风格;第二单元是从印度、尼泊尔到西藏中部。西藏中部艺术风格在形成过程中先后受到来自于东北印度、尼泊尔艺术的强烈影响,尤其是尼泊尔艺术影响持久而深入,留下了众多的艺术作品。
斋宫是古代皇帝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时,斋戒住的地方。陈列在斋宫的诸多佛像在品质和艺术水平方面均属上乘之作,其中一部分堪称是喜马拉雅造像的重器。部分鎏金的佛像身上镶嵌着松石、红宝石、珍珠和玻璃等装饰品,极显奢华,整个展览美不胜收。
释迦牟尼佛立像
4-5世纪犍陀罗
青铜 高44厘米
身着厚重通肩袈裟。这种图像类型的铜制释迦牟尼佛立像被称作授记印释迦像,通常被认为兴起于贵霜王朝(55-425年)的佛教造像艺术,而在犍陀罗后期造像艺术遗存中颇为常见,像身大多配有身光和头光,装饰有紧密排列的长桃形加三点样式的光鬘,跣足下亦配以方形基座。犍陀罗造像大多以石、泥等为主要材质,用青铜造像相对来说较为少见。
释迦牟尼佛像
10-11世纪尼泊尔
红铜鎏金 高81厘米
神态沉静慈祥,面部的鎏金基本脱落,显露出光滑细腻的铜质,表现出光滑饱满的肌肤。右手施触地印,带环形手镯,左手施禅定印,着袒右肩袈裟,袈裟质地极为轻薄,边缘处用细劲的条棱表现袈裟如纱般的厚度。该像具备尼泊尔10——11世纪的造像特征。与同时期尼泊尔造像相比,此尊尺寸堪称硕大,十分罕见,目前国内外藏品中尚未见到有任何可与之相比肩的作品。
思惟莲花手观音
公元8到9世纪 斯瓦特
黄铜 高17.5厘米
观音头梳高大发髻,顶饰宝珠,发髻前端坐一结禅定印的化佛。项有肉痕,上身赤裸,有项饰,璎珞斜披垂于腿部,腰肢扭转,肩饰一枝莲茎。下身著裙,右腿盘起,左腿舒展足踏莲茎。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无极游:中国丝绸博物馆《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
张镝的饕餮古代艺术精彩亮相: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花--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印度篇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花:中印雕塑艺术大展》中土篇(上)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