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京真正值得一吃的拉面

一泊二食读书三昧 HitoriTrip 2020-11-10

东京好吃的拉面店在哪里?


这个问题恐怕要比回答「东京有哪些好的寿司店」难得多。拉面店的数量5000往上,且大部分拉面店不会像连锁店那样,对各类口味一网打尽。越是出色的拉面店,往往就只专精一两种味道,所以,想找到一家合自己口味的拉面店,并非想象得这般容易。




我们今天要缩小范围,介绍东京最有代表性的类别中,相对出色的那几碗面。就像北京的代表是炸酱面一样,对日本食文化稍有一点了解的人就知道,东京的代表是酱油拉面。过去数年,有很多在怀石料理店、法餐厅工作过的师傅,开始加入酱油拉面的大军。东京的酱油拉面呈现出整体口味清淡化、天然化,米其林指南中东京的推荐店也以酱油拉面占了半壁江山以上。我想下面的这段摘抄,或许多少能解释这种趋势的出现:


「在Sauce béchamel和demi-glace的全盛期之后。来到开始重视素材本身味道的Nouvelle Cuisine时期,Bouillon et Fond这样的酱汁成为了主流。现在则追求更轻和简约的东西」。


这是上柿元胜在《酱汁》这本著作中的一段见解,他描述随着所能获取的食材更佳,酱汁也由浓厚向着清淡发展,与食材相合的趋势。上次与一位有着法餐经历的日本拉面店主谈到这段内容,他认为这同样可以运用到其他料理中,比如自己的拉面:


「酱汁是反映时代的产物」。


现在东京最先端的拉面店,汤汁在保持整体清淡的前提下追求层次感,不带来太多的食后负担,拉面这种有着极其男性化标识的B级美食,开始不断向「轻」发展。村上春树曾在随笔集《村上收音机》中写到,妻子有一回非常想吃拉面,而喜欢西餐的村上对于这种日本风的食物没有兴趣,妻子只能单独去拉面店,结果被邻桌的年轻人指点「这个阿姨真可怜,居然一个人跑来吃拉面」而大为光火,回家和自己大发脾气。现在,银座或者六本木的拉面店中,也不乏独身年轻女性的身影,像中目黑的afuri,即使半数客人都是女性也不会令人感到奇怪(虽然afuri并不是我要推荐的拉面店)。



在日本食风靡世界的时代,有人认为拉面在努力体现着高级感,想像寿司一样成为更上档次的食物,也有人认为B级美食就应该是粗犷的。我认为这都是常有的误解,因为这都没有从事物本身出发,忽视了拉面在料理层面的进步,真正的食客所关注的首先是料理。在这里我既不想为拉面正名,也不想把它抬高到多高的高度,只是想把那些有趣的经验分享给对美食充满兴趣,追求真味的人(因为我认为会花时间和精力在异国追求B级美食顶峰的人寥寥无几)。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拉面都没有什么去特地品尝的价值,因为大部分面馆都仅仅是快餐店,品质并不值得夸耀,咸且有着浓重的动物系腥味。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做的好的店值得被尊重。这是一种由来已久,且在固定的框架下进行的料理,酱汁、面、汤、配菜,近百年来,大家都在做这样的东西,繁琐且辛苦,你无法创作出一种不是这种框架的拉面,所以只能运用更好的素材,更开阔的视野,以一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精神寻求进化。


可以说,正是日本人喜欢钻研且愿意在极难进步的领域里寻求突破的精神,以及客人愿意为最好的东西埋单,不惜花数时间排队且支付高于市场数成餐费的态度,促成了拉面这种食物的进化。


如果你见到神保町的某位店主拿着杂志所颁发的「东京最佳盐拉面」奖,笑得合不拢嘴时的场景,就会明白他用六种盐和高级和食店级的干物,所搭配出的汤头耗费了其多少精力和时间。


盐拉面是最难做的一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咸盖住了其他的味道,他手下这碗盐拉面有着丰醇的味道,贝类和海味的出汁主张在先,带着煮干的微苦,连一些吃不惯此类拉面的朋友也会为之倾倒。


我很珍惜品尝拉面的机会,所以现在只会去严选的几家店,这篇文章所包括的都是淡丽酱油系为主的拉面,所以这绝对不是一篇讲「东京只有这些店可去」的文章。而是如果您追求料理本身的味道,胜过任何表面的东西(比如那些靠把食材堆得像山一样高吸引人的店),那么我相信此文自有价值。


最后,这里不会推荐连锁店,抛开品质不说,如果推荐一个来自福冈,主打猪骨拉面的连锁店(比如一x),这就像是:


一个外国人来了北京,问你哪里有好吃的面,你带他去了「上海城隍庙小吃」,点了一碗葱油拌面,「这就是北京最值得吃的面」。


很抱歉前言过长,但如果不看前面这部分,其实你也没必要看后面,因为我推荐的店均符合上面所讲的逻辑。


以下是我推荐的5家东京清汤酱油系拉面店,排名分先后


阅读辅助

店名下面的标识

🍴/米其林餐盘奖

🍜/tabelog百名店

数字/文章发表时的tabelog评分与其在东京拉面店中的排名


清淡鸡汤系代表

らぁ麺 やまぐち(yamaguchi)

3.88/31

🍴🍜


yamaguchi曾经是东京传奇级别的酱油拉面店铺,后来在东阳町开了2号店,店主山口裕史经常不在面影桥的本店,这多少会影响对其的评判。




酱油拉面950日元,面条是个人比较喜欢的细面,来自拉面届重镇棣鄂,加水率高,入口时非常顺滑,喜爱滑的人大概会爱不释口。yamaguchi的最大特色是鸡和酱油的平衡度,两者的味道都很强烈,但能够互不干扰,既有鸡的旨味,又有酱油的芳醇。


食后感非常轻盈,对于口重的人来说yamaguchi会让人意犹未尽,最后一次离店时门口没有任何人排队,瞥见对面的近江拉面排着人龙,高达5米的巨幅招贴画上,是将碗口都盖住的堆得满满的叉烧肉片。


各方面均出色的优等生

麺屋 さくら井

3.95/9

🍴🍜


麺屋 さくら井位于东京三鹰的住宅区,即使遥远至此,中午也要排起大队。


店员小心地挽着面,生怕其弧线不够规则,无法让食客从中窥视出东京拉面的奥妙。



鸡骨和昆布熬成的汤底清淡,咸味很克制,有着微苦的后味,面条是个人喜爱的稍硬口感。比较特别的是叉烧,无论猪肉还是鸡肉,都是低温慢煮,煮到了极软,几乎没有调味,却依然少有动物的腥味,可见品控之出色。


这里可以说是标准的「现代东京酱油拉面」。如果要说缺点,就是作为优等生过于矜持,个性不够突出。所有都是「这样刚好」。


极致美味的叉烧

中華そば しば田

3.99/3

🍜


位于仙川的中華そば しば田曾经是tabelog东京拉面分类的王者。上次聊发少年狂,和朋友「神室町中国菜一马」从目黑出发,往返3小时左右前往,又在烈日下排了近2小时,换来了10分钟的用餐时间。





しば田的特色是天然素材的使用,在拉面这种「化调理所当然」的品类里实现天然素材的调味,现在的东京并不少见,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来调试,对素材的要求也更高。鸡和鸭熬制的汤底动物味并不强烈,这里是酱油比动物性汤底更强势的表现。店主柴田认为拉面不能过分追求汤的美味,我的理解是他希望酱油的香味能够占据主导,柴田使用6种以上酱油配置其酱油酱汁,酱油的强主张使汤整体呈现出清淡感,しば田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典型的「酱油拉面」。



煮干酱油的煮干和动物性氨基酸同样很克制,苦味控制得很好,天然素材使鲜味得到了释放。


叉烧煮到内部还有些夹生的状态,完全没有腥味,鲜且有脆的口感,是我个人在东京最喜欢的叉烧。


问题在于仙川这个位置,实际上已经接近东京的边界,我的理解是:「在这里既能够节省房租,又能参加东京的各类评比和评分」。以这个角度来看,店家有绝对的自信,但很多人一上来就要吃评分最高的店,我反倒认为没有什么必要。做得好的拉面店各有各的特点,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是根本没必要特地去吃高评分的,因为造成差异的往往是主厨想要什么样的料理,而不是分高的就一定高明。


在不确定排队时间的情况下,远征しば田对于大多数视在日世界非常宝贵的游客是危险的行为。


水陆并进的醇厚味道

らぁ麺 すぎ本

4.09/1

🍴🍜


这里的店主是已故拉面名人佐野氏的关门弟子,就像是「京味」系中新独立的「味享」一样,有着名门的巨大加持。




也许正是因为受到老派教育,店主并不追求无化调,因为他认为「那不是日本的拉面,拉面就该是拉面才对」。他也不向面屋购面,而是完全采取自家制面,店里的制面机本来已经被送进了横滨的拉面博物馆,因为自己想用,所以师傅佐野又将机器交给他,这大概更是增加了店里的传奇色彩。



汤底的动物系味道突出,鸡汤、鱼介类以及酱油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各自有各自的主张,呈现出复杂的味道,与现在隶属同一集团的しば田略有不同,这里更具有攻击性,我非常喜欢这种醇厚的味道。


面使用自家制全粒粉,口感稍软的面并非个人所爱,但每次小麦和汤的香气同时在口中扩散,形成良好的联系时,我会开始思考面的软硬也许不是这么重要。


令人稍感诧异的是,过去几次造访すぎ本时,它在东京的素人食评网tabelog上还不太排得上号,今天我为了写这篇文章重新打开网站时,发现它已经取代了しば田榜首的位置。以前下午来这里是直接不排队可以坐进去的,现在就不好说了。


孤高的王者

中華蕎麦 三藤

3.70/258

🍴


当年轻的英俊员工把酒单放到我眼前时,一度以为自己错进了一家酒吧或和食店。同样开在住宅区的三藤,晚餐需要点一杯酒水。我对此并不介意,因为饮品单上有诸如新政r-type之类的选择,价格也相对合理。稍微年长一点的主厨独自在场中央做面,目不斜视。



这里的环境非常安静,店内的质感也有别于一般拉面店,门口摆着米其林餐盘奖。看得出是一家想让客人以享受食物为主的店,这里过去甚至禁止摄影,而现在仅允许拍摄食物。



第一口便让人深深着迷。


清汤的结构几近完美,鸡汤系汤底表现柔和,动物性主张不强,使用北海道尾札部的天然真昆布熬制,后味芳醇绵长,像是高级和食店的出汁般透彻。后来与店主闲聊,他果然有和食店工作的经验,全部采用天然素材。



鸡蛋是木更津的平饲天然卵,给我的印象最深,它被单独装在一个小盘里上来,蛋黄是有如透明般凝固的半熟状态,旨味极其突出,似乎是对面相对克制的一种补充。


店主对面的要求如同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执着,如果你对纯净的味道感兴趣,我相信这里会让你流连忘返。


第二天再访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店内的客人不多,和朋友在门口驻足观看菜单,结果10秒钟内突然有两拨共计8位客人鱼贯而入……我们被迫开始排队了。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站在门口看菜单呢?这种松懈就像是《逃离比勒陀利亚》里主角们在打开监狱的最后一道门後不急着逃走,在原地拥抱一样。


但生活并不是电影。


文/周磊 专栏作者、撰稿人


探寻日本旅行的乐趣,餐厅和旅馆的本质,以及有趣的生活方式


您可能还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