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对常客可能有一点误解

作者周磊 HitoriTrip 2021-12-02

「寿司店说到底是为常客存在的」。


这句话出自一位日本食客,源于他在东京的米其林三星店y遭遇主厨冷落。


根据这位食客所讲,主厨在料理过程中一直面向常客讲话,甚至因为太过于专注和客人聊天,将手中的一贯寿司捏到鱼米分离,也装作浑然不知地将其放在自己面前。


他对y主厨的评价是:「从他身上感受不到职人的尊严」。



「寿司店说到底是为常客存在的」这种看上去有些偏激的观点,大体是因为过去高级寿司店的主要客源是企业接待,有大量经常来往的商务客,能否照顾好这些客人,决定了餐厅是否能有持续的生意。


在日本餐厅人气猛涨的时代,这种风气似乎也流传到了海外,即使是在人均高达2000的店里,生熟差别依然存在。似乎生客就只有被主厨区别对待的份,甚至坦然接受「因为我是生客所以待遇差一些的」说辞。


熟客优待确实是日本餐厅文化的一部分,可是把生熟客差别看成是理所当然,这多少有些不对劲。


我将用造访一家寿司店的经历来说明这一点。


PART I 话术


数月前,我曾和在日本求学的日料爱好者「西三旗鸠摩智」(后简称明王)一起造访位于东京的寿司店日本桥蠣殻町すぎた(sugita)。


sugita目前在tabelog上排名东京128670家餐厅之首,很多人挤破头想进去,但这里对于外国人来说其实不是一家非常容易理解的餐厅,常见有人留下朋友圈的9张图和「我来了日本第一寿司店」配文之后,并不知道该如何对它进行赞美。


在我数次造访sugita的经历中感到,这是一家将日本职人文化以日常形态做到极致的店,它有着日本人非常容易接受的信息,在tabelog上受到厚爱也就不奇怪。有很多事情能够表现出这一点,但今天我们只讲其中一件。


当晚我们坐在吧台中间,这是明王第一次来到吧台,过去两次来这里用餐他都是坐在个室(包间),几乎没有与主厨直接接触的机会。旁边的k桑来自神奈川,在这里还叫都寿司的时候就开始造访,已经和主厨杉田孝明来往了9年。



杉田桑如今名声在外,很多媒体和食客慕名而来,当晚对话中,他笑称当初店名不该起得太长笔画太多,以至于现在签字签到手抖,他也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当初还不出名,经常每天只有一个客人甚至没有客人时,自己和夫人、徒弟桥本裕幸三个人坚持站在板前,经营店铺的不易。k桑频频接话,仿佛想要证明自己也是见证这段历史的一员。


聊完这段故事时,酒肴接近结束,后厨端来了一盘烤鱼,杉田将它摆在k桑面前。



全场独一份。


其他人都没有这道酒肴。


「哦,这个太棒了!」


k桑兴奋地询问我们是否要拍照,看到老客人露出了满足的表情,杉田也像往常那样眯着嘴露出招牌式微笑,就像k桑谈到「新桥清水」比较容易预约,外国客人皱起眉头时的微笑那样洞察一切。



接着杉田开始处理青花鱼卷,这是sugita的看家货,很多人赞不绝口,他把两只卷堆成一组,准备上给客人,只有k桑面前那一组堆了3只。



明王的目光停留在了那组卷上:「常客比别人多一个。」


话音未落,杉田将那3只卷放在了明王面前。


「给看上去能吃的人多一个」。


刚才还对k桑有些过于得瑟颇有微词的明王满脸堆笑,就像一个赢得社区盾杯的阿森纳球迷那样开心,当晚气氛随后一路融洽,主客尽欢。


PART II 魅力


时隔数月,我和明王再一次聊到这件事,他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可能人会被初次访问一些店的味觉冲击力俘虏,但最终决定是不是可以舒服地长期利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sugita的经历,让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我曾经觉得他的鱼不是那么顶尖,价格却不便宜,两次到访个室(包间)时,对这家店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出色。」


「我跟你去吧台的那次,虽然价格还是不便宜,但整体体验非常好,让客人满意这件事,杉田在我吃过的店里是超一流的。」


「这就够了,哪怕我对他而言是个可有可无的客人。」


我深以为然。


k桑已经连续来了sugita9年,一份烤鱼算什么特别优待吗?不算什么。


但杉田恰好在忆苦思甜之后将鱼头拿上来,恍惚这是对他长期相伴的无言感激。


青花鱼卷再好吃,多吃一个能算什么优待吗?也不算什么。


但听不懂外语的杉田孝明能在我们改用中文交流时,如短笛大王看透神仙附体的沈先生那样,迅速解读出对方的眼神,在常客的气氛逐渐高昂使店内空气稍有改变时,逆转了一切。


明王的确是当日全场最年轻,但他是不是因为年轻看上去能吃,才多得到一个卷,相信大家心照不宣,这就是厉害的职人所做的事。



有些店会给常客金枪鱼更好的部位,或者干脆多给几块,这是赤裸的金钱冲击,或者说是一种易懂的让生熟客间造成差异的待遇。


从成本上来说,杉田孝明拿出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酒肴,他却能在最适合的时机,以最适合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对方,让生熟客都能够从中得到满足,因为他手上忙活的同时,时刻也在阅读着店内的空气。


吧台营业展现的除了厨师的料理技术,还有其作为一个人的品格,这是比技术更难磨练的东西,是日本板前营业文化,或者说「待客之道的精髓所在。


在客人提出要求前,主厨能提前感知客人的心情,并作出预知性的服务。


日本人很怕给别人添麻烦,从小就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这种「察言观色」的训练,进入寿司店学习后,往往又要跟着师傅长时间学习,经历各种情况和接触各类客人,这使他们在今后独立进行面对面营业时可以如鱼得水。


因为吧台经营能节省空间(房租)和人力等原因,这种日料店的经营模式风靡全球,很多店(包括日本本土餐厅)学到了其外表,让客人们坐在一张吧台前跟主厨互动。但这种营业的本质,恰恰是一种不能轻易通过学习获得的东西。


LAST PART 感想


常客有一些优待是很正常的。


但说到底常客待遇大多也是靠金钱砸出来。


让店内的客人感受到常客和生客的区别对待,个人而言并不太欣赏这样的餐厅。


那些真正厉害的主厨,总是能够让生熟客都感到满足,甚至交谈甚欢。


文首谈到「寿司店说到底是为常客存在的」这句话时,我其实隐去了下半句:


「虽然我知道这一点,但是这绝对不表示主厨在握寿司时应该全程面向常客热情交谈,将生客晾在一边。」


出色的寿司职人全都是面对不同客人,以不同的方式去接待和制作料理。


否则就称不上是寿司店,只是「Sushi restaurant」。


图&文/周磊

美食、酒店、生活方式、日本文化


往期精华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