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23课《马说》微课视频|知识点|导学案

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08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电子课本+微课视频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第1课时)


微课视频:(第2课时)


知识点讲解





第23课《马说》

背景资料:

伯乐相马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向驾车的人说要买马。驾车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楚王听到伯乐对马的介绍后,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半个月后,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

第二课时:

“伯乐”和“千里马”有什么深层含义吗?作者究竟想借“千里马”表达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寻找答案。





拓展探究





第23课《马说》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骈死( )槽枥( )( )粟( )外见( ) 食马()祗( )1.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①只是 ②并列而死 喂牲口用的食器 ③可是

3、填空。①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家,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里。他和 、 、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②“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 但都是为了 。③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退之唐 文学 昌黎先生集 ②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课堂练习

1.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 ⑤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___________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②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③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①有时 ②它,代千里马 ③等同,一样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_____通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含义:_____通____ 含义:_____

③其真无马邪 _____通_____ 含义:________

①见 现 显露(或表现) ②材 才 才能 食 饲 喂 ③邪耶 吗,表疑问


课后复习

必做题

翻译下面的句子。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④其真无马邪?

选做题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 ③食不饱,力不足。( )(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 )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作论证的反面论据。

2.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排比、引用、设问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3.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真不知马也。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并列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C、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鞭子打

D、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既克,公问其故。

3、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 其 能 千 里 也 ?②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①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②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5、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6、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即人才 食马者

7、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的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   

能从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谴责赶车人的愚昧粗暴,感激相马人的知遇之情等角度展开合理想像均可。

8、《马说》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9、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0、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课后复习

必做题1、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选做题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第一单元、

第1课《社戏》同步辅导微课视频

第2课《回延安》同步辅导微课视频

第3课《安塞腰鼓 》微课视频

第4课《灯笼》微课视频

写作《学习仿写 》课时导学

口语交际 应对 同步辅导 课时导学

第二单元、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辅导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辅导

第7课《大雁归来》同步辅导微课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辅导微课

写作《说明的顺序》同步辅导微课导学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微课导学

第三单元、

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朗读+微课视频

第10课《小石潭记》课文朗读+微课视频

第11课《核舟记》课文朗读+微课视频

第12课《诗经》二首朗读+微课视频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微课视频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式微4篇微课

第四单元、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微课视频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微课视频

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微课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任务二《撰写演讲稿》+任务三 微课视频

第五单元、

第17课《壶口瀑布》微课视频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微课

第19课《登勃朗峰》微课视频|知识点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微课视频

写作《学写游记》微课视频

口语交际《即席讲话》微课视频

第六单元、

第21课《庄子》二则 微课视频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第22课《礼记》二则 微课视频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往期精彩回顾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沪科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微课部编版7-9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微课部编版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人教版初中八九年级理化下册微课北师大版八九年级物理下册微课视频
微信号:czwkzy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