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化学》2023年上半年最受关注微信文章
半年总结
为了进一步促进Science China Chemistry(英文刊)和《中国科学:化学》(中文刊)出版的研究成果的传播,我们2023年上半年发布了近150篇微信稿。现将最受关注的30篇整理如下。敬请关注!
最
受
关
注
曹利平等9位学者获大环芳烃超分子化学学术新星奖。
《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将在新一届编委会的带领和支持下,与广大优秀科学家一起,砥砺奋进,踏入新的征程!
《中国科学:化学》2023年度全体编委会在青岛成功召开。
欢迎参加|中国科学院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化学与双碳战略论坛
2023年6月18日,第142次中国科学院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暨第12届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于青岛海天红岛国际会展中心酒店望海楼五层多功能厅1举办。
四川大学傅强/向明教授团队综述:基于“定构加工”思想制备高性能/多功能聚合物薄膜
四川大学傅强和向明教授团队合作撰写综述,总结了基于“定构加工”思想制备不同类型的商业化聚丙烯薄膜,阐明“定构加工”的科学概念和内涵,并展望了聚合物薄膜领域的发展前景。
我国科学家多年来在仿生不对称催化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近期,受Sci. China Chem.主编万立骏院士委托,丁奎岭院士邀请上海师范大学赵宝国教授、清华大学罗三中教授、中科院化学所叶松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周永贵研究员、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徐森苗研究员和孙伟研究员、南开大学朱守非教授、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鲍红丽研究员、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王晓明研究员等多位领域内专家合作, 系统总结了仿生不对称催化的发展。
Sci. China Chem. 2022年综述(Reviews)合集,敬请关注!
根据JCR最新数据,Sci. China Chem. 2022年影响因子为9.6,在国际综合性化学期刊中排名为25/178,在JCR和《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均位居Q1区。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辅助的合成化学正快速步入成熟和实用阶段。为了集中反映我国学者在人工智能与合成化学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 化学》邀请付雪峰教授和王璐教授担任特约编辑,组织出版了“AI+合成化学”专刊。专刊内容涵盖了数据平台的建立、全自动智能化学合成平台的构建、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人工智能辅助逆合成路线的设计等。
张洪杰院士、樊春海院士、刘买利院士、田阳教授、周欣教授等合著综述:脑结构与功能成像
张洪杰院士、樊春海院士、刘买利院士、田阳教授、周欣教授等为SCIENCE CHINA Chemistry撰写综述“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maging of brains”,总览了脑结构与功能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
林国强院士是著名有机化学家,是手性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围绕手性科学基础研究的前沿问题, 在昆虫激素与信息素、天然产物全合成、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方法学、药物分子研发以及推动成果转化等研究方面, 取得了很有特色及影响的成果,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庆祝林国强院士80华诞,并集中报道其深耕领域的科研进展,《中国科学:化学》顾问编委丁奎岭院士和副主编唐勇院士担任特约编辑,邀请包括8位院士在内的30余位专家撰稿,组织出版了本期专刊。
李振教授团队报道了三个氧桥连接的平面型三芳基硼衍生物BA、BrBA和BrTBA,化合物BA与BrBA具有室温磷光性质,溴原子的引入能增强自旋轨道耦合(SOC)效应,提高磷光量子效率。
高质量的文章是期刊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科学:化学》编委会和编辑部根据文章学术质量与影响力等因素,评选出了优秀论文22篇(2021年出版),其中英文刊Science China Chemistry优秀论文20篇,中文刊《中国科学:化学》优秀论文2篇。《中国科学》杂志社对获奖论文作者予以表彰。
Sci. China Chem.文章精选:多孔材料
谭蔚泓院士、张晓兵教授、杨黄浩教授等课题组综述——分子成像:设计机理及生物应用
中科院医学所/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湖南大学张晓兵教授、袁林教授、吕一帆副教授,福州大学杨黄浩教授、陈岚岚副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宋继彬教授等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用于分子成像的分子探针的标志性研究进程和最新进展,同时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课题组:辐射诱导的一步合成接枝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课题组将辐射技术应用于功能COFs材料制备中,实现了室温常压下接枝功能化COFs材料的一步制备。
上海有机所游书力课题组:铑催化N-苯氧基酰胺与芳基1,3-丁二烯不对称环化反应研究
游书力课题组通过催化剂优化,有效提高了手性环戊二烯基铑配合物的合成及铑催化不对称C−H键官能团化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及立体选择性控制。
华东理工大学曲大辉教授课题组:基于葫芦脲的超分子多色荧光体系用于信息加密
曲大辉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葫芦脲主客体作用的多色荧光体系,分子基元末端基团的改变造成主客体结合方式的显著差异,产生不同的荧光信号,揭示了结构-性能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具有时间依赖性的信息加密材料。
武汉大学周强辉/程鸿刚团队:Catellani反应/NBS环化接力构建1-溴乙烯四氢异喹啉
武汉大学周强辉/程鸿刚团队将芳基碘化物、氮杂环丙烷以及末端炔烃参与的Catellani反应与NBS介导的环化相结合,以良好的产率模块化构建了1-溴乙烯四氢异喹啉,并且利用该策略完成了活性生物碱cularine的全合成、8-oxopseudopalmatine的形式合成以及dactyllactone A的首次全合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张卡卡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高效有机室温余辉材料的构建新策略,即将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机制引入有机余辉体系。该构建策略可以为捕获三重态激发态并显著提高有机余辉效率开辟一条额外的途径。
华东理工大学马骧课题组综述:通过调控分子间相互作用构筑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华东理工大学马骧课题组对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构筑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该领域研究挑战和未来机遇。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具有实用性的可反复化学循环生物降解共聚高分子
王玉忠院士团队通过两种聚合上限温度相近的环酯单体可控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可满足实际应用要求且可反复化学循环的生物降解两嵌段共聚物。郑州大学臧双全课题组实现混合阳离子手性钙钛矿的暖白圆偏振发射
郑州大学臧双全教授课题组合成了两对手性一维溴化铅钙钛矿晶体,分别是单阳离子钙钛矿R-/S-(AMP)2Pb3Br10(1-R和1-S)(R-/S-AMP = R-/S-2-氨甲基吡咯烷)和混合阳离子钙钛矿R-/S-AMP(DMA)PbBr5(2-R和2-S)(DMA = 二甲胺)。这四种手性钙钛矿均表现出自陷激子宽带发射特征。由于非手性DMA协同诱导较强的手性传递,在2-R和2-S中观察到增大四倍且红移的圆二色性信号和强烈的暖白圆偏振发光性质。涂永强院士团队:螺环氮杂卡宾-钌(IV)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碳-氢烯基化反应
兰州大学涂永强院士团队继合成一系列新型螺环氮杂卡宾-铱(III)pincer配合物后[1-3]。近期,该小组的蔡恒博士等人又实现了螺环氮杂卡宾-钌(II, III, IV)pincer配合物的合成。其合成过程包括:钌与螺环氮杂卡宾配位,随后对苯环双sp2碳-氢键金属化。湘潭大学谢鹤楼/王平团队:一种通过双交联网络得到超长寿命聚合物室温磷光的普适性策略
湘潭大学王平副教授/谢鹤楼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在不加交联剂的条件下通过光聚磷光单体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得到双交联网络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普适性,所得双交联网络具有3.54秒超长磷光寿命、25秒余辉持续时间、13%磷光量子效率,且该类聚合物具有超高温(140℃)耐受性,在水溶液中仍有2.45秒的超长磷光寿命。陈义旺/廖勋凡团队:基于苯并三氮唑类“防晒霜”的三元策略用于构筑高效且光稳定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江西师范大学陈义旺教授和廖勋凡教授团队采用安全无污染的苯并三氮唑类紫外线吸收剂UV329作为分子“防晒霜”构筑了高效且稳定的三元OSCs。UV329的加入使器件表现出更强的光响应性、更高和更平衡的载流子迁移率,并有效抑制了共混膜的光降解。徐利文课题组综述:基于Si-H键官能化反应的不对称催化构建硅-碳键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徐利文教授课题组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用于不对称催化构建硅碳键的硅氢键官能化反应进展,重点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对映选择性 Si-H键官能化实例,涉及不同氢基硅烷的特殊反应性及硅氢键活化的立体选择性起源。厦门大学黄维院士、李林教授课题组:基于新型荧光抑制剂探针的胶质瘤MAO-A组学分析与超分辨成像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黄维院士、李林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MAO-A酶促活化的荧光抑制剂探针(HD1),通过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和组织中内源性MAO-A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共价标记与荧光“点亮”,实现原位超分辨成像和蛋白质组学分析,为临床样品MAO-A检测和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了实用性新工具。苏州大学王殳凹课题组: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的层间协同配位作用实现酸性废液中贵金属铂(Pt)的高效提取
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课题组将超分子识别作用机制与COFs类吸附剂材料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合成了一例亚胺连接的结晶COF材料(SCU-COF-3)。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所有供稿的作者!感谢“CBG资讯”、“化学加”、“纳米人”、“知光谷”等公众号的合作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