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读名家 | 高尔基:在人间
在今天,我若说喜欢高尔基,不知会不会被人嘲笑老土、不合时宜。
但真的是好喜欢他。喜欢他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本多好看的小人书呀,翻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翻烂为止。它们,温暖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让我知道底层的寒暖,懂得慈爱悲悯。
昏暗窄小的房子里,我的父亲摊手摊脚静静躺在地板上。
他穿着一身白衣裳,光着脚,手指无力地打着弯儿。
他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了,成了两个黑洞;龇着牙咧着嘴,他像在吓唬我。
母亲跪在他旁边,用那把我常常用来锯西瓜皮的小梳子,为父亲梳理着头发。
母亲围着红色的围裙,粗里粗气地自言自语着,眼泪不停地从她肿大了的眼泡里流出来。
三岁的阿廖沙的父亲死了,他不得不和母亲瓦尔瓦拉一道,投奔诺弗哥罗德城的小康之家的外祖父、外祖母。善良、温厚,在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外祖母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光。这是他不幸的《童年》——“夜里,仰望天空,这心中涌现出许多让我泣下神伤的悲惨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父亲,他一个人拄着棍子往前走,后面跟着一条长毛狗……”
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铅一般沉重的丑事”——尽管生活中有母亲失去丈夫的无望、舅舅争夺家产的折腾、外祖父的性格乖张,“小茨冈”伊凡的悲惨死去,可是依然有着那么浓烈的爱和温暖,外祖母的童话故事,好朋友彼得大伯,他是一个马车夫。
最喜欢这一节,仿佛电影镜头一般,清晰,活灵活现:
米哈伊尔舅舅要跟那个眼睛快瞎了的格里高里搞个恶作剧,他叫9岁侄子把他的顶针在蜡烛上烧热。
萨沙很听话,拿镊子夹着顶针烧了起来,烧得快红了以后,偷偷地放在格里高里手边,然后就躲了起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外祖父来了,他想帮帮忙,于是坐下来,不紧不慢地戴上了顶针。
我听见叫喊声跑进厨房时,外祖父正用烫伤了的手指头掸着耳朵,他一边蹦达,一边吼着:
“谁干的?你们这群混蛋!”
米哈伊尔舅舅趴在床上,用嘴吹着顶针儿。
格里高里依旧缝他的布料,不动声色,巨大的影子随着他的秃头晃来晃去。
雅可夫舅舅也跑了进来,掩面而笑。
外祖母正用擦子擦着土豆儿。
阿廖沙11岁时,母亲又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在人间》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决心。五年后,阿廖沙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准备到喀山去。
这三本小书,就是高尔基的自传。
1871年,高尔基4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
1879年,高尔基11岁走向“人间”,独立谋生,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
他冷峻的眼神,有点特别的山羊胡子,不与流俗的特立独行,很难被人左右。
2《在人间》
我来到人间,在城里大街上一家“时尚鞋店”里做学徒工。 我的老板是一个小胖子,他有一张棕褐色的粗糙的脸,一口绿色的牙齿,一双污浊的水泡眼睛。我觉得他是个瞎子。为了证实这一点,我对他做了一个鬼脸。 “别做怪相。”他小声而严厉地说。
为生计,阿廖沙来到鞋店做学徒工。
之后,他与外祖母摘野果养家,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那个阴暗的底层社会,人们处于无尽的焦躁和失望中,世界是黑暗的,现实总是不尽人意的,“虽然我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我不能理解,一个人怎样可以逃避一切呢?况且在我们周围的生活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值得珍视的东西呢”。
《在人间》以诗性的笔触,展示着高尔基的外祖母,这名善良、朴实而伟大的俄罗斯妇女和自然和人间的相亲相爱:
我默默地跟在她后面,十分小心,生怕她发现了我,因为我不想打扰她跟上帝、小草、小青蛙……谈话。沉沉的地方,这里不时射进几道金色的阳光。林中暖和舒适的地方,不时轻轻地发出某种令人向往、催人幻想的声音。交喙鸟吱吱地叫,小山雀啾啾地鸣,杜鹃咯咯地笑,金莺打起了口哨,燕雀一刻不停地唱着嫉妒之歌,古怪之鸟松雀则唱得犹豫不决。碧绿色的青蛙在我们的脚下玩耍;黄颔蛇爬在树根中间,昂起其金黄色的小脑袋,正窥视着青蛙;松鼠吃着东西,发出咯吱的响声,其毛茸茸的尾巴在松枝间掠过。你能看到的东西太多了,却还想看得再多一点,走得更远一些。 松树的树干之间有时出现一种透明的、非常轻盈的巨人般的身影,然后又消失在稠密的绿荫中,透过绿荫,露出一块银中带绿的天空。脚下是一片青苔,它像一块豪华的地毯,上面绣满了越桔丛和干酸果蔓的图饰。石悬钩子在草地里像一滴滴血,闪着亮光;蘑菇放出的浓香,十分诱人。 “至高无上的圣母,人间灿烂之光!”外祖母一边喘息,一边祈祷着。她在森林里就像是周围一切的主人和亲人。她像熊一样慢慢地走着,看到一切,夸耀一切,感激一切。似乎从她身上散发出一股暖流,注满整个森林。当我看见被她踩踏过的青苔重又伸起来、舒展开来时,心里特别高兴。
事隔许多年,笔者对高尔基的这段《在人间》生活,依然记忆犹新。
“我的活很多:要干清洁女工的各种杂活,每周三要擦洗厨房地板,洗涮茶炊及铜制餐具,每周六要擦全部房间和两个楼梯的地,要把烧炉子用的木柴劈好,并搬过来堆放好,要洗餐具、洗菜,随女主人上市场,提着盛满菜蔬的篮子跟在她的后面,还要跑商店买东西,进药房买药,等等。”
“直接管我的人是我外祖母的妹子,一个喜欢唠叨、老要生气的老太婆,她起得很早,每天六点钟左右就起床,只穿一件衫衣,匆匆地洗把脸,便跪在圣像面前,久久地向上帝诉苦,抱怨自己的生活、孩子和儿媳妇。”
“结果可想而知,我被狠狠地揍了一顿。老太婆拿了一把松木劈柴抽我,疼倒不算太疼,但却在背上的皮肉里留下了许多扎得很深的木刺儿。到了傍晚,我的后背就已经肿得像个枕头了。第二天中午,主人不得不把我送进医院。
医生长得又高又瘦,样子有点儿滑稽。他为我做了检查,然后用低沉浑厚的声音平静地说:‘对于这种毒打得写一份验伤证明。’
主人的脸红了,两只脚不安地在地上蹭来蹭去,小声跟医生说了些什么。医生的目光却越过他的头顶注视着前方,简短地回答说:‘我做不到,不行。’
随后他问我:‘你想告他们吗?’
我身上疼痛,嘴里就说:‘不想告。您快点儿给我治伤吧……’
于是我被抬进另一个房间,放在手术台上。用一把凉丝丝的挨在身上挺舒服的钳子给我拔刺。做完手术后,医生说:‘拔出了42根木头刺儿,伙计,记住吧,你有资本吹嘘一番啦!明天这个时间来换纱布。你常常挨打吗?’
我想了想,回答说:‘从前挨打的时候很多……’”
高尔基在极度的忙碌中,在主人的压榨和严格控制下,利用一切可能,抓住一切时间,如饥似渴读书:
“我已经能悟出什么样的书叫做好书,懂得了好书对于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正是读了这些书,我的心里才渐渐形成了坚定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孤独,因此我绝不会走投无路!”
“生活固执而粗暴地从我心中抹去那些美好的文字,恶毒地用许多破烂儿顶替它们——我愤怒而顽强地抵制生活的暴力。我和所有的人一样,顺着生活的河水漂流,但是对我来说,河水显得更寒冷,河水托起我并不像托着别人那样容易,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会在某个水深过顶的地方沉没。”
高尔基,他在黑暗中长大,却始终在寻找光明。
3
《我的大学》
时隔四十多年,我又翻出高尔基的三部曲来看。《我的大学》无论从情节的婉转动人、人物的性格丰满、情感的浓烈深沉而言,和前两本书相较,均稍逊。因此,也就不过多着笔。
“我一直站在船尾向外祖母张望,她在码头紧靠水边处站着,一只手画着十字,一只手用破旧的披肩角擦拭她的眼,那是一双永远对世人充满慈爱的眼睛。”
“就这样,我们在步尔美克地区的卡布库尔——贝依渔场上的一外渔民合作社开始了新的生活。”
很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明白,因为生活的贫困,俄罗斯人似乎都喜欢与忧伤相伴,又随时准力求着遗忘,而不以不幸而感到羞惭。
漫漫的日月中,忧伤就是节日,火灾就是狂欢;在一无所有的面孔上,伤痕也成了点缀……
——高尔基而今,到俄罗斯旅游,可以看到在莫斯科市中心卡恰洛夫街6号门前钉着一块牌子:“马克西姆·高尔基于1931年至1936年曾在这里住过。”这是一栋灰色的两层楼房,原来是俄国富翁里亚布申斯基的私宅。
“伏尔加河静静地流淌,秋高气爽,天空澄澈,两岸的秋色很浓,一片收获前的景象。”随着《童年》这一段秋色描写,他对读者展示着俄罗斯大地的美景,也开启了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的写作之路。1892年,他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马克西姆(意为最大的痛苦)发表作品。这一切表明,他的一生,并非为享乐而来。
“辽尼亚,人间的事儿啊,就像花边儿。而织花边儿的又是个瞎老婆子,你就知道织出来的是什么东西了!”他不是贵族出生,没有高的起点,但他这样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用自己的悲辛人生,践行着自己的言语。他的人生,不在于取得多少的成就,得到多高的荣誉,而在于,他用一支充满童稚的纯真之笔,描绘出俄罗斯大地,迥异于托尔斯泰的底层的贫穷而浓烈的泪与悲。那永恒的爱与忧伤——“苦啊!苦啊!”
他的人生,亦正如书中外祖母教导的那样:“大人正在接受上帝的考验,他们都学坏了,你还没有,你应该按一个孩子的想法去生活。”
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没有艺术,那里有的是不比最崇高的艺术价值低的东西:生活。那里有其自己不经意的美,不成形的、混乱但强壮的美,有自己的美学,生硬的、变化无常的、纯艺术的崇拜者不能接受的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充满能力的美学。(俄国作家、批评家梅列日科夫斯基)
最早看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连环画绘本,197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由我国著名钢笔连环画家董洪元先生绘画。
董洪元,笔名红叶,1926年出生于上海,从小喜爱绘画,自学美术,解放前即开始连环画创作。《在人间》曾荣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创作三等奖。
推荐阅读
每周读名家 | 陈忠实:白鹿原梅影书香 | 弗朗西斯 · 培根:论人生
梅影书香 | 萧红:民国女子
梅影书香 | 柯南·道尔:不朽的福尔摩斯
梅影书香 |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梅影书香 |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梅影书香 | 梁实秋:绿卡再值钱,我也要回家
梅影书香 | 姜亮夫:来自云南的国学大师
策划:闻涓
责任编辑:九龄
责任校对:烟波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