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考试6月亚太考场取消,或许是件好事
Willey的书房,学到的不仅是考试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 《留侯论》
一、变化的世界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并将国家权力和核密码箱移交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冷战两极格局结束。
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时死伤无数。彼时国家总理温家宝亲临灾区,说出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多难兴邦!
小结:我们总是祈求和平,希望一生平稳安康。殊不知,我们本就活在变化的世界中,变化是常态,不变才是非常态。人生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舒适区呆久的人,犹如温室里的花朵,温水里的青蛙,最终自欺欺人,自取灭亡。
二、SAT考试新动态
同样的变化消息,来自今天早上的CB(Collegeboard)官网:
核心要点如下:
美国大学理事会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SAT考试的安全。这些措施包括:
1、减少SAT国际考区考试次数,将一年内次数从6次减少至4次。实施时间为2017-2018学年以及2018-2019学年。考试月份分别为10月、12月、3月、5月。
2、取消2017年6月的SAT国际考场考试;SAT2同一时间的考试仍然进行。
3、将向法律部门和别的政府机构提供我们怀疑作弊和窃取考试内容的备考机构以及个人姓名。
三、应对措施
1、以不变应万变
面对变化的世界,面对突发事件,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先沉住气,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让子弹飞一会。
我们在一生中,会不断地遇到困难,碰壁挨打,乃至头破血流。在这时,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逃避和推卸责任,无可厚非。但要注意,第一反应是感性的,动物性的;第二反应是理性的,社会性的。
第一反应是本能,第二反应才是本事。
同样的,和朋友笑谈,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可以靠上半身(脖子以上)活着,而动物大多只靠下半身(脖子以下)活着。食色性也,是动物精神;仓禀足而知礼节,才是人的活法。
可惜的是,现代社会,平民化十足,氓气十足,乐于动脑、喜欢动脑的人越来越少,更多是靠动物精神谋生立足。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即做本能反应,少了必要的本事。
推荐一本书:《动物精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 希勒(Robert J. Shiller)的佳作之一。
2、危机=危险+机遇
《乌合之众》这本书告诉我们,人很容易由于恐惧和压力而突然丧失理智,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危险和机遇,本就是伴随而生,一而二,二而一的。胆怯的人,只看到了危险;智慧的人,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机遇。
以这次SAT考试取消6月考场来说,马上就会有专业人士或机构跳出来,煽动学生去转到ACT,却不具体分析学生与ACT考试的匹配度。详见拙作:
更有好事之徒,为了一己私利(学费与课金),鼓动学生同时准备SAT和ACT两个考试。我们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如果男生情商不够高,就不要同时交两个女票。同理,如果不是学霸,就不要同时备考SAT和ACT。详见拙作: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如果连这种危患意识都没有、只知道人云亦云的话,干脆别别出国了,省的丢人现眼。
3、理性应对
我们对今天这条新闻的主要解读,在于:
CB的措施,只是关了几次国际考场,不是不让国际生去考试了!
由此类推,6月亚太考场取消,我们可以选择去北美考;轻车熟路后,或许还可以参加将来8月的北美SAT考试。顺带着,延长10-15天,把可能的游学履历一并完成,摊销了往返机票的成本,何乐不为?毕竟,靠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继而,我们也应该转化思路,不打无准备之仗。往年六次的考试频度,让很多学生,把考试当儿戏,没准备好就去考试、裸考的情况时有发生。考试频度高,不代表让我们每次都去考(当然,以挣取课金为主要目的、不管学生死活的机构和个人自然非此想法)。考试频度低,就更应该备考充分后,再去考试。父母再有钱,是父母的,不是学生的。浪费之风,不过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前奏。
再次,学生、家长、学校、机构都应该及时对新情况做好预案,及时调整季度和年度规划,以应对机遇和挑战。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厌恶变化的人,终将被时代所抛弃;拥抱改变的人,才可能成为时代的宠儿。
四、契约精神与群氓文化
深层一些,我们应该思考:到底是什么,使得亚太考场,无论是SAT还是ACT,变成泄题或异常情况的重灾区呢?
回答是: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式契约精神与亚洲群氓文化之间的死结!
所谓美式契约精神,就是建立在“人性恶”前提下的诚信制度,通过个人信用的积累和互联,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强大的震慑力,由于其违约成本过高(一件小事可能影响未来一生的个人信用,如金融、医保、教育、工作等),使人们望而却步,不敢以身试法。然而,“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当一些看似完美的制度,放到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如果该制度没有因地制宜,做好充分本土化的话,则很可能会步履维艰,甚至碰壁消亡。
很可惜,SAT和ACT考试碰到的土壤,是以群氓文化为重要代表之一的亚太文化圈。
所谓群氓,是指已故的美国作家阿伦特、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笔下,现实社会中的一群人:他们并没有犯什么伤天害理的罪行,为的只是图自己的小便宜、或是盲目从众,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导致了整个社会群体的混乱和丑恶,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无法从他们当中找到,因为他们每个人并不是大奸大恶。阿伦特因此也称之为“平庸的邪恶”。
美式契约精神与亚太群氓文化相互撞击,得出的经典案例,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的上海,发生的“安利退货风波”;具体的事件过程,大家可以很容易的在网上搜到,这里不做赘述;通过这一事件,上海人民代表全国人民,很好地给美国人上了一课,也给自己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当然,我们没有任何资格责备或蔑视当时的上海同胞,因为我们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我们的城市或我们的家乡,就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
因此,当SAT或ACT考试遭遇到亚洲的留学生群体——亚洲精英家庭的继承者们——奇妙的群氓化学反应发生了:90%的受害学生将不得不和10%的群氓学生一起为自身文化的劣根性买单,而SAT或ACT考试中心就像一头突然闯入闹市的大象,不知所措,却又难免伤及无辜。
2014-2016年,当SAT或ACT在亚太考场出现各种严重问题时,我们给家长和考生的建议,都是远离亚太考场。详见拙作:
这篇文章的核心思路如下:
“远离亚太区考场!远离同龄人中的群氓!尤其是在ACT考试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前(尽管已经官方宣布,2017年9月起,ACT考试亚太区将实行机考),为了学生成绩的含金量以及出分率不出意外,建议广大考生远离亚太区考场。”与其说这是消极的逃避,不如说这是积极的曲线救国;令我很欣慰的是,华北区一些名校的开明人士,已经开始向学生们推行这一思路。毕竟,“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2017年,SAT国际考场部分取消、ACT国际考场改为机考,种种迹象都表明,美国的出题机构在倒逼着我们完成“远离亚太考场、远离同龄人中的群氓”的工作,三年前的预言,现在看来,一语成谶。
最后,用一段很喜欢的话,结束本次分享: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 《报任安书》
willey的书房 ∣说不尽的文史经典
往期回顾
1、经典课程:
2、SAT vs ACT:
3、SAT考试:
4、SAT考前“六日谈”系列:
5、ACT考前“六日谈”系列:
第一日:考试前一周,务必做好这七件事
第六日:起飞前,检查好行囊,别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