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老吃客弹词宗师徐云志

老周 老周望野眼 2020-02-26

新年新世么,无非是吃吃喝喝。数码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主播,年夜饭尚未开席,网上照片视频已经直播起来了。此时此刻,三高也不怕了,油腻也不忌了,家家户户桌上都是鸡鸭鱼肉传统菜。国人吃得这样油,多少是对当年物质匮乏时代的一种抗议或反弹,中国传统的宴席似乎并没有这样铺张。记得小时候陪老祖母在电台里听徐云志唱的弹词《三笑》,说到唐伯虎雇了一艘小艇追逐华夫人坐的官船,船到浒墅关肚子饿了,船家问唐寅要不要吃饭,报出几只菜名:一客南腿,一份炒虾仁,一份腰片,酒要状元红,汤要三鲜汤,白饭来一碗,一两银子还有得找,唐伯虎挥挥手:“赏与你了。”当年听书听到此处不免咽口水,如今回头来看,这是民国时代阔少吃船菜的珍贵记录啊。


弹词一代宗师徐云志先生(1901-1978)


老祖母在世时喜欢听评弹,各种流派中最喜欢徐云志,因为徐云志的“迷魂调”千回百转、珠圆玉润,真假嗓变换自如,实在糯得不得了,人称“糯米腔”,俏皮的听众说他的音“从杨树浦可以拖到徐家汇”,老太太们没有不喜欢的道理。而徐云志的书中最喜欢的,非《三笑》莫属。我想我祖母那代人喜欢《三笑》,绝非偶然。《三笑》这部书被称为“长脚笑话”,从头至尾噱头不断,而且整部书不管角色是正面还是反面,没有一个死的。和其他任何书相比,《三笑》更轻松、更幽默。我猜想祖母那代人饱经战乱离别之苦,晚年抱台收音机消磨时光,苦情戏实在已引不起她的兴趣,她不想再回忆那些颠沛流离的岁月,只有徐云志《三笑》的悠扬唱腔和幽默表演,能让她回忆起青年时代的美好时光吧。


徐云志和王鹰1962年录制的《三笑》53回龙庭书


刚才说到徐云志在《三笑》中谈到的酒菜,是研究民国时代饮食的珍贵资料。要知道徐云志本人是个著名的美食家、老吃客。《三笑》里提到“南腿”,也就是金华火腿,绝对来源于生活。徐云志吃粥必要配上好的火腿片,而且指定要苏州观前街洙泗巷口生春阳出品的。吴地名菜蒸腌青鱼,必得腌两次,风干两次,再放入甏内用好酒浸泡月余,那才能入得了徐云志的法眼。徐云志的夫人吴爱珠是他的贤内助,烧得一手好菜,老先生只有吃得舒服,说书才有力道,唱起来才更加来劲。徐云志和太太“厾”(音du,吴语扔的意思)蹄髈的故事非常有名,话说有一次徐云志太太买了只蹄髈给他补身子,徐先生说“场方(演出主办方)提供的伙食蛮好,为啥要买蹄髈?”徐太太不开心,把蹄髈往桌子上一“厾”。徐先生接过来说“倷阿是讲厾格?”顺手厾了回去。就这样厾来厾去,书场工作人员打趣道:“老先生,覅厾哉,再厾蹄髈要笃熟(苏州话笃和厾同音,意思是蹄髈要烧熟了)哉!”


美食家徐云志


徐云志不善理财。他说书挣了很多钱,但喜欢存银行。在民国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的存款经过抗战和蒋介石币制改革两次劫掠,成了一堆废纸,所剩无几,唯独喜欢吃吃喝喝的爱好,始终保留。不过到了1966年以后的特殊年代,他这点残存的爱好也成了罪行,有一段关于徐云志接受批判的记录,有趣极了:


  • 徐云志,你是什么人?

  • 我是……

  • 他妈的,大声讲!

  • 我是反动学术权威……,呃,权威

  • 啥叫世界观?

  • 世界观末,呃……立在世界上头看看叫世界观

  • ……

  • 说说你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 我生活方式就是资产阶级,早上一碗头汤焖肉面,还不算数,还要弄一客汤包,或要一客紧酵馒头,或者末,蟹汛时来一客蟹黄小笼……

  • 他妈的!

  • 哦哦,早点末勿罗嗦了,中午末,最讲究了,吃老母鸡勿放火腿,我嫌鸡腥气(台下喊:打倒资产阶级!)茄子呀,番茄呀,不塞肉我是不吃的,还要塞虾肉,这虾末,卖虾娘娘上门,老太婆挑三拣四,挑不大不小的,大了不嫩,太小又嫌小……好哉好哉,是我罗嗦,是我不对,这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末,讲不完的……


七十年代初徐云志从苏州寒山寺“牛棚”里放出来时,已经不像人了,赤着脚穿了双破皮鞋回到家,太太烧了一碗蛋烧肉,徐云志老实不客气,吃了三只蛋、五块红烧肉,白饭满满两碗。南腿?虾腰?状元红?老先生还记得这些吗?


徐云志晚年艺术照,左手叼根香烟,右手拿本《毛泽东选集》


可能因为贪吃的原因,徐云志血压很高,两次中风后终于在1978年病逝。徐云志在弹词艺术方面是一代宗师,他开创了评弹艺术的一个新时代,是划时代的人物。但因为种种原因,徐云志留下的影像资料和艺术上的传人都不太多。有时候我想我祖母那代人的人生虽然坎坷,但在欣赏艺术方面还是幸福的,他们亲眼见过盛年的徐云志起的角色(塑造的人物),那些吹牛拍马者、自私贪婪者、好说谎话者、爱戴高帽者,那些贪吃客、好色鬼、悭吝人、懒惰胚……还有在谈笑间不经意流露的欢笑和哀愁。而我们,只能从留下来不多的老唱片音频中想象大师的风采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53jem31k&width=500&height=375&auto=0

徐云志弹唱《莺莺拜月》


最近我还写了

繁华上海不夜城,天增岁月人增寿

戒烟一年

压岁钱和红头绳

屙野屎和出烂污

评弹名家张鉴庭的人生“暴落难”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郡望,寄庐,四川北路及其他

淮海中路尚贤坊吃穿住用杂忆

和尚贤坊有关的一些八卦

会稽路的天空宇宙之梦

留下,只想留下——写给残存的旧时上海

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