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街角,南京西路夏令配克戏院旧址
我是2001年开始到南京西路上班的,转眼已经17年了。17年时间里,这一段南京西路已变得很多,吴江路美食街、绿杨村、南京西路新华书店……太多记忆消失了。然而忙忙碌碌的上班族,并没有太多时间感慨。对我而言,南京西路是我“上班的地方”,匆匆来,匆匆走,午休时才上街看看,也不过是有目的性地找个餐厅、买点东西。很少有时间看一看这条充满历史感的马路。昨天下班,正是黄昏时分,我走到南京西路凤阳路和石门路的五岔路口,身边是熙熙攘攘的车来车往,抬头一看:原来前几天我两天我写的一篇一百年前,上海滩花国评选大总统中提到的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首映的地方:夏令配克影戏院就在我的身边。
所谓“夏令配克”,就是英语Olympic,如用普通话英译,Olympic和夏令配克没有任何关系,绝对属于鸡同鸭讲。但如果用上海话来说,“夏令配克”和Olympic搭配得天衣无缝,尤其一个“夏”字,翻出了英语中抑扬顿挫的韵味,比普通话平平无奇的“奥”字传神得多。中国第一家营业性的电影院是西班牙人雷玛斯(Antonio Ramos)于1908年在乍浦路创建的虹口活动影戏园(已拆,乍浦路海宁路口有一座纪念碑),1914年9月8日雷玛斯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凤阳路口又建了一座新的剧院:夏令配克影戏院。雷玛斯为什么要用“奥林匹克”这个名字,不得而知,可能这位“电影大王”雷玛斯也是个体育迷吧。
乍浦路的虹口活动影戏园是溜冰场改的,雷玛斯只是用铁皮将原先露天的溜冰场围起来,人称“铁房子”,最早只有250个座位,相当简陋。但“夏令配克”就不同了,当时雷玛斯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金,戏院又处于市中心的静安寺路,自然要大干一番了。当时的夏令配克影戏院规模堪称沪上第一,装潢也极尽富丽堂皇,可说是风光无限。刚开幕时放的主要是美国和法国影片,到二十年代,中国电影崛起,夏令配克戏院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也就不一样了。
1926年在上海发了大财的雷玛斯隐退回国,夏令配克改而隶属于张石川等成立的中央影戏公司,后又转租于俄裔葡萄牙商人赫思倍。影院的英语名字改为“Embassy”(大使馆),中文名字仍叫“夏令配克”。Embassy时代的夏令配克依然开风气之先,1929年2月9日首映有声影片《飞行将军》,虽然只有声响没有对白,但这是中国第一次公映有声电影。
进入三十年代,随着大光明、国泰、南京(今上海音乐厅)等新戏院的开张,夏令配克的设备显得陈旧,建筑业年久失修,在和新戏院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不复当年的盛景。1934年10月8日播放《孤军魂》后,停止营业。1937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后,夏令配克一度作为难民收容所(名为卡德路难民收容所),成为上海抗战初期最早的难民收容所,共收容了难民同胞八九百人,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妇女成立识字班、缝纫绒线编结班,难童教育也搞得有声有色。不少青年从这里出发,参加了新四军。
1939年12月10日夏令配克戏院又归属于国人潘志衡,重新大修后改名“大华电影院”,成为美国米高梅公司的院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又被日伪的中华电影公司使用,抗战胜利后收回。
大华电影院(Roxy Theater)
1951年大华电影院由上海市文化局接管,改名新华电影院,曾是静安的特级影院,1994年拆除。
在上海的街头,每天匆匆走过不曾注意的转角,还有多少故事呢?
最近我还写了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