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失的西湖路和永安第一棉纺织厂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杨浦的发展比市中心要慢一点,但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产业在转型、面貌在更新,与之相伴随的,曾经的街道在消失。杨浦南区很多马路曾有外国名字,不少是租界时代用亚洲城市命名的,这些马路绝大多数仍在,但有一些已经消失了,比如今天要讲的这一条:西湖路。


图中画圈的位置

曾经的西湖路


“杨浦”的得名来自于区境内有一条由南向北通入黄浦江的小河:杨树浦港。杨树浦港的两侧,西边的马路还在,即兰州路。东面的河边可以通行,但路名已经没有了。原来这里是有马路的,以杭州西湖命名。路的得名是否与隔壁有一条杭州路有关,不得而知。但西湖路原来的名字可有点稀奇,叫“西哑路”。西哑路有什么不得了呢?看中文名字当然无甚出奇,但英语名字叫Seoul路,也就是现在韩国首都首尔。当年朝鲜半岛是日本的殖民地,Seoul的中文名称变过很多次,汉阳、京城、汉城、首尔……英文名字却一直没变过:Seoul。但公共租界给道路命名的朋友显然没有考虑韩国人的情绪,他们给Seoul起了个奇怪的名字:西哑。“西哑”的普通话发音和Seoul有较大区别,但如果用老式带尖团音的上海话来读,极为近似。


西湖路旧址

路还在,路牌已经没有了


根据文献记载,西湖路共分两段,在杨树浦港东侧。南段自广州路起到杭州路,长280米。北段在河间路以北,长190米。两段西湖路加起来总共不到500米,说起来还真是很短。但西湖路的历史很长,1911年就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规划了,原来的计划是要从杨树浦路一直通到华德路(今长阳路),但没有筑通,南北两段长期不碰头。“西哑路”的名字叫了三十多年,1943年中国收回租界,改名西湖路。“西湖”和“西哑”的上海话发音很相像,西湖路又恰好在杭州路的西边,真是美丽的巧合。但因为城市的变迁,“西湖路”已经湮没了,留下一小段仅容一辆车子经过的无名小径,谁还知道它和韩国首都有过关系呢?


原西湖路所在地


“小河弯弯向南流”

杨树浦港


西湖路虽小,来头却不小。这条短短的马路上曾经有一家著名的民族企业。门牌是西湖路140号,解放前是永安第一棉纺织厂,后改为上海第二十九棉纺织印染厂。这家厂占地面积很大,东到眉州路,西到杨树浦港,南靠广州路,北到杭州路,一整个街区都是这家厂子的,占地6.67万平方米。当年第二十九棉纺织印染厂是上海唯一一家纺织印染联合企业,员工有五千多人。它的前身永安第一棉纺织厂和上海永安公司是亲戚,也是郭乐家族的企业,建于1921年。


九十年代时的西湖路

及上海第廿九棉纺织厂


永安公司创始人

郭乐(1874-1956)


郭乐在创办永安公司之外,和六弟郭顺共同创办永安棉纺织厂和永安印染厂,雄心勃勃要在纺织印染行业大显身手。棉纺织厂是1921年创办的,1935年又创办了印染厂,曾经拥有3万纱锭、700台织机。抗日战争时期工厂被日军侵占,生产一度停止。战后恢复生产。1960年棉纺织厂和印染厂合并,1966年改名上海第二十九棉纺织印染厂。


当年的永安棉纺织厂


永安棉纺织厂车间旧影


如今再到当年的广州路、杭州路、西湖路走走,小路静谧安详,听不到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人来人往。这里成了居民小区,车很少人也很少。郭乐家族后来去了国外,一位小姐郭婉莹留在上海,她的故事由作家陈丹燕写成了《上海的金枝玉叶》,好像是上海文艺女青年必读的书目之一。但郭乐家族厂子里的那些人呢?那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纺织工人,还有后来廿九棉纺织印染厂的职工,竟和西湖路一样隐去了,如果不说,你不会知道他们确实存在过……


当年的廿九棉纺织厂

如今的居住小区广杭苑


沈阳路桥

原名小木桥

现在当然是钢筋水泥的了


杭州路上的西湖理发店


如果非要在这里找一点点和“西湖路”有关的线索,杭州路上有一家西湖理发店,开在弄堂口的小店,坐南朝北。距离原来的西湖路还挺远的,我猜想老板是因为门前这条杭州路才起的“西湖”这个名字,和首尔、西哑,还有那条有棉纺织印染厂的西湖路应该是一点关系没有。


最近我还写了

在杨浦的卡拉奇路寻找邬达克

去民国的上海跑一场马拉松

别了,东方书报亭!

“小鲜肉”和“美丰姿”

闲话比乐中学

戴眼镜说书的石一凤

吃蟹

杨浦图书馆老楼的建筑和人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1978年的上海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江北夫妻相骂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