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戴眼镜说书的石一凤

曲艺艺人戴眼镜上台的好像不多。说唱艺术对眼睛的要求蛮高的,要明眸善睐,要顾望怀愁,才能抓得住观众。滑稽大师笑嘻嘻是深度近视眼,那个年代没有隐形眼镜,他上台演出基本类似“睁眼瞎”,但这并不影响笑嘻嘻的艺术价值。京韵大鼓一代宗师“小彩舞”骆玉笙年轻时不戴眼镜,到唱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曲“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


石一凤(左)和周希明(右)

弹词界的两副眼镜


评弹艺人戴眼镜说书的,年轻的我不熟悉,老的我印象中只有两位:石一凤和周希明。之所以今天想到石一凤,缘于昨天偶然看到过期的新闻,他已在今年七月份过世了。因为六七月份我在俄罗斯出差,没太关注上海的事情,这位我很喜欢的老演员去世竟未注意到。


戴眼镜上台演出的石一凤


如果不是电视戏剧频道经常播放他弹唱的《杨乃武》,可能我不会注意到还有“石一凤”这样一位艺人。他确实没有什么“星”味,中等身材,微微谢顶,还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网上查找他的资料,很少,或者可以说几乎就是没有。他算哪个级别的艺术家呢?好像也算不上。但石一凤一开口,却让我倍感亲切,因为他唱的是严雪亭的严调。严调几只开篇如《一粒米》、《密室相会》、《梦蝶》等,弹唱的人不少。但那都是片段,学几句腔、学几句调,对专业演员并非难事。但在电视书场里开讲严雪亭的代表作长篇弹词《杨乃武》,而且一唱就是六十回,那就很稀罕了,那是要花苦功的,而且不会是一年两年。我记得严雪亭的关门弟子胡国梁也没有完整地说过《杨乃武》。但石一凤在电视里说了完整六十回,一个人、一把三弦,放的单档。


石一凤弹唱《杨乃武》片段:别离情


石一凤的书艺如何呢?作为评弹的门外汉,我是没有资格评判的。我只能说:如果把他说的书和严雪亭的录音放在一起比较,以我的标准来看,差得挺远的。作为民国时代的“弹词皇帝”,严雪亭是自带光环的,站在那里就是个天生的“C位”。而石一凤先天吃点亏,形象不占便宜。闭上眼睛听书,石一凤口齿不如老师那么有劲,嗓音也没那么圆润,毕竟我听的石一凤版《杨乃武》是他进入老年后的演绎了。尤其是“密室相会”系列中那些真假声的自如变幻,严雪亭的演唱是评弹艺术的巅峰,任何模仿、学习他的人都没法达到他那种境界,自然,石一凤也达不到。


严雪亭《密室相会》录音片段


网友@王倖伦 先生赠我的严雪亭录音带


可惜的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完整的严雪亭版《杨乃武》并没有留下来,只有几回书,作为教材、作为纪念。凝聚大师一生心血的《杨乃武》脚本现在苏州评弹博物馆收藏,据说是奉若珍宝秘不示人。评弹的行话,跟师学艺叫“拍照”,后来学习严雪亭和《杨乃武》的人,已经永远失去了拍照的对象,“弹词皇帝”的形象只存在于少量的录音带和人们的回忆中,不可能重现了。惟其如此,石一凤的坚持显得弥足珍贵,在他的艺术中,人们可以窥见和想象当年严雪亭的风采——虽然石一凤是个戴着眼镜上台演唱的艺人。


石一凤演出照


没错,石一凤的艺术和严雪亭有差距。他算不上名家,也没有留下太多资料,我相信当年跟随严雪亭学艺的时候,老师未必很看重他。有资料说石一凤年轻时台风很帅,但没有照片。七十年代他转行在静安区当老师,一直到九十年代以教师身份退休。重新拿起三弦,是退休以后的事了。也许因为这样的经历,石一凤的表演保留了更多严雪亭原汁原味的风格,没有“下手”辅助的长篇,有关子书也有弄堂书,每天看两个小时要看整整一个月。也许正因为他只是个已经谢顶、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的退休老师,所以他可以静下心来,一点一点把老师教他的东西唱出来,慢慢地唱成自己的经典,慢慢把自己也唱成了传奇。


石一凤弹唱《林黛玉》


其实,我也没有耐心听完石一凤的六十回《杨乃武》,我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听一些,抽空上网找些“关子书”重点听。我没有资格写石一凤,更没有资格写严雪亭。而现在连石一凤都已去世了,在八十多岁的高龄,在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因为工作忙,我直到这个星期才知道这个消息。


关于严雪亭我还写过

江北夫妻相骂

弹词皇帝看大门

数字人生一粒米

民兵大摆地雷阵

孔方兄


最近我还写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吃蟹

与蒋介石同框的“矮脚雌虎”钱行素

杨浦图书馆老楼的建筑和人

冻死伦敦的中国网球名将许承基

想当年,他们曾怒斥美国“不自由”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脚手架下的上海底牌

上海有条国庆路

1978年的上海

很像金刚杵的明天广场这儿原先真有过块墓地

“310103”的根:徐家汇路卢家弄今昔

回忆我的老师张国安

我的无锡同乡蔡振华

江北夫妻相骂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