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横沔老街:没有轰然倒塌,只有慢慢消失……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应好友@基诺 老师之邀,昨天和几个朋友搭伴到南汇周浦一游。那是个美食群,我们去周浦也是为了品尝当地特色的“老八样”。疫情期间聚会谨慎,人数严格控制,公筷公匙齐备。老法师找的餐厅果然不同凡响,大家吃得很满意。跑了很远的路来到周浦,马上打道回府未免太可惜了。座中有研究上海老建筑鼎鼎有名的@随意 老师,他提出不如去横沔老街看看,再不看恐怕要消失了。横沔老街我也有所耳闻,貌似离浦东机场不远,但没去过。大家一致同意驱车看。路上我稍微查了查资料,横沔在原川沙和南汇的交界处,接川沙的黄楼、孙桥,以及南汇的康桥、周浦、七灶、瓦屑。在交通以水路为主的年代,横沔因多水而兴盛,“沔”字的字音同“免”,《诗经·小雅》中有“沔水”一首:“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沔就是“满”的意思。现在有些上海郊县土话“满”还读成“mian”,是否春秋古音的遗存?要留待专家来考证了。“沔”字也通“湎”,由水多满出来引出“沉湎”的衍生义。横沔的名字起源于明代,据传横沔港形似旗杆,因而有“旗杆跌倒——横沔(眠)”的说法。横沔的历史说是有1300年,比较可靠的历史由明代发展至今,也有五六百年了。横沔是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乡的,那也有110年了。七八十年代横沔建了新镇,老街不再有人关注,于是冷落了下去。也许正因为这种“冷落”,老街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样貌,也因为这种“冷落”,它又成了新的关注点,它要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了。说着说着,横沔老街到了。


看到的第一个门头就让人震撼


保留


摇摇欲坠的老宅

靠几根木头支撑着


“我顶……”


华氏宅

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


武陵世泽

各年代人的生活场景混合在一起


老房子的屋顶


犄角旮旯里怒放的生命


遮不住的春色


人去楼空


内有住户 请勿入内

本屋没有签约


一栋老宅


斑驳的墙面和残留的窗饰


赏心乐事谁家院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屋顶漏了个大洞


小轩窗


谁写的“真理”


认出两个残字

“家家”


三春好处无人见


天阴沉沉


一层,二层,三层……


新时代的大户人家


新时代的美学


未搬

强入者死伤自负

2020年4月


李府


彩色玻璃


有些地方破了


门把手


2014年的挂历

来自盐城市的教徒


人居住过痕迹


古桥


另一幢老宅


梁上的雕花

浮雕人物遭遇了梁上君子?


屋顶一角


屋顶另一角


不少人物被撬了下来


墙角的磨盘


屋顶漏出一线光


野花


翊园


经查有关资料,这座翊园有些来头。它始建于1921年,竣工于1924年,曾经的主人陈文甫是横沔当地人,做过海上大亨哈同的管家,传说是义子。当然哈同和罗迦陵未曾生育,收养的义子义女不少。陈文甫在老家造的房子,模仿哈同花园,所以叫“小哈同花园”。因其小名翊斌,所以叫翊园。陈文甫的父亲陈子敬是浦东派琵琶一代宗师,人称“天下第一琵琶”,李鸿章对他推崇备至。横沔出过很多琵琶大师,另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林石城家也在附近。有记载说当年翊园内文人雅士聚集,喝茶、弹琴、说古论今。园中有奇石异峰、古书碑文,“轩亭四起、曲廊萦带,具竹树邱阜,引流叠石之胜……”1949年后,翊园成为疗养院,后又改为精神卫生中心。翊园大门紧闭,无法入内参观,当年的盛况,只能“脑补”了。


当年的翊园

如今的上海市民政第二精神卫生中心


翊园屋顶的雕塑


翊园大门上依稀可辨的几个字

人民公社好


废弃的老街

一层一层各个年代的字

叠加上去


丙子重九

丙子年应该是1936年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


……思想万岁!


人民政府

大跃进万岁

人民公社好

再老的老字已无从辨认


露一个背影

门缝里看看里面有什么


电子游(戏?)

您好


另一处老建筑


大办农业


值班纪律


建筑细部


时间关系只能匆匆作别

这幢厂房上的字也有年头了


离开横沔的时候

太阳出来了


告别横沔回到家,查了相关的资料也和朋友进行了一些交流。横沔老街保留了很多历史风貌,早有开发蓝图。它不会变成商品房或是什么购物中心,它的未来会是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一部分,部分保护建筑会保留,横沔老街还会重建。我想过不了几年,一座新的“古镇”会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会有络绎不绝的游人来这里发思古之幽情。餐饮、民宿、停车、纪念品……还有很多说不上名字的开发项目。但这里“人”生活的印记还有没有?那就不一定了。昨天半夜,上海中环几幢“烂尾楼”被爆破拆除,一声巨响。有些朋友没有注意之前发的公告,还以为地震了。横沔老街可不是烂尾楼,动掉它也不需要动用炸药。它不会轰然倒塌,只会一点一点地慢慢消失……之后,几百年的历史会用几年的施工复制出来,成为这座城市新的地标……



最近我还写了

三十年前的浦东

上海滩“小报状元”独爱吃大蒜

穿绷不是穿帮

“戆大”小考

上海老城的夜景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杨浦临青路的九十年代风情

清明时节的这一段平凉路

怕老婆的故事

四行仓库墙面上的另两行字

笑中有泪唱“逃难”

愚人节世相之几种

那一记耳光

怎奈痴儿痴女唤不醒……

乖乖,不得命啊!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