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顺昌路560号|还记得当年的凤鸣书店吗?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2-05-05

每天关注新闻发布会,继续讲一讲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的历史文化。顺昌路一带是黄浦区这一波疫情的中心,今天看到一个熟悉的地址:顺昌路560号。这幢相当独特的建筑位于徐家汇路永年路之间,坐西朝东。最早是浙江人的会馆:浙绍永锡堂,后来刘海粟等人在这里办过美专,关于这段历史,我曾写过顺昌路上海美专旧址寻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浙绍永锡堂和上海美专都是远去的历史,在九十年代顺昌路560号曾有一家凤鸣书店,以书品雅致受到书迷的欢迎,有极佳的口碑。虽然这家书店总共只存在了数年,但差不多三十年过去,仍感难忘。难忘在那里买的书,难忘凤鸣书店浓厚的学术氛围,难忘自己“惨绿少年”的青春,更难忘那个已经逝去的属于书的时代。看到“顺昌路560号”这几个字出现在疫情通报里,尤其让人感到百感交集。


顺昌路560号

原上海美专大门

九十年代“凤鸣书店”所在地

图片摄于2020年


上海美专时期的这扇门


当年的凤鸣书店总共也就一开间门面,营业面积大概二十平方米。九十年代上海书店很多,有品位的书店亦复不少。但凤鸣书店自从1992年开张,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营业面积虽小,好书却不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滥竽充数的书。店堂里坐着的,谈吐儒雅、业务精通,看上去不像营业员倒更像是老教师。凤鸣书店的邮购很有名,几位老先生老太太成天忙着打包发货,你问哪本书在哪里,他们马上就会找来给你。凤鸣书店还举办很多活动,王元化、黄裳……都来店里做过活动。后来才知道,店的主人是《文汇读书周报》的编辑陆灏,店里出出进进的读者,不乏李欧梵、陈子善等大家,当时店堂里应该见过的,但我素来逛书店只是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翻翻,没有和人搭讪的习惯,也就无缘结识了。


当年影响很深远的一本书

王元化《清园夜读》繁体字版

那个年代十四块钱


九十年代书还很便宜,盗版也猖獗。对我这样的学生族来说,去凤鸣书店倒更像是一种熏陶,行为本身的意义大于买书的目的。但我还是在那里买了一些后来珍藏半生的书,杨绛的《干校六记》《杨绛译文集》,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法郎士的《小说集》,梭罗的《瓦尔登湖》,米兰·昆德拉的《笑忘录》……一枚“凤鸣书店”的印章敲上去,内心的欢悦不言而喻。一个月几十块钱的生活费,每到周末从学校宿舍骑着自行车赶到顺昌路,不就为这难得的一缕书香吗?


梭罗《瓦尔登湖》

精装本一版一印


读书的年代转瞬即过。很快踏上社会,投入喧闹的滚滚红尘。蓦然回首,就在我有足够的收入买书的时候,凤鸣书店悄悄地在顺昌路消失了。那是95年还是96年?不记得了。那些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好书,和面容和善的退休老师,还有“凤鸣书店”的招牌,一起消失了,一别经年,算起来都快三十年了。曾经困扰我买书的经费问题,已经不成问题。但好的书店,一家接着一家关了。好的书,更是少而又少。顺昌路560号这个地址,开过各种小店,后来成了动迁组。这里曾经有过一家有品位的书店?当年这里曾经谈笑有鸿儒?一切都已成为过去。顺昌路近两年成了网红,经常看到有人在560号门口讲解,有时我好奇站着听听,美专,刘海粟,丁悚,裸体模特,木心……但我没听到有人提起过凤鸣书店。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凤鸣书店的图章


顺昌路560号

凤鸣书店旧址

图片摄于2018年


《这里有个凤鸣书店》

《读书》1993年1月号


最后还是祝愿世界和平,祝愿所有感染疫病的人早日康复,也祝福顺昌路的老邻居及所有煎熬和等待中的人们平安康健。


最近我还写了

花儿对你笑了吗?小鸟和你说话了吗?

永年路149弄|和东亚近代史有关的一个门牌、一点故事

没有路人的都市

顺昌路612弄信陵邨|和一条卢湾弄堂有关的小历史

99岁“上海小姐”走了,再听一次1948年的“繁华上海不夜城”

1978年的上海,还记得那年的国歌吗?

说说大肠面

“三届通才”朱瘦竹先生的多面人生

杨绛曾是女篮队员,市三女中老校长是队友兼同乡

“斜杠家族”严氏父子和百年《小朋友》杂志


关注“老周望野眼”

扫描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