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幼儿园阶段的品德启蒙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起点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今天是建党103周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学前教育,其根本就在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国特色幼儿园教育事业,就是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德育人,铸魂强魄,从娃娃抓起,从娃娃落实。


这要求幼儿园教育不仅仅关注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的品德启蒙,即通过教育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潜能,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并逐步塑造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也是一项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具体而言,幼儿园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如何将德育与幼儿园的常态化教学进行自然而有效的融合?如何通过日常的教育实践,培养儿童的价值观?


本期,我们聚焦在品格教育上,旨在通过品德启蒙的方式,为孩子们的心灵种下良好道德的种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01/

育“有德之人”


中国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需要构建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教育改革方向又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说,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树立健康第一,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孩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由此看来,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加强品德修养,也正是习总书记给中国教育“划重点”。那么“德”是什么呢?中国自古以来用仁、义、礼三个字来表示。“仁”指的是慈悲之心,“义”指的是合乎道理,“礼”指的是知晓礼节。仁、义、礼三者兼备之人被称为“有德之人”。

以德为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尤其要关注的问题。所谓“德”,它从来不是什么高不可攀或深不可测的事情,而是见到陌生人时的微笑、对长辈的尊敬、遇到挫折时迎难而上、有情绪时懂得排解……它一点不远、一点不空,它不分年龄、不分贵贱,是一种行为、一个眼神……就在我们身边。

2020年2月22日,在浙江绍兴,一个3岁的小男孩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出院后他向护士鞠躬致敬,护士也顺势做了回礼,这一幕恰巧被抓拍传到了网上,感动了无数人。



另外,与之对比的还有另外一张照片,那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



时隔一百多年,同样是两个小患者给医务工作者的鞠躬致谢,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这背后的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更让我们感动于这其中美好品格的珍贵。

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十分强调品格重要性。《易经》蒙卦里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论语》里说:“德不孤,必有邻。”所谓“正”、“德”,追根溯源,说的就是人性向善、荣辱之心、羞耻之心等美好品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对个人提出要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恰好是一个人美好品格的体现。




02/

为未来做好准备


在21世纪的新时代里面,教育必须要为学生的未来做好准备。但现在面临的一个矛盾,那就是未来具有不确定性的,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但教育又必须为未来做好准备,这就给全社会都带来巨大的焦虑,整个社会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东部还是西部,全民都处在育儿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教育本身。

教育部的副部长郑富芝在一次发言里边说到,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需求无疑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学校教育要关注这些变化的趋势,回应新的要求,明确未来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那面向未来,儿童需要具备怎样的品格呢?核心素养将知识、能力、态度和品格融为一体。有的素养可能体现品格的成分多一些,有的素养则体现能力的成分更多一些。但不可否认的是,品格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核心素养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更系统的目标、更整合的框架,即让幼儿品格教育目标具有了更准确、清晰的价值定位,更统整、全面的结构体系。基于核心素养,通过对细化的各项素养进行分析,可更加系统地凝练、梳理出未来取向的重要品格,从而让幼儿品格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合理、有据。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幼儿品德启蒙应当基于核心素养体系,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所需的品格为核心,来进行定位与架构。也就是说,品格有很多,重点是我们要选取适应未来、创造未来所需要的那部分品格,比如友善、乐观、责任、专注等等。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鄢超云和他的博士生团队经过调研和研究,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素养,遵循3—6儿童发展特点,确定了学前儿童八大必备品格:勇敢、友善、自主、责任、关爱、专注、诚实、乐观。其中遵循了一个核心原则——重要但“缺失”。这里的缺失不是说具体某一个儿童的缺失,而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面对这个社会和世界,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体现的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链接:> 品德启蒙丨幼儿阶段“责任”品格的内涵与养成路径> 品德启蒙丨幼儿阶段“自主”品格的内涵与养成路径> 品德启蒙丨幼儿阶段“乐观”品格的内涵与养成路径> 品德启蒙丨幼儿阶段“友善”品格的内涵与养成路径> 品德启蒙丨幼儿阶段“专注”品格的内涵与养成路径> 品德启蒙丨幼儿阶段“勇敢”品格的内涵与养成路径> 品德启蒙丨幼儿阶段“诚实”品格的内涵与养成路径> 品德启蒙丨幼儿阶段“关爱”品格的内涵与养成路径




03/

在生活中渗透品格


品德启蒙要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就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保育教育全过程,注重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

李季湄教授也强调儿童品德教育形成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同一个过程,我们不能说这个过程我只管教育,那个过程只管生活,而是应该贯彻到孩子一日生活的吃喝拉撒睡中,生活理念中涵盖更多的教育内涵。

我们要把保育和教育结合起来,在照顾好幼儿日常生活的同时,更要开展良好的品德教育,培养孩子们优秀的精神品质,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不要企图拿着条条框框对幼儿打勾打叉,品德教育是使人向上的。教育和德育是分不开的,搞教育的人一辈子都要注重德育的教育



品格是生活中的修行,生活德育把品格教育与幼儿当下的、具体的、真实的生活融为一体,不仅限于幼儿园生活,但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品格教育最重要的阵地。

品格教育要融于幼儿生活,不在于能否上好一节活动课,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都蕴含着品德。如在语言方面,有天孙xx来幼儿园很不高兴,原因是“妈妈骂我了。”原来是孩子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妈妈不同意。昨晚自己整理书包,妈妈说他理不好;今早要自己穿外套,妈妈两下给他穿好了。孩子想要坚持,妈妈却觉得他不听话,可孩子觉得自己没有错。老师意识到这是孩子普遍存在的“烦恼”。老师便由此组织了一场谈话活动,孩子们讨论得很是激烈:

“孙妈妈说得对,我们还小,就该听妈妈的话,再说我们也做不好呀!”

“孙xx对的,他主动做自己的事。上次我要扣纽扣也被大人说一顿。”

“孙xx做得对!自己有道理就应该和妈妈说,也不能什么事都听大人的。”

“想自己做是对的,可妈妈不同意也不能不听呀,那样没礼貌。”

……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这样的烦恼,老师便在家长群里发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并开展了一个家长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的活动,他们互相交流想法、互相理解。这样的教育活动就很好,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格教育也是如此!


  链接:> 当“儿童哲学”遇上“品格教育”,一只蚊子也可成为教育的焦点

> 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品德启蒙活动是何样态?这7大场景下的范式不容错过

> 在一日生活中,给予正向的、积极的、温暖的支持 | 案例篇




04/

在游戏中玩出好品格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渗透品格教育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方式。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体现儿童的关爱和友善;在结构游戏中,能够培养儿童的自主与专注;在体育游戏中,传递儿童的乐观和勇敢;在规则游戏中,培养儿童的诚实与责任。每一个游戏都蕴含着品格启蒙的好机会,一个好的幼儿园可以让儿童玩出好品格

我们拿出一张纸,“游戏”在左,“品格”在右。在游戏之下罗列其特点、定义、理解,在品格之下罗列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必备品格。将两者尝试连线,会发现可以建立起一些联系。

我们在玩当中有没有培养出品格,非常值得关注。不是开展了游戏,儿童一定就有很好的发展。玩而不出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儿童游戏当中去细致地观察、解读儿童。如果老师对儿童足够了解,能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儿童梳理和提升经验,哪怕是玩泡泡、玩积木、玩光影这些最基础的材料,也一定能玩出发展。



我们都希望玩出“好”品格,但也要警惕,操作不好可能玩出“坏”品格。游戏形式当中也可能会有不好的品格,比如在角色、场地、材料当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公平。我们如何看待孩子玩的“出格”游戏?怎样应对幼儿对于“监狱”的兴趣?“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中,有小朋友不想当小偷,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当“小偷”吗……

既然是“玩”,那就应该符合游戏的特点。游戏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但如今我们常喜欢把游戏搞得非常确定,就可能丢失游戏的意义和价值。游戏还可能是能调动积极情绪的,具有虚构性的,有过程导向和自由选择的,是令人紧张、刺激、兴奋的,无秩序的,充满未知挑战的……当然,游戏还有不同类型,对儿童学习品质和品格的影响也不同。

在游戏中,我们我们不仅要将镜头对准那些表现精彩的儿童,也要关注到那些表现不那么精彩的儿童,并因此看到他们的精彩,帮助他们创造精彩,玩出好品格。


  链接:> 鄢超云:在游戏中看见品德启蒙的契机




05/

专门性活动中学习品格


如果将品格教育视为幼儿的必然经历,那么幼儿园精彩纷呈的活动则是达成这一使命的必经之道。品格教育要实现可持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从课题走向课程然后走向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好的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办法呈现好的课程,课题经验没有办法很好的转换,最后就会出现“课题经验”“活动效果”两张皮的现象。

如果我试图应用所学以及教学经验去设计品格教育的相关活动,会发现似乎没有很好的支撑去完成品德启蒙的目标;或者活动开展了,但似乎只是简单的堆积,难以形成体系或课程。这是因为一个好的品格教育活动就好比一颗“珍珠”,我们还需要一条线,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不断推进,交织成网

这条线,就是“专门性活动”。专门性活动是每一种品格教育实践的主要部分,可以是集教,也可以是个别活动,可以是单独的活动,也可以表现为语言等领域的活动,主要的目的是指向品格的。

有一些专门性活动指向“看见”“知道”,即让幼儿了解、认知品格。有些则更多倾向“行动”“反思”,即让幼儿实践与内化品格。如此,便形成了一个知道、看见、行动、反思的有意教学框架,形成教学的闭环。



每一个品格基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都有一个发展阶梯,只有了解和理解了品格的发展阶梯,老师才可以对孩子进行更专业更科学的支持。比如说勇敢,儿童勇敢品格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交错的过程,教育者应该结合多个维度、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要素,设置学习目标和内容,有效促进儿童勇敢品格的不断进阶。

第一是自然德性的勇发展阶段:克服恐惧。具体目标包括:知道勇敢就是能够面对自己的恐惧;学会分辨和表达自己的恐惧;学习和练习各种应对恐惧的技巧来增强自己的勇气。

第二是道德德性的勇发展阶段:追求高尚。具体目标包括:知道勇敢是为了实现高尚的目的而克服恐惧;能够辨析行动的是非善恶,有向善的愿望;能够为了崇高的目的而付诸行动克服恐惧。

第三是道德勇气的勇发展阶段:捍卫道德。具体目标包括:知道道德勇气是对道德信念的坚守、对道德价值的捍卫;能够辨析道德勇气的行为表现,有追求道德勇气的愿望;形成坚韧的道德意志,能够为了捍卫道德价值克服由此而面临的困难与危险。


  链接:> 大家说丨鄢超云:幼儿园品格启蒙如何落地,从这12个活动入手
> 黄敏娟 鄢超云:儿童勇敢品格的学习进阶及活动建议





编辑/陈梓汇
图片/人文幼学
设计/何璐琪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深度观察丨人口红利结束后,从“一位难求”到“一孩难求”,幼儿园该何去何从?


理论的力量—在儿童教育变革中反思与展望


毕业多年,你还记得曾经踌躇满志热泪盈眶的自己吗


大家说丨彭凯平:上帝给人类的这4个能力,AI永远战胜不了


一只鸡死了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