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混血娃被华裔斯坦福妈妈送入中国公校,却引发一场中西教育大碰撞……

Monica Crimson教育咨询 NZ 2021-11-14
关于中西方教育的争论,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到底是主动的、以孩子意愿为中心的西方教育更好?还是被动严格地、强调老师家长权威的中式教育更好?至今也没个定论。

虽然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每个孩子适合的教育也不一样,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两种教育都体验过的“过来人”的视角,来深度体味下中西方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Lenora Chu和老公及两个混血儿子(图片来源:sohu)

Lenora Chu(朱贲兰)是一个华裔美国妈妈,同时也是一位典型的成功人士:斯坦福大学本科毕业,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硕士,供职过的公司也都是路透社、CNN这种名号响当当的顶级公司。2017年,她出版了一本名为《小战士:一个美国男孩、一所中国学校和一场全球竞赛》(Little Soldiers: An American Boy, a Chinese School, and the Global Race to Achieve)的书,讲述了她作为一名美国第二代华裔,把儿子送入上海公立幼儿园的经历。在儿子求学中,Lenora写出了自己作为一名美国人对中国教育的质疑、对抗、妥协、理解,以及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

图片来源:barnesandnoble

在这个挣扎的过程中,Lenora并没有给出中西教育到底谁更胜一筹的答案。但在亲身体会后 ,她明白,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纽约,只要是对孩子教育有要求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期望都是一样的:希望他们的人生快乐成功。在期望的同时,他们也同样会陷到教育的焦虑中。只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两者所体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1i 

“移民二代”华裔妈妈 VS 上海公立教育:中西方观念大碰撞

在Lenora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她既受到家庭中国文化的熏陶,也接受了美国原汁原味的教育。因此,当全家因为工作需要搬去中国生活,并把孩子送入中国学校的时候,具有双重背景的身份Lenora本来非常自信,自认为自己很了解中国教育,并开始畅想孩子入园后的美好:良好的中文环境,儿子的中文会飞速进步,并且会像她见过的其他家境良好的中国孩子一样知书懂礼。

Lenora给儿子选的是一所上海顶级的公立幼儿园,这里的孩子都来自于上海精英家庭,老师素质和基础设施更是没的说,可以说是本地家长挤破头都想进的“理想园”了。但是,Lenora没想到儿子入园没多久就遇到了一连串因为文化不同而造成的困扰。

图片来源:sina

先说一说第一件让Lenora感受颇深的事。儿子Rainey放学后开心地拿着一个小红五角星回家,并和妈妈炫耀是自己在幼儿园得的奖。在西方幼儿园和小学,老师也会给孩子一些小奖励,比如进步大、有自信、友爱等等。Lenora开始以为儿子拿的也是类似的奖,结果问过以后却让她感到难以理解:原来儿子是因为一整天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坐着不乱动,十分听话才拿到的这颗五角星……

第二件事则是“鸡蛋事件”。Lenora的儿子一直不爱吃鸡蛋,而作为妈妈,Lenora采用的也是典型的美国方式:告诉孩子鸡蛋有营养,但是如果他不爱吃,自己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吃不喜欢的食物。但没想到,孩子不吃鸡蛋的老大难问题,去了幼儿园没几天就被中国老师解决了……

Rainey在中国幼儿园(图片来源:acminfo、sina)

原来,Rainey到幼儿园后依然挑食,拒绝吃鸡蛋,但老师强迫他必须吃,并且锲而不舍地连续四次喂他吃鸡蛋,直到他把鸡蛋咽下去为止。Lenora得知后,马上和儿子老师沟通了“鸡蛋问题”:她告诉老师,一般在美国不会强迫孩子吃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会告诉孩子这些东西有营养,对他们的身体好,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是不是吃。

“那他选了吗?”老师反问到。

“没……”Lenora如实回答。

“小孩子需要鸡蛋里的营养,所以不管是不是爱吃 ,必须要吃!作为家长,我希望你们能配合老师,告诉他老师说的是对的,妈妈也会和老师一样那么做。”

尽管Lenora对老师的理念表示质疑和震惊 ,甚至觉得老师有点“专治”,但神奇的是,Rainey从那以后开始慢慢接受了鸡蛋这种食物。虽然Lenora不确定孩子的接受是因为对老师的服从,还是他自己真的觉得可以接受鸡蛋了。

Rainey(图片来源:sina)

这些小事让Lenora逐渐体会到中国学校和美国学校的巨大差别:中国非常强调秩序,重视规矩和效率,注重集体性。比如,孩子需要统一时间午睡,做早操,学生更多的是服从老师的管理,自己的感受一般会放在集体利益之后,“听话”也是在中国学校比较受欢迎的特质,比如儿子Rainey会因为乖乖听话坐着而被嘉奖。

最开始,Lenora很怕孩子因为这样的教育变得唯老师是从,为了融入集体而不敢表达自己。但慢慢地Lenora发现小孩子其实也很聪明,尽管他会服从老师,但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比如儿子也会说:“老师说的话并不全对,有时候老师也会撒谎呢!”并且因为规矩和秩序,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控力都提升得很快,中文和数学水平也突飞猛进。

孩子的变化让Lenora也开始深入思考一个问题:东西方教育,到底哪种方式更理想?经历了这些,Lenora认为所有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过得好,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却变得越来越窄,这种状况全世界都存在,因此焦虑也并不是中国家长所独有的状态。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根据自己家庭的需要,在两种教育方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Lenora和Rainey(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作为一名美国人,Lenora开始也照搬了美国家长的思维,比如给儿子的学校提了很多意见和建议,遇到不满的事情会投诉,多次沟通试图让学校在很多问题上适应自己的一些要求,但最终,她发现这些方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不过,Lenora逐渐明白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你在任何地方、任何国家都要学会找到自己作为家长和学校及老师的那条界限。

作为一名成功人士,Lenora承认自己开始有一些傲慢的想法,总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学着中国学校的思考模式,并懂得尊重本地的文化。

2

华裔妈妈眼中的中国教育:摆脱固有的刻板印象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中国教育都有着极大的争议。大家似乎都有一种刻板的印象,或批判或赞美,比如:中国教育扼杀孩子的天性;中国教育很神奇,会让孩子变成学术“天才”……在Lenora把儿子真正送入中国学校之前,她所得到关于中国教育的资讯大部分都是这些极端的信息,因此,她对真正的中国教育非常好奇,想知道这些刻板的传说是不是真的。而当她真实体会后,发现实际上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极端,作为一名作家,Lenora非常想把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这也是她写《小战士》这本书的初衷。

在书中,Lenora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会阐述了中国教育的优势和弱点。

图片来源:sina

对于一直被批判的中国教育过于强调服从老师、强调集体,忽视个体的问题,Lenora表示虽然这样做有弊端,但也是值得理解的。因为有时候在中国现状下,这种做法或许是一种“捷径”。中国孩子多, 班级大,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一个班级通常有40甚至50个孩子,如果不用这种自上而下的威权主义教育,那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在几十年前,中国还存在着大量的文盲,甚至连统一教材、课程标准都没有,而这种统一化的教育能给帮助中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快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中国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让本国的教育整体飞速发展起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Lenora和Rainey(图片来源:sina

以老师为权威的、整齐划一教育,中国家长了解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吗?其实每个中国家长心里都懂,但面对资源有限的现状,这种办法的可行性最高,除此之外能怎么办呢?就全世界而言,教育从来就不是公平的资源分配,有条件的家庭可能选择更好的教育方式,但普通家庭只能跟随本国的主流教育形式,这种问题在哪个国家都存在。

Lenora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中国父母的教育理念,比如,中国父母喜欢给孩子灌输“想成功就必须加倍努力”的思想,他们会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学习未必是有趣的事情,但是你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强调勤能补拙,付出才有收获。这些细节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从小高强度的学习也是对孩子身心的磨砺,比起从小很少接受残酷竞争和考试的西方孩子来说,中国孩子在学业上更能吃苦、抗压性可能更强。但同时,“重视学习”也是一把双刃剑,学习好不好成了检验一个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可能很听话,但整齐划一,创造力不强,孩子其他方面的潜力也因为繁重的学业,而难以被挖掘出来。

为撰写《小战士》,Lenora曾探访的安徽某中学课堂(纽约时报)

为了在《小战士》中更加客观地讲述中国教育,Lenora还分别走访了中国的很多学校,发现在数学方面,上海小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比波士顿小学超前得多。她认为,在欧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专职的数学老师,每个老师都要同时教授两到三科的知识。而中国小学则是每个科目都有专职老师,所以这些老师更能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学科,同时也具备更加丰富的专业经验。

3

中西方教育的利弊,我们该如何平衡?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总结下来,那么可以归纳为一句话:中国教育“先紧后松”,西方教育“先松后紧”。

所谓“先紧后松”,是中国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狠抓知识,通过反复地、高强度地练习把每个知识点都砸牢,同时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并且从心理和能力上更加适应考试的压力。而经过高考迈入大学后,学生则普遍轻松了很多。

所谓“先松后紧”,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给他们太多的学业压力,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去玩,去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挥创造性。但是随着年级越高,随之而来的学业压力也更大,比如,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学业通常是十分繁重的。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中式的“先紧后松”固然会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但也可能因为过度强调枯燥的知识灌输,导致孩子创造力被扼杀,也没时间去找自己的兴趣点,甚至让部分孩子产生逆反厌学的心理。而到了大学阶段突然松弛下来,又让多年只专注于读书的孩子失去了目标,由于兴趣的缺乏,整个人变得无所适从、浑浑噩噩。

而西式的“先松后紧”虽然让一些孩子找到兴趣,一路沿着自己热爱的方向努力向前,但也并不适合所有孩子。因为多数孩子小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学业上没有负担,家长也缺乏引导,所以学业以外大把时间都被浪费掉了。要知道,发现兴趣的“玩”绝对不是“傻玩”,而是有引导有目的的玩。因此,既没找到兴趣点,学业也不扎实的西方国家的孩子也并不少见。

中西方教育的利弊显而易见,如果一定要寻求一种完美的教育,那就是“学业重要,兴趣也重要。”

图片来源:《虎妈战歌》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的基础课程,比如你讨厌数学,我不擅长英语,但不喜欢学也要尽量把基础打好,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种修行。可以发挥中式教育的长处,要让孩子从小明白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好,即使那不是你的兴趣。

当然,基础打牢也不意味着所有时间都被学业填满,父母也可以参考西式教育的方法,带着孩子多做尝试,发现孩子感兴趣的领域。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的部分,有兴趣才有动力长时间往深了钻研。

中西教育的平衡点不好找,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平衡点,毕竟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只要家长多花点心思,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相信总会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平衡点。




想知道更多关于学霸的故事吗?想获得专业教育信息吗?请马上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Crimson的官方微信号。这里有新西兰本地教育资讯,英美的教育干货,IB、NCEA 、CIE、SAT 、ACT等各种考试秘籍,还有来自全世界学霸们的真实故事!


热门文章

IB、剑桥、NCEA中文课有何不同?华裔孩子选中文一定要了解这些“知识点”,盲目学耽误升学!➤澳洲“虎妈”与“佛妈”之战:不同方式教育出的孩子差异巨大,你觉得谁的赢了?➤50岁老妈陪娃高考,结果娃没考上梦校,妈考上了……➤华裔父母的呐喊:我没能给孩子完美的原生家庭,那又怎么了?!➤新冠病愈后,哈佛大学校长说了这些话……疫情期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耶鲁华人女生一封信将“移民两代人”文化撕裂摆上台面,父母该如何参与“华二代”的三观塑造?➤2020年新西兰最新中学排行榜:这所亚裔学生众多的学校成黑马,斩获第一➤这个学校仅有两个“感染者”,短时间竟“传染”这么多!3级警报不等于随意送孩子返校。➤快收藏!针对新西兰学生的各种网络学习娱乐资源大汇总,分类最全最细致!➤不平凡的秋季,这些新西兰孩子成为了人生大赢家:华裔学生竟超过半数!➤华人学生被请愿为英国首相,美国少年行动比疾控中心快:世纪疫情是年轻人的分水岭➤像瘟疫一样的校园危机开始悄然传播,已有学生因此丧命,影响波及全世界。➤想考新西兰澳洲医学院,这五大必备条件一个都不能缺:课外活动、分数线、必修科目等全覆盖!择校误区!把这个新西兰考试结果作为选校标准,会错失诸多一流高中。➤这所刚成立的高中聘请奥克兰文法前校长,计划将一个全新课程引入新西兰➤发烧后小女孩突然病逝,妈妈通过VR与女儿重逢,真的把我看哭了……➤新西兰首部华人主人公的片子是雷剧?但看过剧情介绍我决定今天就陪娃看!➤毛利少年高考满分,被哈佛录取!梦想成为新西兰首个毛利总理。➤从借钱读书到顶级大学再到青年企业家,他斩获纽澳美中各国重量大奖,成为华裔骄傲➤华裔kiwi姑娘体验中美英三国顶级名校教育后,说出了这些真实感受。➤纽澳医学院考试改革后,从医之路的苦你还扛得住吗?覆盖高中到从业的最全攻略➤哈佛新生真实背景大公开,全方位揭露顶级牛校偏爱学生的各种特质!➤2030年,我从哈佛毕业了,没来得及面试就直接失业了……➤砸钱送孩子去私校的家庭现在怎么样了?有人欢喜有人后悔……➤青少年自杀率全球第一,华裔自杀率飙升!压垮新西兰孩子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东西方移民家庭对纽澳教育的看法差别竟这么大,你赞同哪种?➤重要!高中选课前一定要先做这套测试,适不适合学IB必须搞清楚。拿PR VS 换护照:关系华裔孩子上大学找工作的大事,纽澳家长必须要关注!➤亚裔姑娘成功闯关牛津面试,拿下offer却放弃,因为……➤重视!华裔少女因亚裔身份被霸凌,移民家庭绝不能忽视这一课!➤IB、剑桥还是纽澳本土课程?根据孩子自身特点选课才是关键!➤最狠虎妈的闺女放大招儿,总结出一套无价学习攻略超受欢迎!➤耶鲁华裔生的呐喊:亚裔父母为我们上大学付出了什么,你们根本不懂!➤六娃洋人老爸总结出一套完美公校攻略:我花最少钱给娃最好的教育➤私校不一定最好?亲姐仨读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高中,十年后的她们竟这样说……华人家长这样教育孩子被取消了PR!这些家庭小事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顶级公立中学越来越难进了,有学区房也未必挤得进……重磅:新西兰资深老师精心整理的必读书单来了!提高写作必备神器华裔家长的焦虑:砸钱买学区房还是读私校?做完这个测试,你就清楚了……学霸多争论也多,到底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上单性别学校?这种学校被称为纽澳“平民版”私校,但华裔家长却对此知之甚少……
新西兰亚裔少年首次详述哈佛录取真相:实际录取过程或许和你想的不一样……华裔少年美国名校上演两次神反转,而他父母十余年前的人生反转更让人惊叹!纽澳家长注意:高中生别跟风学IB,选了不适合的课反而害了娃!新西兰高中“中文”考卷难哭众华人,看看你能拿几分……独家!新西兰华人学生获奖比例近4成的奖学金究竟怎么考?技巧都在这里!我爸没工作,却把我送进了耶鲁!这篇华裔男孩的“高考作文”火了最新奥克兰高中排名!10分高中的大学升学率拼不过5分,学区房你还买吗?独特视角:海外华裔家长也热衷送孩子出国读书,移民究竟图个啥?95后哈佛小哥创业三年闯入福布斯,开挂人生背后的“另类”成长之路西方教育的骗局?那些为孩子教育出国的中国家庭,究竟经历了些什么?!新西兰华裔少女深入中东难民营!走入联合国的女孩讲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