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另N 篇(卢忠雁)

卢忠雁 知青情缘 2024-02-02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另 N 篇


作者:卢忠雁


----------0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人生苦短,还感觉刚刚过着呢,以为还年青,不经意间,却已向老渐进而去。最近,听了老友们的抱怨,这些抱怨,都是叙说丈夫之种种不是:


   A友说,自己的丈夫越来越邋遢了。早上起来,牙齿不唰,却马上吃早饭了;外出归来,不洗手呀,就吃东西等等。


   B友说,自己的丈夫越来越懒了,过去,是一个比较勤奋的人,不管在工作,或家中,勤于动手的一个人。而今,退休了,无所事事,家务事也不愿做一点。


   C友说,退休的一个人了,丈夫仍然早出晚归,整天“不干正业”……


   嘿嘿,哈哈,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个家庭中的夫妻,看他人的家庭,往往会像看风景似的,看到的都是美丽动人的景色;看自己的家庭,就只能看到日常生活的琐事之多多,烦恼也多。


   生活,就是一本难念的经。生活嘛,不要羡慕他人过得好,你看到了只是其光鲜的一面,那些不佳之景色,你看不见罢了。


   故而,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当下的主旋律。


   还是D友说得对:“婚姻之后,就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想到对方好的方面,不佳之处一笑而过。如此,家庭生活,才能开心愉快地过好每一天”。


   这不,D友一早赶到南京路的凯司令,昨天为爱人订的一只生日蛋糕,今天去取。特殊时期,不能到酒店去聚餐了,那么,就在家里吧。


   我了解D友,她与丈夫,生活中,总是为琐事争吵不休,但相互不记仇。更关键的是双方能在争吵中会迅速地去踩“刹车”,好。


   生活嘛,一个家庭中,不要去刻意地改变对方,更不要去事事论理,装糊涂是最高的境界。不求对方什么,只图身体健康最重要。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念好经不易,但用心用爱用情,一定能念好此经。写到此,看到D友在朋友圈发出的照片:她已领好了爱人生日的大蛋糕!


   我立即写上了对其爱人生日快乐的祝福语,并表示要向她学习:念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植树节的一点感悟》



   早上起来,打开窗户,早春的三月,风一阵又一阵的,感觉仍然有冬天的寒意。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小花开了,这树那树芬芳着的绿色,精神饱满的姿态,兴奋异常的笑脸,招呼着我们迎阳而去。


   噢,今天是3月12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啊。以往的这一天,总有热闹的景头:


   领导带队,在规定的地点去植树。这一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各级组织开展的形式多样爱绿护绿行动,要求“人人参与”的宣传以及不少的少先队员参加,为社会增添绿色,为净化、美化环境作出贡献。


   这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确实不错。然,植树节一过,这些新植的树,生长的情况咋样?这倒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了。


   由此想到:植树节,活动以后,是否有良好的措施,予以跟进的“制度”,落实到位,确保其植树的存活率,使之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


   这就应该建立机制,在植树节过后,将植树的情况“建档”,落实人员,采取“一条龙”的服务,在日常的巡视检查中,倘如新植树苗,有未成活的,可适时补种。也可开展认领的方式,督促加强管理。


   总之,工作要取得成效,方式方法是多多,当采取措施,落实制度,管理到位,使植树节过后,新植树苗快速成长,而不是植树节这天“轰轰烈烈”,过后,就“平平淡淡”了。


   重视植树节,更要一以贯之植树节后的日常管理。


   是的,大家行动起来,争做护绿的使者,这是应当大力宣传的。


   植树节的今天,有此感悟,不敢独享,特一言之。




《形式主义害人》


   形式主义害人,因为检查人好这一口。所以,就有人不得不迎风而为之。


   制定政策的人,要求干活后,留下痕迹。故而,说是电脑化即可(把材料归档在电脑的相关文件夹中,检查时,可以打开电脑查 )。


   但且慢,往往嘴上说清楚,把资料在电脑里归档即可,一旦检查时,总还要打印出一大堆材料来,并按门别类成册。于是乎,在检查前,被检查人,忙得不亦乐乎。加班加点补资料,成为了日常的工作。而且,补的资料,又是要按新的规定整理之。就是年初定好的计划,在检查中,又有了新的规定,知晓了,可以按部就班去补。倘若不知道,就如“瞎子摸象”,全凭着感觉走了。


   有了电脑,一方面,是方便了,诸多文章可以存档,修改以及运用相当方便了。但,对于一些工作,要求大量的材料,按时按点要输入进电脑,赶进度,耗时间,就有一点烦。


   基层苦,苦于上面有诸多的口对下,下面的人,往往是一人兼任多职,工作多,就顾此不疲,忙于应付也为常事。


   呼吁少搞一点形式主义,然,形式主义是一块“臭豆腐干”,闻闻臭,吃吃香的东西。故而,形式主义仍然盛行于世,吃香着呢。


   我过去的工作就是基层的办公室,经常到了检查而忙碌地加班加点,进行资料的大整理、大补改。现在电脑普及了,一方面要有纸张的材料,另一方面,又要电脑中存档好相关的资料,工作量就更大了。


   何时能减压一点呢?我想:只有使之在基层工作通过磨难后,从下层开始,一级级向上提拔为领导干部。这样提拔的干部,大约制定计划并检查时,有体谅心,可能会少一点形式主义吧。


   我退休以后,与居委会干部打交道多了,才知这“芝麻绿豆的官”,管得事体多来兮。所以,要干、说、写“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好。这才知道他们工作非常的不易,资料实在是多多也。


   在居委会工作,实在是一件累人的事。因为居委会工作,是最基层“为民服务”的单位,诸多事,搞不定,就要求居委会去搞定,如:买口罩登记一事就是。现实生活中,干得越多,出错的多机率就多,又,干得多,不讨好更多。基层工作,累一点,不要紧,少吃到批评,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这阶段啊,居委会工作更忙了。我有一次去居委办事,想与之说上几句话,他们都在电脑上手指不停地工作呢。只得“速战速决",办好即走,还是少打扰为好。


   呀,该文写到最后,有点偏题了,就此打住。




 《小宝宝成长感悟记》


   重新学习,人生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这不,友人小张,不,应当讲老张了。


   他对我说,年青时,带自己的孩子时,不知许多事的其中“道道”。现在想想,有点冒失盲目地行事。而今,带孙子了,才恍然大悟也。


  一件事是:当自己的小孩生下来不久,哄来哄去哄不好,横竖不行。以为小孩太作。哄来哄起哄不好时,还会禁不住打二下呢。这是年青时,才会有的举动呀。


   而今,科技发展了,报道的多了,又有小宝宝微信群,诸多事,微信群里一交流,就能“迎刃而解”诸多问题了。


   噢,原来生下来不久的小宝宝,有不少会有肠绞痛的事体。故而,因痛而哭闹不止的现象呀。


   另外一件事情是:当小宝宝长到近9月,长牙齿时分,特别喜欢吃手指。过去不明白,为何小宝宝都喜欢吃手指。现在知道因为长牙齿的时候,难过而啃咬手指呢。好在,而今有磨牙棒,可以买来,一用。


   过去以为又作又闹的小宝宝,一定是性格使然,错矣。噢,是小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有阶段性的“病痛”呢。


   现在成长起来的小宝宝,大多是聪明活泼的小孩,因了怀孕前后的科学“育孩”以及早期的检查和教育,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怀孕时期,经常听音乐和看看美丽优雅的图片之类,这个过去一直强调的方法,这些都管用。因为听惯了音乐,小宝宝出生后,对音乐就有熟悉感和亲切感,经常放一些轻音乐,使之心情能够在安静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成长,好。


  小宝宝健康地成长,需要有一个好环境,有好的环境,就能茁壮成长。那么,成长的过程,还得家庭好好地营造好环境,因为每一个家庭,就是小宝宝健康成长的第一个学校,好好备课,进行辅导吧。




《看病亦难》


   看病,难。难在要看专科,另外,要卡住时间更难。


   朋友说,一日不舒服,特殊时期,只得忍。终于,可以去看专科了,得换2部公交车。到了医院,已是中午时分,得等下午的门诊。问急诊的预检医生,是否能急诊看一下?回答之:"急诊,是一些比较急的“疑难杂症"。你要看专科的,正巧,今下午有专科门诊,你耐心地等待一下。”


   特殊时期,还得测量体温也。下午的门诊时间未到,但医院大门外,却有许多人,在排队。既然已赶了过来,只得早早地在医院门口排队,等待测量体温呢。


   唉,这人在外排队,若得站等一个多小时,就是小年青的人,也喊吃不消。关键是生病的人,大多为老人呀。在这虽阳光灿烂的时辰,不少的老人站着,太累人了。问题是:测量好体温后,在医疗卡上盖一个蓝颜色的章。尔后,到了专科门诊,又要提一张单子,是个人的信息。提好相关的信息后,医生又盖上了红的章。如此,得坐在椅子上,耐心地等叫号,才最后得以看医生呢。


   作为患者,总想看病,在速度上,能尽快一些为好。但往往目前去看病,时间上少则为半天,多则为一天,实在是“劳命伤财”的活计,太累人了。看病的过程中啊:一路上要乘公交车以及等待旳时间太长、太长。见了医生,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就开单做相关的检查或去拿药了。


   所以,去看病,真正是没办法,才去。有时候,小毛小病能抗过去就是了。倘如动不动的一些小毛小病,就去医院看。有时,病未看好,却气成病也。



《态度柔和些》


   特殊时期,有不少的志愿者,在各区的小区门口“站岗放哨”,为阻击疫情而战,作出了贡献,其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把关守好门,我要说一声:“志愿者啊,辛苦啦,谢谢!”


   是的,这一场疫情阻击之战,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都是参与者,并又是全身心投入的战斗员。


   所以,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态度柔和些。当下的疫情之战是当务之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在小区进出口经常会看到为了出示“疫情防控期间人员出入证”时,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争吵。


   一日晚上在楼上,听到下面2个人,一边走一边在争吵,主要是业主忘了带“出入证”,其业主骂骂咧咧的,说是自己是业主,自己买下的房子,竟然不能进来。志愿者说,特殊时期,希望配合一下,为了安全健康,人人有责。我陪你去家,有“出入证”看一下即可。志愿者陪之其到家,确定该户有“出入证”后,就此表示感谢:“谢谢你的配合!”一点小摩擦,在志愿者柔和的声音中“迎刃而解”了。如果志愿者态度不柔和,“以暴制暴”,那么,弄不好,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大多数志愿者在“把门关上”的态度,都较为柔和,柔和些,顺气顺风,皆大喜欢。然,确实也有不够“柔和者”的表现。那日,进小区时,一志愿者在测量体温时,要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出示一下,“出入证”。老人已有动作,只是毕竟上了年纪,动作缓慢一些。边上另一位志愿者误以为其没有“出入证”呢。在边上说:“你靠边,不要影响他人进去。没有出入证,不能进去”。这位志愿者的话,有点“生硬。”由此,老人与之争吵起来。


   把好小区大门关,特殊时期,应当。作为业主或其它租房者进进出出,主动出示一下“出入证”,是一种“义务”。虽然,有点麻烦,但这是特殊时期的一种必然的“工作”,服从于“大局”,不要为一二句所谓的语气“重”之类的话而“鸣不平”。作为志愿者,做好(善)事,要做好、做实。在做的过程中,可用一些文明语:“请出示一下出入证,谢谢你的配合!”


   总之,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理解,多一些关照,大家都做到“态度柔和些”,为创造温暖和谐愉快的环境而尽一份力,那么,春意盎然的春天,春花怒放气象新的日子,更是迎阳气爽,不是更好吗?



《哈哈,难有那股劲了》


   年青时,喜欢热闹,来来去去,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特别是休息天,这里那里的舞厅,去赶场子,一帮子骑着自行车,赶来赶去,最厉害的是一天赶三个场子,却没有感觉到累。生活的每一天,仿佛有使不完的劲,而今,再不可能有这股劲了。


   曾几何时啊,转眼间,突然地退休了。好像感觉还年青,却不得不服老。老当益壮,好汉不见当年勇之类的话语,只能当成豪言壮语式的口号了。


   是的,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得不服老,不得不慢悠悠地生活了。


   是的,有时心不甘,想多做事,多干活,但精力体力脑力,都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能悠着点了啊。如果一定要追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就是今天完成了“任务”,再把每天的“工作量”提前到今天去做,那么,就会透支,就会出毛病也。毕竟,岁月不饶人,不能再提什么“好汉不见当年勇”的“勇猛”状态了。


   总之,“到了什么山,就砍什么柴”。过了一山又一山,高歌猛进始终在路上,“生命不止,战斗不休”,知足常乐,知足长福,过好每一天,努力了,尽力了就好,即使难以再达到预期的目标,又何妨呢!


   保持那股劲,难!那么,尽力而为,为之即可,为之即是。不管是否“成功”,干了,用力了,一切的一切:随心随意,顺其自然。


 


《有点怪》


 


   真正是有点怪,在工作忙忙碌碌之中,总感觉太累太烦,好像最好要轻松一些,才舒坦。


   这不,以前工作在办公室,写得东西多,重压之下,“产品”也多。


   在稍微有点喘气的机会呢,还会忙里偷闲地写一些短文,投稿频率大,中稿率也多。工作着,仿佛是天助神功,不经意间,每年都有不少稿件被刋登,剪剪贴贴成一册,闲悠下来,翻开看一看,这篇写得好,那篇还得“加点火候”才更好呀,自己点评一下,喜事一件,乐陶陶。


   曾几何时,一旦退休了,闲下来,空余时间多了,看书读报的时间也多了,却写得东西少了。是少了工作压力?还是多了懒惰的“动力"?不得而知。就说这每日写随笔吧,内心一直想每天写上一篇,不管写得咋样,只当是一种念想,只当是一种练笔,只当是一种娱乐,只当是一种悠闲,只当是一种休息。


   亦怪,在当下,带孙子小宝宝时,忙得不亦乐乎啊。带孙子小宝宝,累并快乐着。虽然忙碌着,但思绪却反而顺畅,不经意间写下题目,立即而写,断断续续地倒也成了一篇文章。


   那日,闲在家中,一整天,没有思路,写下了3个题目,却写着、写着,写不下去了,只得半途而废。终于,一天下来,直到睡觉前,仍不得要领,不得不懊恼地作罢也。


   真正是有点怪,工作时,太忙,感觉太累太烦;不工作了,太闲,感觉反而心中空落落。是的,想想也是:最好是不要太忙,也不要太闲,适中即是。要适中,这拿捏的分寸,实在是一件难事啊。不管咋的,过日子嘛,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努力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能有一种良好的爱好陪伴之,亦乐。而今,再也不求什么成功之类的了。广为撒网,必有鱼虾,努力之下,必有收获,能得一二之“硕果”呢,就是不错的佳绩。


   努力为是,努力为上,以此为勉之。



《不必悲伤,更不必自卑》



   人生苦短,生老病死亦常事。人之一生,生病太平常的一件事了。生病不必悲伤,更不必自卑。生病之“痛”并快乐着,大有人在。


   A君兄从小生过脑膜炎,大约这一病情的缘故,总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反应有时会慢一拍,说得俗点,较为迟钝吧。但,他在工作中,不因有此病而带来了些许的“烦恼”,反而知其“笨”,更为化力气,更为下苦功,更为勤努力,从农场归来,从基层工人做起,后调科室,从科员做起,到负责宣传科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实。当然,在工作中,得到了领导的提拔是分不开的,但他的“不必自卑”之精神,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从此岸到了彼岸成功的途径,不得不说是一例成功的案例。


   B君兄,也与A君兄情况类似的。从农场“顶替”母亲回沪。工作之余,去读书,终于获得了文凭,一举成功跳槽。从底层做起,踏实勤奋的工作热情,凝聚团队奋为前行,获诸多荣誉证书,得到了领导与同事们的一致好评。而今,B君兄在处级干部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谈及其成功时,他说,其小时候,也生过脑膜炎。生病,这是人生难以避免的一件事,但要坦然面对,知其“病”而不足,更不能自卑。只有鼓劲,只有奋斗,只有拼搏,勤能补拙,勤能补“愚”,人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一直顺顺利利。这就是老天爷有眼,不会给一个人一直是好果子吃,反之亦然。一个人,倘如在一方面好了,有可能在另一方面有欠缺了。这就是有人因病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不便”,却使其会在其它地方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开启另一扇窗!


   A君兄与B君兄,我都非常熟悉,并曾一起工作过,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启发,这是我要深深地感谢的,特别是他们那种不必悲伤,不必自卑的风格,是值得我好好学习,并应当好好发扬光大的。



《好事要做好》


   做好事,要做好。有时,做一件好事,并非就能做好。就说这他人问路一事,往往知情者心中明白,但如表述的不清楚,或有误,就要使之吃药了。也有问路者未听清楚,或理解不当之种种,也会产生失误,一旦走入歧路,一错“十万八千里”,反之路途遥远了。


  这不,今早上外出办事,有人在桃浦路上问路,是要去桃浦镇,不知从哪个遂道进入。我回答说一直走,看见遂道,就可骑入。


   不经意间,我才恍然大悟:前面有几处遂道口呢,如果此人在第一个遂道口骑入,那就不对了。我一想,我得骑快一点自行车,马上加力而骑,去追赶此问路的老者。


   幸好此老者骑电瓶车速度不快,正在第一个遂道口处犹豫不决呢。


   我对他说,此遂道不能进,跟着我,一起骑行。由此而同入到达桃浦镇的那个遂道。穿过遂道后,又上了新陈店桥,下桥后,我指好他要去的方向,就此道别。


   做好事,去做好,确实不易。就这问路一事,使人不入途,指路以后,还得下功夫去陪之“贯彻落实”。倘没空陪之,关照问路者,前行中,在犹豫不决的十字路口,再问一问人,再认一认路,免得走入歧路,不说是浪费了不少的时间,一旦多走了冤枉路而误了正事,才真正是麻烦了呀。


 

《宅家,带宝宝玩“自助”游戏乐陶陶》


   宅在家,要做得事很多,这不,最大的一件事是带小宝宝。


   哈哈,带小宝,趣事多多。


   第一件趣事是:躲猫猫,宝宝躺在推车上,我拿上一块小手帕,放在小宝宝头上,小宝宝会用双手拿下(这是现在的状态)。


   刚开始做这个游戏时,是需要化费一些时间呢,只要多次练习做与说,宝宝才会拿下手帕,从而玩躲猫猫游戏成功。


   我的躲猫猫的玩法是:我一边用小手帕放到小宝宝头上,一边说:“小宝宝不见了”。刚开始,小宝宝不习惯,不知道拿下手帕,只是一个劲他喊叫。我马上一边用手,把小手帕取下,一边说“宝宝出来了”。如此这般,反复多次,习惯成自然,宝宝知道了这一“诀窍”。当我一边把手帕放在宝宝脸上,一边说:“宝宝不见了”。宝宝会哈哈地大笑。我马上说:“宝宝出来了!”宝宝迅速地用双手,把小手帕拿下,并双脚乱蹬,以示胜利的欢乐。灵额,躲猫猫游戏成功。


   第二件趣事是:昨天宝宝他妈说:“看见网上有荡秋千的游戏,可以一玩”。因了此游戏得有2个大人去“驾驶”操作,我爱人积极响应。找上一床单,2大人各站大床边上,各手拉住床单2边,我将小宝宝放在床单的中央,游戏开始:在口号声:“一、二、三”的号令下,2大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左右左,左右左地荡秋千,就在这样的“节奏鸣曲”作用下,小宝宝玩荡秋千,好开心呀,笑声不断。一旦2大人累了,想休息一会儿,荡秋千不荡了,小宝宝哇哇哇地叫,小宝宝在提示大人,他还没玩过瘾呢!于是乎,2大人再累,还得使劲用力地干“工作”。终于,宝宝玩得过瘾了,2大人才放下荡秋千的“工具”:床单!


   将玩荡秋千的小视频传上,亲家母NaNa好开心,她发挥其特长,马上做好了一个腾讯微视,上传发布了,嗲!


   感觉非常有趣,我立即在朋友圈转发,顿时,亲戚朋友都纷纷点赞叫好。


   哈哈,宅在家,陪小宝宝玩“自助”游戏,享受天伦之乐,更为爽歪歪也!


 


《成功之前,必有探索之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功需要努力,但努力奋斗,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倘若经过了艰辛的力量探索,仍会有曲折或困境之时,也有可能有这样状况:经过努力奋斗,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效果不好,或前进之路坎坷,皆有可能。还有,会进入了一个“试错期”的阶段,这就是探索艰辛的一个过程。


   我们要面对现实,敢于探索,勇于挑战,没有现成的模式,照搬照抄,机械“复制粘贴”,并非能有成效。就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行中,一直在探索成功之路。别国或他人的经验,只能结合中国的实践,去用之,试之,在实践中去证明,去校正,去改进,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势不可挡,顺势而为,顺利前行。


   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从新中国建立起,走过了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的强起来的盛世,这就是一个探索之路,艰辛之路,奋斗之路,飞跃之路。其中的甜酸苦辣咸,自有奋斗者的一个成长经历过程。这就是要善于总结,在为之而前行中,在前行中探索成功之路,正是勇于不怕“试错期”的磨难,练好基本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探索,走向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跨入到了新的时代,昂首阔步地迈步走向胜利,从曲折中奋起,从困难中前行,走向了民族复兴之路。而今,正在意气风发地团结一致心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而竭尽全力而为之。


   论及到个人,成功之路,也是如此,勇于去闯,去试,但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前进中,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前行,并在前行中,不断地去探索发现好的做法,善于总结,吸取教训,从而完善校正计划,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去完成工作和任务,向着预期的目标进发。


   人生,总有“试错期”的时候,但要稳步前进,就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去校正、改进,从而走向胜利而辉煌的人生。


   大难之中,方显英雄本色。在疫情阻击战中,才知中国力量之强大,才知中国凝聚力之强势,党中央一声号令,全民皆兵,众志成城,“抓紧抓实抓细,决不能让持续向好形势逆转”,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让我们牢牢记住伟人的气势磅礴的诗句:“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奋力前行吧!




观《送别》有感

——十里长街送英雄回家


敬礼,白衣天使的英雄们!

感谢,白衣天使的英雄们!

感恩,白衣天使的英雄们!

学习,白衣天使是我们新时代好榜样!

“我不是英雄,

只想还你山河无恙家和人安!”

不!

你们白衣天使就是新时代的英雄。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你们用血肉之躯,

筑成了保护人生安康的铁壁铜墙,

你们就是堵枪眼的黄继光,

你们就是不怕“病毒”之火燃烧的邱少云,

你们就是新时代的邱少云、黄继光!


我们送英雄回家,

英雄就应有英雄的待遇:

警车开道,

十里长街,

众百姓自发立队相送,

沿街汽车鸣响声声,

叙说着你们的大爱无疆……


市民相送两旁,

有人跪地不起泪汪汪,

有人激动语无伦次诉衷肠,

有人跑步追车舍不得……

舍不得英雄们离别,

因为在我们心中耸立了一座伟大的丰碑,

一辈子的感恩永记心上。


今日一别,

何日再来?!

但愿山河无恙人健康,

鲜花盛开相约时:

相会就在那黄鹤楼旁,

再叙情深似海意长长!


 

《宅家,工作和生活“两不误”,亦乐》


   疫情之战,不少人不得不宅在家中;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开始,上班族要赶到单位去上班啦。由此,马路上来往车辆以及人流渐渐地多了起来。毕竟,开门7件事,要生活,不生产呢,一定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呀。复工复业,势在必行。


   在这当中,得感谢科技新发展,网络的发达,不少单位可以在网上操作办公的,就采取了家中办公的模式,如此,非常好。


   我退休了,儿子结婚了,小孙子要带,尽管儿子和媳妇在疫情阻击战中,单位不要求赶到单位去上班,但领导要求在家中完成每天一定的工作量。


   于是乎,带小宝宝的“重担”,就落在了我们的身上了,带小宝宝成为了我们的工作。


   这不,宅在家中,“战天斗地”完成各自的工作,得分工合作,明确工作任务,并各施其职,方能如愿以偿完成。我妻负责买、洗、烧;我呢,工作任务就是管理好小宝宝,这小宝宝已会翻身了,又,只要醒着,就一刻不停地动,稍不留神,要摔跤呢。所以,这一工作责任心挺大的,要细心用心,还得有耐心才是。


   儿子和媳妇呢,媳妇是老师,每天在网上为学生上课;儿子搞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家中的二厅,都,被他(她)们占领了。媳妇在厅里,占着大桌子,远程上课;儿子在厅里,占领了电脑,搞设计工作,他俩互不干涉,各自奋战。


   我的工作地点在房间里,为了不影响儿子和媳妇的工作,尽量不去厅内,以免小宝宝一不留神:哇哇叫地影响到他们的工作。


   我妻工作地点:“灶披间”为阵地。“叮叮咚咚”的声音不断,只得关上“灶披间”的移门,尽量动静小一点,再小一点。


  在这当中,儿子和媳妇工作之余,他(她)们会抽空与小宝宝玩耍一会儿,或换换尿布,或做做游戏等工作。


   一大家子,宅在家,忙忙碌碌的一天,从早上到晚上。对了,晚上,吃好晚饭,我与妻子回自己的家休息了。幸好,我家与儿子媳妇家只距离了一条马路,走走几分钟,不然,要换几部公交车,就麻烦了。


   儿子和媳妇说:“爹妈白天忙了一整天,晚上小宝宝呢,我们自己带。这样,可以让爹妈晚上睡个安稳觉。”OK!


   哈哈,疫情之战,在家忙碌工作和生活“两不误”,亦乐。


   突然想到:等到疫情结束,仍然能够在家网络办公的,就在家办公。那,多好啊。如此,可以省时省力省钱。



《善举会被感染》


   疫情之时,宅在家,少了外出轧热闹。如此,看书读报的机会多了,特别是在手机上看新闻,看各类文章更多。


   那日,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快递小哥送鸡蛋,不慎摔倒了。送达收货人后,送货人见快递小哥跌得鼻青脸肿的,非常吓人。马上安慰快递小哥,并拒绝了快递小哥为鸡蛋摔倒后而破费赔钱之举。


   快递小哥过意不去,一定要加个微信,要求收货人检查一下:鸡蛋碎了几个。等快递小哥一走,收货人一看,只有1个鸡蛋没摔破。随后,马上发微信给快递小哥,善意地说谎言:鸡蛋只摔破了2个。看罢此文,为收货人善举而感动。


   一日,我的快递,却在小区大门口的临时存放架子上没有找到。打电话与快递小哥联系。他说,是放在货架最底层的。但我找来找去,仍没有。我又告知快递小哥一声。


   未想到,第二天,快递小哥又来到我小区大门口的货架上寻找,确实没有。快递小哥打我手机,叫我出来一下,一碰面,就要赔钱给我,被我拒绝了。


   快递小哥一个劲地感谢我。我说:“你们送快递的,工作很辛苦!再有,你说,东西放在了货架的最底层,我住楼号的快递堆放层,就是放在货架的最底一层,这就证明了你一定是送过的。现在没有了,也不能怪你。特殊时期,你们坚守岗位,风里来,雨里去的,非常不容易啊!所以,说要赔偿我快递的钱,我坚决不收。”


   倒不是说,不收这个钱,好像有什么“高崇”之处,实是被前面提到的一文所感动,从而善举被感染,变成了我的自觉行动。


   特殊时期,方显英雄本色。许多快递小哥都没回老家过年,为了我们百姓的衣食无忧,在马路上来回奔忙,他们也是抗病毒的英雄之一,除了敬佩,还得感谢呢。


   善举会被感染,我为自己被感染而激动,由此也学着做一做,今写就以上之短文,表扬一下自己,不过分吧。



《立即做》


   中年渐渐地向老年迈步前行。诸多事,要想去做,立即做。不然,刚刚想到要做,总是想,过一会儿,再做吧。结果,往往是忘得一干二净也。


   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诸多琐事,如:在洗青菜的时候,想到,得留一点青菜呢,给小宝宝吃。心想,在炒青菜时,再留一点青菜,煮一下,再给小宝宝吃即可:一手一脚好。


   谁料想,等炒青菜时,早就忘了再留一点青菜给小宝宝了。


   结果,把青菜一古脑儿地都炒了;又得去超市去买青菜了。


   那日,看报纸,把一张有我被刊登一篇文章的报纸,放在台子上,不经意间整理到一堆废报纸那里去了。突然想起,得去放到规定的地方。因了晚上在看电视,就偷懒,没有立即做。我想,反正明天早上,不要忘记就是了。偏偏第二天早上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一直等到要把此文章剪下来,贴成自己的小册子,寻遍家中的放置留下的报纸,没有了此刊登的一张报纸。这才恍然大悟:是忘记“归档”了。唉,等到把一大堆废报纸处理了,才想起这档子事来,岂不晚矣。


   看看都是小事,然是未养成“立即做”的习惯,是也。


   这才想起,有位作家,喜欢随身带上小本本,一旦有灵感出现,马上就掏出小本本,记录小闪光点,这是积累素材呢,为写作收集到大量的材料,一旦进入创作的景地,就能从中拿出“宝贝”,取之,用之。这就是立即做的做法。不然,灵光一现,不马上记录到小本本,过后,再回忆,也回忆不出来呢。再懊恼,也无济于事了。


   生活中,立即做,好;工作中,亦是如此呀。



《自得其乐为是》


   当下,一句“清明前后不问候,明前春茶喝一杯。”的话语,在微信中传来传去,非常热闹。


   有人说,清明时节,只问候不问好。有人说,我是百无禁忌,大家可以自由发挥。又有人说,这是跟风。窃以为,宅在家,有了一些话题,可以大家随便地聊一聊,议一议,也是一件非常有趣、有劲的事情。


   习俗也好,跟风也罢,根据自己的想法,信啥,就去干吧。人生没有太多的讲究,也没有值得太多较真的东西。


   到了中年以后,特别是向老年迈进的时候,更是随意随心随情了。毕竟,少了竞争,少了压力,少了……这个时候呀,自得其乐为是:


   一是开心一点,虽然人间仍有烦心事,去多多寻开心,多多想想好的东西即是。那些过往的岁月,记得好的东西,记住最佳的景色,记牢精彩的回忆,于是乎,心情会更舒畅通透。


   二是得失皆为平常事。得,固然欣喜。倘已努力,难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也得坦然地承受。人间自有得与失,得之这东西,有可能会失之那东西。得失之间,皆为平平常常一件事。人世间,不可能一直得,也不可能一直失,人不会一直幸运连连,也不会一直倒霉不断。固而,不必功于心计去计较。“牢骚太多防肠断”,计较太多徒伤神。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得,努力不骄傲;失,奋斗不气馁!


   人生一世,到任何时间,都要自得其乐,其乐融融,如此,“病魔”还能“侵袭”我身吗?!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

   作者系江苏省大丰县海丰农场安丰分场一大队的上海知青

荐读


二代人的大学梦(卢忠雁)

知青食堂的苦日子(卢忠雁)

假领头(卢忠雁)

穿喇叭裤的日子(卢忠雁)

《遗憾的金戒子》《失恋“坏事”变“好事”》(卢忠雁)

我人生指路明灯——母亲(卢忠雁)

“50”学“吹打”(卢忠雁)

处理好工作和家庭关系及和谐之我见(卢忠雁)

第一次工资,就寄上5元钱给母亲【外二篇】(卢忠雁)

过街楼往事【外二篇】(卢忠雁)

向儿子学孝顺【外二篇】(卢忠雁)

小时候“过夏”二三事【外一篇】(卢忠雁)

父亲篇(卢忠雁)

晨舞改变了妻子(卢忠雁)

《档案》外一篇(卢忠雁)

《感恩老爸的投稿“情结”》外一篇(卢忠雁)

《遗忘》外一篇(卢忠雁)

洁癖的“当家人”(卢忠雁)

《我家的“小鹿纯子”》外一篇(卢忠雁)

我与儿子一起成长(卢忠雁)

三代“读书郎”的故事(卢忠雁)

退休之日正是读书乐(卢忠雁)

难忘露天电影(卢忠雁)

《买书,是一种好心情》另一篇(卢忠雁)

《给男人一点面子》另一篇(卢忠雁)

《墙被打出洞来》另一篇(卢忠雁)

《“一碗汤”的距离,好》另一篇(卢忠雁)

《爱,就这么简单》另一篇 (卢忠雁)

《聚会亦纠结》另一篇(卢忠雁)

《练毛笔字》另一篇(卢忠雁)

《记性差了偷着乐》另一篇(卢忠雁)

《榨汁机的好处》另一篇(卢忠雁)

《学烧菜》另一篇(卢忠雁)

《那时,不懂爱情》(卢忠雁)

《珍惜当下》另一篇(卢忠雁)

《一个真实的你》另一篇(卢忠雁)

《成功之路始于足下》另一篇(卢忠雁)

《爱的感动》另一篇(卢忠雁)

《没时间去生气》另一篇 (卢忠雁)

《农家乐》另一篇(卢忠雁)

《走好人生的后半程》另一篇(卢忠雁)

《阳光灿烂的你》另三篇(卢忠雁)

《不要勉强做朋友》另一篇 (卢忠雁)

《人生总要有拐弯的时候》另一篇 (卢忠雁)

《操不完儿女心啊》另一篇 (卢忠雁)

《有始有终》另一篇(卢忠雁)

生活感悟集锦十六篇(卢忠雁)

《新年三曲》(卢忠雁)

《同舟共济抗“病魔”》另一篇(卢忠雁)

《突如其来的疫情啊……》另二篇(卢忠雁)

《严防死守,好》另四篇(卢忠雁)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另N 篇(卢忠雁)

卢忠雁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