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记论坛 | 项羽是死在东城,还是死在乌江?

韩兆琦 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2021-09-21

     

      从《史记》的《项羽本纪》、《汉书》的《项籍传》与《资治通鉴·汉纪三》的具体叙述、具体描写来看,三者一脉传承,观点与文字都大致相同。其故事都是说项羽在垓下失败后,半夜突出重围,向南方逃去;汉军发现后,紧急追赶。由于项羽在阴陵迷路,逃到东城时被汉军追上。双方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项羽又突围南逃。最后被围困在乌江浦,项羽自杀,五个汉军的军士将项羽的尸体分成五块,因而五个人都被刘邦分侯。


       单看这三篇的故事本身,项羽是死在乌江,事实清楚,应该没有问题。但《项羽本纪》的“太史公曰”出了歧异,司马迁称道项羽的“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实在是“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但可惜的是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甚至他“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明明是描写了项羽经过东城激战后,逃到了乌江浦;而且他还故意有船不上,把马送人,自己下马步战,最后自杀。怎么忽然又在“太史公曰”里说他是“身死东城,尚不觉悟”呢?这不是给自己制造矛盾么?一个两千多年少有其比的大文豪,在文章中出现这种有目共睹的大矛盾,难道他看不出?更奇怪的是班固,他几乎一字不改地抄录了司马迁的文字,而在篇末的评论中竟然也说“身死东城,尚不觉悟”,难道班固也看不出这个有目共睹的大矛盾?

韩兆琦先生如是说



      对此,我以为是这段文字中有错字,是司马迁出了笔误,不是“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应该是“身至东城,尚不觉悟”。我们翻到前文看一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是项羽逃到东城时所说的话。司马迁评论项羽,惋惜项羽觉悟得太迟,故说他“身至东城尚不觉悟”,而不是为了说项羽是死在什么地方。“身至东城”,“身死东城”,在声音上也很接近,司马迁不小心出了笔误,又没有时间反复地读改,故而流传了下来。班固抄《史记》,也就这么照原样地抄了过来。两个大文豪在自己的鸿文中留着明显的矛盾还在其次,它给千百年后的读者留下谜团,令后代读者为之考证,为之争论不休,事情可就多了去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可能不可能在当时就存在着“身死东城”与“身死乌江”两种说法呢?也很有可能。“身死乌江”应该是司马迁、班固、司马光所共同认可的,不然《项羽本纪》、《汉书·项籍传》、《资治通鉴·汉纪三》就不会那么写了。但《史记》与《汉书》又的确不排除项羽“身死东城”的说法。请看《樊郦滕灌列传》说灌婴:“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尤其是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叙述项羽在垓下被韩信打败后,竟也接着说:“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与此相应的《汉书·高祖纪》也说:“十二月,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灌婴追斩羽东城,楚地悉定。”再看与《樊郦滕灌列传》相应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之写灌婴:“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又是一字不差地抄录《史记》的说法。


       项羽自杀后,将项羽尸体分成五块拿去请功的灌婴手下的五个军士是杨喜、吕胜、杨武、王翳、吕马童。这五个人都因为抢到项羽的一块尸体而被刘邦封为列侯,名载于《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其受封的原因都写着“从灌婴共斩项羽,侯”。但究竟在何处斩项羽,都没有写明是在什么地方。大概也许正是因为有“东城”与“乌江”两种说法而不能定夺,故而在表中从略的吧。



      有些学者考证,当时的乌江浦是属于东城,因此说死在乌江浦也就是死在东城。这从逻辑上说不合适,因为司马迁在其文章中是将阴陵、东城、乌江三个地名相对而言的,我们不能将“乌江”与“东城”合说成一个。


       另外,东城之战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也是问题:《项羽本纪》说是项羽率二十八骑,与灌婴所率的汉军数千人反复冲杀,所杀汉军“数十百人”,自己减员二人,而后逃到乌江浦;而《高祖本纪》则说,项羽在垓下被韩信“大败”后,“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刘邦“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项羽本来就十万人,先被韩信在垓下一个大败,后在溃逃中自己一个大败,又被灌婴在东城“斩首八万”,彼此既有矛盾,又存在着不合理。


本文节选自:

韩兆琦著《史记》与传记文学二十讲

您可能感兴趣的历史文章:

韩兆琦 | “鸿门宴”的真相

丝瓷博览 | 项羽和尼禄的不白之冤

史记观止 | 帝王风范(二)

史记观止 | 帝王风范(一)

史记观止 | 红颜两果

清明祭祖 | 史记韩城  风追司马

《史记》的多种打开方式,肯定有一款适合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