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专家“二轨”交流:当前俄美关系中的四大议题(上)
点击“欧亚新观察”
近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网站发表一份题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俄美关系”的会议综述,对今年9月俄美两国专家就此议题进行的视频会议做了介绍和总结。这次视频会议是由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两国专家讨论了对俄美关系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四大议题,分别为军备控制、中美竞争与俄美关系、北极合作和地中海东岸地区问题。现将会议综述编译如下,供研究参考。文章观点不代表欧亚新观察工作室立场。
当前的俄美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糟糕的状态,且消极态势持续存在,并有可能进一步升级。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立场不同的问题还在增加,但两国在某些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机会也仍然存在。为防止冲突加剧,双方都应努力提高双边关系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两国军方之间应保持联系,同时继续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但这还不够。无论是俄罗斯还是美国都能从定期和有组织的双边接触中获益。有效合作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虽然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俄美之间进行有效合作的领域包括北极合作、军备控制以及东地中海地区的合作问题。即便在双方立场存在根本差异的问题上,降低紧张程度的机制也应辅以外交对话,并在此框架下客观评估地区动态、当事方的政策优先事项和彼此的红线。
军备控制
经过数十年艰苦努力才构建起的俄美战略稳定体系正面临崩溃的威胁。违反条约和单方面撤出条约的行为助长了相互间不信任的气氛,特朗普政府认为,现有军控协定已不再适应变化了的安全环境。这是指以下问题:整体核潜力的评估、新型武器的研发(例如高超音速导弹和天基系统),最重要的是中国战略核力量的现代化问题。截至本文发稿时尚不能确定,俄美是否会同意延长将于2021年2月到期的第三阶段缩减战略核武器条约。目前这已是限制战略核武器领域中的唯一一份条约。对未来是否制定一份美俄中军备控制协议的政治框架问题仍悬而未决。
今年夏天,中国宣布拒绝参加三方军控讨论,为特朗普要将中国拉入此类谈判的企图画上了句号。
目前俄美双方在继续进行双边谈判,从种种迹象看,现在的谈判重点是要将条约延长一年(可能延长5年),在这一年时间里将战略和非战略性核弹头全部冻结。尚不清楚验证程序如何。存在一种希望,即2020年将成为解决更广泛问题的军控谈判的新开端,未来的协议将每12个月更新一次。
目前很难判断特朗普政府的谈判策略是什么,是否存在延长START条约的愿望。今年10月,美国总统军控特使马歇尔·比林斯利阐述了延长第三阶段裁武条约的前提条件,而莫斯科对此并不同意。美国坚持认为,未来可能包括中国在内的协议框架应涵盖种类繁多的核导弹装备,包括射程较短的战术导弹系统,并应确定更严格的核查机制。从不久前在赫尔辛基举行的战略稳定谈判看,美国已经制定了旨在冻结其核武库的新战略(美国希望在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前达成一致并宣布这一战略)。
莫斯科最初表示同意无条件延长这一条约,但10月20日却明确表示,不排除同意将核武库冻结一年,以确保延长第三阶段裁武条约的可能性,但双方并未达成协议。
参加专家会议的一位美国专家谈到其与美军高级军官的一次谈话,这位美军高级军官指出,美国认为俄方根据条约所提供的有关俄罗斯核武库的信息并不准确。但与此相比,中国更加令其不安。虽然拜登宣布如果他当选美国总统将延长条约,但如何美国哪个党执政,签订新的战略进攻性武器削减协议的过程将非常艰难。美国两党的共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新技术的出现,目前主要用于解决双边核竞争而建立的军控制度应予以修改。同时,美国许多人认为,军控制度必须不断发展,以满足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军控制度中应列入有效的核查机制,尽管如此,为确保国际安全,拥有不完善的军控条约总比没有任何控制要好。
与以前俄美关系周期不同的是,军控不再是一个不受双边关系影响的独立领域。当前美国在战略稳定上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俄罗斯的关系。华盛顿的普遍看法是,莫斯科违反了现有的条约义务,并干预了美国大选。这增加了延长第三阶段裁武条约谈判的国内政治成本,而且美国总是从外部(与俄罗斯)和内部两个方面讨论军控问题。美国是否批准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取决于民主共和两党对美核武库现代化问题是否达成共识。华盛顿将来可能更加重视与俄罗斯讨论军控问题,特别是在总体环境稳定后美国政客认识到中国对其构成挑战的情况下。但这表明,对美国政客来说,中国问题将取代俄罗斯问题。
未来的军控制度如何?对当前制度的挑战源于条约的缺陷还是政治领导人缺乏政治意愿和创造力?现有军控制度的某些要素能否扩展到其他国家?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未来的多边框架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或是否基于参与者之间的良好愿望,参与的国家可能增加,但同时会使核查机制复杂化。与会者一致认为,灵活、创新和无法律约束力的军控形式和太空政策,特别是在诸如超高音速和反卫星武器等新要素方面,可以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的有益补充。但是它们不应取代限制核武库和平台的现有条约。换句话说,“软军控”不能取代基于条约的“硬军控”。美国一些与会者认为,军控制度倾向于转向“自愿准则”。其他与会者建议应明确“按一致同意原则使军控协议继续发挥作用”的领域。
中国拒绝参加三边谈判的原因是,在战略武器潜力方面,中国明显不如俄罗斯和美国。有与会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承认中国战略核武器相对俄美两国的差距,中国是否有兴趣参与谈判。可以为亚洲中程导弹问题的三边对话创造机会,虽然不能保证美国同意中国提出的条件。无论怎样,中国拥有大量射程在500-5,500公里之间的导弹。美国不久前退出了中导条约,目前在亚洲没有中程导弹,但正与其盟国就部署中导问题进行谈判。亚洲的中导军备竞赛问题可以成为三边讨论的出发点,可以通过P5方式(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促使北京参与谈判。
俄罗斯与美中竞争
目前的中美关系处在1989年甚至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时期。奥巴马执政期间,中美关系已开始恶化,美方担忧所谓“中国的网络间谍活动”以及中国在南海不断扩大军事存在问题。2017年1月特朗普就职后,中美两国在经济、军事、技术和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公开对抗,最近几个月由于新冠大流行,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新冠疫情打击了美国经济,并大大减少了特朗普连任的机会。美国高级官员措施严厉。即便如此,中美之间的竞争是结构性的,而不是个人性的。即使拜登上台,言论虽然可能变得不那么苛刻,但两党仍将保持共识,即与中国的互动中要提高美国的竞争力。
北京也开始认为与华盛顿的长期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尽管没有料到形势发展如此之快。最近的事态加剧了中美竞争。白宫对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施加压力,提高关税,在金融领域展开竞争,加之新冠大流行带来的经济影响,迫使中国加快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双循环战略”旨在降低中国对美国和西方的相互依赖性。
中俄关系与军事化无关。尽管中国继续从现有的全球贸易和金融架构中受益,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并不适合中俄两国。华盛顿的政策拉近了俄罗斯和中国。美国因乌克兰问题对俄实施制裁,因所谓“新疆问题”对中国进行制裁,使中俄团结起来,以寻求替代美元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同时,美国最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将俄罗斯和中国称为主要威胁(尽管华盛顿认为中国是最大的战略问题)。俄中关系也有经济基础。中国对原材料和新能源的需求一直在增长,俄罗斯一直在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减少对欧洲的依赖并希望吸引投资。从美国的角度看,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和俄罗斯一样,都是中国所需的原材料的供应方,如果他们对中国“断供”,俄罗斯将从中受益。
俄美两国的专家对中俄关系的定性是不同的,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华盛顿一些政客注意到俄罗斯和中国都采用了许多相似的国家治理工具,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中俄除经济合作外,正在开始形成联盟关系。也有人认为,俄罗斯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可能使其在经济方面成为中国的“小兄弟”。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坚持认为,为了获得对北京施加政治影响力的杠杆,美国应千方百计利用俄中关系中不可避免的摩擦和分歧。俄方与会者对此并不认同。美国是否准备必要的妥协(例如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方让步)以说服俄罗斯与美国合作对抗中国?俄罗斯与会者还认为,俄方对中俄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不对称性的担忧程度不如美国想象的那么严重,虽然中俄之间在经济规模上存在巨大差异,俄罗斯欠中国的债务并不多,中国仅占俄外贸总额的16%,欧盟则占42%。经济实力并不总是能够提供政治优势。
对莫斯科来说,平衡和多元化是战略要务。它认为中美之间的竞争将是重建现代国际关系的组织原则,其他所有参与者都必须选择与这种对抗有关的战略和方法。俄罗斯的政策旨在创造回旋余地,并确保不在西方或中国的技术或金融平台之间“选边站”。在技术和贸易领域俄罗斯认识到将进一步与中国合作,但也设法通过与欧盟、印度、伊朗和日本等国进行接触来平衡与中国的关系。在中亚,俄罗斯是中国的竞争者,但该地区并不是两国外交的优先方向,暂时不会成为双方加深合作的障碍。
在中美关系范式以外还存在一个新的全球不结盟运动,这是第三条道路,俄罗斯认为自己是这一运动的潜在领导者。近年来俄罗斯行事非常果断,这是其国际地位所决定的,包括试图进入对美国来说战略利益不甚清楚的地区,因此被称为美国特权的“破坏者”。由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战略重点,美国与会者提出一个问题,华盛顿是否同意俄罗斯的“第三条道路”,这一道路旨在使世界不被分成两部分,并且中俄两国在其中一部分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编译:薛析,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文章来源:
Отношения России и США на перепутье, https://russiancouncil.ru/activity/publications/otnosheniya-rossii-i-ssha-na-pereput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