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流变的春节与年俗
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也是人们感恩过去一年的收获、企盼新年吉祥如意的传统佳节。春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从农历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丰富多样的年俗轮番上场,烘托出浓烈的节日气氛。这些具有特定寓意的年俗是如何流变而来的?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年节是如何从节气脱胎而为节日的?这个春节,让我们一起探索关于春节与年俗的来历吧!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一年的尽头也是新一年的开始。在古人的生活中,年文化具有重要的地位,其集中体现便是过春节。年的出现是古代历法的产物,《尚书·尧典》曰“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是以星象、气候、物候确立时间,指导人事。由于中国传统思想强调天人交感、笃信天人合一,时间还承载了测度计量之外的较强的文化意义,渗透着特定含义的时日变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春节便是古代时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
从年到节:中国人的节气与节日
在中华民国推行公元纪年以前,传统纪年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尧舜时代为载,夏朝称岁,商朝为祀,到周朝才开始称年,然后一直沿用并固定下来。古时人们发现岁星行经一次,人间恰好走完四季,至年末祭祀终了,万物周而复始,这既是自然的节律,也成为农事耕作的重要依凭。一年中有四季十二月,再分为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人们根据星象和物候来弄清楚时间周期。由于节气决定农时,是否能准确观测并依照节气劳作,决定了粮食的丰收与否和农业生产的成败,进而影响到更深远的社会安危和国家兴衰,节气对于传统农耕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在繁忙的农事活动中,会将特定的节气作为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举行仪式、典礼和庆祝活动。如过去在立春日,天子会斋戒迎春和鞭打春牛以劝农,民间有戴彩(剪彩为燕以戴之,或为春蝶春钱之形)、拖钩(后世之拔河)之戏,既是敬祈上天以求风调雨顺,也是表达春日来临之际人们的欢欣愉悦之情。
本色纳纱加绣春牛图卷 清
节日则是基于崇拜祭祀和生活需要逐渐形成的民俗文化,更能体现传统观念、人文内涵和纪念意义。节日的形成脱胎于节气,如现在的清明、冬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二者的分野在于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节气按阳历,而节日则从阴历。从节气到节日,是从传统历法中确立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加以庆祝和纪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凸显人文性的节日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逐渐广于节气;不过,作为四季和年月的节点、标记,二者仍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且节气在传统农业社会仍不可或缺。如清明、冬至的特殊之处在于既反映了农耕规律,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清明是人们祭拜先祖、踏青游春的日子,而冬至又称冬节,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当然,在所有节庆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还要属春节,也就是俗语常说的“过大年”。
从年节到春节
春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古时称为年节,是奉祀神灵、崇宗敬祖的传统佳节。《尚书·舜典》有言:“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意思是说,在正月元日这一天,舜到文祖庙(尧的太庙)告祖。可见正月初一这天祭拜祖先的传统从舜的时代就开始了。除了祀神祭祖以外,还有祈福辟邪、团聚拜年、舞龙弄狮等活动。不过春节的日期在古代并不固定,因为以哪个月的第一天作为一年之始取决于朝代王姓,即史书所载“王者易姓受命,必改正朔”之说。正朔即正月初一,夏朝正月如今,商朝以夏十二月为正月,秦代以夏十月为正月,汉初沿用秦制,至汉武帝令人造太初历后,才复改夏制,以正月初一为新年第一天,此后一直沿用至清末。在很长时间里,冬至曾被视为年节。汉代《淮南子》载,“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宋代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都市风貌的笔记《武林旧事》中也有“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的记载;清代顾禄的《清嘉录》中也说苏州人最重冬至节,节前一夜被称为冬至夜,颇类似除夕。春节源于岁首节俗文化,作为朝贺祭祀、除旧布新的重要节庆,春节的时间范围从上一年末一直延续到新年后。由于春节期间也是农闲时节,人们便有充足的时间预备迎新事宜,这期间重要的日子有腊八、祀灶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今小年)、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也被称为元日、朔日、正旦)、财神日(正月初五)、人日(正月初七)、上元(正月十五,今元宵节)等。从古至今,春节都是牵起人们浓浓乡情的桥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如果说有些节日如浴佛节、天贶节已湮没不显,但春节和各地年俗仍然在时间的流淌中生生不息。岁月可亲,有繁忙农事中的生计筹划给人的生机和希望,也有季节更替带给人的时光轮换、年华易逝之感,岁时节令中积淀的传统文化心态,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殷切企盼。
对未来的殷切企盼。
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 求和
岁时节令中积淀的传统文化心态,
年俗的历史演变
传统的岁时节令记载了时间的流逝,记录了农业生活的忙碌和自然河山的悠远,也通过节日展现出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和田园诗意。古时从宫廷到民间,地理范围上从南往北、从东至西,各族人民都将春节视为一个盛大隆重的节日。在整个春节期间,大人小孩皆是喜气洋洋,从腊日(腊八)开始,整个新年的筹备活动已经徐徐拉开帷幕,民间也有“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腊有新故交接之义,汉代尚有腊祭的传统,但到魏晋时日期已不再固定于腊月初八。今天的腊八已与腊祭无关,而是源于佛教节日,据说佛祖在这日悟道成佛。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筍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 所以宋代就已形成熬腊八粥的传统,从实际功用而言,喝腊八粥既有祈福、防寒的功效,也因采用一年结余的食材熬制而成,蕴含了“年年有余”的好兆头。清代在腊日有“悬神轴,供佛马,具牲醴糕果之属”的祭神祭祖传统。今天的腊八节,北方流行以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安徽黟县还有做腊八豆腐的民俗。
腊八过后,重要的节日就是祀灶日了。祭灶曾在夏季,即“孟夏之月其祀灶”(《礼记》),全国各地祭灶日也各有不同,但后来皆定于岁终祭灶。祭灶是古代五祀之一,也称送灶,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这天灶王爷会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的功过,民间便准备供品送灶王爷启程,一般都用一些甜而且黏的东西如胶牙饧(糖元宝,今麦芽糖)塞住灶神的嘴巴,让他回天上复命时多说好话(或封住嘴不说坏话)。但最早的传说则源于汉宣帝时一位叫阴识的至孝之人,阴识在腊日早上做饭时忽见灶神,便赶紧跪拜行礼,因家里蓄养着一头黄羊,便以之祀奉灶王,从此家中暴富,时人多效仿之。后世有典可查的祭灶供品可至宋朝,《梦粱录》载:“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此日市间及街坊,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叫声鼎沸。”宋朝的供品为蔬食饧豆,到清代又添谢灶团,即以米粉裹豆沙做成。人们还会将自制灶神轿子焚送门外,未烬者还入灶中,谓之接元宝;另有以稻草和青豆撒之屋顶为马料豆,并将剩余的吃下,据称可使眼睛明亮。祀灶日民间俗称“过小年”,为了迎接新年,小年也是打扫除尘日,要将全屋一年的积尘清除干净。
民国时期木版年画《上天奏事灶》 国家图书馆藏
小年过后便是除夕大年夜了。除夕夜是辞旧迎新的交界点,民间有守岁的习俗,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守岁便需通宵燃烛,称为守岁烛,也是孟浩然诗句中的“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长筵是守岁的筵席,即年夜饭。岁除还有驱鬼逐疫的传统,汉代高诱注《吕氏春秋》记载:“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称傩。”故家家户户悬桃梗苇索,换上门神和新桃符,门神的形象从上古管理万鬼的神荼、郁垒二神人演变到唐代的秦琼、尉迟恭,桃符则是在桃木板上画神像以辟邪,后木板改用纸,写以联语,即今春联的前身。守岁又有发压岁钱的习俗,古时是以朱绳缀百钱,现用红包代替。到了第二日便是元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让我们记忆犹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燃放爆竹最初也是驱疫之意,以竹入火谓之爆竹,后代替以硫黄爆药制成的爆仗。诗中的屠苏是酒名,起到避疫的作用,还有饮椒酒、服桃汤、折松枝,皆同此用。在吃食方面,南北稍有不同,北方吃饺子,南方则是圆子。元日比较重要的习俗还有拜年和舞龙舞狮,与今日相同。此后的财神日是备牲接财神以祈求财源亨通的日子,人日这一天古有以七种菜为羹和剪彩戴胜以示新的习俗。
上元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历来备受关注。上元灯会古已有之,始于燃灯礼佛,到唐时灯会大盛。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炬,连属不绝。时有匠毛顺,巧思结创缯彩,为楼三十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锵然成韵。其灯为龙凤虎豹之状。”经能工巧匠之手,燃灯兼具富贵气象与风情韵致。宋朝又有无骨灯、走马灯、罗帛灯等新奇物件出现,灯谜也于此时问世。灯会的时长从唐代三日到宋代五日,至明代更长达十日,热闹非凡的燃灯活动掀起了春节最后的高潮。除了逛花灯、放烟火,上元还有吃浮圆子的习俗,“时节三吴重,圆匀万里同”,取团圆之意。
喧腾喜庆的春节,经历了从除夕夜朱绳缀百钱到红包压岁钱、从上元燃灯悬珠玉金银到各地花灯相映夜景璀璨的转变,也见证了朝代的更替和年俗的演变。当下由于疫情影响,不少地方倡导就地过年,引领线上拜年、网上赶集、云游博物馆等年俗新风气,也是大时代下社会变迁的缩影吧。
《群言》祝大家虎年大吉!
抖擞精神,再启新程!
本文将于《群言》2022年第2期刊发,敬请关注!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更多精彩文章
《群言》
知识分子的群言堂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