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平凡的东茅街

康明慧 城市记忆CityMemory
2024-09-05

【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城市记忆】


在长沙城里有这么一条街,地处市中心,却没什么名气;是老街,却没有留下任何古迹。它叫东茅街,位于马王街与登隆街之间,全长仅400余米。如今已被蔡锷南路一分为二。


清朝时,长沙马路尚未开通前,这条街曾叫东茅巷,为长沙城内一条东西方向的重要通道,向西经育英街、跨黄兴路、走坡子街可通小西门河边,往东经马王街、东庆街、浏正街达浏阳门外。昔时东茅巷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后由巷改街。


比湘雅历史更久的医院



东茅街上最著名的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医院位于东茅街的东段,占据了半条街,其前身是仁术医院,它的历史比湘雅医院更为悠久。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为救治武昌战争中撤下来的湖南援鄂军伤员,新上任不久的湖南省都督谭延闿拨款在东茅街建立红十字会医院,聘请美籍医生、传教士颜庆福担任院长。1924年红十字会医院改称仁术医院,新中国成立后仁术医院由政府接管,更名为湖南省人民医院。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迁,医院至今仍然屹立在东茅街上,只是当年的院舍早已为高层大楼所取代。如今湖南省人民医院是省城一所设备齐全的三甲医院。



据家中长辈介绍,50年代初我外公家就位于省人民医院东茅街大门的位置,由于医院扩建,后来搬迁到水风井的局关祠。



与省人民医院相对的,东茅街的南侧,如今东茅街小区的位置,是原省煤炭厅的宿舍区。这里原有个公馆,后收归国有,被改造为煤炭厅(局)职工家属宿舍。



省人民医院和煤炭厅的这三栋楼于80年代初建的当时算是比较早的电梯宿舍楼。



如今这里开了许多饭铺、快餐、超市等,为病友服务,充分体现了"医院经济″效应。


曾是电影取景地



东茅街中段曾有条麻石巷——小东茅巷,通往解放路。这条小巷住着我的许多小学同学。



这两张相片都是长沙摄影师罗斯旦早年拍下的,现在大家能看到老长沙的大街小巷的照片大都是他的作品,太珍贵了。当时许多反映上世纪20年代大革命的故事片是在东茅街、小东茅巷拍摄外景,有大家熟悉的《大浪淘沙》《怒潮》《枫树湾》等电影。



本世纪初,随着蔡锷路南拓延伸,小巷消失在城市的改造中。


大户商贾云集



东茅街在民国时期就很有名气,那时这里还有几处大酒家,如潇湘酒店(现收归市工商联办公场所了)、玉楼东酒店、怡园酒店都曾在东茅街开店,因为东茅街是大户商贾云集之地。



省人民医院以西,蔡锷南路对面的省机械厅大片宿舍区,原是章姓大户的住宅旧址。后来章家大院转让卖出了,成为东茅街40号大院。章家大院,是很有影响的湖南实业家章克恭的公馆,《湘江评论》就是他创办的。


省机械厅旧址原是许家的三栋大宅、沈家大院。许家大宅由一个小小裁缝铺入内,从外面根本看不出里面是个大宅。



曾经的机械厅办公大楼,现在是丰泉家园,楼下二层被民办競才修业学校租用办学。


据东茅街的老街坊黄政老先生回忆:


三栋许家老宅中有一栋为其外祖父许推所用,我们也曾在其中一栋中借住了几年。许推为清未最后一批公派去日留学生,主修土木建筑,回国后为裕湘纱厂、长沙发电厂等作过主管设计。他还是修业小学校董,与徐特立共办学校,毛泽东曾在此时期在修业教书。1949年后,徐特立回湘,与许会见,特荐许为省文史馆会员,以养老终生。


章家大院为我姑外婆家,是上海久大盐业公司大股东,小时我常去章家大宅大院内玩的。


土改时许家为退租退押卖掉了三栋宅子,为政府部门收购作他用,后由机械厅使用至今。


许家大院的卖出,是由家父在市工商界筹款(时家父在市工商联负责,市救济总会负责),用工商界的款买下这几栋自己亲友的大宅,交人民政府使用的。所以大家开玩笑说是: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屋,捐献给新生政权使用的。


我们后来租住在东茅街人民医院礼堂对面小巷子里的公租房里,这儿原是东安会馆。一直到90年代,棚户改造时这里被拆除,我们才离开东茅街。


另据街邻回忆,沈家大院50年代拆除,建了重工业厅,58年拆分为6个厅,由机械局继承。



这是省机械工业厅红砖楼和当年大门的位置,如今成丰泉家园的消防通道门。


街上单位、宿舍多



东茅街处于老长沙城之内,也算是一条老街,但以前的历史老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都是后来单位自建的宿舍房子。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省煤炭厅宿舍、省机械厅及其宿舍区,东茅街的西段还有东茅街小学、湖南省粮食厅、市政府、长沙市民主工商联合会的宿舍院楼、煤店等。



这是当年街上唯一的旅馆——建新旅社的位置,如今成这样。


我在东茅街的44年



由于中共中南局在70年代初正式解散,原来中南五省的干部可以选择返回原省或继续留在广州。我的父母于1974年11月16曰一带着一家老小5口乘火车从广州回到阔别12年的长沙,来到坐落东茅街湖南省机械厅


当时单位没有宿舍,临时安排在的一栋50年代红砖三层楼的二楼,一间二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暂住。从此这辈子与东茅街结缘,一住44年过去。


在省机械厅整个区域2004年建成的这23层的丰泉家园


印象最深是整个房间当西晒,夏天热的要死,冬天冻的要死。刚来长沙时感觉天气很冷,夏天热的下不得地,街道很窄,很脏(与当时家家做耦煤有关),到处是黑糊糊的,感觉比广州城市建设落后二十年。


记一次单位的王司机开一台解放牌大卡车去火车站托运处(当时在建湘路)取广州回来托运的搬家物品,由于东茅街路面太窄,卡车进单位大门时来来回回倒车好多次才进了大门。大门右边这楼栋红砖楼一楼是食堂和传达室,二楼有医务室。老妈当时就在三楼是湖南省机械工业设计院的筹备组上班。


2000年左右蔡锷南路向南拉通拆迁,机械厅也先后拆除五十年代办公楼,红砖三层楼和大礼堂。这是建起来7层办公楼,大门开在蔡锷南路。


机械厅的大门开在蔡锷路这边了,现改称省机械行业管理办。


根据省机械厅老厅长张鹤亭(毛主席解放后在新开铺车站接见过的宁乡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的儿子张庆湘描述:


我家就是机关大院里唯一住户,沈家大院拆除后临东茅街是三层办公楼带地下室,中间是绿化花园,东边是大礼堂,开大会时是李湘(原湖南卫视主持人)妈妈放电影。西边依次是三层红楼、食堂、二层小楼,南边是二层办公楼,最南临丰盈西里的一栋二层小楼,楼上办公需走天桥,楼下自带L型小院,有单独厨卫石库门的就是我家。


记忆里的东茅街小学



到长沙之初,我12岁,就近在街对面的人民小学就读五年级。记当时长沙中小学校刚由春季招生改为秋季。人民小学,1967年至1979年间东茅街小学的名称,后于1979年恢复原名,现在东茅街小学也叫芙蓉区东茅街学校,地处东茅街76号。



东茅街小学原是一座不小的庙宇,后在庙里办小学,多年后才把庙折掉了。这所学校建于民国初期,清朝年间曾是子朱祠堂。



刚到长沙时,全国批林批孔运动,在教育系统批判湘剧《园丁之歌》。跟同学学的长沙话竟然是一句痞话。由于我是来自广州,同学给我取外号叫"广东牙刷″。



这里东茅街小学的门外。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演,电影里的歌曲风糜全国各地 ,排队放学的同学们用长沙腔调唱着《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唱着唱着就陆续回家。


因他们大多数家就住这街上,就学校对面东茅街69号(后改为10号)的潇湘公馆(应该是传说中的潇湘酒家),5分钟队伍人就走完了。



这是当年的小学同学聚会的照片。现在小学同学都不住此街了,他们才是真正了解这条街的原住民。


后记




此处是粮食厅宿舍院大门,我中学时的老同学肖满哥现在还住这。



90年代,曾经因长沙炒码粉风光一时的一家粉店,从文运街搬到了东茅街最西边街口。



这是东茅街的最西头登隆街,两街中央原有口深井已被填埋,长沙城里的古井曾多不胜数。随着岁月的变迁,很多井已成为地名,如水风井、彭家井等。如今自来水已入户,老井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更多的有名和无名的井则被埋在地下,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最近长沙市有机棚改正在重修登隆街、苏家巷、白果园,此处将会焕然一新!


END

  • 本文作者 | 康明慧,城市记忆CityMemory经授权发布。编辑 | 城小忆(微信号:chengshijiyiwh),欢迎添加好友,共同交流


往期精选


找寻熙宁街、长沙八中 | 长沙古城的沧桑岁月

旧时长沙门户——大西门 | 百年中和街消亡记

毛泽东初进长沙时的迷茫生活 | 回望外湘春街

白沙路的风景 | 五一路:现代长沙城变迁缩影

长沙北正街:拆不去的记忆 | 铁佛东街忆童年

谁让长沙古城万劫不复? | 走进千年靖港古镇

陶国俊走近伍家岭 | 一群懵懂少年的自赎历程

五一路邮局门口的集市 | 梁思成林徽因在长沙

湖南人为什么爱嚼槟榔? | 妙高峰下城南旧事

岳麓山上抗战英魂 | 人物撷英:湖南骡子黄兴

想要投稿

如果您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情感

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动的故事

(文字或图片)敬请发送到

citymemory@csjyds.com

我们会尊重和保证您的权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记忆CityMemor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