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郑州!2016逃离郑州的十大理由!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在个人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发了一条:逃离郑州的十大理由。本来只是随便写着玩而已,没想到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恨之深,爱之切”。
“当你讨厌这里一切的时候,你已经是这里的一部分了”。
“说来说去,都是太多不想放弃的东西”。
“心不在这里扎根的人,所谓逃离,那就是自己呆不下去逃之夭夭,和情怀半毛钱关系没有”。
“说实在的,真的想过逃离,但也真的不太现实”。
......
以上只是部分观点和评论。
笔者逃离郑州的十大理由是:
1、房价飙升;
2、没有文化氛围;
3、不具有创业土壤;
4、人文素质较差;
5、空气污染和卫生差;
6、交通拥堵;
7、上学难;
8、没个性,定位不清晰;
9、不适合宜居,幸福指数差;
10、不够精致,比较糙。
再见,郑州!
问题是,你真的能和郑州说再见吗?!
一房价飙升
2016年郑州平均工资是多少?
笔者在网上搜索到的“社保网”提供的消息:
126个工种,各行业管理岗平均月薪基本都过了5000元;
其中,企业经理类月薪17948元排名第一。
石油、机械、医学、银行等工种,月平均工资也高达8000元左右。
保洁、保安、收银员、打字员等工种平均月薪2000元—3500元。
根据郑州市统计局数据,2015年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099元。
2016年郑州平均房价是多少?
2016年1-7月份备案成交均价最高的是郑东新区,达到15068元/㎡;
金水区是11449元/㎡;
经开区是10537元/㎡;
惠济区是9392元/㎡;
管城区是8905元/㎡;
二七区是8695元/㎡;
中原区是8252元/㎡;
高新区是8761元/㎡。
(数据来源:米宅大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数据仅是2016年上半年的平均房价;你要知道,7月份郑州地王频出,涨价声声,全线飘红,以上数据早就成“昨日黄花”了。
郑州房价到底是高还是低?
有人说“这么多年,唯一没有骗你的就是售楼小姐”。
衡量一个城市房价的标准,据说有一种说法是是城市中等收入水平月工资一个月能买一平米房,如果2-3个月月工资才能买一平方房,那么房价肯定是高了。郑州市中等收入月平均工资是多少?能买得起一平方房吗?不吃不喝?不交房租?不应酬?不病不恙?不生孩?
一座屌丝之城的奇葩房价,一座压垮了青春和梦想的奇葩房价。
二没有文化氛围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的轴心区。约5000年前,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生于有熊(今新郑),定都于轩辕之丘(今新郑)。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百度百科给郑州文化一栏的注解是:
郑州的文化主要是黄河文化、商都文化、拜祖文化、街舞文化、武术文化以及戏曲文化。
我的理解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的文化是文化,但老百姓喜闻乐见随手拈来万人空巷津津乐道的文化才是根植郑州这座城市的文化DNA,是郑州这座城市的活力血液所在。韩非、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等等,郑州似乎对这些“文化名人老乡们”少了一份关注,一份尊重,一份追悼,一份凭吊。
郑州原本不多的若干历史文化建筑古迹在城市飞速发展中早已灰飞烟灭。
首都北京倔强的保留了书报亭,三步五步你就可以买到心仪的杂志报纸,尽管这个时代读书看报的人少了很多;济南市中心的泉城广场设有文化长廊,大舜、管仲、孔丘、孙武、孟轲、王羲之、李清照、戚继光等12位山东名人塑像呈半圆弧状陈列。
而在郑州你转遍全市,除了在省博物院、黄河风景名胜炎黄二帝之外,很难见到为这些文化名人老乡集体设置的塑像,这些老乡默默的被遗忘在历史的教科书里,遗忘在滚滚黄河东逝去的浊流泥沙里,亦如黄河岸边凋零破败的楚汉战争纪念公园。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郑州的文化产业有哪些拳头品牌?领舞品牌?
郑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可能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这原本就是文化的荒漠边缘地带"——我北京一个朋友的原话。
三不具创业土壤
笔者大学毕业后如果说有遗憾,那么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一毕业没有直接杀到深圳,那时我想着在郑州我同学多,有事好彼此照顾,其实我们那时都是打地铺,吃了上顿没下顿,“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一个朋友在我朋友圈里留言“公仆服务水平太差”。
郑州到底是不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城市?
我刚毕业时时,在某国有企业工作,办公室刘主任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要记住,关系是第一生产力”。
笔者阴差阳错的迈进创业者的大军,十多年下来,身心疲惫、颗粒无收。头顶“老板的光环”,总结下来其实自己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而已,交税交了几百万,给员工发工资发了几百万,乱七八糟的公关成本说不清有多少钱。
一句话,在郑州创业你的无形成本太高,吃拿卡要的成本太高,方方面面打发的成本的太高。
尤其是草根创业,拜托,你得做好养N多“大爷”的准备,否则光用在周旋公关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就要你承受不了。
一千个草根创业者,就有一千种辛酸泪。
郑州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如何?郑州对中小企业创业的扶持和支持如何?
什么时候,郑州中小创业者接到主管部门以及工商、税务、卫生部门等政府部门电话满心欢喜,而不是不情不愿、吞吞吐吐、面有难色时,也许,也许,这才标志着郑州创业土壤得到了很大的改良和进步。
可能,官二代创业和权贵经济群体开公司没有这么多麻烦吧。
四人文素质较差
关于教养的解释:
“文化和品德的修养”——辞典;“教养是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毕淑敏;
“宽广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赫尔岑
笔者一次一大早开车出门办事,大概是6点半左右,在快到大门口时给堵那了。前边两辆车顶起牛来,最前面的那辆车要倒车停进过道,第二辆车要直行走,俩人谁也不让,吵着吵着,俩人下车要动起手来,我在最后面也下了车,喊了一句“你俩干啥呢?谁一大早起来不是出去有事?”,我让第二辆车后退一下,我先倒车。这事就这么解决了。
郑州人似乎人人都随时扛着“火药桶”,一言不合就可能给引爆了。
郑州人遇到个啥事,习惯张口就骂,“你TM的什么什么”,似乎不骂就不威风,不骂就显不出自己厉害。
郑州人的开车“路怒症”估计在全国都应该排名靠前;郑州人的“不拘小节”在公共场合表现的特别大方,大声吆喝、粗言俚语、吆五喝六、咋咋呼呼,电影院里手机乱响、大声说话、随意走动、咀嚼东西山摇地动。
戾气、狂躁、霸道、蛮横、自私等等不文明行为和素质总让人觉得郑州差了那么一点,谦逊、安静、礼让、大度、爱心等弥足珍贵。
郑州这座“文明城市”你觉得还差点啥?
你来补充。
五空气污染和卫生差
2013年、2014年郑州一度空气污染让人喘不过气来,雾霾重重,关于雾霾的段子满天飞。
我还在读大学时,还听说郑州一个别号叫“绿城”;可惜,绿城的桂冠如今更多让人听起来感觉到的是无奈和失落。
2015年上合会议在郑州召开,郑州难得出现了“上合蓝”;朋友圈欣喜若狂晒蓝天白云的照片总能引来一堆点赞。
问题是,2016年郑州冬天空气质量如何?空气污染指数如何?
未来的五年乃至十年呢?甚至更远的将来呢?
任重道远,我们总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一直生活在雾霾中;他们的童年画的天空和我们童年的天空不一样,他们问我们“你们小时候的天是什么样的”,而我们却无言以对。
郑州市郑东新区街道宽阔,卫生整洁,花团锦簇,老城区卫生市貌实在不敢恭维。
有时,我老想起何勇的《垃圾场》: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人们像虫子一样,在这里你争我抢。”
希望有一天孩子们会忘了“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是郑州”这句流行了很久的话。
六交通拥挤
随着郑州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拥挤已成为郑州的一个常态。
北京是“首堵”,郑州是“正在堵”。
近年来,京沙快速、北三环高架、农业路高架、陇海路高架等几座高架桥横空出世,多少缓解了郑州人仰马翻堵塞不动的交通压力,可是不可否认的是郑州依然在很多路段很多时刻堵的让人糟心。
这也是郑州“大城市病”的之一吧,并且真的病的不轻。
外地朋友自驾车来郑,对郑州交通的堵触目惊心,感受颇深。
各大广播电台,即是本来不是交通类广播,也会上“交通快报”,无它,因为郑州上下班高峰时刻实在是堵,听听能绕开就绕开,实在绕不开就权当是打发无聊时间。
笔者几次堵在北三环,水泄不通;笔者弃车而行,步行回家,让司机开着车,步行7、8站路,等我回到家吃完饭,再看会球赛,司机给我打电话说他也终于到了。
郑州交通在2016年和未来的数年内会不会有所缓解?解决郑州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何在?
你遇到过在郑州堵车最严重的情况是啥?你遇到过在郑州堵车最囧的事是啥?堵车堵的慌你的“尿点”来了有没有?
不妨吐槽来听听。
七上学难
家里没有小孩,或者小孩没到上学年纪,你可能不知道孩子上学有多难。
郑州优质小学、优质初中、优质高中资源成了“香饽饽”,成了真正的稀缺资源。
划片分可能划分的学校教学水平一般,考试的话你的孩子就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得从一帮优秀孩子们突围出来。
每年郑州小升初简直是郑州家长和孩子们的噩梦,不夸张的讲,感觉比我当年考大学还难上数倍,因为郑州市全市范围内的好初中就那么几所,录取比例很多学校可能达到50:1甚至更低。
初中的学生书包书全装上,大人拎起来都感到很重;每晚作业写到11点多快12点。孩子受罪,大人心疼,但大人却没办法。
小学、初中、高中,每一步升学,都是对孩子和大人的双重考验。
“生不起,养不起”,养不起主要是孩子教育费用太高;有人算过,在郑州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大概需要70万元左右。
有这么一个段子,某孩被主持人采访,“说说你为啥这么成功?18岁都成了百万富翁”,这位小伙说“没啥。我没上过学,在我18岁生日这天,我老爸给了我100万,说儿子这是你不上学的学费”。
郑州可能是各种补习班最为密集、最为红火的城市之一吧;没有最火,只有更火。
本该快快乐乐、无拘无束的童年少年时光被教育给压弯了腰,给上了“紧箍咒”。
一声叹息!
八没个性,定位不清晰
郑州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的城市优点很多,比如包容、比如大度、比如中庸、比如坦然、比如热情、比如好客,但郑州除了缺少格调、沉淀、时尚外,最大的不足可能是没有个性。
深圳的创新新锐朝气蓬勃,成都的“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杭州的莺声燕语江南水乡,上海的风情万种摩登时尚,往往一个词或一个成语就能准确概括出城市的个性和调调。
郑州,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或者一个成语或者一句话概括一下,就有点难了。
一次和几个朋友喝酒,聊到这个话题,碰撞出来几句话:“郑州,一个来了就不想再来的地方”“郑州,一个来了就想走的地方”“郑州,一个走了就想不来的地方”,当然都是酒后无德,信口雌黄,可话又说回来,郑州的城市个性到底是什么?郑州的城市标签到底是什么?郑州的品牌联想到底是什么?
烩面、胡辣汤这两种郑州人最喜欢吃的美食究竟折射出郑州这座城市的什么个性?什么特征?什么性格?
郑州的城市定位是什么?曾经一度有一个提法是“东方芝加哥”,热闹非凡,不过若干年前早就不提了。
那么,现在的郑州的城市定位是什么?郑州的城市战略规划是什么?郑州的城市品牌广告语(宣传语)是什么?
无从得知。
九不太适合宜居
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2007年5月30日正式发布。
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六个方面。实行百分制。宜居指数达到80分即认为是“较宜居城市”。
笔者似乎几乎没听周围的朋友讲过“郑州是一个宜居的城市”,更多似乎是一个落脚的城市,一个工作讨碗饭吃的城市。
姑且按照这套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你给郑州的宜居度打多少分?
我不客气的讲,可能及格分是一大关。
我的各项指标具体打分如下:
社会文明50分、经济富裕50分、环境优美45分、资源承载45分、生活便宜50分、公共安全45分。
总和统计后,再除以6,可不就是一个不及格分吗。
CPI(居民生活价格消费指数)是衡量一座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普通老百姓不懂高深艰涩的经济学,但蔬菜价格狂涨还是能感受得到的,“一把青菜要几块钱,青菜也吃不起了”。
扯幸福指数总让人感觉形而上、高大上,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你站在大街上去观察人,观察人们的脸部表情,开车的、骑电动车的、坐公交车车的、步行的、骑自行车的,你都好好看看。
是不是开开心心、春风满面、意气风发、生龙活虎、轻松写意?还是麻木不仁、面无表情、冷漠紧张、愁云惨淡、额头紧皱?
城市人物表情可能是一座城市是否适合宜居最好的放大镜、万花筒、投影仪。
十不够精致
有朋友在我朋友圈留言说“特别比较糙”,也有朋友留言说“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还有朋友留言说“比较糙蛋的城市”。
我一个李姓师兄的留言特别精彩:
我为郑州没能进入准一线城市鸣不平,它如同一锅正在熬制永远做不熟的八宝粥,虽有几颗耀眼靓丽的红枣,终究无法摆脱无序混乱。
郑州就像一件衣服,远远来看,衣服架子外形有了,具体到做工、面料、纽扣、质地、手感等还有点模棱两可了,更别说穿在身上的舒服度和人本身气质的吻合度了。
精致究竟是什么?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用过“精致”——纸扎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郑州城市建设在精巧雅致、精良考究、精妙雅致、精美细腻等“精致”等方面可能差距还比较大,就像郑州房子的建设一样还没有到产品主义时代,更没有到精致产品主义时代。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向往的是闲暇”。
而郑州在外表糙砺之外,也许真正缺乏的是一颗精致的内心。
后记
你要想出名而不愿了解世界,就居住在乡村;你要想了解世界而不为人知,那就居住在城市。——科尔顿
你有一千个逃离郑州的理由,就有一千个留在郑州的理由;你有一千个痛恨郑州的理由,就有一千个热爱郑州的理由。
你留在郑州的十大理由?
2016,你会和郑州说再见吗?
你会在郑州这座城市老去吗?
END
行业研究:
宏观研究:
城市研究:
郑州VS武汉|合肥炒房蝗虫突袭长沙|中部省会房价PK|中国城市的富人区 | 郑州房价开启发疯模式
产品研究:
北京高层日照测算|10年后重庆龙湖的小区|万科S墅 | 小户型公寓的未来
装修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