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宋蒙战争:端平入洛,崖山之变的帷幕

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荐文:

诺门坎会战,苏联红军到底有多厉害(中)

 “橡树计划”,二战最经典战例

 我们的瓦尔特时代——老司机前世今生

《流浪者》温故——老司机前世今生

 对日大反攻,苏军到底有多厉害? 

  看“追捕”,看杜丘,看真由美——老司机前世今生

  以兵家四势,浅析国共内战成败

  北洋舰队彻底覆灭123年散记

  搭错车——老司机的前世今生

《少女之心》,老司机的前世今生

《张自忠上将殉国记》上集

 1979,再看中越谅山战役(橡树中越战争系列)

《水仙花》,老司机的前世今生

邓丽君,走过四十年的记忆——老司机曾经的时代

朝鲜停止核导的多视角娱乐分析

朝鲜停核引出的普粉辅导课


蒙古的概念既不是现在蒙古国,也不是内蒙古自治区,而是如图。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中国地面上有三个国家。


一个,是赵家宋帝国。


一个,是完颜家金帝国。


另外一个小点,在云南大理一带,段家大理国。


因为靖康事变,完颜家和赵家结下血海深仇——无论传统评书《说岳》,或者金庸武侠小说《射雕》,多多少少都涉及这一段故事。


当然,这些故事历来嘲笑,被人说完,甚是无聊。


今天说的,是诸位可能真没有听过的端平入洛的故事。


这是一个赵家皇帝梦想中兴,本要做不世雄主伸手怀抱中原,不料伸手却抱了一团炭火的玩火的故事。


端平入洛,拉开了崖山之变的帷幕。


端平,是宋理宗赵昀年号。这个年号仅用三年,这三年中国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


首先,便是端平元年正月,宋帝国疲疲塌塌的北伐军一步三滑,屡战屡败后,终于与蒙军联手,攻克了金帝国最后的“都城”蔡州,金帝国就此覆灭。


随后,宋帝国虚火上升的中兴伟业,便在这三年屡遭挫折,终于困守江南一蹶不振,不得不每况愈下步入最后的毁灭。


端平入洛,便是端平年间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影响至今的大事件。


只是非常吊诡,宋蒙战争历史里,知道崖山事变的人多,端平入洛却很少被人提及,即便历史专业的学生,似乎也是知者寥寥。


这是一个比较精彩和应该知道的故事。


当然,说这个故事,还得由宋蒙练手发起的灭金大战说起。




灭金大战对于宋军更像是一次轻松的打酱油。但是,对蒙古人而言,却没有那么简单。


自成吉思汗开始,崛起的蒙古人就不再坐守一隅,开始断断续续寻衅长城以南金国边境。


很长时间,成吉思汗麾下首席能臣木华黎主导对金战争。蒙古人攻势犹如狂涛席卷,就此,曾经称霸漠北,纵横黄河的金帝国不堪折磨,奄奄一息。


等到第二代大汗窝阔台继位,蒙古终于下了蛇吞大象的决心——长城以南富庶、繁华的中原,在苦寒之地摸爬滚打的蒙古人来说,无疑天堂。


然而,瘦骆驼大过马。


蒙古虽然西征势如破竹,毕竟不敢轻视金帝国。


既然眼馋中原的锦衣玉食,窝阔台还是打定主意,联合金帝国南边宋帝国,两家夹击,常年疲于战争,已经面黄肌瘦的金帝国定然不支。


于是,已经降了蒙古人,穿上蒙古皮袍的金帝国文人王檝赶紧沐浴熏香,脱去了浑身的羊肉腥气,兴致冲冲南下绍兴,找到宋帝国君臣就开始谈买卖。


联合蒙古,夹击衰落的金帝国。


宋帝国君臣面面相觑,怎么这招和当年“海上之盟”如此惟妙惟肖?


当年,宋帝国大佬还是宋徽宗。



那时,经历长期北方边境战争之后,富庶的宋帝国再也没有心思和辽、夏等国没完没了的对拼西瓜刀。


宋帝国生意做得好,没事整点丝绸、陶瓷就往西夏、辽国光秃秃的大草原上暴利抛售。


赚得钱来,大部分改善伙食,再用一小部分买得大家相安无事。


于是,无论宋辽,或者宋夏,边境渐渐消停——托和平发展的福,宋帝国自然更是歌舞升平的盛世。


可是,事情最终还是坏在宋徽宗手里。


为争夺燕云十六州,宋帝国建国初期曾经与辽国结仇,自此,宋帝国多位领导人为此郁郁而终。


随着迅速崛起的金帝国提出联宋共灭可恶的辽帝国,宋帝国皇帝和大臣们群情激昂,实现列祖列宗遗愿在即,帝国中兴在即。


睡完三宫六院,还要抽空睡开封府八大胡同的窑姐儿李师师,宋徽宗本来福与天齐。现在,每每扶墙起夜,都忘不了憋足经北望一把燕云十六州。


日思夜想,一拍大腿,宋徽宗终于答应了朝廷一票大臣的建议。


宋帝国撕毁了宋辽协议,转身和虎狼之国金帝国签订了“海上之盟”,约定一起消灭、瓜分辽帝国。


把燕云十六州纳入版图固然是祖宗的遗愿,但谁也想到文绉绉的宋徽宗如此果断霸气侧漏。


理想本是睡了潘金莲,现实却是当了武大郎。



剧情一反转,本想在辽国地界卖炊饼睡美女的宋徽宗,被六亲不认的金国人一脚踹在心窝。


宋金灭辽大战,金军以虎狼之势,稀里哗啦对辽帝国一番砍瓜切菜。


等到灭了辽帝国后,金军意犹未尽,转身就毛手毛脚对着目瞪口呆的打酱油的宋军一阵好打。


打着打着,金军就打进了宋帝国首都开封。


烧杀抢掠之后,金军顺手就把宋徽宗拧出了开封的热被窝,丢进了东北的冷地窖。


宋徽宗和皇室无限悲剧,媳妇们被抢被卖,儿子们被抓被杀——赵构撒气脚丫子跑得快,转眼跑到江南,这才保住了奄奄一息的国祚。


史称“靖康之变”。


从此,宋帝国被金帝国压缩在江南偏安。



天长日久,宋帝国躲在江南含辛茹苦,靠着做得好生意,又过上了好日子。


当然,雪耻“靖康之变”的抱负,却在日积月累,一直是皇帝和大臣相互考量彼此是否有一腔正义情怀的标尺。


话又回到蒙古使者王檝要求宋蒙联合,同灭金国的朝廷现场。


当时,南宋经济发达甚至超过北宋时期。据考证,现在有的商业一条街、专卖店、夜总会、超男跑女,当时是应有尽有。


书上说,南宋普通群众过的,都是吃香喝辣的好日子。虽然不能完全当真,但南宋群众岁月静好倒也是不争的事实。


后世历史学家推测,南宋之所以对“北伐”兴趣不大,最为主要的群众基础,便是大家都在过好日子,谁也不愿意去当兵打仗。


现在,王檝旧事重提,本来过着幸福生活的宋理宗和宰相史弥远脑门一歪,立刻和当年的宋徽宗一样,为这个伟大的提议激动得手脚乱颤。


雪耻“靖康之变”,和当年鲸吞“燕云十六州”的遗愿,都是情怀。


“海上之盟”的惨痛教训如一缕青烟,宋帝国和比当年金帝国更暴虐、凶残的蒙古人结盟。


1234年,两国派出大军,对苟延残喘的金帝国发起灭国大战。


端平元年正月初九,坚守近半年,绝粮过三月的金国最后一个都城蔡州陷落。


金哀宗自尽,刚即位几个时辰的末帝完颜承麟死于乱军。


共传10帝,历120年的金国至此灭亡。宋帝国也要回了“刷会稽之耻,复齐襄之仇”的面子。



蔡州会战,金国灭亡之后,蒙军主力北撤。


按照宋蒙和约,宋帝国得到金国南京路(省)以陈蔡为界,包括蔡州在内的大片土地。


看样子,联盟蒙古的剧本比“海上盟约”的剧本更好。


那年,权臣史弥远已经去世,被史弥远挟在胳肢窝里当皇帝的宋理宗又得到大片金国的土地。双喜临门,当然是扬眉吐气。


这幅麻将打得风生水起,宋理宗的理想就开始悄悄地膨胀。


战后不一个月,在朝廷几位颇具“海带打航母”的少壮派“少将”的激励下,宋理宗眺望蒙古人撤军后空虚的河南故地,耐不住大笔一挥,签发了“端平入洛”的出师檄文。


蠢兹女真,紊我王略,遂至同文之俗,半为左衽之污。


彼鹬蚌之相持,甚于豺狼之交啮。


痛念君师之责,实均父母之怀


檄文一下,朝廷稳重的大臣哗然。


这不是历史上中国版图。


京湖制置使史嵩之,权沿江制置使吴潜等实力军头纷纷表示反对。


他们了解宋军的斤两,见识过蒙军恐怖的战力。所以,他们对于皇帝决策派出重兵进入争议地区可能激发的后果,更为谨慎。


于是,少数军头们与朝廷里一票“海带打航母”的“少将派”开展了激烈的辩论。


其实,只要爱国,每个朝代都会源源不断盛产“少将”。


而且,每个朝代,只要是“少将”,就少不了满嘴爱国主义大词,以及“海带打航母”类似古灵精怪的妙计。


金国抵抗蒙古人的“据关阻河”策略,被南宋的“少将”们“抄袭”出来。


他们认为,金人“据关阻河”尚且固守十余年。现在,换成爱国主义高涨的宋军据守潼关、黄河防线,宋帝国北方国防当然万无一失。


最后,还是历代爱国者的绝招——南宋的“少将”们愤怒质问:你们还是不是我大宋的忠臣?


“汉奸”的舆论压力,成为端平入洛的强大动力。


宋帝国两淮、京湖、四川等重要战区的制置使史嵩之、赵彦呐、赵范等人极力拖诿,被人骂够了“汉奸”。


尤其史嵩之,更被后来各朝各类正义群众嘲骂。


最后,皇帝索性自作主张,命令兵部侍郎、淮东制置使的“少将”赵葵统帅两淮精锐六万余人,组成了北上大军。



轰轰烈烈的以收复三都为目标的北上就此开始。


这是靖康之变后,宋帝国军队第一次打着旗帜,唱着战歌,扬眉吐气享受着群众夹道欢迎的北上大军。


然而,不对。


越往河南境内进军,“少将”赵葵和他的两淮精锐宋军一路目睹,不知不觉就越发感到毛骨悚然。


河南是蒙古侵略金国的主要战区。


曾经最繁华的中原,遭遇兵祸,如今茂草长林,白骨相望


担任先行的宋军淮西军大将全子才进入亳州,守城官兵不过十来人,城内罕见平民,偶尔发现两三个衣衫破烂平民,也是惶惶惊恐过来乞食。


得知宋军北上,蒙军绝堤黄河南岸的"寸金堤"。再往北走,豫东一带或成泽国,泥泞齐腰,宋军前行不便,受水灾影响,当地居民生活更为不堪。


如今群众觉悟高,上网都喜欢吹嘘民族英雄。有很多书作证,成吉思汗确实是这些书里的不世出的民族英雄。


甚至,受不良文人引导,惨不忍睹的蒙古大军西征,也被多数群众当做“祖宗阔气”,躲在被窝里读得滚瓜烂熟,回肠荡气。



当年,蒙古大军西征主要路线,从中亚到东欧,所到之处,无人区往往长达数千公里,宽达数百公里。其情其景之惨绝、凄凉,可见一斑。


无疑,蒙古人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发迹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对整个亚欧大陆的荼毒,是人类文明史空前绝后的最大的劫难。


同样,蒙古人疯狂杀戮也没放过中国。


第一个遭殃的,便是地处北中国的完颜家的金帝国。燕云诸州不必再提,北京破城蒙军大开杀戮让西方史家至今为之唏嘘。


金国南方亦然。有"小东京"之称的城父,全城几被夷平。宋军到达时,举城不过十余户人口,全城寂然,几无人烟。


7月,宋军终于抵达东京汴梁。金国降蒙的官兵们赶紧打开大门。


推门一看,宋军上下不寒而栗。


经历蒙军侵略,"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繁华都市早已不复存在。曾经拥有140万户人口的世界第一大都市汴梁,如今守军不过数百,平民不过二、三千。


宋军战战兢兢穿过"荆棘遗骸"的破败的废墟,耳听目睹,都是当地军民描述蒙古人屠城杀戮之惨事。



蒙军除却对汴梁抵抗者发起以万、十万计的大规模屠城之外,对投降的汴梁官民也同样不曾放过。


汴梁最高降将崔立开门投降,他的妻妾女眷即遭蒙古人奸杀。崔立本人担任蒙古伪职,即招呼被杀得寥寥无几的投降官兵为蒙古人服务后勤。


隔三差五,蒙古人便趾高气扬到汴梁“取食”。


无数汴梁人被蒙古人掳至黄河以北蒙古军营屠杀,他们和牛羊一样,成为蒙军军粮。


这不过是历史。在暗黑的中世纪,世界少有民族没有经历过类似血腥的屠戮。


然而,这些惨绝人寰的历史,如今被人当做“民族英雄”的历史伟业——撕毁成吉思汗画像据说有罪,对成吉思汗顶礼膜拜居然冠冕堂皇,可叹。



话说,宋军一路北上,“少将”们也就往绍兴发去了一封封捷报。


宋理宗绝对看不到也想不到如今河南惨状,他看到的自然是中兴美梦的绚丽幻境。


于是,宋理宗和“少将们”开始了更大胆激进的进军洛阳。


7月21日,赵葵进入汴京次日,两淮大将徐敏子率军向洛阳进发。 


由于粮道漫长和北上宋军在汴梁一代赈灾,宋军当时再无多余粮草。赵葵满心希望迅速占领洛阳,以洛阳粮仓解决北伐宋军粮食困难。


徐敏子也是信心满满,多方部署,准备奔袭而一鼓拿下洛阳。


然而,宋军悄悄潜伏靠近洛阳,大噪而入,再次毛骨悚然着大吃一惊:


洛阳宛如死城,除却破败但不乏巍峨的城墙,以及屈指可数的建筑物之外,废墟之外还是废墟。


28日,徐敏子整军开入洛阳,这时的中原繁华大都市洛阳,和汴梁一般,户口不过三百户。


同样,在蒙古人屠戮、蹂躏下,曾经繁华的古都洛阳寥无人烟,再无往日。


宋军“少将”们靠洛阳粮仓解决粮食的企图,显然落空。这时的宋军只得采篙和面作饼充饥。


当然,皇帝和“少将”主要看战报,叙政绩。


看似,东京汴梁,西京洛阳和南京商丘已经到手,宋理宗衣着光鲜完成了一举收复宋帝国三都的中兴,“少将”们为“海带打航母”的战绩也各自升官。


然而,在宋军进入洛阳之后,剧情急剧改变。



宋军准备黄河河防的第二梯队一万余精锐在进军洛阳途中,被突然出现的蒙古军不宣而战,大打伏击,全军覆灭。


消息传来,宋军上下混乱不堪,在洛之师,闻而夺气


原来,蒙军负责中原战事的统帅速不台、塔察儿早就根据窝阔台的口谕,在宋军北上之处,便在政治和军事上预备对宋帝国发起全面战争了。



闻讯宋军进了宋蒙争议地带,准备日久的速不台即派人飞马报告蒙古大汗窝阔台调兵南下。


此后,少数驻留中原的蒙军便开始做全面战争的准备。


决开黄河南岸的"寸金堤",使中原大地尽成泽国,阻碍宋军进兵及运粮。 以“哨马”监视宋军动态。以及故意以三京空城弃让宋军以分散宋军。


诸如此等,就是为了以大兵团分头合围宋军,一举打掉宋军北上主力。


8月1日,为蒙古效命的汉人刘亨安率领的蒙古与汉军混合部队,在打掉宋军第二梯队之后,与另外一位蒙古名将塔察儿的军团在洛阳城下会师。


蒙军大张旗鼓,预备开始合围洛阳。


此刻,宋军已经分散,徐敏子兵团孤悬洛阳,态势险恶。既无粮草,更无援兵,宋军要坚守破败不堪的洛阳谈何容易。


无奈,徐敏子当机立断,决意野战,向东突围。


当天,不等蒙军准备妥当,徐敏子率宋军东渡洛水,背水结阵,与洛水沿岸蒙军对峙。


次日黎明,胡笳连连,战鼓声声,蒙军肆无忌惮以塔察儿军团主力当先发起攻击。


就此,连绵近半个世纪的宋蒙战争就此爆发。



相比蒙军对花剌子模帝国,金帝国,阿巴斯帝国等摧枯拉朽,宋蒙战争是蒙古帝国在欧亚大陆发起诸多侵略灭国战争中最为持久的战争。



现在课本、电视、网络说到宋帝国灭亡,总有宋帝国重文轻武,宋军缺战马,不善战一说。


然而,当年宋军对蒙军作战,虽然战略处于守势,其对侵略的抗战决心、血气、勇敢,确实是古往今年汉人的最巅峰。


蒙军塔察儿军团和刘亨安军团的骑兵攻击在宋军劲弩打击下,很快失败。


于是,蒙军以各路“皇协军”为掩护,以步兵团牌当先冲锋,掩护骑兵两翼包抄,再度对徐敏子兵团发起袭击。


宋军的两淮精锐和后来明帝国的“关宁铁骑”一般,都是名不虚传的招牌精锐。


虽然蒙军战术得当,骑兵也在团牌步兵掩护下突入宋军战争,一度分割宋军。但是宋军毫不示弱,各不退让。


端平入洛事件中的洛阳会战,蒙军准备充分,人多势众。但是,在对宋军发起的攻击中,蒙军绝非想象中的不可战胜。


淮西精锐以堂堂步兵方阵,与骑射无敌的蒙古骑兵野战,相持不落下风,鏖战到午后,战场进入胶着。


然而,这时的宋军徐敏子兵团自向洛阳行军开始,就处于断粮状态。困顿洛阳数日,更是难以为继。


冷兵器时代,在战场上玩刀,那是绝对扛两袋水泥不换肩上十层楼的重体力活。


然而,将心比心,连续断粮四天,神仙也扛不住。



饿得两眼发花的宋军上下坚持到下午,向东突围显然已经是泡影。徐敏子审时度势,决意当机立断向南突围。


然而,在一马平川适合骑兵作战的洛水两岸,大多是重步兵的宋军如要退军,谈何容易。


冷兵器时代,在战斗尚可稳住阵脚顽强力战的宋军,处于撤退态势,自然就处于绝对的劣势。


优势蒙军攻击下,担负断后掩护的宋军勇将樊显,张迪双双阵亡。


随后,宋军撤退队形崩溃。



以骑兵为主的蒙军塔察儿军团便开始了暴虐的屠杀——无论降战,落在蒙军手里都是必死无疑。


连续追击作战,蒙军“追奔数百里”,同样也没有粮食的蒙军便开始杀人煮食。


徐敏子一路南逃,一路收拢残兵。靠着吃树叶和草根,徐敏子带领不到一千的残兵退入京湖路。


这次宋蒙大战,徐敏子兵团不过万余,固然残败在洛阳城外,但是力战之余,也是重创当时蒙军侵入中原的主力塔察儿军团。


塔察儿军团一时无法持续对散驻河南各地的宋军发起连续作战。



很快,洛阳的战报到了汴梁。宋帝国鼓噪北上的“少将派”头面人物赵葵这才明白,悲剧上演了。


赵葵不愧为一代爱国“少将”。他找来全子才密议一番,次日,以汴梁破败、粮食不足为由,下令得胜班师。


同时,他还上书皇帝,以不听号令浪战、惧战等凭空想象,把洛阳会战残败责任推在了徐敏子身上。


于是,本来算是宋帝国一号猛将,与蒙古人血战不屈的徐敏子退回京湖后,被罢免官职,再无建树。


入秋,两三万宋军由汴梁、商丘等地向寿州退却——好在,塔察儿军团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追击。


艳阳当空,大地却一片萧索。


沿途,饱经战火,饥肠辘辘的中原群众麻木地看在这支垂头丧气,却又高奏凯歌的王师。


就此,宋理宗和爱国“少将们”轰轰烈烈发起的“端平入洛”,犹如一场闹剧,匆匆忙忙发起仅仅三月,便又潦草拉上帷幕。



端平入洛,宋军入洛的两淮精锐近三万几乎全军覆没,纸面上收复的三京,顿时化作泡影。


这一事件,史家诟病多多,多认为宋理宗负约蒙古激发了蒙古侵略宋帝国的战争。


实际上,耶律楚材等谋士早就为蒙古献策先谋犯蜀、顺流而下窥江南。侵略宋帝国,一直是蒙酋崛起后的主张。


成吉思汗翘腿之后,蒙酋窝阔台坦言,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尽以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言辞之下,早有侵略宋帝国的构思。



灭金大战之后,蒙古故意退出主力,以残破、空虚的中原示宋帝国以弱,诱使宋军草率进入宋蒙盟约模糊地区,留下口实。


继而,由速不台主导,集合蒙军塔察儿战略军团发起洛阳会战,大破宋军,如此,完全可以看出蒙古灭金之后,宋帝国已经成为蒙酋梦寐以求的猎物。


端平入洛,在进取方面固然存在扩大战略纵深的必要。


然而,宋理宗和“少将们”急于建功,操之过急,尤其对蒙军和战区情况全无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失败之迅速,纯属必然。


同时,端平入洛也使得尚未对蒙古人做好战略准备的宋帝国,不得不提前进入了抗元战争。


历史上,这时北中国的金帝国已经在蒙古人的血腥杀戮中轰然倒下。


在南方,按照金庸小说,大约正是各位高手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时间——西南一隅的段氏小朝廷早九晚五,一如既往地平静。


现在回望,当年宋帝国军民轰轰烈烈抵抗外来政权、民族和文化全面侵略、奴役的抗元战争,已经被扭曲成中国内部的统治者的王位争夺战了。


——事实上,稍微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却永远为那年的寒冷心悸。




1234年入冬,中国故地,隐隐约约有西伯利亚漫卷而来的侵略的血腥气息。两淮、中原大地飞鸟藏身,万木萧索,唯有寒风排山倒海般呼啸不息。


这便是承载着华夏文明传承的宋帝国摇摇欲坠的最后的哀歌吧。


这一年,距离崖山事变,只有45年。


这类文章写作不易,看完推转,尽量支持后续创作


随意鼓励。添加微信请注明:zhuerduo1222。

【防失联橡树微信zhuerduo1222,添加注明】

汤恩伯及汤军团抗战系列文稿(点击可见)

卡廷,二战不可忘却的悲歌

山海关大战,救了李自成,灭了明帝国

戊戌变法120年祭叙

1979中越战争纪念日系列:橡树中越战争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