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史话陈纳德与飞虎队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4-08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下)

盛世才的麻将与主义(上)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第74军往事:血战万家岭,虎贲立威(3)》

刺菊,抗战锄奸团的北平往事

南口会战:罗团阵地,坚如磐石!

从郑州战役侧看淮海大决战

海湾战争:大棒与蟑螂的搏斗

最新链接:

解析多哈和平协议,漫说美国阿富汗撤军 

漫说阿富汗战争的句号

两伊战争:用现代武器打一场冷兵战争

被坦克碾过的布柳赫尔元帅:加仑将军往事

从巴甫洛夫、加仑将军、季山嘉说起:回望北伐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

伏击:军统特工麻克敌北平刺杀天皇特使始末

牺牲:军统特工麻克敌北平刺杀天皇特使始末

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

最新文章,点击可阅:

详说庚子国变,清朝抵抗沙俄入侵东北之战

红军改编八路军史话

陈仪悬案往事:从留学日本到落魄台湾

陈仪悬案往事:策反与被捕

陈仪悬案往事:审判与处决

上海青帮往事之张啸林:从杭州到上海


题记:


2015年9月2日,陈纳德夫人陈香梅等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他们遗属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最高领导人亲自颁发的抗战纪念章。 


可见,现在的中国,并不会忘记当年飞虎队。


这是我们回望历史,必须要清醒面对的现实。


今年,就我几位朋友在微信提出的关于飞虎队抗战往事的问题,专门修撰本文一并解答。


如是释疑不妥,万望诸君见谅。


1942年7月,穿草鞋的中国士兵守护“飞虎队”战机。“飞虎队”在志愿军阶段,共击落日机299架,击伤153架,其中23名飞虎队员作战阵亡,3人被俘。后来,“飞虎队”扩编、升格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第14航空队,在驼峰航线及中国战场阵亡1500余人,损失563架战机,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很大贡献。


全文万字。阅读大约耗时40分钟。

精工写作,恳友支持,遥问秋安。


———写作辛苦,望友阅读,随手点点———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抗战全面爆发。


当时,日本作为亚洲唯一的工业强国,其陆、海军自二、三十年代开始,即体系化地实行了全面整编、换装。


因而抗战全面爆发之时,日军战略与军事思维之超前,其陆军、海军新式武器之先进,综合战力之强劲,与中国相比,完全占据绝对优势。


其中,作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空军大国,日军陆、海军航空兵无论数量、质量、装备、技术,更是完全碾压中国抗战空军。


是以,从淞沪会战国军空军升空应战,鏖战强敌,不过3个月,等到战至南京会战期间,中国空军精英凋零长空,空军力量已然几乎消耗殆尽。


也就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不过三个月间,与国军空军对应,有着雄厚工业基础和技术的日本,则在本土及中国东北的原东北军的兵工厂,加班加点,完成了生产、组装了各式战机近2000架。


日军的陆军、海军航空兵强势进逼中国战场,其配合陆军、海军对中国实施陆海空立体作战,使得中国抗战只能依靠近乎纯粹的近代化地面部队浴血抵抗。


这是中国抗战的至暗时刻。


幸好,还有一丝光亮投向远东。


根据1937年8月21日中苏两国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在中国危局之下,苏联迫于欧洲压力,希望中国抗战能够在东方有效战略牵制日本,是以,自南京会战日军跨过制令线释放扩大战争信号,苏联迅疾向中国提供巨额贷款,援华抗战。


飞虎队战机。


就在徐州会战后期和武汉会战期间,大批苏援贷款和军火经西北国际通道进入中国,同时,苏联将大约2000人左右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派往中国。


这些苏联人以志愿者和战机销售的技术顾问身份,进入抗日战场。


此后,他们和他们培训的中国数千地空人员一起,并肩作战,抵抗日军。


这就是抗战史上的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


据相关统计,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来华助战期间,在一线作战的飞行员计有211人牺牲。尤其,在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苏联空军志愿队迎战优势日军海陆航空队,奔袭台湾日军基地,战功卓著,极大地助力了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


无疑,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援华抗战,实为抗战和二战期间,苏联对华关系罕见的亮点。


———写作辛苦,望友阅读,随手点点———


这些援华的苏联勇士和英烈,值得我们敬重。


然而,进入1940年之后,中苏关系却是风向大变。


当年,经过纳粹德国居中斡旋,随着日本和苏联签署友好条约,日苏两国相互策划、承认,将中国东北、蒙古事实上分割为独立的伪满和蒙古国。


日苏关系全面缓解,随即,苏联迅疾开始全面撤回援华空军和专家,停止了援华物资、贷款,并且彻底关闭了中国西北国际公路。


在中国抗战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候,苏联终究是离开了中国。


就此,中国对外海路、陆路几乎都被断阻,唯有依靠一条路况极差的滇缅公路,由越南、香港及东南亚进口零星的军火、物资,以维持抗战。


1940年9月,为战略截断中国对外联络,逼压中国屈服,日军再度开辟战场,兵锋直逼中南半岛,直接威胁滇缅公路。


中国抗战进入进入更为艰苦和黑暗的时期。


1942年,飞虎队地勤帕特·汉利和吉姆·穆西克正在修理机翼机枪。


要抵抗日本这样的世界工业、军事强国的入侵,中国如要将抗战坚持下去,唯有通过外交渠道,寻求美、英等国援助。


可惜,当时欧洲卷入战乱,唯有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信奉孤立主义,主流舆论虽然同情中国抗战,然而,美国朝野对介入中国抗战,却是毫无兴趣。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始终保持着中立的姿态。


彼时,唯有美国总统罗斯福等人头脑清醒,对日本侵华和希特勒策源发起欧战尤其认识深刻。


因而,他与幕僚既顺应了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同时,更分析、推演中国抗战局势,认为美国为己利益,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就此,罗斯福决定以非公开的方式,援华抗战。


于是,请记住,罗斯福作为美国总统,成为推动飞虎队建成的第一人。


1940年12月15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一份非公开总统令,允许美军的飞行员离职赴中国作战。


命令下达,罗斯福以总统及再三军总司令名义,组织专门政府、军队对口机构、人员,专门推动这一方案实施。


1942年,就餐并且在等待任务的飞虎队员。


———写作辛苦,望友阅读,随手点点———


1941年4月15日,罗斯福总统鉴于中国战场局势灰暗,美军退职人员援华进展迟缓等情况,再次专门签署军援中国抗战的非公开总统令。


罗斯福要求美国军队、政府展开调查,统计空军及地勤的预备役军官和陆海军退役人员,并且加大动员力度,促成他们组织、参加民间援华志愿航空队,援华抗战。


这是美国作为中立国能够在军事上援华的能够做到的极限。


毕竟,当时的日本和美国,尚属正常外交关系。


因而,美国这次动静太大,日本驻美大使捕风捉影,为此强硬质疑、抗议美国政府。


在日本外交抗议下,为避免外交纠纷,罗斯福及其幕僚们决定学习苏联援华模式,低调组织志愿者参战。


为此,得到美国方面非公开邀请和许可入境,中国方面派出了毛邦初少将等空军将领专程赴美,联络美国军界的退役友人们,既开始采购美国军机,更公开向全美社会、军队,开出优厚待遇,招聘空军及军事专家援华参战。


当时,美国军界的退役友人最为著名者,便是由陆军航空上尉退役的陈纳德。


陈纳德素来喜欢中国文化,早年与赴美学空军的黄埔三期出身的毛邦初结交,曾经表露了“如有需要,愿意尽力为中国服务”为心愿。


是以,在抗战前夜,陈纳德由毛邦初举荐,进入了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担任了飞行教官。


1936年6月,民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受命组建空军,任命陈纳德为空军顾问,参加空军的最高防务会议。


期间,陈纳德全套引进美国空军编制、管理、指挥体系,使得中国空军走出从无到有的第一步,实为宋美龄最为重要的助手之一。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陈纳德为中国空军顾问身份,即受到日本外交抗议。


就此,陈纳德只得表面上离开中国空军,以农夫身份,托辞考察农业得以滞留中国,但也被迫转入非公开活动。


南京会战之后,陈纳德受令转移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部分,在柳州筹建航空训练学校。


随后,航校迁往昆明,成为奄奄一息的中国空军的后备力量培训基地,主要负责训练空军和建立重庆、昆明等地方的地面空袭预警网。


1940年12月,在罗斯福非公开总统令签署之后,陈纳德即受蒋介石、宋美龄等人委托,襄助中国空军主要将领毛邦初前去美国,负责招募美军退职飞行员和购买飞机等事宜。


就此,毛邦初、陈纳德等人到了美国,即挂出了中美合资的中央飞机制造公司的招牌,以中国中央飞机制造厂招聘雇员为名,招募美籍空军、地勤志愿人员。


飞虎队就此开始筹备、建军。


———写作辛苦,望友阅读,随手点点———


当时,为招聘这些中国中央飞机制造厂的“雇员”,毛邦初、陈纳德等人开出了极为优厚的待遇:


飞行员月薪600美元,中队长750美元,地勤机械师250美元。


每人每月津贴30美元。同时,击落1架日机,飞行员可获一笔500美元的奖金。


此外,美籍志愿者们每年可享有一个月的带薪休假,旅费及住宿费均有中国方面承担。同时,中国军方还为每位美籍志愿者购买了1万美元的保险。


如遇到志愿者作战伤残或阵亡,本人或家属即可得到6个月薪金,及治疗、丧葬等优厚补贴


飞虎队最早来华,因为美国中立,是以,飞行员们只能以中国中央飞机制造厂的雇员的民间身份,来到中国战场。


这些条件,如今流行网络,往往成为一些文人评论历史,发明历史的重要线索。


这些线索,再搭配诸如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在昆明巫家坝机场顿顿都要吃牛肉,吃完黄牛肉再吃水牛肉,吃了水牛肉一抹嘴巴,意犹未尽,最后还要吃牦牛肉……


等等史料,顺理成章就得出一个稀里糊涂的聪明答案:


原来,当年,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的美籍志愿者们援华抗战,完全就是奔着到中国赚钱、吃肉、泡妞、享福来的。


其实,历史真非如此。


历史上,中国军方之所以要为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的美籍志愿者们开出优厚条件,一则是要进行市场化运作形式,封口日本外交抗议。二则是当时美国援华贷款并非需要汇入中国境内,而是需要就在美国本土,以购买军用物资和军事服务、技术等外援而就地消化。


很多人不太清楚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中国为抗战购买飞机及军火,以及为美国志愿者们开出的优厚条件等等所需费用,都是在这些款项中支出。


可见,在时间、空间和内容等体系化去理解历史,认知历史,可能才能够得以与真实的历史更靠近。


原来,自抗战爆发到美国对日宣战之前,美国由2500万美元的桐油贷款开始的援华资金,以及后来的钨砂贷款、金属贷款、平准资金等等援华项目,为当时的中国进行抗战提供尤其宝贵的上亿美元的援助贷款。


美国放出来的这些援华抗战的贷款,往往以中国出口原产资源抵冲。


不过,在当时日本海、陆军自山海关到镇南关的全方位围堵之下,中国进出口十分困难,运力更是极度匮缺。


因而,美援资金不可能转入中国,可以直接在国际市场上流通,但是,中国要想出口与贷款额度相对应的巨量原产物资,显然,全无可能。


就此,中美政府达成默契,以优厚的待遇招聘美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实则有着当时美国相对宽松的巨额贷款前提。


否则,以当时中国抗战财政之艰难,想要如此花钱招聘、优待美军空勤技术人员和购买美军战机,也是有心无力。


这里,顺便再说说飞虎队美军在昆明机场吃牛肉的故事。


曾经,一位朋友说起这段历史,坦陈当时飞虎队每天去机场周边各乡镇采购食材,肉食主要就是黄牛。


飞行员需要吃牛肉等高蛋白食物,其实,这本是无需解释的故事。


须知,抗战时期,空战频率极高,空勤人员工作强度之大,远非蹲在网络的键盘侠们可以想象。如无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垫底,驾驶飞机上天饿得头晕眼花,那真不是可以开玩笑的。


谁家的飞行员靠啃窝头,喝稀饭,嚼草根去飞天打仗?


可见,纯粹的文人,如对起码的生活逻辑都置若罔闻,也就真的不适合写战史了。


闲话。


———写作辛苦,望友阅读,随手点点———


毛邦初,民国空军将领,杭州笕桥航校创办者之一。


当年,在美、日处于正常外交的前提下,毛邦初、陈纳德等人得到美国政府与军方扶持,暗中往返进入17个美国的空军基地,对美军现役军人进行秘密招募。


现在回望,美国能够为援助中国抗战而违背外交规则,确实不易。


毛邦初、陈纳德等人招募工作持续数月告一段落,毛邦初即先期回国筹备飞虎队援华作战基地等事项。之后,招募工作由陈纳德主要负责。


最后,这一招募工作在1941年7月基本结束。


这时,中国空军为中国空军的美国航空志愿队招募到了100名飞行员,以及181名枪炮手及无线电人员。


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初具规模。


须知,这时的飞虎队使用番号,为中国空军。这些美国佬来到中国,本质上就是为中国抗战卖命。


1941年7月10日,由110飞行员和150名地勤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首支志愿航空队,搭乘荷兰“耶格斯方丹”号客轮,离开美国,前往仰光。


当时,罗斯福总统及其幕僚、美国军方等认为日军强大,中国需要继续扩建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以求这支空军能够抵抗日军入侵的规模。


为此,就在陈纳德率第一批空军志愿者准备前往中国之时,美国政府和军方干脆以非公开的政令、军令方式,再度向美军现役人员招聘,拟在1942年1月之前,再招募同样规模的空军志愿人员,以充实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的规模。


1941年7月8日,陈纳德乘飞机离开美国本土。


在返回中国之时,陈纳德经中美军方委托,沿途访问夏威夷、菲律宾等美军基地,会见其战友、朋友,为志愿航空队做宣传,最后到达香港,再由香港飞赴重庆……


这次赴美采购军机,招募美籍志愿者之行,出乎预料的顺利,以至于陈纳德后来回忆,那年那时,他如何急于返回重庆,以“向蒋委员长报告从美国带回来的超乎想象的成功消息”。


当时,虽然珍珠港事件没有爆发,但是,美国对中国抗战的空前的、实在的支持,既释放了美国亲华疏日的强烈信号,更极大鼓舞了中国的抗战士气。


正是得到美国军政方面的鼎力支持,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开始加速正式成军。


重庆汇报完毕,陈纳德旋即飞往仰光,接受了美国专门在援英武器里,调拨出来的68架P-40C战机,并与首批美籍志愿航空队的队员们会合。


这是飞虎队最早的建军基本。


陈纳德将军。


———写作辛苦,望友阅读,随手点点———


1941年8月1日,民国航空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签署命令,致电正在缅甸东圩正在最后集训的陈纳德所部,明确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


甲,美籍志愿军第一大队于本日组织成立。


乙,仰陈纳德上校将来华参战之美志愿军组成该大队,其因完成该大队之组织而须增派之华籍人员由本委员会供给之。


丙,仰陈纳德上校就该大队指挥官之职,于组织完成后,将详情具报


是日,拥有300余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装备68架P-40C战机的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正式成立。


旋即,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的68架飞机、11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及其他地勤人员,分别飞往中国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制造厂基地和仰光基地。


1941年9月,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受命掩护中国抗战唯一的后勤动脉滇缅公路。


为此,陈纳德进行战前编组,将全大队按照作战需要编成了3个中队,主要部署滇缅路两端的云南垒允和缅甸仰光:


第一中队,队长是罗伯特·桑德尔,以前陆军飞行员为主,外号“亚当和夏娃队”。


第二中队,外号“熊猫队”,由前海军飞行员杰克·纽柯克指挥。


第三中队,由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驾驶员组成,外号“地狱里的天使”,由阿维特·奥尔森指挥。


飞虎队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缩写为AVG,主要在中国、缅甸等战场对日作战。


陈纳德将军与周至柔。


10月,由美国军方非公开招募的第二批的200多飞行员及空勤人员分两批次,先后来华,加入了陈纳德的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


1941年12月7日,志愿队正式进驻昆明巫家坝机场。


当时,正值日军疯狂轰炸昆明,昆明军民倍遭苦难,因而闻讯陈纳德和志愿队来到昆明,无不为此欢呼,空巷欢迎。


1941年12月18日,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进驻昆明巫家坝机场第11日,日军飞机一如既往,扑入昆明。


在凄厉的防空警报声中,日机为所欲为,对昆明无差别的狂轰滥炸,酿成了昆明交三桥惨案。


彼时,志愿队因为战机尚未到齐,电台尚未开通,眼见日机肆虐,却只能忍气避战。


1941年12月20日,昆明交三桥惨案两日后,日军10架战机再度大摇大摆闯向昆明。


这一次,狂妄不可一世的日军遭到了中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的P-40C战机的拦截。


———写作辛苦,望友阅读,随手点点———


迎面日机入侵,中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呼啸而来。


这次空战不过数十分钟,9架日军轰炸机即被击落,1架负伤逃窜。


志愿队初战告捷,昆明军民兴高采烈沿街相互通报这一消息,驻昆明的各家报纸更是派出记者,既往巫家坝机场,也往空战所在地,四面采访,写出了很多空战报道。


中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为此首战成名。


当时,因为中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保留了美军在战机涂鸦的习惯,驻巫家坝机场的志愿队战机分别绘制有插翅飞虎队徽和张嘴的鲨鱼头形,是以,没有见过鲨鱼图标的记者们在报道战斗经过之时,以讹传讹,就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


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因而被中国军民称呼为飞虎队。


飞虎队也就成为了中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最为人们熟知的名词。


飞虎队这个名词对中国抗战史而言,确属一页厚重、温情的记忆。


珍珠港事变之后,1942年7月4日,中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改编进入美军空军序列,编为美军驻华空军特遣队,由陈纳德任准将司令。


至此,这支航空队成为中美联合抗战的重要空中力量。


改编以后,其军费和消耗则主要由美军方面承担。


此后,美军驻华空军特遣队成为中国大后方及中国华中战场、滇缅战场的抗战空军主力。


因为陈纳德长期援华抗战,对日军航空军及抗战空战的独具天赋的理解,再加上飞虎队招聘得到了大量美军现役精英飞行员,以及P-40战机的机炮猛烈,俯冲速度极快等等技术优势,飞虎队出战与日军零式战机,频繁采用俯冲、射击、脱离战术,屡屡奏效,打出了极佳的1V7的交换比。


被飞虎队打得懵头无助的日军束手无策,被动之余唯有咒骂“飞虎队”是懦夫,不敢与日机空中正面格斗。


滇缅公路为中国抗战咽喉,关系重大,日军可以选择中南半岛等多处基地频繁袭击滇缅公路,同时,滇缅路上无论运输车辆,桥梁涵洞,沿线到处目标,防不胜防。


因而,肩负保卫滇缅公路任务的飞虎队只得随时待令机场,频繁驾机升空作战——相传,飞虎队在战事紧急之时,吃喝拉撒都在机场,每日3、5个起落,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体能消耗之大,精神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人们不难理解飞行员们需要摄入足够牛肉、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及其他放松之娱乐,以保障他们的高强度、高烈度作战精神、体能消耗。


所谓吃牛肉,实属事出有因。


他们战绩斐然,并非如一些文人描述那般来华享福、赚钱的冒险者。


更值得一提的是,飞虎队除了美军援华的飞行精英,还有更多在美国及中国招募的华裔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近2000人之多。


其中,飞虎队的不少华裔空勤人员,正是后来著名的两航起义的发起人和参与者。他们同样是中国现代空军和民航事业的奠基人。


说来,飞虎队傲人战绩里面,本来也有华人的荣光。


同时,飞虎队在华抗战,一直受到了八路军、新四军的关注、支持。


其中,抗战结束,重庆谈判期间,延安派出刘伯承、邓小平、林彪、陈毅、陈赓、肖劲光、滕代远等20余为高级军政首脑,急于由延安经太行而转道去华东、东北、中原等地。


当时,时间紧迫,他们便是得到美军飞机运输帮助,这才从延安快速抵达了晋东南黎城县长凝临时机场,使得延安的战略布局得以高效、快速展开。


可见,飞虎队及美军航空兵对中国历史进程确实影响深远。


言归正传。


———写作辛苦,望友阅读,随手点点———


抗战期间,陈纳德飞虎队战绩显赫,因而得到中国军民的敬重。中国平民和士兵遇见陈纳德及美籍官兵,常常竖起大拇指夸赞飞虎队员“顶好”。


于是,美国飞行员则在自己飞机上,涂上汉语拼音“DING HAO”。


一来二去,自陈纳德以下,“DING HAO”,便成为所有美军官兵人人皆会的见面问候的汉语。


因为飞虎队对日作战、护卫滇缅公路及重庆、昆明、成都大后方功勋卓著,也因而飞虎队里面本来就有很多中国人,因而,在抗战期间,飞虎队自然是援华助战美军里面,最为中国军民喜爱和认同的作战部队。


反之,唯有被飞虎队殴得一塌糊涂却束手无策的日军,对飞虎队的中美官兵,自然有着天然的心情恶劣,诋毁、辱骂不断。


抗战时期,在飞虎队及后来的美军第23大队、驻华特谴队、第14航空队的航炮之下,数以千计的日军战机及其精英飞行员,陨落长空。


——这段历史,对有着良心史观的中国人而言,无疑是回望日军狂轰滥炸抗战大后方和滇缅公路的惨痛岁月的一丝慰藉。


抗战后期,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美军第20轰炸总队第73轰炸联队的波音B-29“超级空中堡垒”和正在装弹的士兵。


新四军3师副师长的张爱萍将军与获救的美军飞行员合影。


1943年3月,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扩编、升格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第14航空队,陈纳德晋升为少将司令。


同年,在昆明组建了中国战区的中美空军混合作战司令部,陈纳德任司令,统一负责指挥中美空军作战。


这时的中美空军,实则主力还是由最早的志愿队发展起来的美国陆军航空兵第14航空队。


这支航空队对中国抗战,尤其为保障中国抗战大后方和滇缅公路生命线,起了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的战略作用。


怎么去理解和表述其战略作用?


抗战至1942年5月,继滇越铁路被截断之后,日军侵入缅甸,截断了中国抗战最后的大动脉滇缅公路,中国抗战极度缺血。


彼时,应中美要求,美国空军为保障供血中国抗战,不得已间,在印度往云南的极端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下,开辟了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及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而抵达云南昆明、丽江等机场。


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左右,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驼背,航线趋于弓形,也像驼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自1942年6月2日中美两国签署《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之后,中国成为租借协定的受援国,驼峰航线也就成为租借物资进入抗战战场的主要交通线。


显然,这是中国抗战的最后的命脉线,希望线。


正在起飞的飞虎队战机。


滇缅线上的中美施工人员。


———写作辛苦,望友阅读,随手点点———


为保住这条中国最后的命脉线,希望线,美军空军及飞虎队为此付出极大的牺牲。


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曾经描述驼峰航线:


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飞机碎片。


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相传,当时美军要耗费近乎20桶汽油的代价,才能将1桶汽油,从美国本土运到了中国的抗日战场。


在历史细节的缝隙,我们还可以找出更多的故事。


只不过随着岁月洗涤,偶尔再看这些故事,不免感触再三。


此刻窗外,霓虹闪烁,夜色浮躁。


偶尔想想,很多人都知道飞虎队这段抗战往事,而谁又会愿意抽空再想想这段历史的价值呢?


其实,纵算有的人认为没有价值的历史,同样也是历史。


抗战胜利以后,鉴于陈纳德在华经历和战绩,美军方面既破格提升陈纳德将军晋升中将,更将陈纳德将军列为美国的十大空军领袖之一。


美国人没有忘记陈纳德,中国人更不会忘记陈纳德和飞虎队。


相传,抗战结束,在陈纳德和飞虎队准备离华归国。为此,中国方面为感谢陈纳德及飞虎队为中国抗战所作贡献,专门在重庆渝中中心广场,即现在的重庆解放碑广场,为他们举行欢送仪式。


那天,重庆万人空巷,军民争先一睹将军风采。


等到陈纳德乘坐的敞蓬吉普车驶过民族路,民众欢呼雀跃,街面水泄不通……


抗战期间,重庆频繁遭到日机无差别空袭,蹂躏、肆虐,唯有亲身经历的大后方军民,最为清楚、感恩陈纳德和飞虎队守望中国长空的意义。


因而,在胜利之日,重庆军民泪水欢歌,真情流露。


相传,等到陈纳德座车进入广场,重庆军民纷纷拥抬、推动将军座车,远近人群更是挥手齐声高呼陈纳德名字,声浪如潮,涌动盘旋在渝中半岛上空。


最初,人们推着陈纳德的座车向会场行进,最后,欢呼渐盛,人们载歌载舞,索性汇成人流,抬着陈纳德的座车向会场中央行进。


此情此景,陈纳德深为感动。


他不会汉语,唯有泪流满面,抱拳拱手,大声说着“DING HAO”,四面致谢民众……


1945年9月,重庆庆祝抗战胜利。


我知道这段历史,一则闲看史书得知。二则却是家父生前闲聊告知。


那天,我的祖父调任中央银行重庆留守处主任,他与银行同仁专门由上清寺赶往渝中会场。


祖父就在夹道欢迎陈纳德的人流中亲眼所见这一盛况。


和每一位亲历者一样,他回到家里,便将这段故事告诉了他年幼的儿子。


在到了后来,我最早知道陈纳德,就是家父所讲述的这个故事。


据我所知,这个故事流传之广,老重庆人家的子弟几乎家家都有一个类似版本。


当然,在重庆之外,我后来写作抗战往事,在成都、昆明等地,同样听过朋友们说起相关飞虎队其他往事,每每问起出处,朋友们几乎解释都是源自家里长辈传言……


多年之后,中国依然记得陈纳德将军援华友情。


梁光烈将军在回顾这段历史,曾经唏嘘感言:


陈纳德将军率领"飞虎队"与中国人民一道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支持、帮助过我们的老朋友


祝愿中美人民必将继开友谊、友好的未来。


鸣谢情谊赞,关注朋友请注明请加:zksd12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