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下)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06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解读朝鲜战争:苏美冷战与朝鲜战争的扩大化

明清战争:东江军与丁卯援朝之战

近代史上极为尴尬的翻页:八里桥之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殉国记之前传:突击群战术与胡迪尔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万岁军浴血白马

周末谈兵:班公湖及中印边境局势分析谈

周末谈兵:远望班公湖,闲谈中印边境问题

军事解读从抗战到内战的五次会战:山海关会战

朝鲜战争爆发七十周年文集

从《傅雷家书》,漫说民国的文人风骨……

九一八事变扩大化和军阀们的应变

第74军往事:抗战前的王耀武

第74军往事:李天霞的抗战时代(上)

第74军往事:淞沪鏖战,虎贲建军

第74军往事:李天霞的抗战时代(中)

第74军往事:李天霞的抗战时代及三战高安

塞外悲歌:蒙古灭国西夏之战

漫谈抗战早期战略格局的演变:从台儿庄会战到武汉会战

漫谈双十协定:战争与和谈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入朝首战,鏖战温井

详说越南的游击战与胡志明小道

第74军往事:李天霞的抗战时代及南昌反击战

豫南会战期间,在南阳方向作战的国军前敌指挥官。


前言:最近,遭遇若干新媒体、公众号的剽窃。剽窃者冠以自名,骗取打赏,实为过分。


更难堪的是,很多剽窃者居然借剽窃而被为标注为V的“原创者”。


我知道剽窃者众多,专门声明保留诉诸法律权利,仅这里专门贴上朋友提供的截图警告,望剽窃者自重。


我以原创无非赚点微薄点赞以滋生活,如今每年屡被剽窃者侵权,也不想单独发文耽误阅读,无奈之下,为此扰乱版面。


不得已,望诸君见谅。






上接:《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上)》《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中)》


在抗战20多场大型会战中,豫南会战是日军在抗战期间首次针对抗战国军的具体的某部集团而策划、实施的会战。


1941年1月,在豫南会战之前,日军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对日本政府要求缩减侵华日军至50万人,以及军部屡屡干涉侵华日军战略感到不满。


为制衡日本政府、军部对侵华日军的掣肘,西尾寿造大将因而要求华中日军:


无论为适应中央部于1941年内获得解决事变头绪的意图,或考虑到明年以后的国际形势,都必须在本年内为消灭敌军战斗力取得显著成果。”


适逢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爆发,国共关系极度紧张。


华中日军参谋部根据西尾寿造大将要求,判读汤恩伯第31集团军退出枣宜会战之后迅速东进至遂平至项城一线,极有可能与驻防豫皖交界地区的新四军彭雪枫部发生冲突,因而迅速制订了以闪击战突袭汤恩伯集团军的豫南会战计划。


相比第9战区而言,兵力薄弱的第5战区及第5战区主力第33集团军才遭枣宜会战重创,直属重庆的机动兵团第31集团军就是第5战区的核心主力部队。


日军一旦在豫南突击成功,无论歼灭或重创国军第31集团军,既可消灭第五战区的核心战斗力,还可以截断第5战区往中原的联系,将之压制往伏牛山系,使之最终失去对武汉的战略威慑。


然而,现实却没有计划美妙。


日军自25日全面进攻开始,每日分兵搜索、追击,每日耗费钱粮、油料,负担极为沉重却无法捕捉国军主力。


为此,作战负责豫南会战的日军最高指挥官第11军司令长官园部和一郎中将不免焦虑。


与此同时,深知局势危急,素对汤恩伯颇不了然的李宗仁最大限度与汤恩伯协作、配合,支持第31集团军相机运动作战。


国军极度匮缺重武器,日军89式战车所到之处,国军极难对付。


战前,汤恩伯精准预判日军主要攻击方向,遂以第13军在舞阳、象河关、尚店一线,第85军在西平、上蔡、汝南一线,各自摆成以次要兵力正面阻击和以主要兵力相机侧击阵势。


为以运动战拉长日军战线,汤恩伯还在战前令第31集团军之陈大庆第29军跳出外线,往桐柏山周边隐蔽机动,相机尾击日军。


最后,汤恩伯顾忌豫东皖西地区国、共、日三方态势,以李仙洲92军为预备兵力,驻防阜阳。


因此,日军第3师团机动至舞阳、象河关、尚店一线,日军第17师团机动至西平、上蔡、汝南一线,与国军主力发生激战,实属汤恩伯之预设,而又是急于寻求与国军主力决战的园部和一郎预料之外之惊喜。


喜出望外之下,园部和一郎当即调整部署,命令收拢兵力,以第3、第17、第40师团主力向舞阳方向第13军、上蔡方向第85军快速机动,迂回展开。


园部和一郎企图依仗日军的兵力、火力和快速机动的优势,同时对国军第13军、第85军主力实施钳击。


然而,日军还是晚了一步。


汤恩伯既然擅长运动战,又在舞阳、汝南等地激战、重创日军,当然不会死守原地,坐以待毙。


早已料定日军战略,第13军、第85军即在日军合围之前兵分两路,向豫中、豫西、豫南三路转进。


日军虽然一口气占领了舞阳、象河关、尚店、西平、上蔡、汝南等地,却又无法寻找汤恩伯第31集团军决战,空费粮饷,极为失望、恼怒。


园部和一郎怒挥二锤,猛然砸空。


日军再次失去攻击目标。


豫南会战,配属第3师团的水野战车部队。


与此同时,豫东皖西方面,新的新四军军部已经建成,代理军长陈毅即向彭雪枫第4师发布命令,要求彭雪枫部向西发展,力争河南,以期打通八路军与新四军战略联系,开辟有利抗日战场。


2月1日,彭雪枫率第4师第10旅、第11旅各一部向阜阳一线开进。


国共两军在中原的抗日战略历来存在分歧,更兼1939年11月河南确山事件不久,又遇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因此,2月2日以后,国共两军越是靠拢太近,互不信任,局势不免颇为紧张。


延安为缓解紧张局势,遂电示彭雪枫,明确强调:


“……是去抗敌,不是去打顽……”


当时,空旷、贫瘠、 处于四战之地的豫东皖西一线,成为了国共两军共同的游击区。


——豫南会战战局变幻,更为豫东皖西留下更多转战空间与军事空白,也为历史上的1941年的彭雪枫3个月反顽斗争,埋下了伏笔。


这是后话。言归正传。


就在园部和一郎以第3、第17、第40师团分成四路,分别向舞阳、上蔡方向钳击进攻落空,国军在内线出击的第31集团军消失踪迹,日军顿感茫然之时,国军在外线的枪声响了。


转移外线的孙连仲第2集团军刘汝明第68军尾随日军第3师团攻击路线,向日军背后的后勤线发起袭扰作战。


这是继台儿庄会战之后,汤恩伯集团军与孙连仲集团军的又一次战役协作。


台儿庄会战是孙连仲部死守内线,汤恩伯部在外线出击。


豫南会战则是汤恩伯在内线野战日军,孙连仲部在外线尾击日军后勤线。


蒋介石与孙连仲。


当时,因为日军专注寻找汤恩伯第31集团军决战,而汤恩伯部两个主力军在内线摆出决战架势,一度与日军正面野战,是以,日军全然没有注意到国军在外线正在组织攻势。


刘汝明第68军在外线率先出击,突然袭击舞阳一线的日军中路的后勤线。


同时,转入外线的汤恩伯第31集团军陈大庆第29军、滇军第60军安恩溥部对日军左路后侧发起攻击,桂军第84军莫树杰部则对日军右路后侧发起攻击。


至此,转入外线的国军各部全面展开尾击,一夜之间几乎完全截断了日军后勤线。


后勤线被截断,即决定了日军在无法继续豫南会战。


日军制订豫南会战作战计划本来匆忙,制订的机械化作战更是缺乏完备的后勤准备,因而,日军突遭国军尾击,失去油料、弹药等物资保障,不仅机械化闪击战无法施展,全军缺油少粮,只好就地趴窝,困顿不堪。


日军缺油少粮,行动滞笨,国军在豫南出击之外,更在豫西方向实施战役出击。


张自忠将军的老部队冯治安第33集团军之曹福林第55军、黄维纲第59军东进南阳、唐河、泌阳,由外线全面尾击日军,隐然与北线汤恩伯集团军遥相呼应,对日军形成战略包围态势。


就此,国军夺得战役主动,豫南局势为之大变。


园部和一郎步步失算,眼见全局被动,却又不舍耗费极大代价夺取的舞阳、汝南等空城。


抗战相持阶段时期的中央军步兵战斗队形。


于是,园部和一郎索性再次调整作战方略,派兵固守舞阳一线,以监视汤恩伯部动向,而后,将筹集的残存物资、弹药加强第3、第17师团,兵分两路,转身奔袭200公里以外的南阳、泌阳。


既无法实现与汤恩伯集团军决战的会战目的,园部和一郎意图退而求其次,企图转向外线,寻机合围第2、第33集团军。


日军以第3师团奔袭南阳,以第17师团奔袭泌阳,唐河地区,如是攻占南阳,泌阳,合围成功,就可以重复南昌会战效果,以闪击战截断第五战区与河南联系。


日军实现这个会战目的,同样可以实现将第5战区逼迫、压制到伏牛山一线,使之失去对第5战区的战略威慑的目的。


园部和一郎这一作战计划看似气势如虹。实则顾此失彼。


当时,日军在后勤线被截断,物资极度匮缺情况下,还要实施近200公里的奔袭作战,计划可谓骄狂至极,愚蠢至极。


日军转向西进、南下,在外线作战的刘汝明第68军、曹福林第55军、黄维纲第59军也就随之转为内线。


而在内线激战后向豫中、豫西撤退的汤恩伯第31集团军则转为外线。


2月3日,豫南会战的主战场由舞阳、上蔡一线转移到南阳、唐河一线。


日军既无法实现会战战略与第31集团军决战,便企图西进夺取南阳。


就此,遏制豫鄂陕的军事重镇南阳,成为了豫南会战的核心战场。


日军第3师团以剩余油料组织快速作战抢占南阳,沿途与实施层层阻击的国军部队激战,同时,国军第31集团军则在日军主力撤退之后,顺势收复舞阳,在外线尾追日军。


日军调转攻击方向,却依然处于国军内外线夹击态势。


在南阳、唐河一线的国军多为西北军系列部队,其中,黄维纲第59军为张自忠将军老部队,无论装备、士气、战力,均是优于其他部队。


豫南战场的国军骑兵。现代战争,骑兵本是淘汰军种。但是,对于缺乏机械化装备的国军而言,骑兵往往是快速作战的机动力量。


此外,枣宜会战相去不久,第59军自军长黄维纲以下官兵无不心怀老长官殉国之痛,因而,在南阳一线得以再战枣宜会战的死敌日军精锐第3师团,全军无不士气高涨,完全以搏命架势与日军展开血战。


第59军与日军针锋相对展开对攻,伤亡惨重,死战不退。


负责南线指挥的孙连仲眼见情形危急,遂严令第59军退出攻击,命令刘汝明第68军、曹福林第55军及其他友军向南阳、唐河一线机动。


第2集团军、第33集团军为西北军老部队,装备和战力相对逊色作为重庆直辖的机动兵团汤恩伯第31集团军,自然更是远逊日军装备和战力。


因此,2月6日子夜,孙连仲指挥各部在数百里战线全面展开,向南阳、唐河一线的日军第3师团各部及日军补给线发起了夜袭。


经夜枪声不停,国军四面出击之下,日军四面应付,顾此失彼,却又无法寻找国军主力决战。


本身靠着筹集最后的、有限的物资,这才得以奔袭近200公里的日军第3师团在与第2集团军、第33集团军缠斗数日之后,既找不到决战机会,更兼连续作战,有限物资消耗殆尽,后勤线被完全截断,处境变得极为不妙。


就此,日军攻击无以为续,只得选择由南阳、唐河、泌阳一线,向信阳方向撤退。


6日拂晓,张自忠的老部队,国军第59军之第38师经过激战,克复南阳。


日军大势已去,孙连仲指挥稳重,第2集团军,第33集团军等部自南线出击,多是侧击、尾击日军。


日军所到之处,屡遭袭击,一时狼狈不堪。


后勤线被截断,也使协同第3师团作战的日军第17师团南下至象河关附近,在遭遇国军第68军,第29军侧击之后,因为伤亡惨重,物资消耗殆尽,战力锐减,无法再战。


如此一来,日军第17师团散落在数十公里战线上,无处不被国军袭扰、侧击,枪声乱响处,大有落入国军包围之虞。


园部和一郎得悉战报,仰天叹息,终于认命。


就此,园部和一郎电令日军第17师团放弃作战计划,迅速向沿唐河至泌阳公路和桐柏至信阳公路撤回。


在国军南北两线兵团遥相呼应的攻击中,日军在豫南、豫西广袤大地往返运动,连续作战之余,后勤线被悉数斩断,战力为之耗尽,再无继续作战可能,只得选择全军撤退。


然而,日军以机械化部队投入豫南会战,来时耀武扬威,等到撤退之时油料早已耗尽,又被国军层层侧击、伏击、尾击,想要全身而退,谈何容易。


河南地势低平,多平原和丘陵,是以,国共都以骑兵作为机动兵力。


于是,日军华北方面军以第21师团2个联队和骑兵第4旅团1个骑兵联队,在豫东、皖北方向,向太和、界首一线攻击前进,以陆航战机沿舞阳、郾城、叶城一线累日轰炸、袭扰第31集团军防地,借以策应、掩护豫南日军撤退。


而后,豫南日军得到日军来自信阳的物资和空降物资补充,得以全速实施撤退。


眼见豫南日军得以全速撤退,在豫东皖西作战的日军第21师团和骑兵第4旅团等部也不恋战,开始撤退。


2月7日,汤恩伯指挥第31集团军主力在北线发起反攻,孙连仲指挥南线兵团向日军发起反攻。


同日,李宗仁则亲自前往东线,指挥第92军、骑兵第2军向日军发起反击,收复了太和、界首等地。


2月11日,日军全部退往信阳一线,第5战区与日军对峙阵线恢复战前态势,豫南会战就此结束。


战后,第5战区宣布毙伤日军9000余人,俘虏20余名,击落日机6架,击毁车辆200余辆,及其他军用武器等。


日军方面则宣布国军伤亡16000人。


数字比较之外,就战役层面而言,豫南会战为国军第5战区第31、第33集团军等精锐部队对阵日军第11军第3、第17师团等精锐部队的一次以运动战为主的、攻防转换频率较快的会战。


国军在豫南会战以内、外战线兵团展开运动作战,各部相互配合,遥相呼应,进退有序,得以避开日军钳击、合围,而主动出击打击日军。


只是受制当时中日军队武器装备、兵员素质等方面对比悬殊,国军在会战中期即便夺得全局主动,频繁发起反攻,也只能以夜袭、侧击、尾击为主,终无战力对散落百公里战线的日军发起正面突击,合围,歼而灭之。


实为遗憾。


不过,国军以近乎近代化的平面化的步兵集团,在豫南鏖战以战机、重炮、战车等现代化武器的日军重兵集团,国军内、外线轮番出击,逼迫日军多次调整攻击方向,在顾此失彼的东北西走之余,空耗钱粮,徒损兵力,最终不得不仓皇退出会战,可谓国军之胜利。


1941年第5/6/9战区与武汉日军对峙态势图。


彼时,蒋介石对豫南会战取胜极为重视:


检讨此次豫南作战经过,敌我优劣各点之比较,以及以后我军作战应改正与注意之点。


如是在战略层面上看,这次胜利更是第5战区走出枣宜会战遭遇重创阴影的一次胜利。


日军既无法实现会战计划,以重创、歼灭第5战区主要战斗力,又无法夺得豫南地区,打开长江以北的战略纵深。


当年,园部和一郎在豫南浪战而虚耗钱粮,又受到西尾寿造大将“必须在本年内为消灭敌军战斗力取得显著成果”的战略逼压,情急之下,心态受震,始有在豫南会战结束不久,匆忙发起上高会战的再次浪战之举。


第5战区对武汉保持震慑,与江南的国军第9战区、上游的第6战区互为犄角,遥相呼应,使得日军直至终战之时,已然身处被第5战区、第9战区、第6战区夹击态势,奠定了抗战持久战的苦撑待变的军事基本。


当时,第31集团军各部基层官兵里面,尤以河南子弟最多。


豫南会战期间,无论配合、支持、响应国军第2、第31、第33集团军等作战,或者自发组织武装保卫家园,河南民军极为广泛参战,实为赢得胜利的不可低估的力量。


客观而言,豫南会战可谓抗战相持阶段的一场非常典型的“人民战争”。


在遭遇花园口决堤和连年灾荒之余,河南民众为抗战贡献之巨,牺牲之大,更值以文铭之。


至此,《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完成,借此文遥问诸君冬安。


文章原创不易,以文养文,恳请三点一转不难,拜托诸君顺便。


公众号改了推送模式,现在只有加了星标置顶、点赞、点了在看、评论,才可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我同时也才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您的留言。

鸣谢情谊赞,关注朋友请注明请加:zksd12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