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第74军往事:李天霞的抗战时代(中)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一代国士孔祥熙

近代史上极为尴尬的翻页:八里桥之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殉国记之前传:突击群战术与胡迪尔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万岁军浴血白马

周末谈兵:班公湖及中印边境局势分析谈

周末谈兵:远望班公湖,闲谈中印边境问题

军事解读从抗战到内战的五次会战:山海关会战

朝鲜战争爆发七十周年文集

从《傅雷家书》,漫说民国的文人风骨……

九一八事变扩大化和军阀们的应变

第74军往事:抗战前的王耀武

第74军往事:李天霞的抗战时代(上)

第74军往事:淞沪鏖战,虎贲建军


溯长江进犯南京的日军第三舰队第11战队。


题序:一位热心朋友留言,“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好吗?重点内容可以笔墨多些。谢谢啦”。


于是,按照朋友的要求续写,却发现看似名不见经传,被电影与网络误传见死不救孟良崮的“李大虾”,原来有那么多的抗战往事。


作为第74军抗战时代最具标志性的高级将领之一,李天霞确实无法三言两语讲完。因而,本篇之后,再拟写后续一篇。今天没法结尾,还望朋友见谅。


(紧接)第74军往事:李天霞的抗战时代(上)


1937年12月9日,日军第6师团、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14师团、第13师团山田支队、第3师团第68联队、第101师团骑兵第101联队等部10余万大军,完成了对南京的合围。


而后,日军以野战重炮第5、第6旅团之重炮群,陆航第3飞行团机群、海航舰载机群,日海军第3舰队第11战队舰炮组成强大火力,对南京城垣防区发起猛烈攻势。


南京会战的最后决战开始了。


当时,国军南京卫戍司令部在南京城内、城外部属两个作战军群,互为犄角,迎战日军。


在南京城外栖霞山、乌龙山、龙潭一线,为湘军将领徐源泉第2军团部队,侧翼掩护、配合南京城防。


在南京城内的,则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孙元良第88师、宋希濂第36师、中央宪兵总队。这些部队,都是当时中国在德式军改中组建的最为精良的种子军队。


其中,桂永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位于南京城东,负责守备城防核心紫金山阵地。孙元良第88师守中华门、雨花台防线,为教导总队右翼。


宋希濂率第36师作为总预备队,部属南京北临长江的挹江门、下关、幕府山一线。


萧山令率宪兵队和警察队守城中清凉山阵地,维持城内秩序。 


在南京外围作战失败,退回南京城区的叶肇第66军、俞济时第74军、邓龙光第83军、 王敬久第71军第87师等部,则分别配署城内主要防区作战。


其中,在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外围作战逐渐显出顽强斗志的第74军,则被独当一面地部署在水西门。


水西门防区位于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与第88师防区之间,是南京城垣极为重要的位置。


就此,诞生在淞沪会战的第74军以其凶悍、顽强的作战风格得到了国军上下认同,跻身与国军顶尖精锐部队并肩作战。


不过,这时的第74军,自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外围作战,连续进行了仇河右岸阻击战、青浦阻击战、淳化镇阻击战、牛首山阻击战等等烈度极高的大战,战损惨重,战力消耗极大,部队几乎打空。


尤其王耀武第51师之李天霞第153旅,其第305团、306团减员严重之外,第305团团长张灵甫重伤,全旅的营、连、排军官损折十之七、八,看似几无再战能力。


然而,南京会战打到这时,南京卫戍司令部没有撤退意图,国军参战各部都是摆出全力以赴血战到底的阵势。


第74军当然也不例外。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为中国现代化军改的种子部队,于南京会战几乎全军覆灭。


俞济时命令第51师负责水西门城墙工事一线守备,以相对完整的第58师部属二线待命,为预备队,准备最后的反击决战。


同样,王耀武也将第51师摆出最后决战阵势。


第51师以兵力稍微完整的周志道第151旅全面展开,负责城墙内外工事及周边防务,而将减员严重、战力极度虚弱的李天霞第153旅,部署在水西门城墙工事。


王耀武这样部署两旅迎战日军,无非希望兼顾李天霞第153旅状况,使之位于相对易守难攻位置,能够与周志道第151旅互为依托,互为策应。


然而,再高、再坚固的城墙,在现代化战争中也不过靶子,所谓地利优势,也不过聊胜于无的一种战场安慰。


当时,为保障南京会战,日军调集了野战重炮第5、第6两个旅团。日军一个旅团配备重炮约50门左右,超过了当时国军全军的重炮数量。


在没有导弹的年代,重炮在战时应用,类似中、近程导弹,既可压制对方火力掩护己方进攻,更可炮火覆盖,直接打掉对方主要目标。


某个方面去看,中日重炮数量差距,即可参考侧见中日陆军战力差距。


于是,等到日军开始总攻,日军重炮、舰炮在10余公里之外炮击南京之时,国军各部装备极差,缺乏重炮,根本无法还击。官兵只好被动躲在工事、掩体,暗自祈祷自己不会在这一轮猛烈炮火覆盖中丧命。


炮弹呼啸而来,连绵不绝……


南京会战期间,日军提前安排间谍、特工、汉奸、斥候潜入南京,密报目标,战时,更有侦察机、观测气球校对炮火,因而日军重炮打击非常精确,国军损失非常严重。


作为南京城防主要目标,水西门一线同样遭到日军猛烈炮火覆盖。


处在日军猛烈炮火轰炸之下,李天霞应变迅速,当即率卫队沿城墙搜索。


果然,李天霞部发现了由第88师防线渗透潜入,正在引导日军炮火向国军实施炮击,引导后续日军抢夺城墙阵地的一支百余人的日军斥候分队。


当时,日军为国军紫金山和中华门、雨花台阵地压制,始终无法展开兵力攻击第74军防区,是以,日军只得以中队、大队兵力迂回穿插,在重炮、战机掩护下,轮番进攻突击水西门城墙。


战机变幻,本来被王耀武安置在城墙有利地形的李天霞第153旅,却又正好处在了日军的主攻位置。


情急之下,李天霞组织第153旅残存的有限兵力,向这股日军发起攻击,同时向王耀武报告军情。


成军不久的第74军虽然在白刃战方面不是训练有素的日军的对手。但是,第153旅突击队却抱同归于尽之决死心态,近战相距不过数米、十米近战之时,国军官兵投掷手榴弹反击日军,气势夺人,日军数次被击溃。


强攻中华门第88师阵地的日军。


日军150重型榴弹炮群。这在当时是完全压制国军的战场大杀器。


装备、火力、人数处于完全优势的日军在国军连续反击之下,为李天霞部剽悍近战震慑,束手无策之下,暂缓了对水西门城墙的攻击。


当时,第153旅战力几近枯竭,又处在日军猛烈炮火反复打击之下。


在消灭日军斥候分队之后,第153旅继续与登上城墙的日军对面冲突,反复争夺城墙阵地,坚持鏖战7、8个小时,直至11日夜间。俞济时、王耀武接到报告,深感第153旅残部作战不易,对李天霞印象更深。


南京会战实为第74军进入国军精锐的标志性大战,以至于俞济时在抗战后的一份报告中,对李天霞评价极高:


即前74军历次光荣战绩,亦多系该员创成”。


——俞济时和李天霞私交平淡。


不过,就俞济时对李天霞的评价来看,在国军嫡系部队里面,虽然也有勾心斗角,但是,抗日战场的国军将领也不尽然都是影视剧和网络文章里的那些小肚鸡肠的角色。


当时,南京态势日趋险恶,虽然第74军第153旅等部激战不懈,但是扛不住日军援兵源源不绝。


1937年12月12日,日军主力突破防线推进到水西门附近,与守备在城墙下的周志道151旅正面接战。


这时,紫金山、中华门等战地已经被日军突破、截断。其余叶肇第66军、邓龙光第83军、王敬久第71军第87师等部防线,也在日军陆海空强大火力打击之下,陆续崩溃。


南京城破在即。


这时,水西门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最后关头,第151旅和第153旅各自组织敢死队,以团、营长带队,沿水西门城墙上、下、周边阵地,全面反击日军。


这次反击作战,国军突袭、近战日军,战事空前惨烈,国军损折十之七八。


其中,第151旅第302团团长程智与该团第1营营长郑浦生殉国,第301团代理团长纪鸿儒重伤,第153旅第306团邱维达团长重伤。


——后来,王耀武回忆第74军南京会战,在回忆录记载的第153旅水西门战场,全然是一副“烟火弥漫,死尸纵横,状甚惨烈”的人间地狱景象。


在南京会战的最后时刻,第151旅和第153旅位处绝境,并肩作战,战术灵活,官兵用命,力战不退,显露出极为勇悍的作战风格。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可以说,在南京会战国军序列里,第151旅和第153旅以其优秀的战场表现,使得在1936年才由补充旅升格甲种师的第51师,完全无愧与中央教导队、第88师等王牌精锐并肩,在南京会战之时,成为国军鼎足为三的主力部队。


12日,徐源泉第2军团防线崩溃,日军完成合围南京。


下午,万分危急之时,王耀武师长得到俞济时军长及时传来的命令:


日军已进入中华门、通济门,南京将失陷。


51师马上实施突围


于是,按照王耀武的撤退命令,第151旅往燕子矶八卦洲附近,自行扎木排过江。李天霞率第153旅残部,连同重伤的第301团代团长纪鸿儒、305团团长张灵甫、306团团长邱维达等人往下关码头,乘小火轮过江。


12月13日,南京失陷。


在中日战争大战略层面,日军跨越制令线发起南京会战,以及民国政府宣布迁都重庆继续抗战,实为中日战争扩大化、长期化的标志性事件。


南京沦陷,断绝了中日和谈的所有希望,南京大屠杀更是将中日关系推到了仇恨的巅峰。


不过,对毫无政治背景和靠山的王耀武与李天霞而言,他们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会战率部奋战,崭露头角,不仅奠基了第51师成长为善战、敢战的王牌师的基石,而且,通过极为优秀的战场表现,他们自己也是迅速跃升,成为军民瞩目的抗战将星。


同样,经过淞沪、南京两场会战,在淞沪战场硝烟里横空出世的第74军,峥嵘杀伐,战绩赫赫,更为俞济时在军界升迁的基石。


1938年5月,第74军参战砀山之战及兰封之战。


7月,俞济时以战功升任第36军团军团长。


9月,俞济时即将李天霞升调第40师师长,率部参战庐山战役。


在淞沪、南京会战之后,李天霞成为第74军体系里第一个升迁的高级将领。


之后,他暂时离开第51师,和王耀武一起举荐、促成了张灵甫接任第153旅旅长职务。


说到这里,少为人知的是,张灵甫本人性格戆直,谙熟军务,确属第74军体系的将才。之外,张灵甫出自陕西,与国民党元老、中执委于右任有师生之谊,为于右任青睐,举荐之下,张灵甫颇为民国上层军政人物好感。


显然,这是王耀武、李天霞比不上的加分项。


不过,在抗战时代,军人们真正的加分项还是战功和资历。


国军主力德械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悉数参战南京会战,战损极为惨烈。


1939年3月,第51师王耀武师长胃出血不止,无法主持军务。


于是,在向重庆军委会一番力争之后,俞济时和王耀武相继给李天霞发去急电,要求第40师李天霞师长立刻回转第51师,接任师长。


第51师是王耀武的根本部队,在将第51师托付给李天霞这件事上,王耀武毫无私心。


为了催促李天霞尽快回转,俞济时和王耀武还委托第74军办事处处长吴鸢亲往第40师驻地,催促李天霞上任。


——这则往事映证,可见网络那些关于王耀武因为小肚鸡肠而排挤李天霞,扶持张灵甫,以及李天霞因为小肚鸡肠而算计王耀武,暗算张灵甫等等传闻,其实,纯属当代发生在写字间的伪白领档次的勾心斗角的想象。


言归正传。


说来,李天霞颇有智计,腹有诗书,兜里有钱,谙熟军务,久有战功,因而不免性格倨傲。


不过,仅就李天霞与张灵甫在抗战时期私人关系而言,李天霞作为张灵甫的老长官,却少有倨傲旧事记载。


南京会战期间,李天霞命令抢救重伤的张灵甫,派人护送他脱离险境。


后来,在南昌会战期间,张灵甫右腿重伤,同样也是李天霞下令组织人手,将张灵甫抢下火线,转往后方治疗。


这份战场上的过命的交情,远非平常人可以想象。


不过,遗憾的是,经过几代影视剧编剧们的不懈努力,李天霞和张灵甫的战场交情早就被影视剧的八卦剧情扯得七零八碎,满地鸡毛。


鸡毛悠悠扬扬飘在网络,更是漫天花雨。


可以说,在抗战王牌军里面,第74师穿越血雨腥风的战功卓著的往事,早就被人们乐此不疲的鸡毛八卦、勾心斗角的阴谋论替代。


李天霞(中左)和张灵甫(中右)。


1939年3月,李天霞刚刚上任,正逢国军发起南昌会战,旋即率部在南浔路一线,参战了南昌会战。


是役,李天霞首次独当一面,率齐装满员,换装苏式武器的第51师在江西高安,迎战、阻击日军第106师团主力,打出了三失高安,三复高安的战绩。


第51师血战高安,则是国军于南昌会战失利之时,逆势反击日军,打出第51师军威的一战。


这是一场完全不输上高会战的激战。


只是因为南昌会战失利,第29军军长陈安宝将军殉国,头颅被日军割下带回南昌炫耀武功,是以,第51师血战高安的战绩低调封尘历史,少为人知。


然而,血战高安确实是第74军和第51师一场极为关键之战,要了解第74军为什么是第74军,血战高安即为相当重要的细节。


为此,我将在下回继续。


今天更新到此。请关注更新。


对比、查找、核实资料不易,因而拉慢写作节奏。相关李天霞后续往事,将在下次更新。问好诸君。


传闻公众号改了推送模式,现在只有加了星标置顶、点赞、点了在看、评论,才可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橡树同时也才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您的留言。


有空有闲,不妨点转,鸣谢情谊赞,支持橡树写作,关注朋友请注明请加:zksd12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