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理论品格

王杰 当代江西 2024-01-05

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特邀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杰就如何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进行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战略推进,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我们要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江右文库》首批成果《江右文库·方志编·通志卷》。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理论品格的重要特质

中国哲学的“体用”概念,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思维方式。

“体”与“用”是中国哲学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一对范畴,“体用”关系主要指的是事物的本体和作用的关系,“体”强调的是内在的 本质与根据,“用”强调的是外在的表现与途径。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体用”概念的是《周易》,“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显诸仁,藏诸用”。

北宋思想家胡瑗,结合其教学实践正式提出了“明体达用”的思想,亦即必须内在地挺立道体、坚守义理从而实现修齐治平的圣贤理想。

胡瑗认为“明体”即“明夫圣人体用,以为政教之本”,也就是以圣贤之道教书育人;“达用”就是在“明体”基础上用于治国安邦的实践,“大则可以论道经邦,小可以作而行事”。

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黄宗羲把胡瑗列为宋学第一等人物,钱穆认为胡瑗的“明体达用”思想是宋学精神。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对中国传统“体用论”的继承和发扬。

“明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本质功能的定位,即文化的思想特征。

“达用”是文化思想如何发挥其功能功用的大举措,如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现代文明,坚持守正创新等。

中华文明之体,在于其绵延了五千年的文明理想,而中华文明之用,则在于其用以实现理想的、与时俱进的方法与态度。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与鲜明特点,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思想认识与实践应用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外变化新形势,论述了中国文化在新时代如何才能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内容丰富,中心突出。

对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就是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明体”意在“达用”,“达用”离不开“明体”,两者相互贯通,正是有了在思想认识层面对于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思考与现代形态的发展考量,有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的理性认识,才需要在实践层面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需要我们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因此,“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强调的是思想认识层面与实践应用层面的结合,既要解决文化领域“怎么看”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演员在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现场演奏陶瓷乐器。马宁/摄 图源新华社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理论品格的重要体现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体现在历史传承与现实创新的相互贯通。

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包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新时代文化的“体”,如何对待这三种文化就是“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这就是中华文明区别世界其他文明“体”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魂脉”和“根脉”的关系,是“相互契合”和“彼此成就”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激活和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成就了马克思主义。

现实中如何“用”?就是要做好“第二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巩固了中国文化根基,又创造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空间。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体现在“三个事关”之间的相互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与民族凝聚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法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这些论述深刻揭示,意识形态工作关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方向等重大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极端重要。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是我们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本质所在。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体现在“七个着力”之间的相互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如何才能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

“七个着力”重大要求,是基于当前形势任务作出的科学判断,既是重要的方法论又是基本的实践要求,既坚持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又注重国际和国内相关联,既强调理论舆论工作又部署文化和文明创建工作,体现了“抓重点、重点抓”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磅礴伟力。

3月23日晚,《长征第一渡》在江西省于都县长征大剧院首演。这是《长征第一渡》的演出现场。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引

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就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踏上新征程,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

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就要充分加强国内国际的正面宣传。

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汇聚网上网下同心圆。

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充分发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核心价值。

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要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这些重要论断和要求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论方法论思考,要求我们更好地在“明体”中“达用”,在“达用”中“明体”。

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就要切实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迫切需要坚持守正创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推动事业发展迈向新天地。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把“千年瓷都”靓丽名片擦得更亮
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君子”王造时的几桩往事
乐平:小城大戏
井开区:以助企纾困的力度检验主题教育的“深度”
兴国:以稳岗就业的实效体现主题教育的成效
玉山:小香榧如何成“香产业”
纸伞话“春秋”

“云端小水”变形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