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计划 | 社群自组织如何提升小组成员参与度?
2019年协作共学“O计划“包含来自全国各地的56组共学小组,详情请见《O计划共学启航,一起“协作”起来》。
目前O计划中有的小组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共学活动,有的小组仍在筹备第一次的共学活动,有的小组还处于积累能量开展活动的状态。
<< 2019年协作共学O计划部分小组图片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线上微课和《发展协作能力的艺术》小册子中都提供了很多开展共学活动的方案和手法,公众号“协作者后花园”也不断地推出相应的工具箱,给予伙伴们支持。小组在开展共学活动之后,会在微信群中分享本小组的共学经验,在不同小组间经验交流的过程中共同生产属于社群自己的知识。
在开展过程中,小组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困惑是——如何提升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有一些发起人或参与者都觉得在推动团队时遭遇很大的阻碍,甚至有的小组因成员动力不足仍处于停滞阶段。
团队动力不足有很多原因,其中以下几种是可能的原因。
成员认为学不到东西,没有什么收获;
有时候不知道大家在讲什么;
成员凑不齐时间。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小组的一员应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我们结合案例,深挖这种“动力不足”的原因。
大家只是想学东西,但现实却要做事情,怎么办?
O计划的社群建立和运营很有挑战。
1)绝大部分的共学小组中的权力关系比一般组织会更模糊,作为一个社群自组织,也更看重自下而上的参与。在权力关系不明显的情况下,成员可以自主选择参与与否、参与多少。
2)共学小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拥有不同的经历。每个人不同的需求会让大家自觉“用脚投票”,选择去留。
(但另一方面,小组发起人也需要了解团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在规则与灵活、目标与关系之间找寻平衡,让小组保持一定的开放度。)
一种常见的需求是我是来“学东西”的,但来到小组后发现我要承担一些小组的责任。在这个时候,看到“自身的需求”和“团队的需求”,并且有所觉察和平衡,就至关重要。如何让参与共学小组不再消耗能量,甚至能变成一件能滋养自身的事情呢?我们可以发掘“联结”的力量。
如何让大家一起投入到某一议题的探讨之中,重要的是看到彼此的需求和经历。“O计划”对每个人而言,一定程度上都是有距离且陌生的。
“中山不倒翁”小组在共学活动中有一个流程提供了其中一种寻找意义的途径。
1.互相认识
大家画出三个能够代表你生命故事/状态的人、事、物,然后轮流传阅,每人对你感兴趣的画面轮流提问和分享。
2. 提问
你发起O计划的动力是什么?你对O计划的期待是?
3. 提问
那些能够代表你生命状态的人事物跟你发起O计划有什么样的联系吗?
如何去发掘我参与O计划是“为了什么”呢?我们需要创造机会,让参与者反观自身,在自己的经历和需求中找答案。比如,我对协作感兴趣,想了解一些工具方法和理念,需要有伙伴一起学习和实践;我曾经因权力关系被否定,想寻求一个更平等和尊重的架构模式;我期待对某个议题有所探讨,想找到同行者,以更多参与的方式来共学和行动……
在“中山不倒翁”的流程中,参与者的学习并不是单向吸收, 而是在增加彼此了解、促进团队关系的同时能找到个人经历与O计划的关系。小组的共学,不只是发起人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情。
除了寻找与个人的联结以外,还可以注重参与者与现场环境的连接。
其中,“创建有生命力的小组”工作坊中非常注重该点,并启动了相应的环节。该工作坊活动所在场馆的负责人青稞,在活动前半小时为我们做场馆导览。参与者了解了整个低碳改造的过程,从入户花园到项目历程,再到室内的绿植墙、厨房等。
在参观后,协助者让每个人都找个最触动自己的地点,站在那里做自己的个人介绍,这就把之前的环境导览,与个人介绍串连起来,也加深了人与环境的连接。
如果可以,共学小组也可以尝试在陌生的环境共学,在室内和室外寻找新的触动点。这种变化也可能会为参加者带来期待和新鲜感。
共学的现场,有时候不知道大家在讲什么,怎么办?
“协作”中有很多术语和工具。很多东西我们听起来以为都“懂”,但却不容易真正理解和领悟。北京总攻队的伙伴也同样遇到类似的问题。以下是总攻队在共学互动后的反馈。
一开始头脑风暴“什么是协作/参与式协作“时,大家提的都是概念。我作为协作者,我也觉得很空虚,感受到大家觉得有些无聊。而到案例分享时,就觉得刚才那些概念化的东西马上就立体了,所以把“什么是协作/参与式协作“的头脑风暴放在案例分享后面,作为总结,更好一些。
——于磊(记录)
如果我们在共学活动中,先让伙伴思考一些概念类的问题,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第一,参加者有不同的经验,当直接谈论某个“术语”时,容易造成理解困难;
第二,如果先定义一个概念再用经验去验证,我们更倾向于找到可验证的经历,会失去更多可能性;
第三,当脱离了真实的经验/场景而直接谈论抽象概念,比如涉及到价值观的时候,很容易让讨论陷入“政治正确”的空话,飘在空中,无法聚焦和落地;
第四,有时看似的观点冲突,但可能只是因为参加者不在同一个层面讨论。
从经验入手,我们能更包容不同经验的参加者从彼此鲜活的案例和反思中学习,更容易理解。因此,多谈论伙伴的经验和经历,对于流程以及参与者本身而言,都是必要的。
北京的共学小组与我们分享了一种成功的做法。当时讨论的是“参与式协作”与“传统协作”的不同,流程如下。
l 协作者发送了一篇相关的文章到微信群来帮助参与者理解。
文章涉及许多深入的概念。参与者的背景知识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讨论的难度倍增。
l 每个人都选出对文章最有共鸣的一到两点,谈谈自己的感受。——协作者选择了这样的处理方式。
感受是个比较个人化的东西,门槛低,不容易造成分歧,也容易促进理解,能让每个人都能够对这篇文章做讨论。我们的活动会强调很多理念,但有的时候,感受是一个能够快速促进不同人连接的切入点。这值得我们借鉴。
——活动记录者
部分小组是基于《发展协作能力的艺术》的册子来开展共学的,但在“拆书”的过程中,参加者们容易单纯只是探讨书中的“知识”和对某段内容的理解,但如果协作者增加一个问题,这些和你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关联/启发?可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吗?或者协作者也可以补充投放自己的经验。类似的方式就能让漂浮在空中的概念,和参加者实际的经验更好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小组的鲜活的知识。
<< 2019年协作共学O计划-哆悉啦小组-共学照片 >>
体验学习圈的理论提出,学习的起点或知识的获取首先是来自人们的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在对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之后,人们将会进入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阶段。最后,人们需要对已得知识付诸行动,除了检验学习效果,还可以作为开启新的学习的起点。
成员总是凑不齐时间,怎么办?
目前,有一些小组遇到了成员很难达成时间上的共识,因此很难安排共学活动。
如何看待这种状况,并且作何应对呢?
或者你也有遇过上述类似的情况吗?
有什么困惑/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吗?
期待你的留言。
更多了解"协作共学O计划”,欢迎点击下方链接
O计划缘起与招募
2018年O计划协作共学小组的经验之路
2018年O计划线上共学的记录整理
2018年O计划小组供稿的实践反思
——END——
文 | 页纸 嬷嬷
图 | O计划共学小组
——支持我们——
善导近5年培训了超过5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