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三夕教授的研究生必读书目(完整版)

张三夕等 程门问学 2024-02-05


编者按:2020年9月,“程门问学”曾推送《张三夕教授的研究生必读书目》,颇受读者欢迎,阅读过万。但当时只看到第一批、第二批书目,并不完整。现全部四批书目已经公开,收在最近出版的《张三夕教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借此机会,特重新推出完整版,以飨读者。


                          

《张三夕教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

曾军 主编

凤凰出版社2022年8月版

点击书影购买张三夕教授签名本



1

张门读书会第一批精读书目

(25种)

张三夕

2003年


中国典籍


1.《论语》
2.《春秋繁露》
3.《世说新语》
4.《文心雕龙》
5.《史通》
6.《四书章句集注》
7.《陆象山全集》
8.《日知录》
9.《观堂集林》(王国维)
10.《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
11.《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
12.《周秦道论发微》(张舜徽)


西方典籍


1.《理想国》(柏拉图)
2.《诗学》(亚里士多德)
3.《历史》(希罗多德)
4.《忏悔录》(奥古斯丁)
5.《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6.《历史哲学》(黑格尔)
7.《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马克思)
8.《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9.《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10.《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
11.《词与物》(福柯)
12.《论文字学》(德里达)


汉语言文字学典籍


1.《说文解字注》([东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

  

备注:中国典籍部分尽量选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校注本,西方典籍部分尽量选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或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校本。下同。


案:张门研究生读书会每月一次,时间定在每月21日或前后两天,雷打不动,风雨无阻,持之以恒。除掉寒假、暑假,一学年有八次常规读书会,每次读书会有一位同学主讲精选书目中之一种,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另有一位同学负责专门记录读书会主讲及讨论内容并在会后整理、打印一期《问学记》,下次读书会开始阶段点评《问学记》。主讲、整理均采用轮流制。每位研究生在学校常规的专业课程学习、论文写作之外,一年必须精读张门读书会所列八本书,年初分配当年主讲者、整理者及书目,以便同门所有研究生有计划研读。按导师设想,每位研究生在读三年期间,应精读完上列24种中西典籍,精读部分《说文解字注》。第一批书目,六年一轮。理论上,张门每位研究生读研三年,会主讲三部中西典籍,整理三期《问学记》。根据临时情况的变动,可能微调。下同。


张三夕教授在读书会上讲话


2

张门读书会第二批精读书目

(25种)

张三夕

2009年


中国典籍


1.《礼记》
2.《韩非子》
3.《尔雅》
4.《高僧传》
5.《颜氏家训》
6.《韩愈集》
7.《容斋随笔》
8.《王阳明集》
9.《廿二史札记》
10.《文史通义》
11.《被开拓的诗世界》(程千帆等)
12.《清人文集别录》(张舜徽)


西方典籍


1.《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2.《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
3.《沉思录》(马可·奥勒留)
4.《利维坦》(霍布斯)
5.《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6.《国富论》(亚当·斯密)
7.《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
8.《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9.《否定的辩证法》(阿多诺)
11.《迫害与写作的艺术》(或译为《写作与迫害的技艺》)(列奥·斯特劳斯)
12.《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哈贝马斯)


 汉语言文字学典籍


1.《说文解字注》([东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



3

张门读书会第三批精读书目

张门现代学术论文精读篇目

(20种)

张三夕

2015年6月


中国学者论文


1.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国粹学报》1905第3—10期)
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1917年,收入《观堂集林》;又收入上海书店出版社版《王国维遗书》第一册《观堂集林》卷十)
3.章太炎:《俱分进化论》(《民报》第7号,1906年9月5日出版;又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章太炎全集》第一辑《太炎文录初编》之《别录》卷二)
4.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原载1917年1月1日 《新青年》2卷5号)
5.黄侃:《汉唐玄学论》(原载《时代公论》1卷11期,1933年6月)
6.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四分册,1933年;又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版《金明馆丛稿初编》)
7.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前四卷(1923年12月发表于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一卷第四号,1927年12月后四卷在燕京大学《燕京学报》上发表,后一起收入单行本)
8.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选读四篇:经部《小学类小序》辨证;史部《新唐书提要》辨证;子部《西京杂记提要》辨证;集部《临川集提要》辨证。读中华书局版四册本《四库提要辨证》)
9.钱锺书:《诗可以怨》(参看钱氏《旧文四篇》)。
10.程千帆:《〈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与被误解》(原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又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版《程千帆全集》第八卷《古诗考索》,参看该书收录程先生另外几篇论文:《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相同的题材与不相同的主题、形象、风格——四篇桃源诗的比较研究》,《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等论文。)


西方学者论文


1.[奥]弗洛伊徳:《作家与白日梦》(1908)(一译《创作家与白日梦》收入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版《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
2.[德]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1913)(收入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版《舍勒选集》上册第二编)
3.[俄]什克洛夫斯基:《词语的复活》(1914)(此文译文最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李辉凡于1993年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之后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祖春明以《语词的复活》为题重新翻译并发表于《俄罗斯文艺》的期刊上,李辉凡译本比较通行。参看什克洛夫斯基著《散文理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4.[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一译作《学者的职业和使命》)(1918年)
5.[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收入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版《海德格尔选集》上册第二编)
6.[法]布罗代尔:《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1958)(中文本载《史学理论》1987年第3期)
7.[法]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1973)(收入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收入此书的解释学方面的经典论文有暇可通读)
8.[美]托德·吉特林:《媒介社会学:主导范式》(Media Sociology: The Dominant Paradigm. Theory and Sociey,6,205-53, 1978)(暂未见中文本,请主讲人找到英文本,我们读一篇英文本论文)
9.[美]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第二部分“法兰克福学派”(常江译,下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57-103页)
10.[美]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第三部分“芝加哥学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107-156页)


备注:为加强研究生学术研究的深度、选题能力以及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特精选上列学术论文篇目。张三夕教授2015年至2017年招收了三届文化传播学专业博士生,因此精选了文化传播学方面的论文。此轮论文精读计划从2015年9月开始实施,到2017年12月为止,因为导师本人2018年退休。主讲与整理者安排的原则是,主讲者要尽量查找资料,搞清楚每一篇论文发表的具体背景(如时代、报刊、演讲场合、修订、结集)、宗旨、目的等,重点阐释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思路、观点、论证方式、影响以及主讲者对其评价。西学主讲内容8、9、10都出自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望大家都买一本。西学9、10两讲,不是讲一篇论文,而是讲若干篇论文。尝试讲清楚一个学派的思想观点。文化传播学专业的同门要加强古典文献学专业的修养,同时,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专业的同门应适当加强传播学修养。真正在经典阅读层面实现跨学科交流和融合。


张门读书会



4

张门读书会第四批精读书目

(25种)

张三夕、罗昌繁、李程、苏小露  

2017年10月


中国典籍


1.《诗经》
2.《礼记》
3.《庄子》
4.《史记》([汉]司马迁)
5.《杜诗镜铨》([唐]杜甫著、[清]杨伦笺疏)
6.《韩愈集》([唐]韩愈)
7.《宋高僧传》([宋]赞宁)
8.《苏轼文集》([宋]苏轼)
9.《容斋随笔》([宋]洪迈)
10.《履园丛话》([清]钱泳)
11. 《清人文集别录》(张舜徽)
12.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


外国典籍


1.《诗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2.《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
3.《历史哲学》([德]黑格尔)
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德]尼采)
5.《金枝:巫术与宗教研究》([英]弗雷泽)
6.《历史学家的技艺》([法]布洛克)
7.《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联邦德国]姚斯、[美]霍拉勃)
8.《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美]艾尔曼)
9.《中国的自传文学》([日]川合康三)
10.《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
11.《他山的石头记》([美]宇文所安)
12.《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美]艾朗诺)


汉语言文字学典籍


1.《说文解字注》(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


备注:2018年我退休,张门读书会交由三位留校任教的及门弟子李程、罗昌繁、苏小露继续合办,负责人李程。李程、罗昌繁、苏小露三位都是华师文学院自己培养的本科生,分别在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回来,在武汉大学或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成归来,他们已招收硕士研究生有年。我提议,根据只有硕士生、暂时没有博士生的实际情况,读书会精读书目适当调整,合计24种不变,从我拟订的第一批和第二批书目中挑选八种作为保留书目,另外由三位老师选出16种新读书目,外加《说文解字注》保留,总数还是25种,形成第四批精读书目。我还建议,第四批精读书目,也是过六年调整一次。2020年5月,我指导的最后一位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和两位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顺利毕业,研究生导师工作圆满结束。从2020年9月起,我决定不再参加张门读书会,但会一如既往地关注读书会,希望同门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薪尽火传,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思考不停,笔记不辍。张门读书会有过去近二十年持续不断的积累,相信能较长时间坚持办下去,至少办到李、罗、苏三位年轻老师他们退休时,力争创造中国当代高校文科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小小的“奇迹”。这种理想主义精神的弘扬和坚持不懈阅读的专注,对于国家的人才培养和个人的博雅修养都是极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事情。

张三夕记于公元2021年3月21日



张三夕教授十二条门训


一曰敬业乐群;

二曰守时守信;

三曰博而能一;

四曰厚积多发;

五曰严守学术规范;

六曰力创学术记录;

七曰刻苦磨练办事的能力;

八曰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九曰高度重视财富的积累;

十曰全面培育身心的健康;

十一曰真诚维护家庭的和谐;

十二曰充分享受生活的诗意。

凡是自己的学生,张三夕教授都要求他们严守门训,进校后需签署遵守门训承诺书,其中有三条“刚性要求”,即第一、第二、第五条,违而不改者,则解除师生关系,学生们也因此称之为“十二条军规”。



【问学书屋 · 今日推荐】

《张三夕教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

曾军 主编

凤凰出版社2022年8月版

点击书影购买张三夕教授签名本



《中国历代墓志铭选》
张三夕 主编
南方出版社2022年版
点击书影购买张三夕教授签名本

【相关阅读】
在张三夕老师门下读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张三夕教授的研究生必读书目
曾军:《张三夕教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前言
张三夕:“国学”概念的四个歧义
张三夕:怎样阅读国学典籍
张三夕:读书必先“识字”,“识字”必从《说文》始
张三夕:关于诗歌创作与鉴赏的若干思考
张三夕教授主编《中国历代墓志铭选》出版
人生要有几个借钱不打借条的朋友
重读对非典的思考,我们并没有能痛定思痛
闫广林:关于死亡现象的一种通学
程千帆先生谈博士生怎样读书
程千帆与研究生谈话:你们一定要掌握两套本事
徐有富:程千帆先生是怎样指导研究生的
程章灿教授谈研究生的养成:有想法,写出来最重要

南大新生的60种必读书目,莫砺锋教授也推荐

南大教授联袂推荐:一个基础的古代文学阅读书目

南京大学文学院2023年考研参考书目

南京大学“两古专业”博士生资格考核书目

蒋寅推荐 | 中国诗学必读书目

蒋寅推荐 | 唐宋文学博士必读书目

武秀成推荐 | 文献学参考书目27种

徐兴无:《汉书》研读参考书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张三夕教授的研究生必读书目(完整版)

张三夕等 程门问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