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减”在行动㉘丨“双减”怎么减,渝中区、武隆区这样抓落实

重庆教育 2022-12-06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双减”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校内校外一盘棋,治乱减负和改革提质多向发力,系统推进、综合治理,推动“双减”落地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天,小育带你看看渝中区武隆区在校外培训治理中是怎么做的——

渝中区狠抓校外培训治理

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渝中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确立“12345”工作目标、思路和举措,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尤其在校外培训治理中,健全三个制度,突出三个精准,强化三个严格,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健全三个制度,谋划治理“大棋局”


坚决把“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重要民生工程、重要改革举措,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健全3个制度,加强统筹领导。一是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双减”领导小组,建立渝中区民办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渝中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组。二是在全市率先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配备6名工作人员,建立非工作时间联合执法值班制度。三是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员三级动态排査制度,实行包保责任制,细化校外培训督学责任,划定8个督导责任片区、包干到人。


二、突出三个精准,下好压减“先手棋”


一是精准摸排,动态监管。依托三级排査机制,开展全覆盖排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建立消课、资金、师资等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监管。出动排查人员200余人次,排查出学科类机构23家。二是精准处置,分类施策。根据摸排结果,施策分类推进。主动终止的,指导依法依规注销许可。主动转型的,帮助确立非学科培训项目,及时完成审批手续。观望等待的,发挥行业协会和公益法律专家库作用,宣讲政策,引导主动转型或注销。不愿转型的,开展联合执法,加强日常督导,加大惩处力度,规范办学行为。经此,23家机构中,终止9家,转型6家。三是精准发力,集中攻坚。通过制定“营转非”实施方案,组建专家组综合确定风险等级,审核“营转非”资格条件,搭建沟通服务平台,上门恳谈找原因除顾虑,提供非学科类“点餐式”选择及换证快办跟踪服务等方式,集中攻坚克难,最终实现全面清零。


三、强化三个严格,亮出监管“胜负手”


一是严格开展行政执法。组建多部门联合执法队伍,开展周末、节假日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整治培训机构549所,行政处罚立案19件,处以罚金75.33万元,纳入经营异常名录41户,持续公布“黑名单”3批。


二是严格管控广告招牌。不再审批校外培训广告,联合多部门全面清理规范培训机构广告和招牌,清除违规广告和招牌494处,包括LED、橱窗宣传画等户外广告456处,招牌15处,停播户外视频广告23条,清除率达100%。


三是严格监管培训资金。建立渝中区校外培训机构第三方资金监管平台——“渝培通”,确立7家银行作为监管银行,实行“订单化缴费”和“一课一消”。全面使用规范培训合同,使用率达100%。目前,监管平台已上线,已实现辖区内合法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全覆盖。


下一步,渝中区将继续围绕“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的总目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严禁违规培训内容,严打变异违规培训,严查违规培训收费,巩固治理成果,为深化“人文渝中,尚品教育”建设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武隆区“125”模式加大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一是成立一支队伍。成立由区教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机关各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检查领导小组。从10个科室选派20名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组成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检查组,检查组实行分组检查制和组长负责制,积极开展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常态化巡视和检查。


二是建立两个机制。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监管检查组分成10个小组,由领导小组随机抽取校外培训机构,随机选派监管检查小组,采用工作日下班时间抽查和周末节假日必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常态化监管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作为年审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保障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明确五大检查内容。制定校外培训机构督查情况记录表,围绕主要信息是否公示、培训行为是否规范、服务合同是否签订、设备设施是否达标、广告是否依旧刊发等五个方面开展监管检查。对违法违规的培训机构,开具整改通知书,督促其限期整改。从2021年12月28日成立监管检查组以来,连续9天共检查机构46所次,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进一步规范。


来源丨市教委民教处



往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