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徐志摩: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不带走一片云彩
康桥风景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文/河上花(图 网络)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 徐志摩
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由于种种原因,在文学和生活上都郁郁不得志。为了暂时摆脱这种困境,他于1928年重游康桥,希望找回往昔的美好回忆。这首诗就是同年11月6日,诗人最后一次游学欧洲,在归国途中所写。
事实上,徐志摩对康桥的描写,远不止这一首诗,还有一篇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比《再别康桥》早两年,可以说没有《我所知道的康桥》,就没有《再别康桥》。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是不是与《再别康桥》如出一辙?与其说他对康桥有感情,不如说他对康河有感情,那河畔的金柳,那康河的柔波,那油油的水草……都让他沉醉。
所谓康桥,就是今天的“剑桥”,也就是“剑桥大学”。
徐志摩曾经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波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的胚胎。”
“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好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滋养。哪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不必一定与鹿豕游,不必一定回“洞府”去;为医治我们当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遗忘自然”,一张轻淡的药方我们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
恰如“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康桥因为有了徐志摩而成就了它的灵性;徐志摩也因为有了康桥,而找到了皈依与寄托。
《再别康桥》诞生80周年之际,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剑桥河畔为徐志摩立下了大理石诗碑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而爱,自由,美,正是康桥的灵性所在。
于康桥,诗人是过客;于诗人,康桥却是心灵的故乡。
徐志摩在剑桥
这是1930年徐志摩写就的散文《想飞》的结尾,如今读来,犹似谶语。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轻轻地挥袖而去,留下的,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1年11月6日记
《偶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
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 品茶赏读 围炉夜话】
半生浮华悲喜 一卷清词酒话
布衣女子 遗世而立
可长按此码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