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硬汉就要喝最烈的酒,钓最大的鱼
海明威写的小说够“硬汉”,自己本身就是个“硬汉”。
他从小练习拳击,打垒球,亲自上过斗牛场,他还喜欢钓鱼、滑雪、打猎,在非洲打猎时,两天内飞机就出事两次,差点让他送命。
海明威还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一生中多次负伤,光是脑震荡就有十几次,还出过3次车祸。
在作战之中,他就身上中弹9处,头部受伤6次,18岁时在意大利被炸伤,连医生都以为他死了,丢下他不管,但他硬是活下来了,医生在他身上取出237块碎片,还有取不出的。
他的一生,仿佛就是一个不停和世界抗争的斗士。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了。
他的父母都是颇具威望的文化人,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医生,不仅精通医术,而且爱打猎,喜钓鱼,体内总有一股渴望冒险的危险情绪。
海明威长大后,也喜欢打猎,钓鱼,可能就是跟父亲学的。
海明威的母亲,是专业歌剧演员,很有艺术教养。
很小的时候,除了最基本的教育,父亲还教海明威钓鱼和射击,在很多小朋友打玩具枪的时候,海明威已经开始玩真枪了。
在他3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钓鱼远行,体验到了钓鱼的乐趣。
小学时,又喜欢打猎,经常逃学去打猎,追着地上跑的豪猪开枪,也追着天上飞的大蓝鹭跑。
海明威从小就玩得很野。
父亲的教育,让海明威热爱上打猎和钓鱼,渴望冒险,可母亲身上的艺术教养,却让海明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幼年的时候,他就把清淤的伤痕,比喻成猫头鹰的眼睛,而已经结痂的伤口,则是玫瑰的花蕾。
可有时候他也很调皮,母亲让他在屋里练琴,他就在琴房里打拳击,因为他不喜欢练琴,太枯燥了。
然而,海明威并没有成为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汉子,而是成了一个热爱的写作的文艺青年。
到了中学时期,海明威开始展现出了他特别的文学天赋。同时有赖于海明威独特的童年经历,他笔下的文章有着不同于那个年纪的风格,这使得他的文章在一众尚充斥着天真浪漫的少年文学中脱颖而出。
高中毕业不久的海明威凭借自己过人的能力和见识成为了一名记者,而他所任职的地方是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堪城星报》,最重要的是,此时海明威只有18岁。
但海明威终究是个按耐不住寂寞和无聊的人。19岁那年,海明威不顾父亲反对辞去了记者一职,主动参与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次充满血与火非凡经历,让海明威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让这他实现了少年到男人的蜕变,也奠定了后来海明威反战文学的思想基础,随后出版了《永别了,武器》一书。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以自己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为创作基础,以男孩亨利参加战争、经历战争并最终脱离战争作为作品的发展线索,海明威借助亨利告诉世人,他厌战、反战!处于战争中的人们,就如同处于正在熊熊大火燃烧木头的蚂蚁,有的侥幸逃脱了,有的被炙热的火焰瞬间吞噬,但是还有很多人却向着正燃烧旺盛的木头快速奔去,最终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葬送在熊熊的火焰中。
一战结束的一年后,海明威定居于加拿大开始他的创作之路,期间提出了文学界著名的“冰山理论”。
但是有着蒲公英一般内心的海明威在几年的安稳后又开始了他的旅程,先后去过巴黎和佛罗里达,又在古巴居住过住一段时间,后来又跟着探险队去非洲留下足迹,狩猎、捕鱼和拳击,这样狂野的生活似乎成为他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同样也用文学的语言记录着他放浪形骸的人生,在海明威许多作品中可以发现,其中的主人公完全是他本人的翻版。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
和平的日子并不长久,1937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毅然决然地参与到了国际纵对为西班牙民主而战斗。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40岁的海明威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进行着反法西斯斗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将自己游艇改造为巡艇,侦查德军潜艇,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
期间海明威和他的妻子还来到中国,天生喜欢刺激的海明威直接来到了抗日战争的前线,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看到抗日将士如此之艰苦,海明威站上讲台演说,鼓舞我军奋勇杀敌。与我军行军途中,跑去日军碉堡刺杀了一个哨兵,这让随行人员不禁捏了一把汗,也让其他人认识到这样一位“勇猛”的作家。
海明威还曾以外籍人士身份被招募为苏联情报部门克格勃的间谍——代号:阿尔戈。1944年,海明威又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
海明威似乎永远是躁动的,但他并不是故事中那些乐观、积极、勇敢的冒险家。相反,他是一位内心细腻、情绪敏感的思想者。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身心受到创伤,忧郁、恐惧如梦魇般纠缠着他。在西班牙又目睹了内战中的生生死死,使他再次受到创伤,悲哀和死亡再次笼罩了他的心灵。
传奇般的经历,独特而又复杂的遭遇,强化了海明威对生命的理解,后来的沉重病痛丰富了他对死亡的想象,使他对死亡有着神经质的敏感和宗教式的神秘感。
对于死亡,海明威曾这样写过:
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结束的。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受折磨,倒也产生一些勇敢的人。倘有受折磨而不屈服的,就会被他人害死,不管你是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还是最勇敢的人,都免不了一死,你如果不是这几种人,迟早也得死,只是世界并不急于要你的命罢了。
死亡有一种美,一种安定,一种不会使我恐惧的变形。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去非洲狩猎的作家哈里途中汽车抛锚,皮肤被刺划破,染上坏疽病。事的结尾,他死于一个梦境:他乘着飞机,向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的山顶飞去。
《死于午后》中,海明威对斗牛做了极为详尽而深入的介绍和论述,展现斗牛士在斗牛场上的生死表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杀手》中,海明威又塑造了一个拳击手,面对即将到来的杀身之祸,无动于衷,自愿处于一种被动和宿命论的状况,安静地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在1954年,凭借《老人与海》,海明威摘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给他的颁奖词里说:
作家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的命运,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道义胜利的讴歌,是对人敢于和不可知的自然拼搏的能力讴歌。
人们应该记住,具有勇气的人被放在各种环境中考验、锻炼,以便面对这个冷酷、残忍的世界,而不是去抱怨那个伟大的宽容的时代。
人生很长,我们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成功,但我们可以决定今天放弃不放弃,只要永不放弃,希望就总在前头等着你。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