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提案大会能带来什么?从零到无限大|谷雨计划

沙丘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2019-12-15

范俭导演纪录片《爱过》剧照


提案大会是一个开始,这里总能找到鲜活的故事、真实的人物、残酷的现实、动人的情感。

采访撰文|沙丘

编辑|江流

出品丨



9月22日,经过三天培训工作坊和两天正式提案大会,CCDF-10落下帷幕,最终有14个项目获得全球各大纪录片提案大会、影展、播出平台等提供的奖项、奖金以及推荐。


其中,周浩导演的《孤注》获得“腾讯谷雨 x CCDF:最佳提案奖”;腾讯新闻联合出品的范俭导演的《爱过》获得“最具国际潜力奖”、“亚洲阳光纪录片提案大会推荐奖”、“新西兰边锋纪录片节邀请奖”。


周浩导演《孤注》获“腾讯谷雨 x CCDF:最佳提案奖” 图 | CNEX


腾讯谷雨从2017年开始以播出平台的身份与CCDF合作。蒋春华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郑灏勳的《直到那一天》分别获得了2017年、2018年的“腾讯谷雨 x CCDF:最佳提案奖”。此外,获得谷雨计划基金支持的纪录片《江南弃儿》《落地·生根》《网红》也都曾亮相CCDF提案大会。

 

腾讯新闻好雨知时工作室总监、谷雨奖评委金辉说,腾讯新闻更倾向于关注提案是否具有公共价值,是否和更多人有联系。“去年我们把奖项给了当代人生育困境的一个议题,今年,我们选择的提案,也很有普遍性,甚至,我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病人,而纪录片,让我们有机会面对自己的伤痕,进而相互抚慰。

 

《孤注》带着探索和观察的视角,讲述人如何与自己曾经的心理创伤相处于当下的故事。生活中充满突发事件,默剧表演者姚11岁时,遭到陌生大伯性侵,心理咨询师佟3岁时父亲自杀,46岁又遇到车祸,丈夫去世。若干年后,这些事件仍然不断地在他们脑海闪回。与过去相处,甚至是和解,成为他们活在当下最大的命题。

 

目前《孤注》还在拍摄中,预计明年下半年制作完成。“这应该是我第一部院线电影吧。“周浩透露,《孤注》的创作和以往有些不同,不仅尝试上院线,自己可能还会出镜。“片子拍到一半,这个主角跟我关系越来越粘稠,不得不进去了。


纪录片《孤注》海报

 

《爱过》是范俭创作的地震三部曲的第二部,腾讯新闻联合出品。汶川地震已过去11年,部分失去孩子的父母选择了再生育。悲伤能否抚平?生命能否替代?亲情能否转移?范俭用一系列纪录片——《活着》《十年:吾儿勿忘》《爱过》,试图呈现这些复杂的心理和情感。

 

如果说《十年:吾儿勿忘》是多人物、多个家庭散点的、切片式的关注,《爱过》则是一个更长时间内,对人物更深入、更集中的拍摄。《爱过》延续前作《活着》的故事肌理,持续观察汶川震后新生一代的特殊成长历程。当父母面对“第二个”生命,心里惦记着地震中失去的那个生命,如父如母的责任被记忆与情感纠缠。影片用十年的积累观察两个患难家庭面对的不同境遇,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留在不同生命中的烙印。

 

除了周浩和范俭这样成熟的导演,入围CCDF-10的也有不少年轻创作者。洪嘉宝去年是CNEX纪录片学院的学员,今年就带着《爱山》参加了提案大会。“不敢说自己是导演,这几天在舒适区外疯狂蹦哒,体验极度痛苦和焦虑。这次的CCDF应该算是一个真正的starting point了吧,接下来就是carry on了。” 洪嘉宝说。

 

韩萌、杜海的《江南弃儿》在CCDF-7时,获得了东京纪录片大会推荐奖和亚洲阳光纪录片提案大会推荐奖,今年他们带着作品回来进行案列分享暨放映。韩萌作为女导演,她特意关注了几位年轻女导演的项目,比如武小雯的《庵上人家》和吴越的《拳后妈妈》。韩萌说,今年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女性导演和女性议题的增加。


纪录片《江南弃儿》海报

 

今年CCDF大师班导师张侨勇不仅给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秘密放映”,还以“导演:从零到无限大”为主题分享了这些年的拍摄经验。过去10届CCDF张侨勇来了7届,他说他在2007年就与CCDF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提案中厘清自己


导演和制片人只有15分钟时间。上台播放片花,陈述方案,接受提问,他们要将正处于调研、拍摄、后期制作等阶段的纪录片项目,在短时间内让“决策人”看到亮点以及可行性,寻找到获得资金、合作等支持的可能性。


这是CNEX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CCDF)的现场。过去10年,每年9月,世界各地的电视频道、影视投资公司、视频网站、基金会、电影节等“决策人”和“观察员”汇聚于台北,这是高纯度与高浓度的几天,大家相互交流,搭建团队,讲述着各自和纪录片的故事。

 

2007年,张侨勇带着《沿江而上》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IDFA),刚好遇到CNEX的联合创始人蒋显斌前去考察和学习。彼时,CNEX刚成立一年,国际上一些纪录片提案大会已创办超过十年,但无论是买家还是提案人,几乎看不到华人的踪影。

 

张侨勇记得,当时蒋显斌就有创办CCDF的想法。后来通过筹备,终于在2010年创立了首届CNEX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CCDF),旨在帮助更多导演获取所需资源,以及让国际间透过纪录片更加认识华人社会。


纪录片《沿江而上》海报

 

蒋显斌认为,提案大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一部具备像样规格的纪录片,预算往往不容易靠单一市场全额投入与回报,对独立纪录片创作者而言,跨国集资即成为必要。提案场合不仅带给跨国联合制作与集资的机会,也是磨砺自己的最佳舞台。

 

“回顾当年,华人独立创作者大多停留在导演一人分饰多角,从摄影、收音、剪辑到制片、宣传等等无所不包。对募款筹资、团队编制、版权预卖、国际合制,相对来说非常陌生。我们认为华人导演不仅需要这样一个平台,甚至还需要以华人故事为主场设计的提案大会。”蒋显斌在CCDF十周年的文章中写道。


CCDF-10现场 图 | 蒋显斌

 

据CNEX统计,首届CCDF有76个纪录片项目报名,18位华人导演入选,CCDF-10有173个项目报名,20位华人导演入选;“决策人”的出席人数,也从首届17位到去年37位出席。

 

10年来,报名CCDF的项目共有1097件。其中,有185个项目成为入选提案。截至2018年,入选提案中已完成和制作中的影片共有149件。许多华人纪录片创作者在此得到支持,他们得以完成作品,乃至在海内外发光发热。

 

比如,张赞波的《大路朝天》、范俭的《摇摇晃晃的人间》、黄惠侦的《日常对话》等作品,它们从CCDF一步步走出来,不仅在各大影展有所斩获,而且还在华人世界引起深刻回响。

纪录片《日常对话》海报


为了寻找好片子以及潜在的合作平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黄海波几乎每年都来CCDF。“这里总能找到鲜活的故事、真实的人物、残酷的现实、动人的情感。”在黄海波看来,CCDF是一个乌托邦一样的地方,不仅能促进业界交往、培育新人、耕耘好片,还能收获友谊。


CCDF-10现场 图 | 黄海波

 

《孤注》是周浩第二个参加提案的纪录片。他说,他开始做纪录片的时候,国内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钱,现在像CCDF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他才开始学着做提案。“我现在是有一些别的渠道可以找到钱,但是参加提案大会可以让自己真正回到一个提案者的角度。跟别人讲述自己的题目,我觉得是厘清自己思路的一个好方式,我觉得对我是有帮助的。”周浩说。

 

“CCDF重视提案培训以及活动流程的高度组织化,做出了口碑还保有特色。如何在不变中求新求变,在既有模式中注入创新活力和话题,将会是下一个十年持续努力思考的课题。”CCDF统筹总监苏淑冠说。



从提案到成片 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几年,除了成立时间较早的CNEX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CCDF)和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提案大会(GZDOC提案大会),国内又相距出现了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FreshPitch)、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创投),还包括像腾讯谷雨和FIRST山下实验室这样对纪录片进行扶持的平台。

 

越来越多的华语纪录片创作者也开始参加一些国际纪录片的创投会,比如东京纪录片提案大会(Tokyo Docs)、韩国DMZ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加拿大国际纪录片节(HOTDOCS)等。


参加创投大会正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种趋势。范俭认为,参加提案大会影片正成为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为了市场的试水、融资的尝试,还为同行交流和团队搭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范俭说,他目前最重要的两位合作者钱孝贞和江松长都是在2015年的CCDF上认识的。“这种相遇对我来说极其重要,甚至比在那儿找到一笔钱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一个长久的合作关系。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其实,提案大会只是一个项目的开始,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项目甚至无法完成。范俭的经验是对每一个项目的周期进行周密规划,按照规划,找最好的团队,大家群策群力完成它。因为有团队,就会减少自己的拖延。


此前,只要提案大会一公布入围项目,很多人就会在文末留言称,入围项目多数是成熟导演,年轻人没有多大空间。范俭不否认成熟导演在提案大会上有一些优势,但他认为那不是重点。

 

他记得,10年前第一次参加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提案大会,当时他怀着忐忑的心情与一些前辈竞争,最后他发现,大多数决策人主要看项目的潜力以及创作者把握这个项目的能力。“这是一个过程,等你参加个三四次之后,你就会从初出茅庐的人变成一个经验强大的人。”范俭说。

 

从CCDF-1就有《纺织城》项目入围的王杨导演,这10年也在各个提案大会上经历了很多成长与冒险。在他看来一个专业的提案应该包括四点:第一,你要找到一种方式,让大家理解你在干什么;第二,要让大家觉得有趣,并且想看下去;第三,要体现出你的专业性,并且让大家觉得你有能力去完成;第四,要让他们知道,这个作品非你不可,别人做不了。


纪录片《纺织城》海报


像王杨和范俭一样,他们那些在提案大会出现和孵化过的项目,后来有的获得各种国际奖项,有的在院线热播,而当初青涩的他们,也一步步成为华语纪录片的新力量。

 

“这是CCDF今年特别的一点,这样一个纪录片公共教育的做法似乎已经开花结果了。”黄海波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