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Cymo.io创始人卢家辉、总裁陈晨(上)
疫情影响下全球各个行业受到严重冲击,线下活动大幅减少,而依托Zoom、腾讯会议、Skype等应用进行的线上会议则成为新趋势。因此,口译员的工作场景也就从线下转到了线上,远程口译成了口译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转变对口译员、会议组织者、口译服务及设备提供商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WITTA 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TTES)特别策划了“远程口译”专栏,特邀AIIC会员、教授、资深译员带大家共同探索远程口译时代,助力疫情下的口译行业发展!
本期专访嘉宾是Cymo.io创始人卢家辉和总裁陈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对远程口译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的深刻洞察。
01
王
请问您认为目前在远程口译中,口译平台和口译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卢
我认为首要问题是参会人的技术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使用的麦克风或电脑设备不符合线上会议基本要求,导致音质受到了影响,或者由于网络不稳定影响了通话质量。这是会议软件和口译员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弥补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们有义务呼吁并提醒所有参加网络会议的参会者,应当自行配备相对高质量的耳麦,这是线上会议的基本礼仪,体现了对其他参会人和译员的尊重,也是取得良好会议沟通效果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大会议室或复杂的会议或直播活动,应咨询技术顾问和聘请专业团队完成,并在会议前做好充足测试。
另一方面,对整个翻译行业而言,价值链已经发生了变化。作为技术提供方,如Zoom或腾讯会议,它们成了口译市场新的参与者。同时, RSI(远程口译)平台成了新的市场参与者。过去,译员和客户之间主要是通过翻译公司来联系,但现在国际上也有 一些平台建立了译员市场,所以它们既充当了技术提供方,也充当了翻译公司的角色。所以,这类平台也改变了原来的合作关系和价值关系。对于自由译员来说,这是把双刃剑,利用好口译平台能接触到更多机会,但是也要警惕个别平台利用技术优势低价竞争,最终影响到译员的收入。
陈
远程口译对译员的要求更高了。过去译员通常只需满足客户口译需求,客户一般自己会去联系设备供应商,而现在如果客户使用Zoom遇到一些技术问题,可能就会来询问译员,有时候译员要为客户提供一些建议或者技术帮助。不过,远程口译也避免了很多不确定性。比如,之前我在巴厘岛出差,因为火山爆发,机场关闭了两周,导致未来两周的会全部取消。再比如航班延误,出差时可能有半天的会都赶不上。但是,远程口译可以避免这些不确定性,会更安全一些,对客户来说也更有把握。
02
王
您认为目前口译员应当如何保护数据隐私?从译员和口译平台角度来看,您可以详细谈谈您所期待的理想知识产权归属应该是什么样的?
卢
一个公司是否有能力使用数据进行人工智能的训练有以下几个判断的标准。首先,我们要看这家公司有没有能力收集AI处理前后的数据。其次还要判断收集到的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有没有训练价值。
如果做口译时担心自己的语音数据被拿去训练,首先要先看一下合作公司有没有机器口译业务。第二要看合同中有没有相关要求,比如说有权将口译录音用于其他应用场景。如果发现有比较敏感的地方,同时该公司也有相应的能力和业务,那译员就要谨慎一点。这不仅关系到译员自己的饭碗,而且牵涉知识产权归属。你的数据被利用之后可能会带来风险。你的翻译可能包含客户的机密信息,这些数据如果用于其他一些目的,如跟你的客户有商业竞争关系的用途,就会产生风险。
对于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我认为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让最终客户享有相关语料和数据的所有权。毕竟,客户购买服务时会给所有提供服务的公司以及个人付费。译员、翻译公司、远程口译平台、机器翻译口译平台都是服务的提供方。所以我认为,译员的翻译权也是由客户所赋予,因此译员产生的所有语音、文字数据的知识产权理应归最终客户所有。虽然不是所有的客户对这方面的知识产权都有足够认识或重视,但并不代表相关数据可以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滥用。
当然,译员自己的声音带着个人特色,是否也应当享有著作权呢?如果译员一定要维护自己的声音或者录音的权利,不允许客户、翻译公司录音,那么获得的机会可能就更少。在实操中,其实这一问题是一个市场自由决定或者是买卖双方自由决定和谈判的结果,我们注意到不同的资深译员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陈
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以前工作接触到的搭档或者同事往往会事先约定好,内容的产权属于终端客户,声音的产权属于译员。如果客户跟译员提出想在会议中录音,一般来说,我们首先会询问录音最终会怎么用,是否会放到网上公开发布,还是客户内部整理成文字作为内部参考资料。如果不对外公开的话,作为译员,我们通常能够接受,因为内容产权属于客户。但是在苹果发布会、达沃斯论坛这些场景下,录音就涉及声音产权,客户就需要告知译员声音会在网上公开,这时译员就会衡量自己能否接受,通常在报价上就会比普通会议高一些,这也说明了自己的声音产权也是有价值的。
03
魏
我们知道成功做好口译还需要主办方的通力协助,近期的欧洲议会译员罢工事件算是开了一个坏例。面对主办方的不合理做法,您认为远程译员的"底线"在哪里?主办方应该如何保障译员的工作条件呢?
卢
在自由市场相互选择的基础上,应有的一个底线就是不能损害健康。如果译员面临的会议条件对自己的健康有影响,那肯定是不能妥协的,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要确保工作环境不影响健康,这样我们的职业生涯才能够持久。但由于每个人的听力情况、身体条件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然后为自己做一个负责任的决定。如果会议条件有损听力或有害自己的健康,应提出并拒绝此类会议。
为了保证译员的工作条件,提高会议效率和会议沟通成果,Cymo已经推出了一项会务及线上技术支持服务,我们作为技术顾问方会和与会议组织方沟通,组织会前的中英文技术测试,给各国嘉宾讲解同传技术使用方法,并提供符合国际会议标准的设备,让会议条件尽量满足ISO 20108与ISO/DIS 20109标准相关要求,给同传译员提供可以专心工作的环境和条件。
陈
我完全同意刚刚Jaffee说的,保障健康是底线。现在的情况往往是主办方并不了解什么样的工作条件会对口译工作者有怎样的影响。如果想改变这个现状,保障译员的听力健康,那么我们和客户签合同时可以提出要求,无论甲方如何监督落实工作或者提供条件,首先要保证每一位译员的健康和安全,任何危害译员健康的情况都是不可接受的。
那怎么做才能改善现状呢?只是罢工的话可能客户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而我们作为译员感受到的就是客户完全不在乎我们的健康。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提高客户的认识,可能很多客户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宣传和互相沟通非常重要。我们要让客户知道,如果希望译员为自己提供优质的服务,那么也需要客户知道自己要在哪些方面做好。译员们最好能够给客户提供一个方案,比如要求参会人不可以在吵闹的环境下发言,讲话人的麦克风必须达到相应的效果,任何损害译员健康和安全的情况都要避免。这其实是互相帮助的一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成目的,罢工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手段。
04
王
请问目前远程口译中存在那些痛点呢?
卢
目前来看,市场上一个比较大的痛点是主流的会议平台对专业译员在同传过程中的操作习惯不了解。所以译员在同传过程当中会有一些比较痛苦的经历,比如译员之间的轮换交接和单独沟通。
第二个痛点在于每个平台的同传功能、成熟度参差不齐。译员多数情况下无法决定活动或会议使用哪个平台,有时会用Teams等没有同传功能等平台,所以必须就想方设法使用各种不便的方案来弥补这些平台的同传功能。就会造成译员在工作当中的工作条件得不到保障,译员使用其他替补方案时候也会由于不熟悉操作而造成分心,甚至是误操作等等问题。
鉴于以上痛点和问题,我们才打造了Cymo Booth,让译员可以还原线下合作搭档的体验,同时能搭配Zoom、腾讯会议等平台使用。同时我们推出了Cymo Booth+解决方案,搭配其他没有同传功能的平台,例如Teams、Google Meet等等,解决此类平台开多语种国际会议的瓶颈,译员只要在Cymo Booth中工作就能提供同传,无需学习额外的软件操作。目前该解决方案已经向Cymo的特定客户定向提供,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馈,有此类会议需求的译员也可以联系我们来获得技术支持。
我们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降低译员学习成本,还原线下的体验,甚至创造出更好的线上同传体验。
下期内容提要
5. MTI口译专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武装自己,满足当前市场多元化的口译需求?
6. 展望未来,像“元宇宙”和VR这样的技术可能面临一个普及度的问题。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7. 相比其他同类型CAI软件,Cymo系列软件的差异化优势是什么?
8. 您能分享一下Cymo创业的心路历程吗?
受访者简介
卢家辉 Jaffee
资深同传译员,连续创业者,口笔译科技顾问。口译科技start-up Cymo.io创始人,Translavie Consulting联合创始人,前LeEco翻译及本地化中心总监,曾带队成功研发面向万人用户级别的ailingo、polyglot等多个公司内部语言科技软件产品。蒙特雷国际研究院会议口译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商务金融英语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
陈晨 Amelia
2010-2013年 中英口译自由译员 同传200+场;曾任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特约翻译;
2013年成立Translavie Consulting Co.,Ltd.成为Translavie Co-founder;
2017年与Co-founder Jaffee开发了全国首个具有电影字幕效果的实时人工直播字幕产品LiveSteno,为爱奇艺苹果发布会提供定制化服务;
2019年内部孵化远程会议及同传系统Cymo;
2020年Cymo从Translavie独立成新品牌,任Cymo总裁;
2021年带领Cymo发布全球首个远程同传教育白皮书;
资讯推荐
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服务行业的应用
- END -
专访记者:王琳 魏德
排版:王琳
审核:王华树 魏德
▶ 技术与工具
▶ 专访
▶ 实践答疑
Trados扫盲贴:90%计算机辅助翻译初学者都会陷入的误区
▶ 行业洞察
▶ 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