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信消亡的最坏结果,钱锺书在《围城》里早预言过了

日刻 日刻 2019-06-11


作者:孙薇

视觉设计:大西


从中国邮政运行数据中得知,邮政函件业务从2008年73亿件缩减到2017年的31.5亿件,尤其是最近5年,减少的比例加剧得厉害,2015年同比下降18.3%,2016年的数据是21%,2017年的数据是13%。

 

考虑到函件业务还包括印刷品、商业信函、明信片等十几种分类,10年时间,中国人写的信很可能不止减少了一半。

 

80后可能成为了最后一代写信人



如今,“笔友”已经是个遥远泛黄的概念,很多00后听都没听过,也许连上课时的小字条也绝迹了。

 

在深夜的小台灯下兴奋忐忑、小心翼翼地阅读报纸底边和杂志扉页上征交笔友的信息,郑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位精神伴侣,是少年时期内心难得的深觉分量的时刻。

 

信,在沟通的方式不断迭代中逐渐消失



可以即时沟通的电话部分地替代了写信,但在一家只有一部固话的时期,长时间煲私密的电话粥还不流行,彼时信还有存在的空间。

 

移动电话和网络、移动网络的发明则彻底终结了绝大部分人写信的理由和欲望。

 

不只是信,电子传输的方式也在被替换。

 

2007年,移动电话的普及率第一次超过了固定电话。到了2017年,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人手一部,而固定电话则回到了历史的起点——彼时是稀奇之物,如今是被抛弃。



如今,人们的沟通大量依赖移动流量。在2017年工信部的通信业统计数据公报中,2013年,非话音收入占比第一次超过了话音收入,到了2017年,全国人民打电话贡献出的话费只占总额的17%。



短短十几年,打电话成为了一件人与人交流中“当不得不”、“极其郑重”的事情(短信早沦为只有商家广告和电信诈骗使用的渠道),有事首先发微信,打字在礼貌和疏离的感受上好过发语音——似乎听到真实的声音而不是器械的字体是对关系不大亲密的人耳朵的一种冒犯。

 

如果可以用表情包模凌两可的表达,那是再好不过了。

 

手写的信几乎绝迹了,我写给友人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的时间是六年前。



但书信不是从我们手中消失的


钱钟书的《围城》写于1947年。

 

书中的第三章写方鸿渐与唐晓芙在峨嵋春吃饭的段落。


方鸿渐说:“我最恨朋友间通电话,宁可写信。”

 

唐小姐:“对了,我也有这一样感觉。做了朋友应当彼此爱见面;通个电话算接触过了,可是面没有见,所说的话又不能像信那样反复看几遍。电话是偷懒人的拜访,吝啬人的通信,最不够朋友!并且,你注意到么?一个人的声音往往在电话里变得认不出,变得难听。”

 

方鸿渐:“教育愈普遍,而写信的人愈少;并非商业上的要务,地位很高,讲话很体面的人往往动笔不来。可是,电话可以省掉面目可憎的拜访者,文理不通者的写信,也算是个功能无量的发明。”

 

在这段对话中,书信已有消失的趋势。



余光中写过一篇《催魂铃》,其中有电话与信的比较:


“比起电话来,书信的好处太多了。首先,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电话那么吵人。其次,书信有耐性和长性,收到时不必即拆即读,以后也可以随时展阅,从容观赏,不像电话那样即呼即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而来。”

 

董桥散文《一室皆春气矣》主旨也是电话的薄情、信的多情。

 

“上一辈的人好像都比较体贴,也比较含蓄,又懂得写信比打电话、面谈都要有分寸的道理。”

 

“书信因为是书信,不是面对面聊天,写信的人读信的人都处于心灵上的孤寂境界里,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于是格外机敏。”

 

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和升级。

 

书写既是与他人交流,也是梳理自我的过程。



现代人越来越少,或丧失了一种能力——在生活中进行发自心灵、经过思考总结的交流

 

在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的著作《娱乐至死》(1985年出版,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中说:如果要传达意义,内容自然就要严肃。

 

他说,“当作者和读者为句子的语义绞尽脑汁的时候,他们面对的其实是对智力最大的挑战。”

 

“从16实际的伊拉斯谟到20世纪的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几乎每个探讨过阅读对于思维习惯有什么影响的学者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铅字那种有序排列、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能够培养沃尔特·翁格所说的“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

 

“面对印在纸上的句子,读者看见的是一些冷静的抽象符号,没有美感或归属感。所以,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

 

对这段话的理解可以推演到写信与读信这一交流中。



信的可贵之处,仪式感与手写的温度倒在其次。写作固然可以成为一种专业营生,但普通人提笔写下过脑子的话,对于文字的驾驭、逻辑与思考的习惯在通信这一活动中得到锻炼,人得以自省

 

从这一点说,过去的人虽然没我们生活得便捷,却比我们幸运。

 

从2016年底,《见字如面》、《朗读者》到最近的《信中国2018》,读信的节目以其浓郁的怀旧氛围火了起来。

 

除去历史价值,更多地,我们应该认识到,书写这种形式凝结思想的价值,这是在一个所谓喧嚣、碎片,人人迷惘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

 

从信纸中,我们得以见到或隽永或刚劲或不拘而有趣的人格,字迹的长相比面相更接近人的灵魂



从信纸中,我们还得以见到刻板的名人印象之下的真实情态,以及普通市民私密、无意的纪录汇成的极有价值的社会生活史


✍️ 梵高给弟弟提奥的信

 

文森特·梵高直到二十五六岁才决定成为一名艺术家,自此之后,梵高的生活完全仰仗于他的弟弟提奥的支持。这份亲情,是梵高一生中意义重大的亲友关系,是他情感、思想和经济上的支柱。

 

1880 年7月

 

换羽期对于鸟儿来说,就像我们人类面对逆境或者不幸一样,是痛苦的时期。你可以选择留在痛苦中,也可以由此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张扬的事,也不是一件可以调侃的事,正因如此,你才需要藏起来。好,那就这样吧。

 

如果你能体谅一个人献身于绘画研究,就要理解热爱读书和热爱伦勃朗一样神圣,我甚至认为这两种热爱相辅相成。

 

所以你追求的是什么?人的外表是否能反映他的内涵?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去那儿取暖,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囱上的淡淡薄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

 

那我们要做什么?给火添柴,“你里头应当有盐”,不管多焦躁,也要耐心地等待,等到有人想要来访,在火边坐下来——待在那里,我怎会知道?任何信仰上帝的人都能等到这一刻到来,或早或晚。



这阵子我似乎事事不顺,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也许还会持续下去,但也有可能否极泰来。我并不指望这样,但是如果真有转机,我会认为这是莫大的收获,我会很高兴,会说:“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天终于来了!”

 

我就这样随意写下涌到笔尖的东西。

 

如果你不把我看成那种游手好闲之人,我会非常高兴。

 

即使游手好闲者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种人因为懒惰、卑劣、缺乏个性而碌碌无为如果也愿意,可以把我看作这类人。

 

也有另一种人,尽管他们的内心被强大的渴望所趋势,但现实不可改变,他们无能为力,就像被囚禁了一样,所处的环境缺乏创作所需的土壤,使他们无所作为。这样的人不是总能确定自己要做什么,但是他本能地感到:尽管如此,我必然有擅长的事情,我必有存在的意义!我知道我会成为一个不同的人!只是我如何能成为有用之人?应该怎么做?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但我身上能闪光的特质又是什么?

 

这是意义完全不同的游手好闲,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我看成这类人。

 

春天的时候,笼子里的鸟儿跃跃欲试,它知道自己生来擅长某事,也强烈想要去做,但又无法做到。但那是什么?它却无从知晓,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其他的鸟儿都在筑巢,孵化,哺育幼鸟”。于是它用头去撞笼子,笼子完好无损,它却因悲伤而发狂。

 

“真是个懒骨头!”另一只经过的鸟儿说,“它活得真舒服。”被囚禁得鸟儿没有死掉,它活下来了,它心里想什么从不外露。它恢复了健康,阳光和暖得时候,它多少也会开心一会儿。然后迁徙季节到了,它心中又一阵悲凉,“但是,”照看它得孩子们说,“所有的必需品,它笼子里都有呀。”但对它而言,这个“都有”只能意味着外面酝酿着暴风雨得低沉天空,心里升起对命运的反抗:“我在笼子里,在笼子里,所以我什么都不缺,蠢货!我有一切我需要的东西!哦,看在上帝得分儿上,给我自由吧,想其它的鸟儿一样。”

 

那游手好闲的人,就像这只无奈的鸟儿一样。

 

人们也常面临着无能为力的情况,如同被困在这样令人恐惧的笼子里。



我当然知道会有解脱之时,最终的解脱。是什么把人变成囚徒?是因揭发或造谣而败坏的声誉,是尴尬之情,是不安之境,是不幸之事。人并不是总能知道是什么囚禁了他,是什么样的墙把他隔绝,或者是什么把他活埋,但是总能感觉到那些像闩条、像笼子、像墙一样的东西无所不在

 

所有的这些都是想象抑或幻觉吗?我觉得不是。于是我们扪心自问:我的上帝,这种境况是长久的吗?是永远的吗?还是永恒不变的?

 

你知道什么能让这无形的囚牢消失吗?是每一种深刻而真实的爱。是朋友之谊,是手足之义,是情人之爱,真实爱之至高无上的力量能打破这无形的囚牢。没有爱的人,毫无生活可言。

 

情义被唤起之处,生命得以重生。

 

有时候,这个囚牢也会以别的名字出现,比如叫偏见,或误解,或对这对那的致命无知,或不信任,或假意的羞耻。



✍️ 沈从文给失恋者的回信:就让它痛苦下去

 

大概人是要受一种辖制才能像一个人。不拘受神的、受人的、受法律的、受医生的、受金钱和名誉、受过去权威或未来希望,……多少要一点从外而来或自内而发的限制,他才能够好好的生活下去。奴性原是人类一种本能,一个人无所倾心,就不大像一个人了。

 

失恋使你痛苦是当然的,就因为这是自己选定的主人,初初离开你时,你的自由为你所不习惯,所以女人的印象才折磨到你的灵魂。觉得痛苦,就让它痛苦下去,不要用酒用别的东西去救济,也用不着去书上寻找那些哲理名言罢。酒只是无用处的人懦弱的人才靠它来壮胆的东西,哲理名言差不多完全是另一个人生活过来思索过来后说出的话语。你的经验,应当使你去痛苦,去深深的思索,打发一些日子。唯一的医药还是“时间”,时间使一个时代人类的污点也可以去尽,让时间治疗一下你这个人为失去了主人因理性与情感的自由而发生的痛苦,实在太容易了。

 

——载《现代》第1卷第5期(1932年9月出版) 




✍️ 最会发情的男人朱生豪:想你想得我口渴


朱生豪是天才式的翻译家和诗人,自1933年与宋清如相遇,至1944年英年早逝,十年之中,鸿雁不绝,“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

 

情书是最炽热的信,他在写给宋清如的情书中尽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其实老早倦得想睡了,可是到底发了那么半天呆。

 

我说,我不高兴写信了,因为写不出话来。可惜我不是未来派画家,否则把一块红的一块绿的颜料在白纸上涂涂,也好象征象征心境。

 

总之是一种无以名之的寂寞,一种无事可做,即有事而不想做,一切都懒,然而又不能懒到忘怀一切,心里什么都不想,而总在想着些不知道什么的什么,那样的寂寞。不是嫠妇守空房的那种寂寞,因为她们的夫君是会在梦中归来的;也不是游子他乡的寂寞,因为他们的心是在故乡生了根的;也不是无家飘零的寂寞,因为他们的生命如浮萍,而我的生命如止水;也不是死了爱人的寂寞,因为他们的心已伴着逝者而长眠了,而我则患着失眠症;更不是英雄失志,世无知己的寂寞,因为我知道我是无用的。是所谓彷徨吧?无聊是他的名字。



吴梦窗的词,如果稍为挑几首读读的确精妙绝伦,但连读了十来首之后不由你不打哈欠,太吃力。

 

没有好杂志好看电影看也真是苦事,我一点不想看西席地米尔的《十字军英雄记》,左右不过又是一部大而无当的历史影片。我在盼望着堇纳全力摄制的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卓别林的新作,嘉宝的Anna Karenina,和自然色实验作的Becky Sharp。上海不大容易看到欧洲大陆的影片,就是英国的作品也不多,从德国意国来的极少几部,都是宣传的东西,我很希望看一些法国的名制。

 

有点要伤风的样子,老打喷嚏。

 

傻瓜,我爱你。

 

想你想得我口渴,因此我喝开水;想得我肚皮饿了,alas,无东西吃。我愿意做梦和你打架儿,把你吃扁得喊爹爹,我顶希望看你哭。

 

心里不满足。祝你好。

——小三麻子




✍️ 顾城的遗书:三木,我只有死了。愿你别太像我。


此四封遗书是1993年10月8日下午在出事现场被警察拾取,字迹缭乱,说明遗书是当时仓促写的。

 

四封遗书于当年12月22日由新西兰警出示并当场复印送交各方,后经中国驻新使馆认证及国内公证。遗书上有陈XX及另一男子原名及身份。第一封遗书原是写给父母的家信,后划一横线,加个“姐”字,写成了遗书。



1. 


爸妈姐:

 

人间的事总是多变的,关键是心地坦然。这岛极美,粉花碧木,想想你们要身体好,来一次多好呵。我一直在忙各种事,现在真想能在一起,忘了那些事。

 

人哪,多情多苦,无心无愁。天老不让我过日子,我只好写东西。现在创作达高峰,出口成章,也只是做事罢了。

 

我现在无奈了,英走了也罢,烨也私下与别人好,在岛上和一个小XX,在德国和一个叫陈XX的人。现在正在分家、离婚。她说要和陈生个娃娃。烨许多事一直瞒我。她好心、合理,亦有计划的(地)毁灭我的生活。我在木耳的事上伤了她心,后来我爱木耳要好好过,她也不许了。她的隐情被发现,我才大悟,为什么他们一直用英文写信通电话,当面骗我。英出事后,他们就一直等我自杀,或去杀英。他们安排得好呢,等我死他们好过日子,直到被发现后亦如此,奈何。

 

烨也好心救过我几次,但到她隐情处,她和陈就盼我死。

 

陈在德在饭店从小青那邦(帮)我买过电击器和刀,让我去杀英儿。他们安排的(得)好呢。

 

如此,我只有走了。

 

老顾乡知道很多烨的隐情。

 

我的手稿照片,由老顾乡清理、保存;房子遗产归木耳;稿费、《英》书稿拍卖的钱寄北京的给老妈妈养老;书中现金老顾乡用于办后事。不要太伤心,人生如此。

 

老妈妈万万要保重。老顾乡多尽心了。

——顾城 Gu Cheng 




2.


妈妈:

 

今天我过不得了,烨要跟别人走,木耳我也得不到。妈妈,我没法忍了,对不起。我想过回北京,但那都没法过。我死后,会有一些钱寄家里,好好过,老顾乡会回去,别省钱。

 

妈,我没办法,烨骗了我,她们都骗了我,还说是我不好。妈,好好的,你要能过去,我就高兴了。爹要邦(帮)老妈妈,全当我还在远方。妈,好好的,为了我最后的想念。

——胖



3. 

 

老顾乡:

 

你要邦(帮)老妈妈,要把后事作(做)好,要安慰老妈妈,花光了钱也要邦(帮)老妈妈,小事都别算了。

 

我从小对你凶,对不起。也就你不恨我,人人报复了我。

 

我的现金都归你,有四千元马克新币。我的房子归三木,也可卖掉。稿子都归你保管。要撑得住,利兹也会邦(帮)你。我是受不了了,他们得寸进尺。

 

好好的。有人问我,你就说,我是爱三木的。

——弟城



4. 

 

木耳:

 

你将来会读这些话,是你爸爸最后写给你的。我本来想写一本书,告诉你我为什么怕你、离开你、爱你。你妈妈要和别人走,她拆了这个家,在你爸爸悔过回头的时候,她跟了别人。

 

木耳,我今天最后去看你,当马给你骑,我们都开心。可是我哭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你,别怪你爸爸,他爱你、你妈妈,他不能没有这个家再活下去。

 

木耳,好孩,你的日子长呢,留给你的屋子里有你爸爸画的画,124号。你爸爸想和你妈妈和你住在那,但你妈妈拒绝。三木,我只有死了。愿你别太像我。

——爸爸顾城





【日刻审美】系列热文 |被貂皮制霸的东北人身体与精神 | 年度文化人物徐冰 | 两个大诗人干干净净谈性|阿多尼斯x谷川俊太郎戏曲名角 | 乾隆七次下江南都澄清了什么 | 汪曾祺 | 《千里江山图》




ID:reknow24

日 刻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